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温代唐建梁过程介绍 朱温死因解密

朱温代唐建梁过程介绍 朱温死因解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506 更新时间:2023/12/4 13:01:49

朱温,即后梁太祖,别名朱全忠、朱晃,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唐末时期,朱温联合李克用镇压黄巢军,后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唐末最大割据势力。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他即位后求贤若渴,努力提拔有才之士,压制权豪,制定严厉的军法,奖励农耕。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卒年61岁,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宣陵。

人物生平

代唐建梁

天佑元年(904年),朱温商议将唐昭宗接到洛阳,担心唐室大臣反对,于是命令养子朱友谅假托昭宗诏令,诛杀了丞相崔胤、京兆尹郑元规等人,再上奏表坚决请求昭宗到洛阳,昭宗不得已听从了。朱温便下令长安百姓按籍迁移,拆毁长安宫室、房屋,将木料顺渭水漂下,在洛阳营建宫室。唐昭宗到达洛阳时,唐廷的六军侍卫之士,已经散亡殆尽,昭宗身边卫士及宫中之人均为朱温派来的人。从长安至洛阳途中,昭宗身边尚有小黄门及打球、内园小儿二百多人,对于这些人朱温也不放心,命人灌醉后全部坑杀。然后换上年貌、身高相当的二百人顶替,昭宗初不能辨,后来才有所察觉。在这种情况下,昭宗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随时可能成为朱温的俎上之肉。

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后,河东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等地方实力派组成了联盟,以兴复唐室讨伐朱温为名,倡议天下共伐之。朱温决定举兵西讨,又担心昭宗会有所举动,于是决定杀死昭宗,另立新君。天佑元年(904年)八月,他指示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及蒋玄晖等人,乘夜暗之际,以入宫奏事为名,率兵进入内宫,杀昭宗后宫河东夫人裴贞一,闯入昭宗所在的何皇后椒兰殿,昭宗身穿单衣绕殿柱而逃,被追上杀死,年仅三十八岁。保护昭宗的昭仪李渐荣也被杀。蒋玄晖本来还要杀何皇后,经其苦苦哀求,才因朱温只下令杀昭宗而免其一死。

唐昭宗死后,朱温立昭宗嫡次子也是第九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何皇后则被尊为皇太后。次年,朱温又命蒋玄晖杀死了李裕等昭宗九子。朱温认为唐朝的朝臣中还有不少人忠于李唐皇室,是自己建立新王朝的障碍,必须彻底铲除,才能顺利达到目的。朱温的得力谋士李振,早年屡试进士不中,因而对这些所谓衣冠大族非常痛恨,同时也痛恨科举出身的朝士,也极力主张将这些人全部杀掉。于是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一举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李振意犹未尽,对朱温说:“此辈常自称是清流,应当投入黄河,使之变为浊流!”朱温大笑,立即命人把这些尸体投入滚滚黄河。史称这次事变为“白马驿之祸”。唐王朝经此一变,已经完全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实际上已经等于亡国。

朱温急于称帝,而十一月,其心腹蒋玄晖、柳璨、太常卿张廷范等认为天下未平,不可太急,朱温不悦,也不接受他们提出的封大国、加九锡、加殊礼这些受禅改朝换代的预备程序,朝廷以朱温为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庐、忠武、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等二十一道为魏国,进封朱温为魏王,仍加九锡时,朱温即怒而不受。先前柳璨陷害了太多朝臣,朱温对他也厌恶,十二月,柳璨劝哀帝禅位并奉哀帝命去汴州表达禅位之意,被朱温拒绝。就在柳璨、蒋玄晖等日夜筹谋改朝换代之际,何太后也派宫女向蒋玄晖乞求禅让后放过自己母子。宣徽副使王殷、赵殷衡嫉恨蒋玄晖,趁机诬陷蒋玄晖私通何太后、意图拖延时间等候时机复唐。此时,朱温三次上表辞让魏王、九锡,诏许之,改以为天下兵马元帅,但朱温已将汴州府舍修为宫阙。朱温相信王殷、赵殷衡的说辞,便遣使杀蒋玄晖,密令王殷、赵殷衡去积善宫将何太后缢杀,再贬杀柳璨、张廷范。唐哀帝也被迫下诏称母后之死系私通蒋玄晖事发自杀,追废母后为庶人。新年的祭天也因太后丧及“宫闱丑闻”为由而没有举行。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接受唐哀帝禅位,正式即皇帝位,更名为朱晃,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17岁的唐哀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二月,将其杀害。

潞州之战

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因境内的潞州(今山西长治)被李克用占据,而潞州又是进击太原的必要之地,于是朱温任康怀贞为潞州行营招讨使,率领将兵八万攻伐潞州。六月,康怀贞率军抵达潞州,挥动大军昼夜猛攻攻。但苦战多日,依然久攻不下,于是大动土木,环潞州城深挖沟壕,多筑堡垒,使潞州城与外面完全隔绝,准备长期围攻。李克用闻讯立刻率大军救援潞州,几乎调动境内全部兵马。同时又派兵攻打潞州南面的泽州(治今山西晋城),欲切断梁军的退路和军需补给线,朱温派范居实,统兵增援泽州。八月,李克用的援军已经到达,驻扎在离潞州仅二十里的高河镇,不断派出骑兵袭击围城的梁军。朱温则改派李思安取代康怀贞。

开平二年(908年)一月,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勖继位。朱温先以为这是李克用的诱敌之计。二月,将昭宣帝杀害。于同年三月,亲自来到泽州,开始指挥部队从潞州撤军。后来确定李克用已死无诈,又召回围攻潞州的军队,继续包围潞州。因为李思安久攻潞州不仅没有丝毫建树,反而损失将校四十余人,士卒损失数以万计,于是将李思安召到泽州,革除其全部官爵,另任命刘知俊为潞州行营招讨使。刘知俊率精兵万余进攻,小胜而骄,结果遭到新继位的李存勖偷袭而大败,梁兵伤亡数以万计,至此解了长达一年多的潞州之围。朱温闻讯感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勖小名),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与之相比,就像猪狗一样!”

亲征河北

开平五年(911年),河北赵王王镕归附李存勖,朱温派遣王景仁征讨,王镕于是请求李存勖援助他。这年冬天,王景仁与李存勖的部队在柏乡相遇,在同李存勖交战中惨败而归。

乾化元年(911年)七月,燕王刘守光称帝,李存勖闻讯,前去讨伐,刘守光不敌李存勖,写信请求朱温援助。朱温深知幽燕一旦落入李存勖手中,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决定攻打王镕以此声援刘守光。

乾化二年(912年)二月十五日,朱温率军从洛阳出发,号称五十万大军。二月二十六日,朱温到达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命杨师厚等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等围蓨县(今景县)。杨师厚昼夜急攻,枣强因城小,很快被攻陷。当时蓨县还没有破城,朱温随与杨师厚的部队前去支援贺德伦,将军队驻扎在蓨县以东,可蓨县还未取下,却被数百敌骑攻扰了军营,火烧了很多帐篷和粮草,军心因此大丧。而李存勖的攻势很快,几尽将刘守光消灭,刘守光无法与李存勖继续抗衡下去,朱温“围魏救赵”的方法也失去了作用,随即收拢军队撤退。朱温年老体弱,本来就患病在身,路上的颠簸更加重了他的病情,以至于不能乘坐轿子,一路歇歇停停,五月六日才返回洛阳。

五月十五日,朱温病情越发沉重,对近臣十分悲伤地说道:“我经营天下三十年,想不到太原余孽竟能死灰复燃如此猖狂!我看他李存勖的志向不小,上天却又欲夺我余年,几个儿子皆非其敌手,我将死无葬身之地了”。说着竟哭泣失声,昏死过去了,近臣一面失声呼叫,一面急传御医,待其渐渐苏醒过来,御医也火速来到,急忙诊脉用药,病情这才稍稍缓解。

遇弑身亡

因为朱温长子郴王朱友裕早死,因此从建国称帝以来,朱温始终未立太子。此时他明白自己命不久矣,而其他几个亲子又不堪重用,仅仅养子博王朱友文尚可成气,因而决定传位于他。

朱友文驻守在东都开封,朱温于是将传国玉玺交给其妻王氏,让她去召回朱友文,事情被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探知,告于朱友珪,朱友珪这时是控鹤都指挥使,控鹤都负责皇宫的警卫工作。朱温看出朱友珪有野心,又下诏即将朱友珪调任为莱州刺史,朱友珪知道这是为了传位给朱友文做的准备,如若自己起身赴命,那么从此就与皇帝宝座无缘,而且当时大多被贬到地方的人,紧接着就追命赐死,恐有杀身之祸,朱友珪更不能自安。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二日,朱友珪穿上庶装,装扮成庶人进入左龙虎军,把情况向统军韩勍说明,韩勍是朱友珪的老部下,恐发生变故因此受到波及不能自保,于是与朱友珪一拍即合,决定协助他弑父篡位。韩勍带领着自己信任的亲兵五百人,换上控鹤军士的服装,跟随朱友珪混入皇宫中隐蔽起来,至半夜动,砍断万春门的门闩涌入朱温所在的寝殿,此时宫人因恐惧而呼号奔走地逃逸了。朱温从床上惊醒坐起,问:“造反的人是谁”朱友珪走入回答:“不是别人,是我!”朱温对着朱友珪说:“我早怀疑此贼,愤恨没有杀之。你如此悖逆,杀父篡位,老天爷会放过你吗?”朱友珪指示自己的马夫冯廷谔说“将老贼万段”冯廷谔提刀追砍,朱温奋起,绕着大殿内的柱子躲避,期间冯廷谔挥刀三次都劈到了大柱子上,最后朱温力乏,倒于床榻,冯廷谔找准机会向朱温的腹部刺了一刀,刀刃从后背穿透出来,朱温随即毙命。

朱温被杀死之后,朱友珪使人将寝宫地砖扒开,挖一个坑,用蚊帐包裹其尸,然后埋入寝宫地下,即派供奉官丁昭溥策马飞奔传要将朱友文赐死的伪诏,并于清晨呼使文武百官集中在大殿上,宣读伪造的皇帝诏书“博王朱友文谋图造反,指示杀驾,昨日夜,有穿盔带甲的兵士突入皇宫,幸好依赖于郢王友珪的忠孝,亲率控鹤军士将其歼殄,保全了朕的性命。然朕之病情也因为昨晚发生的事情而更加严重了,故此现以郢王友珪监国,主持军国大事。”

六月二十六日,丁昭溥返回,朱友珪确认朱友文已死,公开了朱温驾崩的消息,而后又公布假遗命制书,宣布继帝位,定明年的年号为“凤历”给朱温上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庙号太祖,陵墓叫宣陵,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伊阙下葬。朱友珪加冕登基,可朝中人人都清楚他弑父篡位的事实,即使朱友珪用财宝贿赂,大多也不情愿辅佐他,君臣因此离心离德。又因朱友珪软弱失策,对在外的藩王们没有采取先发制人,导致均王朱友贞借此机会,暗中纠集了其他藩王和旧将帅们为外应,确保有与朱友珪进行长期军事对抗的实力,并策动统领洛阳禁军的袁象先为内应,约定发动宫廷政变。

朱友贞先于凤历元年(913年)一月,起兵讨伐朱友珪,朱友珪派出拦截迎战的部队首战不力,接着被朱友贞劝降,继而又策反了开封龙骧军众将,因此朱友贞于二月顺利进入东都开封。之后袁象先在西都洛阳向朱友珪发难,率兵几千冲入皇宫中,朱友珪闻讯兵变,同皇后李氏及冯廷谔逃命,来到宫楼北垣楼下,将要出去,可朱友珪知道自己总还是不能逃脱,就让冯廷谔将自己与皇后张氏杀死,紧接着冯廷谔也自尽了。朱友珪死后,袁象先携传国玉玺至东都开封,朱友贞等来玉玺就在开封即位,追废朱友珪为庶人,除朱友珪的年号,复称乾化(913年)三年。

标签: 朱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的爵位:宜城亭侯和南昌侯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宜城亭侯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汉末三国时期,公爵是比较罕见的,往往只有亡国之君等才能获得公爵的待遇,比如后主刘禅被司马氏封为安乐公。在此基础上,侯爵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荣誉了。比如关羽因为被东汉王朝册封为汉寿亭侯,就经

  • 金宣宗完颜珣“九公封建”抗蒙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金宣宗

    金宣宗完颜珣贞佑二年(1214)﹐在蒙古军的打击下﹐金朝南迁。河北﹑山东等地相继沦陷。兴定二年(1218)﹐蒙古军攻占山西太原﹑平阳等地﹐形势对金朝极为不利。次年正月﹐金宣宗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人建策:“当募土人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能克复一道﹐即以本道总管授之。能捍州

  • 明朝时期江苏地区怎么没有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

    我们知道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坚持采取了分封制度,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了全国各地享福去了。那么为何江苏没有藩王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当时大明的首都是南京,江苏属于京畿之地,不可能离首都这么近的地方封一个藩王。另一个因素那就是江苏等地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乃国家财赋之地,也不可能封藩。朱元璋之所以采取分

  • 袁绍总兵力比曹操多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中非常经典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那袁绍和曹操双方的兵力到底是各有多少呢?根据史书记载,当时袁绍一共有11万人,而曹操只有2万人,袁绍的总兵力是曹操5倍还有多的,其实在古代双方战斗力这么悬殊的背景下,弱势的一方还能胜利的战役还真不多,但是曹操奇迹般的做到了。

  • 王审知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审知

    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潮去世,王审知继其位,朝廷任他为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累迁至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琅琊王。公元907年(天祐四年),后梁太祖朱温升任王审知为中书令,封闽王。王审知在位时,选贤任能,减省刑法,珍惜费用,

  •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在经济、外交和文教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柴荣

    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后来北宋的势力。在商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葬庆陵。主要成就经济柴荣关心民间疾苦,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

  •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柴荣

    柴荣,即周世宗,周太祖郭威的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外戚继承宗室的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广顺三年(953年),入朝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为帝。在此时期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有建树,号称英主,初步奠定了

  • 周太祖郭威在位期间在军事与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威

    郭威出身寒微,身材魁梧,勇力过人,加入后唐庄宗李存勖亲军。后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凭借佐命之功,累迁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平定河中,镇守邺城,受到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发动兵变,攻破开封,推翻后汉隐帝,不久率军抵御契丹,在澶州受部将推戴,黄袍加身,于广顺元年(951年)正月即皇帝位,建立后

  • 后晋高祖石敬瑭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石敬瑭的身上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向

  • 隋朝户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朝

    古有谚云:“王者有二宝,土地与人民。”土地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规模;人民的多少,决定着国力的强弱。隋朝建国后,采用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方式清理户籍,使得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大大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有力地加强了户口的管理,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