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介绍

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51 更新时间:2024/1/19 10:56:56

《隆中对》出自于陈寿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乃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也是诸葛亮在分析了天下形势之后,为刘备未来发展提出的总体战略。其实刘备占据荆州之后的发展,总体来说是符合《隆中对》的战略规划的,只是《隆中对》有着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东吴方面的态度。

《隆中对》的总体战略规划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先是对天下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曹操如今拥有百万之众,且挟天子而令诸侯,因此“不可与争锋”。而孙权占据江东已然三世,地势险要、民心所向,因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荆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刘表显然没有能力守住。益州之地条件极为优越,但刘璋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占据汉中,刘璋同样难以稳住益州。

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

结合这种实际情况,诸葛亮提出的对策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点:

1、联吴抗曹、稳住根基。也就是说,与东吴结成联盟,共同抵抗势大的曹操,但由于力量对比悬殊,暂不可为敌,而应该想办法谋取荆州、益州之地,先站稳脚跟。

2、增强实力,等待时机。占据荆州、益州之地后,则应该“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也就是说,要守住险要之地,然后积极和周边各种势力搞好关系,内修德政、治理江山,积极发展势力,以待时机。

3、抓住时机,两路北伐。一旦时机成熟,便“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也是说从荆州和汉中同时发兵北伐,从而谋取中原。

赤壁之战后刘备发展基本符合《隆中对》

不难看出,刘备在占据荆州之后,之后的发展基本与《隆中对》保持了一致,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先是湘水划界,再是白衣过江,刘备最终丢掉了荆州,导致了《隆中对》的彻底破产。

《隆中对》的致命缺陷,孙权不可能放弃荆州

赤壁之战后,刘备不仅成功与东吴结盟,更是趁机占据了荆州大部,之后取益州、夺汉中,整个步骤可以说与《隆中对》基本保持了一致,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就在一切看似顺利之际,东吴这个盟友的突然翻脸,最终使得《隆中对》彻底破产。

孙权成为了《隆中对》的终结者

赤壁之战后,刘备成为了最大赢家,他占据了荆州七郡中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以及江夏郡、南郡南部,而孙权只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北部部,曹操则依旧占据着南阳郡。不过,刘备虽然占据了荆州大部,但却并不利于其发展,于是其先后两次向孙权提出用江夏郡南部换取孙权占据的南郡北部,但均遭到拒绝,后东吴出于己方战略目的考虑,同意了该方案。

正如之上所述,实际上并没有“刘备借荆州”一说,只有“换荆州”一说,而之所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主要还是因为此时利益相通。孙权需要刘备抵抗曹操,以便自己腾出手来攻取交州,而刘备则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然而等东吴平定交州,刘备进取益州之后,孙权却立即与刘备围绕荆州展开了争夺,原因很简单,东吴根本不会容许已经崛起的刘备再占据荆州之地。对于东吴来说,荆州地处长江上游,顺流而下便可直接威胁东吴腹地,此时已经崛起的刘备再占据荆州,对东吴来说将是极大的威胁。而对于刘备来说,一旦丢掉荆州,那么益州的东大门将被牢牢关死,自己的势力将完全被锁困在益州地区,很难再向外扩展。

丢失荆州后的蜀汉完全被锁死在益州

正因荆州如此重要,东吴和蜀汉谁也不可能放手,这才有了之后的湘水划界和白衣过江,继而又有了夷陵之战,刘备最终还是丢掉了荆州。也正因为荆州的丢失,导致了《隆中对》的全面破产,形势对蜀汉来说已是极度不利,无力两线作战的蜀汉,只能一面与东吴修好,另一面意图通过北伐获取发展机遇。

标签: 隆中对

更多文章

  • 西双版纳外来人口是从哪来的 西双版纳农场为什么那么多外来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西双版纳,外来人口,是从,农场,为什么,那么,外来人,西双版

    西双版纳农场原为民国南峤垦殖场,也就是今天的勐海县勐哲镇,还有勐罕镇的暹华橡胶园。大部分员工来自内地开远以及泰国清迈。中国西双版纳农垦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初,西南军区的转业军官是骨干,他们的家庭是建立农场和生产队的基础,主要种植当时中国急需的橡胶树和亚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

  • 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之女,她是一位和亲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促进了唐蕃友好。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集权统治制度之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维持和平的方式其实并不算多。除了我们较为熟悉的“称臣纳贡”之外,在人们

  • 唐朝的名门望族会娶公主为妻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唐朝时期的这个名门望族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唐朝事情的门阀观念非常的重,话说就算是名门望族也不会说去娶这个公主,那么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吗?还有这个唐朝的门阀观念到底有多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从一般的情况来看,在这个唐朝时期名门望族的的确确是不太愿意去娶这个公主了。

  • 古代的皇后的地位有多高?皇后需要和嫔妃们争宠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后

    现在有非常多的古装剧,其中最多的就是宫斗剧了。在宫斗剧中,后宫总是一个不安分的地方。除了“直男癌”的皇帝,其他正当风华的女子都在用自己的心机手段在后宫谋一个自己想要的位置。最最经典的莫过于嫔妃们给皇后、皇帝请安,一群人表面有说有笑,暗地里却深藏杀机。因为这种戏剧性,所以导致后

  • 明朝宁王朱宸濠造反为何最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宸濠

    朱宸濠,号畏天,宁献王朱权之玄孙,明朝第四代宁王,也是最后一代宁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也就是正德皇帝。他贪图玩乐那是出了名,可以说是个非常昏庸无能的皇帝。在位16年,他遭遇了两次藩王叛乱,其中一次就是宁王朱宸濠造反。宁王朱宸濠是大明最后一

  • 宋朝“祠禄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祠禄制

    祠禄制是两宋时期出现的制度,是当时佑文政策的产物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祠禄制,此制始设于宋真宗,初衷是为了“佚老优贤”,是专门提供给高官的一种福利政策,说白了就是拿着“退休费”养老,但还不回家,还给安排了一个闲职。南宋

  • 中国历史上不被承认的朝代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一共大大小小产生过四百多位帝王,朝代也是根据新出现的帝王更迭换代。这其中就往往讲究的就是一个名正言顺,师出名门之理,意思就是新朝代是不是归其正统。而有些朝代因为没有讲究到其中就被后世历史学家所提出质疑表示否定,这些朝代大多数都是在当时名不正,其不实的,没有得到天下人的认可或者

  • 清朝“战争蠲免”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

    战争蠲免,即对战场所在地区或者供应战争之需的邻近省区进行租税、罚款等免除。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三十七年十月,康熙皇帝三次东巡,宣布免奉天当年米豆。次年正月,康熙皇帝在南巡中目睹沿途民生已比不上十年以前,认为是地方官吏恤养不力所致,因而令“截留漕粮,宽免积

  • 清朝康熙帝为何要实行海禁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禁

    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他在执政初期,一直推行海禁政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又有云南地方官请开银矿,朝臣们还没来得及展开讨论,大学士李光地便抢先奏道:“矿徒聚集起来非常容易,一

  •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内阁首辅哪个权力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礼监,秉笔太监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毕竟明朝的时候太监是比较泛滥的,而且明朝的太监可是又合法参政权的。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拿这个太监和内阁首辅进行比较,毕竟这两个职位确实是权力都非常大。那么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力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个司礼监,大家都知道,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