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洋务运动为何没力挽狂澜反而导致清朝覆灭

洋务运动为何没力挽狂澜反而导致清朝覆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72 更新时间:2023/12/9 19:45:00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这里,既然说到了洋务派,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洋务运动了。

洋务运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为什么这场运动没有让清政府变得强大,让中国走向富强,相反,还使得清朝的经济走了下坡路。没有开展洋务运动的时候,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日本还要高一些,但实行了洋务运动之后下滑明显,与日本相比起来,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

在清朝开展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大批先进技术,但其发展速度与日本相比,还是慢了很多。再后来,清朝无法与日本相比,且败下阵来,根本原因就在于洋务运动的失败。那么,洋务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洋务运动并不是一个国家行为,而是个别先进地方官员推动的结果。虽然,当时的清政府也希望通过洋务运动来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但是,怎么做?做什么?国家也没有拿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

没有国家政府支持的洋务运动,便成为了中央放权,地方唱戏的小范围运动。很多地方官员,借助洋务运动的名义,大肆提高赋税,私下积攒个人实力,更是出现了与洋人相互勾结的乱象,这就使得原本有着良好初衷的洋务运动,逐渐变了味儿。

而产生如此严重后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朝政府的权利过分集中,缺乏灵活性和时变性,从而,造成了民怨四起,时局不稳。而动荡清廷的太平天国起义,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这样背景之下搞起来的洋务运动,其行为非常危险,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相比之下,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快速强化中央集权,并以中央政府为核心,将资源集中起来,推出了殖产兴国的政策。因为,得到了中央的支持,且资源相对集中,这就使得其发展的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其次,洋务运动向心力不足,各方派别互相拆台,行动力不足,难以形成体系。当时的各地政府,名为推动洋务事宜,实则为自己谋求利益。为了不让自己的功绩被抹杀掉以供后人乘凉,他们开始拖沓行事,故意降低社会效率。

比如,一条铁路十年都修不起来,就是因为牵扯的各方利益太多,难以形成一致的目标,各怀鬼胎的办事者故意不作为。

并且,为了让自己的利益得以保全,洋务派内部也不团结,不配合。大家都是通过自己在清廷的地位和权利,卖自己的面子,才在中央得到包括钱、才、物等方面的支持,而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以后,又想方设法发把这些利益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服务于政府、百姓。

比如:李鸿章,他曾主张推行专利权,后来,他自己拥有了很多“专利”。然而,他不办厂生产,也不让别人干,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圈地运动”。到处都是禁止涉足的产业,民营资本根本进不去,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被打破,市场缺乏经济活力。

李鸿章大力拥办的北洋水师,更是成了众矢之的,由于,其占用了大量的政府资源,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资本,且李鸿章还在兴办北洋水师期间,大肆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激起众人之怒。最终,在北洋水师面对外敌的时候,无人伸出援手,被坑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三,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并不具备足够的先进性。清朝的洋务运动,由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发起和推动,也成为了该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确见过些世面,出过国学过新知识了解过新事物,也比较务实,但是,他们的眼光仍然只看在具体的器物之上。

因为,他们对于现代社会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而且,他们深入学习的意愿也不够强烈,学习流于表面,更多的是照猫画虎而已。而在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很多日本高官都主动学习英文,因为,当时的世界霸主是英国。

而李鸿章等人,认为:英语学习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只要下面的人学习就好。但实际上,在整个大清朝,也没有几个能拿得出手的英语翻译,曾纪泽英语的写作能力不错,但是,口语较差,而陈彭寿英语水平也不怎么好,他翻译的国外著作,时常会出现长句错误。

回顾洋务运动之中,真正了解英国的人也没有几个,即使有像郭嵩焘、严复这样的人,但是,因为其在朝内的影响力不足,也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第四,在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企业,大多都是入不敷出,呈现亏损状态。与日本同期开办的工厂相比,清政府洋务派办的工厂,很多经营者都不够专业,多为官员转职而来,不仅不懂经营,还喜好官场的阿谀谄媚,所以,虽然厂房设备都不错,产品质量也很好,但是,就是不赚钱。

以日本的船务公司为例,他们跟清朝政府建立的招商局,基本上是同时开业的。建成初期,日本的船务公司与清朝招商局相比,实力相距甚远,招商局更是在一批职业经理人的带领下,实现了10倍船只的扩充体系,在国内市场上,一度打败了英国人,占领了长江航线上36%的份额,是一次非常难得的贸易胜利。

但是,李鸿章却以商人缺乏信用之由,让盛宣怀做了总管。

盛宣怀接管了招商局以后,数十年就加了几条船,且主要的技术还依赖于外国人,航线的开发更是少之又少。但是,盛宣怀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股市上,利用公司买卖套利。直到大清覆灭,招商局的核心业务比重非常少,但是,其资本的价值却一直增长,这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官僚和清政府的需要。

而同期的日本,其轮船公司经过多年的良性经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且实现了技术人员全部本土化,是真正掌握了轮船的相应技术的,同时,海外航线也扩充了十倍,船只数量增加了十倍,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更是一跃成为了拥有世界级别运输能力的海运国家,海运能力远超招商局。

由此对比,可以看出清朝的洋务运动“强国”只是口号而已,为兴办者个人敛财,才是真实的目的,同时,也缺乏务实人员,统一执行的规则。所以说,这样的运动,不仅不能兴邦,相反,还因为消耗大量的国家资源,而让国家变得更加孱弱。

洋务运动,表面上是向西方学习,但实际上,却没有把真正实用的技术引进中国,相反,弄来一些诸如报纸、银行、邮政之等当时国内并不急需的技术。而那些洋船、大炮、电报等,用得着的技术却被拒之门外。

所以,与日本人的明治维新相比,清廷的洋务运动更像是小孩子的把戏,骗骗家长而已。

最后,洋务运动虽然并没有使中国富裕强大起来,但好在洋务派还是培养出了一批近代人才。他们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而且,把这些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这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而且,为以后中国资产阶级的活动,如:康有为、梁超等人在光绪帝朝组织进行的维新变法,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国的资产阶级最后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可以说是:洋务派培养的这批人才,才是清王朝的实际掘墓者。

标签: 洋务运动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而不向西南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国的人口总数,其实才不过100万。国力甚微,甚至不如秦朝时的十分之一。常备军与后备军倾国10万,也就是说90余万人口要养活10万兵力与近万官吏,导致内部不稳需要借助战争来维稳。即使向着西南进军,蜀汉的国力无法支撑后期的管理支出,包括军队驻扎、官吏任命、帮助西南地区开发土地,其扩张最好的选

  • 如何客观评价南北朝时期的“清谈家”及玄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学

    所谓的“清谈”即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其上承末年的清议,下启魏晋时期的玄学。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说活动于魏晋南北朝的清谈家,对西晋灭亡有重大责任?东汉末年时期,正值第二次党锢之祸

  • 古代荆州管辖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州

    荆州,上古九州之一,上古九州之一。相传大禹成功治水后,把“天下”分为九州(也有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三国时期的荆州是怎样的存在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

  • 五胡乱华的源头是秃发树机能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秃发树机能

    说到秃发树机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吧,如果知道这个人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和五胡乱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可以是说是五胡乱华的前奏,那么如果不知道这个人的话,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和五胡乱华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秃发树机能听到这个名字就知

  • 东汉末南阳太守袁术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绍之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有句话叫“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形容一个人徒有其表,毫无内涵,即便被强行推到高位,也坐不稳,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袁术就是如此,作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代

  • 商朝国王祖乙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祖乙

    祖乙,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滕,别称子胜、祖乙、且乙,商朝第十四任帝王。他是商王河亶甲之子,河亶甲死后,继任君主之位,在位19年,去世后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其子祖辛继位。庙号商中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祖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为政举措政治官职祖乙时期,商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

  • 夏桀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是如何评价夏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桀

    夏桀,姒姓,名履癸(一名癸),夏后氏,夏朝末代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之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夏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为政举措社会制度夏桀时期的中国,整个社会分成三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平民阶级。奴隶主大多是由父系

  • 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什么? 同治中兴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同治中兴

    说到“同治中兴”可能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了,但是其实仔细的辨认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个事件在当时虽然不出名吧,但是在慈禧掌权的这段时间内是很值得大家去肯定的一件事情,这是慈禧唯一一次有想振兴大清的事件了,那么同治中兴具体是指的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事情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同治中兴具体

  • 汉元帝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汉元帝后世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元帝

    秦汉时期是华夏族群,正在不断成型与稳定的大一统时期,对于后世的我们来说,那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特殊历史性阶段。也是汉民族命名的符号。而这一阶段正是秦始皇奠定基础,历经西汉几代帝王的努力经营,才有稳定强盛的局面。直到汉元帝在位时,西汉国力达到有史以来最巅峰状态。但为何史学家甚至后世人,却对其评价非常低?

  • 刘备建立的政权国号是叫“蜀”还是“汉”?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

    东汉末年,汉昭烈帝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虽然起兵的时间不晚,但是,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当然,刘备的坚韧和毅力,最终让他迎来了转机,也即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先夺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