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中袁绍相比曹操有哪些优势?

官渡之战中袁绍相比曹操有哪些优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1/20 7:07:15

袁绍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也是三国时代前期势力最强的诸侯。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袁绍是有称帝之心的,这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袁家已经四世三公,袁绍又从曹操手里赖来了大将军称号,在非刘不王的汉朝,袁家走正常渠道要,顶多能混个五世三公,这肯定满足不了袁绍的胃口。

袁绍有野心、有能力、有威望,并不像演义小说所写的那样徒有虚表纨绔无能如果袁绍就是个绣花枕头,又怎么能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又怎能当上讨董联军的盟主?

袁绍在某些地方跟刘备有相似之处:《三国志》说袁绍“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后汉书》说袁绍“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在横刀跟董卓叫板之后,袁绍名满天下,甚至达到了“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巅峰。

但就是这个拥兵最多、地盘最大的袁绍,却在官渡之战中输给了力量只有他十分之一的曹操,从此一蹶不振,加上三个儿子都不太争气,五世三公没捞着,这个当时头等世家望族彻底没落很多人都说袁家实际是毁在了袁绍和袁术手里,连带着孔融也跟着吃了挂落。

在东汉末年,能击败袁绍的,似乎只有曹操,但是我们复盘官渡之战,就会发现击败袁绍的不是曹操,而是袁绍自己,他手下的一帮“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也都没少帮忙。

孔融对袁绍的评价也不全是吹拍:“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

荀彧批驳了孔融的说法,但也承认曹操的实力不如袁绍,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如果拼兵力和资源,曹操肯定不是袁绍的对手,但是曹操最后还是打赢了官渡之战,并把袁绍挤出了历史舞台,诸葛亮对此也是感触颇深:“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袁绍失败的因素很多,时至今日,史学家还在争论:袁绍是输给了曹操,还是输给了自己?谋士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武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都应该负有怎样的责任?

史学家的争论,读者诸君没有必要参与,但是大家可以考虑这样两个问题:袁绍有没有打赢官渡之战的希望?如果是您指挥袁绍十万大军,会用什么办法打败曹操?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袁绍对曹操,至少有三个优势,而这三个优势,也是交战双方谋主和后世史学家都承认的:

第一,袁绍有“四州之地,众数十万”,无论是战略纵深、战争潜力和动员能力,都可碾压曹操;

第二,当时割据军阀的主攻方向是曹操而不是袁绍刘协是一块大肥肉,谁都想独吞,所以各路诸侯最想打的是曹操而不是袁绍,这就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而不是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三,袁绍在本集团内部说一不二,也不用担心大本营后院起火,而曹操头上还压着一个大汉天子,朝臣们也不全都支持曹操,一旦曹操前线受挫,邺城的反对派们一定会借机闹事,到时候留守后方的荀彧是帮刘协还是帮曹操,那还真不好说。

曹操也知道自己有太多掣肘和隐患,而且实力也不算太强,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就只能班师回朝,先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再说当年陈宫和张邈作乱,差点把他弄得无家可归。

曹操想速战速决,袁绍也想早点打完,双方战略战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参谋本部的“高人”们也都有“奇思妙想”,这时候就该考验袁绍和曹操的决策能力了。

田丰虽然忠诚,但他给袁绍的建议却实在是不靠谱,虽然易中天先生认为此计可行,但是读者诸君一眼就能看出这条计策有问题。

田丰是这么说的:“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当时袁绍的地盘大,曹操的地盘小;袁绍的兵马多,曹操的兵马少。地盘大有好处也有缺点,如果遭受袭扰,很容易顾此失彼,所以真正怕轻兵游骑袭扰的恰恰是袁绍而不是曹操。

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经常用大汉天子刘协的名义给袁绍发号施令,袁绍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时间拖得越久,对袁绍就越不利:天下英才纷纷投靠曹操,连荀彧和郭嘉都从袁绍阵营跑到曹操那里去了,后来诸葛四友中也有三人归附了曹操。曹操发展势头很猛,再给他两年时间,袁曹实力对比就会发生逆转,所以袁绍很着急地想毕其功于一役,这不能说不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决策曹操打着刘协的金字招牌,搞臭袁绍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两三年后,名不正言不顺的袁绍,必将面临众叛亲离的风险。

沮授支持田丰的意见:“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

田丰和沮授的建议,遭到了郭图、审配的强烈反对:“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十倍则围之,五倍则攻之。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操,其势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

袁绍采纳了郭图审配的方案,在建安五年,也就是袁绍与曹操实力对比最悬殊的时期,亲帅大军寻求与曹操决战,而曹操也如他所愿,带着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来应战了。

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浮云,但是袁绍就那么眼巴巴地看着曹操一口一口地啃掉了自己的兵力、吞掉了自己的粮草,他只能坐在帅位上,满面愁容地看着手下吵架田丰沮授跟袁绍吵,郭图审配跟田丰沮授吵,最后谋士和武将也吵起来了:“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郃说绍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琼等;琼等破,则将军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图曰:‘郃计非也。不如攻其本营,势必还,此为不救而自解也。”

被手下吵得一个头两个大的袁绍出了一个昏招,这也是给总是提意见的部下一点颜色看看:你张郃想去伏击曹操,我偏让你去攻打曹营,看机往后还敢不敢梗着脖子叫唤!

不想设伏的去设伏,不想攻坚的去攻坚,结果是伏兵被击溃,曹营也没打下来,郭图一使坏,张郃高览就阵前倒戈了其实乌巢被烧,袁绍只是掉了一块肉,既没有伤筋也没有动骨,但是张郃高览一投降,河北四庭柱就折得一根都不剩了。

郭图审配忠心足够,智谋也凑合,但要让他们带兵打仗,那就是赶鸭子上架了,袁绍又不像曹操,有曹丕曹彰那么优秀的的儿子可用。

袁绍输了,输得莫名其妙,笔者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即使是错误的决定,只要大家都全力而且认真地去执行,也可能收到成效;再英明的决策,执行者阳奉阴违,事情也会搞得一团糟。”

标签: 官渡之战

更多文章

  • 刘裕北伐后秦为何能轻易占领关中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裕

    在中国古代,关中地区是个非常特殊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民风尚武,而且易守难攻,堪称是帝王建都的宝地!秦国依靠关中,灭掉六国,一统天下;汉高祖建都长安,开创二百多年的西汉王朝;隋唐的统治者更是以此为基地,开创隋唐盛世的局面。然而,金城千里的关中却被宋武帝刘裕轻而易举的占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皇室内

  • 五胡十六国之后凉历史介绍 后凉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后凉

    后凉(公元386403)是十六国之一,建立者为吕光。后凉历任五代帝王,共十七年。简介后凉大安四年(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外蒙一部分,成为西北霸主。后凉龙飞四年(399年)吕光卒,嫡长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杀吕绍自立。4

  • 中国古代南北朝之北魏历史介绍 北魏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概述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

  • 乾隆帝退位后三年太上皇期间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帝

    乾隆五十六年,79岁的愉妃被翻了牌子。太监一脸惊愕,以为乾隆老眼昏花,小心的提醒道:“皇上,愉妃娘娘已经79岁了,要不咱换个年轻的?”乾隆怒拍桌子:“79岁怎么了,今晚就要她侍寝。”太监吓得半死,赶紧把愉妃梳洗打扮,送去了养心殿。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多

  • 诸子百家之纵横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纵横家

    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在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

  • 北府军将领都有谁 北府军战斗力怎么样?北府军创建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府军

    北府军,也可以称为北府兵,是东晋孝武帝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主要是由北方流民组成的。简介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重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

  • 五胡十六国之后燕历史介绍 后燕历代皇帝列表 AD384-AD407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燕

    后燕(384407),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的诸燕之一,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慕容垂建立。简介后燕建国之初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后迁往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全盛时统治范围“南至琅琊,东讫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读史方舆纪要》),即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的

  • 五胡十六国之西燕历史介绍 西燕历代皇帝列表 AD384-AD394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燕

    西燕(384394),慕容氏诸燕之一,十六国时期慕容泓继前燕亡国以后建立的政权。历史西燕立国燕兴元年(384年)初,前秦的冠军将军慕容垂乘前秦南征东晋失败后起兵反前秦,攻打邺城,时任前秦北地长史、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得知慕容垂攻打邺城后偷偷渡河入河东(依史学家张正田考据),召集当地数千鲜卑人在华

  • 五胡十六国之西秦历史介绍 西秦历代皇帝列表 AD385-AD400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秦

    西秦(385年-400年,409年-431年),十六国之一,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酋长乞伏国仁所建,都城为苑川(今甘肃兰州西固)。简介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又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388年,其弟乞伏乾归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西秦40

  • 五胡十六国之前凉历史介绍 前凉历代皇帝列表 AD318-AD376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前凉

    前凉(318年~376年),东晋十六国时期政权之一,都城姑臧,割据西北的地方政权。公元301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课农桑、立学校,多所建树,又铸五铢钱,全境通行。前凉对之后南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政治、军事、宗教、建筑、艺术都有深远影响。同时前凉也是“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