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位诸侯?刘姓诸侯有哪些人?

汉末三国时期有多少位诸侯?刘姓诸侯有哪些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51 更新时间:2024/3/16 21:14:40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较量,并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对于东汉末年的诸侯来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汉室后裔,或者可以说是刘姓诸侯,比如刘备、刘表、刘焉刘璋等。二是非汉室后裔,比如曹操、袁绍、袁术、吕布、马超、韩遂、张绣、公孙瓒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汉室衰微,但是,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汉朝是刘姓的鼎盛和发展时期,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西汉初期累计皇子封王30余人,封侯者达400余人。他们各据一方,成为各地的世家大族。既然如此,在东汉末年,理应有更多的汉室后裔崛起。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刘备、刘表、刘璋,东汉末年还出现了哪些刘姓诸侯?

兖州刺史:刘岱

刘岱(?-192年),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刘岱的伯父刘宠曾经担任过东汉的太尉,在汉末三国时期,太尉是三公之一,地位十分显赫。在此基础上,刘岱本人则在汉朝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了讨伐董卓的旗号,其中就包含了兖州刺史刘岱。

在此之后,刘岱又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让自己的家眷居住在刘岱的居所,公孙瓒也派部下的从事范方率军协助刘岱。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亲自率军迎战,结果兵败被杀。值得注意的是,在兖州牧刘岱战死沙场之后,他的手下鲍信等人迎接曹操入主兖州。对于曹操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终于获得了立足之地,拥有了争夺天下的重要地盘。

扬州牧:刘繇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今山东牟平)人。刘繇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因此,在笔者看来,扬州牧刘繇和兖州刺史刘岱,是堂兄弟的关系。如果两人都能在东汉末年发展壮大的话,无疑会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刘繇和刘岱都在群雄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早早出局。

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在担任县令时,刘繇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也即此人正直不阿。后来,刘繇被东汉朝廷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成为扬州刺史后,刘繇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但最终还是败归丹徒。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扬州牧刘繇兵败,才为袁术、孙策的登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刘繇一直占据扬州的话,袁术和孙策自然没有立足之地了。此后,扬州牧刘繇又击破反叛的笮融,旋即病逝,年四十二。而扬州牧刘繇的病逝,促使扬州先后被袁术、孙策、孙权占据。对于东吴来说,扬州可以说是自己的核心区域了。

幽州牧:刘虞

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人。汉室宗亲,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作为汉室后裔,刘虞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尤其是在治理幽州期间,刘虞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乃至于百姓之中获得了较高的名望。中平五年(188年),刘虞出任幽州牧。累加至大司马,封襄贲侯。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司马的地位甚至在大将军之上,也即从官职上来看,幽州牧刘虞因为被加封为大司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

当然,因为镇守幽州,刘虞自然无法到东汉朝廷赴任。面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乌桓等势力时,幽州牧刘虞主张采取怀柔的手段,可是,他的手下公孙瓒却比较强硬,这让二者产生了矛盾。在交战的过程中,公孙瓒击败了幽州牧刘虞,并杀害了这位刘姓诸侯。在除掉刘虞之后,公孙瓒夺取幽州,并和冀州牧袁绍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曹操部将:刘岱

对于曹操来说,拥有一位名为刘岱的手下,这和兖州刺史刘岱重名。对于曹操部将刘岱来说,生卒年不详,字公山,沛国(治今安徽濉溪西北)人。曹操为司空时,刘岱为司空长史。从出生地上来看,刘岱很可能也是汉室后裔,只是和刘备一样,出身之后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因此,刘岱选择跟随曹操,而不是自己起兵割据一方。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曹操派遣刘岱与王忠一起前往袭击徐州的刘备,但被击败。

刘晔

刘晔(?-234年),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对于刘晔来说,也是汉室后裔。不过,和刘备、刘表、刘焉、刘璋等人不同,刘晔选择辅佐曹操。刘晔一生在曹操时代担任过司空仓曹掾,主簿,行军长史兼领军,在魏文帝曹丕时代担任散骑常侍,侍中等职务。虽然刘晔职务不高,却长期是曹操、曹丕的心腹谋士之一。

太和元年(227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后,魏明帝曹叡继位,进封刘晔东亭侯,食邑三百户。刘晔在太和六年(232年)因病改任太中大夫,不久出任大鸿胪。两年后,刘晔再任太中大夫,不久之后病逝,谥景侯。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无疑可以笼络各地的汉室后裔,以此增强自己的实力。与此相对应的是,刘备虽然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却因为实力相对较弱等原因,没能获得多少汉室后裔的支持。

标签: 诸侯

更多文章

  • 洋务运动为何没力挽狂澜反而导致清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洋务运动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主要宗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原则,在中央的主要代表是以恭亲王奕訢、瓜尔佳·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宗亲贵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这里,既然说到了洋务派,那么,我们就不得

  • 诸葛亮为何执意北伐而不向西南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国的人口总数,其实才不过100万。国力甚微,甚至不如秦朝时的十分之一。常备军与后备军倾国10万,也就是说90余万人口要养活10万兵力与近万官吏,导致内部不稳需要借助战争来维稳。即使向着西南进军,蜀汉的国力无法支撑后期的管理支出,包括军队驻扎、官吏任命、帮助西南地区开发土地,其扩张最好的选

  • 如何客观评价南北朝时期的“清谈家”及玄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玄学

    所谓的“清谈”即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其上承末年的清议,下启魏晋时期的玄学。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等七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为何说活动于魏晋南北朝的清谈家,对西晋灭亡有重大责任?东汉末年时期,正值第二次党锢之祸

  • 古代荆州管辖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荆州

    荆州,上古九州之一,上古九州之一。相传大禹成功治水后,把“天下”分为九州(也有黄帝始创“九州”之说),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汉地的代名词,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三国时期的荆州是怎样的存在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

  • 五胡乱华的源头是秃发树机能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秃发树机能

    说到秃发树机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清楚这个人吧,如果知道这个人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和五胡乱华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可以是说是五胡乱华的前奏,那么如果不知道这个人的话,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看看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和五胡乱华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秃发树机能听到这个名字就知

  • 东汉末南阳太守袁术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术

    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袁绍之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有句话叫“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形容一个人徒有其表,毫无内涵,即便被强行推到高位,也坐不稳,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国时期著名的枭雄袁术就是如此,作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代

  • 商朝国王祖乙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祖乙

    祖乙,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滕,别称子胜、祖乙、且乙,商朝第十四任帝王。他是商王河亶甲之子,河亶甲死后,继任君主之位,在位19年,去世后葬于狄泉(今河南洛阳东北),其子祖辛继位。庙号商中宗。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祖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为政举措政治官职祖乙时期,商朝的职官有中朝任职的内服官和被

  • 夏桀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后世是如何评价夏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桀

    夏桀,姒姓,名履癸(一名癸),夏后氏,夏朝末代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帝发之子,桀是其谥号,故史称夏桀。帝发死后,桀继任夏朝君主之位。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夏桀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为政举措社会制度夏桀时期的中国,整个社会分成三大阶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平民阶级。奴隶主大多是由父系

  • 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什么? 同治中兴的主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同治中兴

    说到“同治中兴”可能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了,但是其实仔细的辨认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个事件在当时虽然不出名吧,但是在慈禧掌权的这段时间内是很值得大家去肯定的一件事情,这是慈禧唯一一次有想振兴大清的事件了,那么同治中兴具体是指的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事情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同治中兴具体

  • 汉元帝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汉元帝后世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元帝

    秦汉时期是华夏族群,正在不断成型与稳定的大一统时期,对于后世的我们来说,那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特殊历史性阶段。也是汉民族命名的符号。而这一阶段正是秦始皇奠定基础,历经西汉几代帝王的努力经营,才有稳定强盛的局面。直到汉元帝在位时,西汉国力达到有史以来最巅峰状态。但为何史学家甚至后世人,却对其评价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