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是怎么册立皇后:手铸金人制度历史

北魏是怎么册立皇后:手铸金人制度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67 更新时间:2023/12/20 7:40:08

手铸金人很多人不太了解,这其实是魏晋以来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用来占卜吉凶的方法,关于它的来源已无从查考。手铸金人是北魏初期册立皇后的一项制度。

拓跋珪做了皇帝,当然要有一位皇后。拓跋珪称帝时二十九岁,此前,已经有一任夫人,匈奴独孤部刘眷的女儿、刘罗辰的妹妹。当初拓跋珪为拉拢独孤部的牧民,分裂亲刘显的势力娶了刘氏,非常宠爱,生有一女一子,女儿华阴公主,儿子叫拓跋嗣,即后来的魏太宗明元皇帝,时年七岁。刘氏长期为拓跋珪打理后宫,并生有一男,理所当然应该母仪天下。奇怪的是,北魏帝国的皇后王冠最终落在了别人的头上。

公元400年三月,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小女儿慕容氏成为北魏国第一任皇后。慕容氏在中山城陷落后被拓跋珪纳入后宫,经左丞相卫王拓跋仪等人的请求通过手铸金人立为皇后,别以为它是一场普通的立后,背后隐藏着太多的故事。两个女人的皇后之争是通过“手铸金人”来实现的。刘氏没有铸成。慕容氏成功铸就,成为北魏国唯一一位手铸金人成功而被立为皇后的女人。

我们试着推测一下,手铸金人测吉凶绝非始自拓跋部。《晋书》曾经记载,武悼天王冉闵曾派常炜出使燕国,燕王慕容俊问他:“听说冉闵铸金人为己像,坏而不成,何得言有天命?”就是说早在冉魏时代铸像问天的方式已经开始流传。

铸像的最早记载源自佛教,传说优填王曾为佛陀立圣像。中国西汉霍去病出陇西讨伐匈奴时曾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据此推测,这一传统应该是草原文明与佛教结合而产生的,盛行于石氏后赵,为拓跋部继承,在建国初期作为立皇后的一项制度固定下来。

为什么有人能够铸成,有人铸不成呢?我们不清楚当时铸造过程,但有几点可以肯定:第一点,失败概率相当高;第二点,所有参与人员要同心协力;最关键的是铸造人心理素质必须过硬。

手铸金人立后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玄机呢?卫王拓跋仪为什么请求立慕容氏为皇后而非刘氏呢?因为刘氏不得宠吗?不是,《魏书》中明确记载,拓跋珪对匈奴夫人相当倚重,刘氏生下儿子,主管后宫。

慕容氏手铸金人成功得益于汉人农耕文明与鲜卑游牧文明的斗争,两条路线的代表人物是拓跋珪和拓跋仪。拓跋珪汉化是为了巩固自身皇权,稳定中原局势;拓跋仪代表鲜卑贵族的利益,企图以此登上帝位。拓跋珪搞长子继承制,是坚定不移地走汉文明的道路的一环。

拓跋仪礼贤下士,素有仁风,许谦、张衮都是冲着他去投靠北魏的。但拓跋仪想做皇帝的话,必须站在鲜卑贵族一边,以便通过兄死弟及的游牧传统登上帝位,他把自己绑在鲜卑贵族集团的战车上。

为打击皇子拓跋嗣和刘氏势力,拓跋仪和鲜卑贵族把慕容氏推向前台。当时,北魏国平定河北之后,伤亡大半,一时无力进攻辽东和山东地区。和慕容氏联姻正好缓和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为北魏带来和平,或者说休整的机会。中原的汉族豪强原先在后燕国统治之下,乐意看到慕容氏立为皇后。

举国拥戴,拓跋仪这一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不容抗拒。拓跋珪万般无奈,无法拒绝,只得援引草原民族的风俗,铸金像卜问天意。我们无法猜测在铸像过程中,是否存在像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那种猫腻,但两派政治势力对慕容氏的支持,对独孤刘氏而言肯定存在不公平。篝火跳跃,青烟缭绕,女巫们摇动的铜鼓声中,两位美丽的女人走向万众瞩目、庄严阴森的祭台,用她们纤弱漂亮的手指铸造金像,同时编织心中的梦想。手铸金人的结果让她们一同走向末路。

慕容氏的身世不如人意,父皇慕容宝逃往辽东的时候,把她抛弃在孤城。国破家亡,凭借姿色得到新皇宠幸,宫廷斗争又把她推到刀尖上。皇后的桂冠对慕容氏来说,仅仅是个虚无缥缈的迷梦罢了。她心如止水,所铸金像光彩照人,上天将慈爱给予了她。为儿子登上帝位处心积虑的刘氏心浮气躁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铸像失败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万众欢呼中,慕容氏成为北魏皇朝第一任正式皇后。上天的垂青挽救不了她凄凉的命运,慕容氏得到后位,得不到爱情,在拓跋珪日益狂暴的咆哮中很快死去。

标签: 北魏

更多文章

  • 东北易帜历史事件介绍 张学良为什么决定东北易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会选择东北易帜呢?东北易帜12月14日,东北保安司令部召开会议,决定于1929年1月1日元旦实行易帜。就在这次会议上,对于易帜问题还是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唯有张学良坚持非办不可,谓:

  • 西周三监之乱历史背景介绍 三监之乱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监之乱

    约公元前1045年的周朝,在黄河流域爆发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三监是指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三人。三监之乱背景周人取得了政权后,并没有完全消灭殷商国家,而是根据当时人们“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让纣的儿子

  • “汉承秦制”具体内容介绍 汉朝继承了秦朝哪些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承秦制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汉承秦制到底是怎样的呢?汉朝到底继承了秦朝的什么制度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1、汉承秦制是什么意思其实关于这个汉承秦制,指的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制定的一系列的政治制度,

  • 周朝“国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国野制度

    什么是国野制度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

  • 周朝是如何取名的:取名有五原则六禁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朝

    周代的姓名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取名方式呈现多元化,既不拘一格又有规则可寻。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周人取名崇尚质朴中国的姓名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周代以前的历史记载不像后来那么多,人名有限,我们只能从帝王谱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时期的取名规则。周朝建立后,史籍渐多

  • 元朝兵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

    元朝的疆域辽阔,蒙古军的能征善战也是世界驰名。那么元朝的兵制是怎样的呢?元代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过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时出军,平时便屯聚牧养。在汉地,元朝军士的来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发的办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规模籍户时,已明确地区分民户和

  • 夺门之变成功的原因 如何评价夺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夺门之变

    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是明朝有名的大事件,当时明宣宗病死后,太子继承皇位,而此时继承皇位的明英宗只有九岁。在其继承皇位之后朝中的大事基本由皇太后决定,而当时的明英宗由司礼太监王振陪同其玩耍,天长日久王振得到了朱祁镇的信任,也是因为如此王振被明英宗尊称为先生,并要公侯们尊他为翁父,而在此之后

  • 盘点周朝主要诸侯国的首都都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朝

    周朝通过“分封制”全面拓展疆域,从而形成了北到内蒙古、南到五岭、西到甘肃、东道大海、东北进入辽河的版图,从而为明清以来的“十八行省”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谈谈周朝主要诸侯国的首都都在哪。1、晋国:晋国首都最初在唐地(山西翼城县),“曲沃代翼&r

  • 古代西北义渠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义渠国

    公元前771年,幽王除掉申太后,申侯(申太后的父亲)大怒,起了反叛之心,并联合西夷犬戎兵(即义渠戎人)以及山东枣庄一带的缯人起事,后来戎兵又开始攻打西周都城镐京。周幽王急忙命人点燃烽火,然而,“狼来了”的故事在这位因美人一笑而失去信用的君主身上得到了印证,诸侯们以为这次又是幽

  • 楼兰文明是如何衰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楼兰

    楼兰,西域古城遗迹,曾经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现只存遗迹。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盛亦盛时盛亦衰,败亦败时败亦哀。几度风雨云中啸,奈何万世存去来。”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神秘的国度,曾经孕育出璀璨的文化。但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了最终文明的衰亡,从而消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