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枢密院”机构设置的历史由来

宋朝“枢密院”机构设置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19 更新时间:2024/1/29 11:44:14

朝的国祚共319年,是古代封建朝中重轻武的现象最为严重的朝代,武将的地位很低,这与当时的军事体制有很大关系。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大家一起分享。

从唐朝中期开始,中原王朝就受到战火的连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战乱,这持续百年的战乱终于被宋太祖结束了。宋太祖为了不想在重蹈覆辙总结经验开始进行兵制改革,又加强中央集权,希望能够长治久安。对此开始一系列的改革使权力高度集中,建立了枢密院三衙统兵制度。

枢密院:兵制改革的产物

宋太祖政变夺权之后,罢免了功臣,杯酒释兵权,总之一系列的操作直接将功臣的权利给夺走了。与此同时,节度使的行政权力以及兵权也被剥夺,完全将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为了能够使体制更完善,便设立了制度。

这是宋朝时期管理军事方面事务的最高机构,该机构的长官有枢密使和副使。有关于他们的职责,在正史之中有记载。

在《宋史·职官志》中:主要是掌管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的招募、阅试、赏罚等事。

虽然说宋朝时期有尚书,省里面也设有兵部,但是只不过是名义上掌管一些器械和卫兵,实际上真正的掌权者就是枢密院。

三衙: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司。该种制度的确立,直接将200年的藩镇割据局面缓解了。但是这种体制有一定的问题存,最大的弊端莫过于中央集权太严重,机构一直在重叠,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不能够相互协调。

重文轻武,以文治武

因为唐朝末年出现的病变太过于频繁,宋代的皇帝还有臣子们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想法。认为武将实在是不能有太高的权力,不然很容易是隐患。所以对于武将可谓是百般猜测,百般防范,便通过以文治武的方式去削弱武将的权力。宋朝的皇帝皆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平安和长治久安。

所以枢密院虽然是与军事方面有关的机构,但是最高长官从来不是由武将担任,而是以文臣担任。

总结

在宋朝以文治武的现象不仅仅是最高层,中央存在地方,同样也是如此,正所谓上行下效,在宋朝体现的淋漓尽致。宋太祖也是经历了唐朝末年的那种混乱局面,才会有这样根深蒂固的想法,所以两宋时期几乎都是用文官去压制武官,将武将的权力降到最低,地位也变得非低。而中央集权较为严重的时候,皇帝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是有极大的隐患。

标签: 枢密院

更多文章

  • 唐朝后宫等级是怎么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

    前面我们提到,唐太宗时,武则天在“五品才人”上停留了12年,未获提升。待唐高宗将她从感业寺重新接回后宫,不过一年,便被提拔到“二品昭仪”之位。从才人到昭仪,连跳几级,这对后宫来说也不算事儿,在我们看剧的印象中,一名普通宫女都可能逆袭成贵妃。那么唐代后宫

  • 吕布退出长安后为何会选择争夺兖州和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布

    初平三年(192)四月丁巳日,吕布下达的命令,李肃执戟刺杀董卓。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董卓死后,吕布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并与王允同掌朝政。在董卓去世后,他的部署李傕和郭汜等人,本想解散部队,归隐田野,但当时谋士贾诩认为却如果此时选择归隐,朝廷只需要随便派出一支

  • 牛李党争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牛李党争

    晚唐时代的朋党之争,又名“牛李党争”,是指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从朝廷内部到地方政府、藩镇内部展开的广泛权力斗争。“党争”从宪宗朝开始,到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武宗一朝,李党势力达到鼎盛

  • 唐朝的牛李党争到底是在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牛李党争

    在中国古代王朝更迭的历史中,朋党一词可以说经常可以见到。不同于近现代意义上的党派,古代的朋党则脱胎于复杂的个人网络,其内部往往有着极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古代的朋党同近现代党派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如历史上明朝的东林党、唐朝的牛党与李党,实际上全都属于古代朋党的范畴。这中间历史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大凡历史上有

  • 西夏全盛时期疆域地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夏

    西夏本来的国号并没有西字,党项人虽然是蛮夷,可是他们始终还是要自认为中华正朔,故而选择了夏作为他们的国号。公元前1038年,李元昊如愿以偿的建立起了党项人自己的国家,在李元昊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帝手中,西夏的国力一度飙升,国土面积也得到了扩大。而疲于应付辽国的宋朝根本就没有将这个小国放在眼中,只不过是雷

  • 北宋全盛时期疆域地图介绍 北宋行政区域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为东京(开封)。这是北宋的开端,但北宋还远远没有完成统一,事实上统一的任务北宋和南宋永远都完不成。赵匡胤和其弟赵光义,是为宋太祖和宋太宗,两人用了30多年时间,完成了大部分的统一工作。但是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仍然控制在辽国手中,这是

  • 战国时期燕国疆域地图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燕国

    燕国是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的北方国家,在整个春秋时代燕国都是诸多诸侯国中弱小的一个国家,到了战国时代,燕国从弱小的国家逐渐发展成战国七雄之一。燕国都城在“蓟”,称上都,在今北京一带。燕国为应付南方各国,在今河北易县建立了一军事重镇,称为“下都”。太史

  • 西周分封制地形图 西周分封制制度内容及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周

    周朝主要是“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内容:①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驻地;②同姓亲族(主体):分封到富庶之处,战略要地;物资,人口等;③异姓诸侯国:功臣、姻亲与亲族相似;殷

  • 钟会造反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钟会

    前言:在三国魏蜀吴中,刘备建立的蜀汉因为关羽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惨败元气大伤,成为三大势力中最为弱势的一方。虽然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以及姜维希望通过北伐扭转局势,但都没有成功,而这也大大消耗了蜀汉国力,于是司马昭决定先灭蜀汉再伐东吴。蜀汉之殇公元263年,已经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力排众议,决定出兵伐蜀

  • 忽必烈定都北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忽必烈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将元朝的都城定在北京,为什么忽必烈要将北京定为都城?下面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忽必烈选择北京作为元朝的首都,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便于统治。元朝和历史上的其他几个大一统王朝都不太一样,它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在统一整个中原之前,元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