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帝国时期“凉州会盟”历史事件介绍

蒙古帝国时期“凉州会盟”历史事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755 更新时间:2024/1/19 5:25:24

凉州会盟,又称“凉州会谈”,是萨迦班智达和阔端在凉州的一次会谈,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使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事件背景

1235年7月,蒙古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在漠北答兰答八思地方召开忽里勒台(最高贵族国务会议),决定出兵进攻南宋。蒙古军分兵三路,向南宋发起了全面攻势,由四皇子阔出率中路军,攻取湖北襄阳和钟祥;宗王口温不花率东路军,攻取淮河流域;三皇子阔端率西路军由陕西入四川,进攻陇、蜀,规复陇右。

阔端奉命攻宋时,驻军于今陕西勉县,他没有立即率军南下入川,而改道西进,首先攻取了甘肃的秦州(包括今天水、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和巩州(包括今陇西、漳县、武山、通渭及定西一部分)。在巩州招降了原金朝巩昌府总帅汪世显以后,即令千户按竺尔攻取了会昌(今甘肃会宁)、定西、兰州等地。随后又回军攻入陕西略阳,击杀南宋沔州知州高稼。

1236年8月,阔端亲率汪世显等将领出大散关,令按竺尔领炮兵手为先锋,攻破宕昌、武都、文县等州县。破城后,为招徕吐蕃酋长勘陀孟迦等十族,皆赐以银符。令甘肃临潭、迭部、临洮等地的吐蕃部落也都纷纷归降了蒙古军。原金朝熙州(今甘肃临洮)节度使赵阿哥昌父子归降元军后,被阔端任命为迭州(今甘肃迭部)安抚使,管辖其地。

1236年蒙古军进攻四川,令宗王末哥率按竺尔等,出兵阴平道,按期会师于成都。阔瑞率军与南宋利州路统制曹友闻大战于阳平关,覆其军。蒙古军降服了南宋的利州东路、利州西路、潼川府路等地之后,于同年10月攻入成都胜利会师。1237年,阔端统军北上,驻兵凉州。宋军乘机收复了成都等地,其后阔端派大将汪世显和按竺尔率兵再次夺回。1241年,因蒙古大汗窝阔台驾崩,蒙宋战争暂行休止。

从当时的行政区划看,吐蕃三面受敌,势单力薄。阔端在吐蕃的东北面占领了凤翔路、临洮路;在其东面占领了利州西路、利州东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对吐蕃形成包围之势。吐蕃的北面,早在成吉思汗降畏兀儿、灭西夏时已经直接交界了。除东南角上有大理政权尚存外,吐蕃已经处于蒙古大军的战略合围之中,蒙古统一吐蕃势在必行。

事件经过

凉州会盟

阔端为了实现统一西藏的宏伟战略目标,实施了恩威并举的策略,向西藏活佛萨迦班智达发出诏书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争取西藏僧俗的支持奠定了良好基础。

1239年秋,阔端派其部将多达那波率领一支蒙古军途经青康多堆、多迈和索曲卡,进入前藏。当时有三座有名的寺院,分别为热振寺、杰拉康寺和达隆寺。蒙古军在藏北由于遭到部分武装僧人的反抗,烧毁了西藏佛教噶当派的寺院热振寺、杰拉康寺,数百名僧俗群众被杀,其中包括一个名叫赛敦的佛教法师。蒙古军与西藏寺院一部分武装势力的战斗平息后,多达那波供施了许多布施,修复了被毁寺院和佛殿,重塑了释迦牟尼金身佛像,并作了开光法事等,这些举动得到了当时西藏僧俗群众的广泛支持。

这支蒙古军在西藏留驻两年多,多达那波还与当地藏族僧、俗势力,进行了和平接触和频繁友好交往,了解了西藏的宗教、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情况,写成了一封详细真实的调查报告《请示迎谁为宜的祥禀》。阔端从这封《祥禀》中得知后藏萨迦派直接控制着当地宗教、政治、经济,尽管萨班的宗教活动主要以后藏的萨迦寺为中心,但在前藏地区也有很大的声望和影响,邀请萨迦班智达来凉州商谈西藏归属问题最合适不过。

萨迦班智达是萨迦派的第四代传人,年幼时跟随三伯父学法,受严格的佛典经学教育。25岁时,拜前来西藏的印度那兰陀寺主持克什米尔高僧释迦利跋陀罗为师,受比丘戒,学习经论及大小五明之学。他不仅懂梵文,还懂祝夏语(即唐代的勃律),在佛学方面,除了精通萨迦教法外,对其他教派如噶当派、希解派的教法都有较深的理解。由于萨班学识高超,著述甚丰,品行高尚,声望极佳,人们尊称他为精通大小五明的“班智达”,于1216年接替其伯父主持萨迦寺,成为当时西藏地方很有影响的佛教大师。

1244年秋,阔端向萨迦班智达发出正式邀请诏书,请他前来凉州商谈西藏归属问题。并委派多达那波为“金字使者”偕同另一位名叫杰曼的将领率兵,带着邀请诏书和丰厚礼品,不远千里深入后藏萨迦寺,迎请寺主萨迦班智达。

以萨迦班智达为代表的西藏上层人士清楚地知道,新兴强大的蒙古军队所向无敌,从蒙古高原到中原内地以至到中亚到欧洲,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长期分裂割据、不相统属的西藏地方,根本无力对抗蒙古铁军。萨迦班智达高瞻远瞩,是一位识时务的俊杰。一方面为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负责;一方面为佛法更加弘扬,为萨迦派获得更大发展。他不顾个人安危和年迈体衰,毅然决然带领两名侄子及众多僧人和经卷应邀前往凉州。萨班先遣侄子八思巴和恰那多吉等人直接奔赴凉州,他本人抵达前藏拉萨与拉萨僧俗各界上层人士,充分商议归附蒙古事宜,集思广益,以便思想上有充分准备,后于1246年途经青海及甘肃天祝县到达凉州。当时,阔端正在蒙古和林参加推举其长兄贵由继承大汗汗位的王公大会,待1247年返回凉州,便与萨班活佛举行了首次会晤。

事件结果

阔端与萨班见面后,据藏文史料称:“阔端甚喜,谈论了许多教法和地方风俗民情”,佛法也“得到王的敬信”。阔端作为蒙古汗廷代表,萨班作为西藏地方代表,互相进行了一系列的磋商谈判活动,并就关键性问题达成共识。会谈产生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这一重要的历史性文件。至此,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权对西藏的统治由此开始,西藏结束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顺应历史潮流,反映了当时西藏人民的愿望与要求,它一传到西藏,“卫、藏之僧人、弟子和施主等众生阅读了此信件后,无不欢欣鼓舞”(《萨迦世系史》第94页)。它使蒙藏双方避免了一场战争所造成的惨重伤亡和破坏,并且两族人民从此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成为相互关系的主流。西藏僧俗各界保持与蒙古统治者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方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一正确而有效政策后来为元世祖忽必烈继续采取沿用,蒙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萨班在阔端大力支持下,驻锡凉州百塔寺,专心著书立说和讲经传法五年间,“使无数僧徒成熟解脱,佛教日益繁荣昌盛”(《萨迦世系谱·法王萨班贡噶坚赞生平》下)。正因如此,藏传佛教真跨出雪域,在凉州及青海等地传播开来,安多地区藏族、河西走廊汉族、蒙古军官兵等僧俗民众,开始接受和信奉藏传佛教。

历史意义

凉州会盟使蒙藏双方避免了一场战争所造成的惨重伤亡和破坏,两族人民从此和睦相处,友好往来成为相互关系的主流。西藏僧俗各界保持与蒙古统治者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方局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这一正确而有效政策后来为元世祖忽必烈沿用,忽必烈为进一步加强与西藏的友好往来,封八思巴为“帝师”,赐玉印“命统天下释教”,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八思巴还成为隶属于元朝中央政府的西藏地方行政长官,并受命创制了以藏文为体式的官方“蒙古新字”,学术界称作“八思巴字”。蒙藏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的发表,是向历史宣告,向世界宣告:西藏从此正式划入蒙元版图,西藏属于中国。至此,政教合一的萨迦地方政权对西藏的统治由此开始,西藏结束了400多年的分裂局面,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中国的西南边疆,从此正式固定下来。

标签: 凉州会盟

更多文章

  • 窝阔台汗国疆域地图 窝阔台汗国被谁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窝阔台汗国

    窝阔台汗国,是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历史变迁1225年,成吉思汗把今阿尔泰山以南以及以稍偏西的一些土地封给其三子窝阔台汗,成立窝阔台汗国,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他以哈拉和林为大帐常驻地。1229年,窝阔台在拖雷监国两年后召开的库里尔台大会上肯定了其父的遗命而顺其自然的

  • 旭烈兀西征过程介绍 旭烈兀西征路线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旭烈兀

    旭烈兀西征,又称为蒙古第三次西征,是蒙哥汗的弟弟旭烈兀率领,是大蒙古国继成吉思汗西征后的第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也是大蒙古国最后一次西征。背景自从蒙古帝国消灭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东欧各国之后,蒙古帝国的势力范围已扩展到中亚和东欧。1251年,蒙哥继承帝位后,为了扩展领土,照祖父成吉思汗的遗愿,展开第三次西

  • 伊利汗国创始人是谁 伊利汗国疆域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伊利汗国

    伊利汗国(1256–1335年),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儿子旭烈兀所建。简介1221到1222年,成吉思汗在攻灭花剌子模的战争中,占领了波斯东部呼罗珊诸城,然而并未设置民政机构。1256年,他的属国包括阿富汗斯坦的卡尔提德王朝,克尔曼的后西辽,土耳其的罗姆苏丹国及格

  • 元朝两都制建立的原因 两都制建立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两都制

    一个国家设置两个以上的首都的制度,常被称为“两都制”或“两京制”。元朝的皇帝就跟候鸟似的,在大都、上都两个都城之间来回跑,十分有趣,这就是著名的元代两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影响,也有现实的推动,元朝因这一制度而兴,也因这一制度而丧。游牧

  • 在政治、经济和文艺方面杨炎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炎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两税法”的创议者和推行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炎早有文名,进入河西节度幕府。唐代宗时,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受宰相元

  • 三国曹魏曹丕总共讨伐了东吴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丕

    曹丕,字子桓,曹魏开国皇帝。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作为三国吴国的开国皇帝,很有意思,他和曹丕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孙权偷袭荆州,杀了关羽,和刘备闹翻了以后,刘备打他,他向曹丕称臣,等风头一过,就翻脸,可以说,翻脸比翻书还快,搞的曹丕很郁闷,后来,曹丕开始下

  • 南宋嘉定和议内容 嘉定和议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定和议

    1208年(嘉定元年),金人与宋朝双方重定和约,史称“嘉定和议”。简介宋宁宗画像1207年,韩侂胄为了立功来保持相位,便轻率出兵北伐金,结果溃败。主和派杨皇后杀韩侂胄请和,1208年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和议内容是上国书称金主为伯父,岁币银绢各三十万,又以三百万缗钱赎回淮、陕两

  • 金朝“世侯”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世侯

    世侯是指辽宋金元时期管理北方汉人的特殊制度。辽朝时指汉人佐命功臣及汉人世豪;宋朝指常胜军;金朝指猛安谋克、九公封建;元代指汉人万户、千户及百户。产生金朝末年,金朝内部矛盾重重。对契丹人而言,金有亡国之仇,且亡国之后又倍受金人欺凌,早思报复。而汉人处境更坏,对金人的反抗此伏彼起。早在蒙古建国之前,就已

  • 察合台汗国属于元朝吗 察合台汗国大汗世系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1222年-1683年)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简介斡尔朵(宫帐)设在阿力麻里(中国新疆古地名,又作阿里马,“苹果城”之意,遗址在今新疆伊犁霍城阿力麻里境内东北端)境内的忽牙思。巴鲁剌思、札剌亦儿和克烈亦惕三部,是该汗国中蒙古族的主体,其统治者

  • 南宋“维扬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

    维扬之变,南宋建炎二年(金朝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至建炎三年二月,金朝对南宋发动的一次规模较大的作战。建炎二年四月,金灭北宋后,南宋东京留守宗泽曾先后二十余次上表宋高宗,请求还京开封府,以定天下之心,北上收复失地。但被朝廷阻挠,宗泽忧愤成疾而卒。宗泽死后,宋朝以杜充为东京留守。杜充不信用义军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