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隆政变背景是什么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 唐隆政变到底是谁发动的

唐隆政变背景是什么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 唐隆政变到底是谁发动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51 更新时间:2024/1/2 16:29:27

唐隆政变背景是什么

唐隆政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710年,也就是唐隆年间,是由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而发起的政变。那么唐隆政变的背景是什么呢?

李隆基剧照

时年,中宗李显当朝,但他昏庸无能,皇后韦氏独霸政权。此前李显被流放时,跟妻子韦氏受了很多苦,后来经过神龙革命复辟,李显感念妻子在落魄时的不离不弃,对于她的所作所为十分包容,甚至达到了纵容的地步。这种纵容直接导致了韦后独揽政权的局面。而武三思也被野心驱使,通过韦后的提拔和上官婉儿的帮助,官至宰相,权倾朝野,在朝中逐渐形成了以韦后为首的专权政治。

韦后利用皇后身份,独揽霸权,干涉朝政,极力抨击张柬之敬晖等有功之臣,破坏朝中大臣,加剧了李唐皇族之间的矛盾。当时的太子李重俊,并不是韦后所生,而其女安乐公主却一心想当皇太女,帮助其母韦后作乱。公元707年,太子发动政变,捕杀武三思父子,但此时中宗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御林军临阵倒戈,太子兵败被诛。虽然失去了武三思,但韦后的势力有增无减。而且当时的朝局不稳定,天下并不太平,天灾更是频繁发生,百姓苦不堪言。但韦后把持朝政,大肆培植亲信,搞得朝野上下一片混乱。韦后的种种做法引起了忠义之士的不满和痛恨,其中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的势力非常突出。这就有了后来的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经过是怎样的

唐隆政变在历史上颇为著名。韦后野心勃勃,想模仿武则天临朝称治,大肆破害李唐一族,臭名昭著。李隆基正直有谋略,联合其姑母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隆政变,诛杀了韦氏及其党羽,平定了叛乱。那么唐隆政变经过是怎样的呢?

李隆基剧照

唐隆政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韦后专权,独霸朝政,引起正义之士的痛恨与反抗;二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谋划铲除韦氏党羽;三是禁卫军的临阵倒戈,大大加快了政变的进程;四是政变的成功。

公元710年,即唐隆元年,中宗李显突然驾崩,外界纷纷传言是韦后及其女安乐公主所为,毕竟韦后想临朝已不是一朝一夕。中宗死后,韦后秘不发丧,扶持李重茂登基,改年号为唐隆,而李重茂实为傀儡皇帝。韦后大肆培植亲信,并让亲信统领禁军,临朝专权之心昭然若揭。

李隆基为人耿直,一心想匡扶李唐江山,开始广结豪杰之士,共同出谋划策,为铲除韦氏一族做准备。唐隆元年,李隆基与刘幽求等人攻进禁苑,面对御林军,细数韦后的所作所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多都晓大义,临阵倒戈。韦后一族气数已尽,皆被诛杀。随后,李隆基率众迎接其父李旦入宫辅佐李重茂。之后,李隆基命令关闭宫门,针对韦后及安乐公主的余党进行了搜捕诛杀,牵连众多,甚至连婴儿也没留活口。自此,空内外皆已平定。

太平公主唐隆政变是怎样的

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则天与高宗李治的女儿,是唐朝为数不多的女性政治家之一,她生平深受家族宠爱,尤其是武则天更是对她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因此当时的太平公主权倾一时,几乎拥有了整个唐朝天下。

太平公主剧照

唐隆政变是发生在唐中宗景龙四年,唐少帝唐隆元年时的一起宫廷政变,这场政变的结果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杀,韦氏权力集团被彻底剿灭,刚刚继位的李重茂也被逼退位,李旦唐睿宗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那么,太平公主唐隆政变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在李显神龙革命坐上帝座之后,与其同甘共苦的妻子韦皇后得到了很大的纵容,而这直接导致韦氏集团在朝廷的势力越来越大,在韦氏集团残酷的打压之下,好多忠义之人都遭到迫害,于是,对韦后的仇视心理也在越多人的心中积怨起来。而这个积怨终最终爆发,唐隆元年时,李显驾崩,为了挽救大唐王朝,相王李旦的儿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安乐公主开始密谋反抗,匡扶唐朝社稷。在经过了缜密的筹备之后,这场政变终于在710年7月21日爆发,当时的禁军统领在李隆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诫之下,同意与李隆基共谋大事。最后在安乐公主和李隆基的领导之下,韦氏集团的首脑人物被全部处死。于是,唐隆政变顺利完成,唐睿宗李旦复辟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的政权也得以加强。

唐隆政变到底是谁发动的

唐隆政变指的是发生在唐朝唐隆元年的一场军事政变,在这场军事政变中权倾一时的韦后集团被彻底的清扫干净,唐隆政变之后相王李旦登基做了皇帝,并且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立为太子。唐隆政变是谁发动的?唐隆政变是由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共同发动的,唐隆政变的这一天是公元710年7月21日。

李隆基剧照

唐隆政变是谁发动的?唐隆政变的发动者是李隆基,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联合了当时颇有势力的太平公主,所以也可以说这场政变是由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共同发动的。李隆基在这场政变中起到了绝对的领导作用。

李隆基生于685年,发动唐隆政变的时候年仅26岁,正是一个男人意气风发的年纪。李隆基是李旦的第三个儿子,其生母是窦德妃,其爷爷是唐高宗,奶奶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武则天,李隆基的性情最像其祖爷爷唐太宗李世民。唐隆政变之后,李旦继位称为唐睿宗,712年,李旦将皇位让给了李隆基,李隆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唐明皇,史称唐玄宗,开创了唐朝的开元盛世。

太平公主生于665年,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其性情最像武则天,是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李隆基的小姑姑,最受武则天的宠爱,也曾经在权倾一时。在唐中宗李显在位的时候与韦后发生了权力之争,与李隆基共同发动了唐隆政变,但是李隆基继位为皇帝后,姑侄之间再次因为权力闹翻,被李隆基抓住杀死。

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为什么杀死了上官婉儿

为何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最后杀死了上官婉儿?发生于公元710年7月21日的唐隆政变,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剿灭了以韦皇后为代表的韦氏集团,夺取了大唐政权,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为皇太子。根据史书记载,在唐隆政变的详细过程中,上官婉儿虽然作为韦氏集团中的一员,但并没有参与实际敌对李隆基的事件中。

唐玄宗李隆基剧照

唐隆政变发生之前,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就已经草拟了一份平衡各方势力的诏书,其中拥立皇太子李重茂为皇帝,李旦辅政,韦皇后为皇太后摄政,这样李氏与韦氏都有着落,关键是太平公主也支持这份诏书,但是唐隆政变结果证明,这份带有中立性质的诏书并没有得到李隆基的好感。

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捉拿韦氏党羽,上官婉儿带着和太平公主一起草拟的遗诏,请求李隆基赦免死罪,但是李隆基还是把上官婉儿杀了,在唐中宗时期,上官婉儿主持唐朝内政多年,并且和韦皇后关系一直较好,作为表面上的同盟伙伴,在最后唐隆政变中表明立场,对李隆基来说已是晚了,对于这样一个前朝旧人来说,留下来还有隐患,不如趁机一把处掉,再合适不过了。就这样唐朝一代才女,香消玉殒。后来太平公主肯请李隆基收集上官婉儿的诗作,出集留念,才女之诗作才得以流存至今。

为何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最后杀死了上官婉儿,这是出于为谋者的长远考量,尽管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并不是一伙的,但是长常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李隆基懂得这个道理,杀之而后快。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

唐隆政变,铲除了韦氏一族,暂时平定了混乱的朝局。那么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

李隆基剧照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李唐的政治地位,二是李隆基的公关能力强大,三是李隆基的谋略缜密,执行力强。

标签: 唐隆政变

更多文章

  • 明朝科举看颜值:人长得丑最终榜位就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高高站在科举功名的金字塔尖,状元身份尊贵、备受荣宠。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考生的最高荣誉。从童试到殿试,状元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独占鳌头。状元就是万里挑一,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所以,中状元难如

  • 护国运动指得是什么事件 护法运动护国运动比较 梁启超护国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指得是什么事件护国运动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一场内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什么是护国运动呢?护国运动的首领蔡锷旧照护国运动又被后人称为“云南起义”,发生在1915年和1916年之间,由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以蔡锷、唐继尧等人为首的反对,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一九三七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等多项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呢?第二次国共合作油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有过一次国共之间的合作

  • 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比 太平军北伐路线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军

    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比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都是由定都南京的政府下令开始的北伐,太平军北伐是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的目的在与推翻清政府的北伐,而国民革命军北伐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旨在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一次北伐,太平军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国民革命军北伐最终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下面详细的对比

  •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是什么 南京大屠杀时间是哪一天 南京大屠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是什么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南京做出来的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杀事件,事情发生在1937年,正是抗战全面爆发的那一年,残酷的日本兵在南京进行了一场纵火、掠夺、奸杀等反人类的罪行,当时整整持续了六个星期,在这六个星期之中大街上随处可见被虐杀的尸体,人人纷纷惶恐不安,敌人的刺刀随时都可能挥舞起来,

  • 契丹建国为什么使用“辽”字?与辽宁有何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契丹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大小王朝七十余个,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国号,像契丹族建立的“大辽”这般神秘。迄今为止,关于“辽”的解释仍无定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辽”为“镔铁”;陈述先生认为“辽&rdqu

  • 分析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 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武王伐纣是什么历史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王伐纣

    分析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周武王是周朝部落周文王之子,周文王生前最大的愿望是灭掉商朝,周武王继位之后,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大力发展周氏部落,以等待最好的时机来灭掉商朝。武王伐纣图片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呢?首先周武王伐纣的基础就是国家的稳定和强大,让周氏部落发展迅速,周武王也采取了措施,在政治上他重用太公

  • 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 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科举制

    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值得人们尊敬的过程,其中最值得人们纪念的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那就是科举制,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社会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非常让人们感到震惊的。科举制图片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科举制的实质实际上就是非常单纯的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只是在最后人们研究历史的时

  •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吴起变法的结局是什么 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起变法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战国初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巨大的变革,那便是吴起变法,那么吴起变法究竟是一场怎样的变法,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对当时的国家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吴起档案吴起变法是发生在战国时期楚国楚悼王时期,其历史背景是楚国国力衰弱,楚悼王有心振强楚国,但实则有心无力

  •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贞观之治的内容有哪些 贞观之治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贞观之治

    揭秘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些繁荣景象,很少有人想过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出现,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这些付出了哪些努力呢?唐太宗画像隋朝灭亡的景象让唐太宗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唐太宗重视体察民情,对百姓施行轻徭薄赋,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