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典签”称呼的历史由来 典签的职能与职权介绍

“典签”称呼的历史由来 典签的职能与职权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42 更新时间:2024/1/7 15:36:49

典签,亦称典签帅签帅主帅。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时置。府、军府、州郡属官,后为南朝地方长官之下典掌机要的官。

当时府州部内论事,皆用签。前叙所论事,后书某官某签,府州皆置典签掌管。本为地方州、府行政衙门中处理书的佐吏,权力不大。南朝宋将军、诸州刺史诸王出镇,在府内置典签。如抚军典签、领军典签、晋熙王府典签、江州典签、定州刺史典签、前军典签,通称典签。南朝宋初始用士人,呈事传教,类似汉代的主簿,为刺史亲近之职,原为刺史自辟的属吏。诸王大多位处方面重任,并配置长史、典签等僚属管理地方军政。诸王往往威胁中央,骨肉相残之事史不绝书。自宋中叶以后,出镇诸王多年龄幼冲,多是十一二岁的皇子,不能真正行使职权,而长史以上均为世族子弟充任,无心吏治。为加强控制,皇帝派寒门出身的亲信出任典签,辅助诸王处理政事,代诸王处理军政事务;对成年诸王,典签则负监管之责,出纳教命。典签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的刺史,密报方镇行藏。典签品阶虽不高,实权在长史之上,有时亦可带县令。出任者多为寒人,每州、府员数人,奉密旨处置方镇,一年中轮番回京城皇帝汇报当地情况,成为地方长官升黜的依据。刺史多为其所制名为掌管文书的典签,掌握州镇实权,典签职权遂重,故有“签帅”或典签帅之称,军府诸吏皆仰其鼻息。南齐时典签权任最重,委以方面之权任,得以制约诸王言动。齐明帝免其奏报之制,典签职权渐轻。南朝梁中期以后渐废。

北朝北齐诸州也设典签,上州从八品、中州九品、下州从九品。北周国公府、丞相府也设。隋唐时,诸州或诸王府也设典签,为王府的低级官吏,掌传送王命、仅掌文书、宣行教令,权势与南朝大异。隋朝亲王府的典签从八品,上州正九品、中州从九品上、下州从九品;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的典签正九品;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的典签从九品。唐朝只有亲王府有典签,二人,从八品下。宋朝以后废除。元朝也设典签为奎章阁学士院首领官,二员。明朝初年,王相府典签司简称典签。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大辞典》

《南史·恩幸传》:“故事,府州内部论事,皆签前直叙所论之事,后云“谨签”,日月下又云某官某签,故府州置典签以典之。”

《资治通鉴·宋记·孝武帝孝建三年》

陆龟蒙《秋日遣怀十六韵寄道侣》:雅调宜观乐,清才称典签。

标签: 典签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卒妻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卒妻制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战场上的士兵一般都是要打很长时间的仗,所以这个时候,男子对于生理方面的需求一般都是忍着的。但是如果长期不解决这个问题,军心可能就会散漫。所以在越王勾践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制度“卒妻制度”。那么这个制度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卒

  • 唐朝后期“白马驿之祸”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白马驿之祸

    说到历史上的白马驿之祸,那可是唐朝发生的一件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就是朱温诛杀唐朝朝官一事,为的就是篡夺统治大权。那么这一次事件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白马驿是唐朝末年,藩镇军阀朱温屠杀朝臣的一次事件。日落西山的大唐王朝,朝臣与宦官的矛盾不断激化。

  • 春秋战国时期有几个饿死的国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国君

    国君是一国之主,侯国范围内的土地财产都是他的。他们锦衣玉食,用曹刿的话说,这是一些“肉食者”,正所谓是“饭来张口”,应该不知道饥饿为何物。既便是那个卧薪尝胆的勾践,也只不过是表示一下与民同艰苦共患难而已,至于说到吃饭,是根本不用发愁的。然而,凡事都有个

  • 东汉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迫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

  • 黄巾起义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黄巾起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上的黄巾起义还是非常的出名,这场起义的主人公是张角。不得不说,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造成的冲击力是无比震撼的。而且这一次的黄巾起义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那么关于历史上的黄巾起义到底该如何评价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朝廷腐败,政治黑暗,朝内官宦争斗,朝

  • 十六国时期5个燕国政权世系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燕国

    莫护跋?-220-245慕容木延?-245-271慕容涉归?-271-283慕容删?-283-285慕容吐谷浑燕武宣帝慕容廆269-307-333西平公慕容运燕文明帝慕容皝297-333-348□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19-348-352-360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384-396宜都王慕容桓?-37

  • 十六国时期后燕政权历史介绍 AD385-AD409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后燕

    后燕(384年-407年或409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慕容氏诸燕之一,由鲜卑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权。后燕建国之初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后迁往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全盛时统治范围“南至琅琊,东讫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读史方舆纪要》),即今河北

  • 什么是丁税?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丁税,雍正帝,摊丁入亩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继位登基后,陆续推动新政改革,其中让李卫在江苏试行的,便是摊丁入亩制度。所谓摊丁入亩,从字面意思理解,其实就是将存在了两千多年的丁税(即人头税)摊入田地之中,以田税取代丁税。什么是丁税?丁税,又称“丁赋”、“丁钱”、&l

  • 十六国时期北燕历史介绍 北燕疆域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燕

    北燕(407年或409年-436年)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建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旧沿用后燕国号。409年,高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436年被北魏所灭。因

  • 十六国时期后燕历史介绍 后燕疆域介绍 后燕君主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燕

    后燕(384年-407年或409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慕容氏诸燕之一,由鲜卑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权。后燕建国之初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后迁往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全盛时统治范围“南至琅琊,东讫辽海,西届河汾,北暨燕代”(《读史方舆纪要》),即今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