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投降了清军 左良玉清君侧的目的和经过 左良玉是如何死的原因和经过

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投降了清军 左良玉清君侧的目的和经过 左良玉是如何死的原因和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66 更新时间:2024/1/25 0:27:10

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投降了清军

左良玉算起来也是明朝末期的一位枭雄,他和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以及后金的军队都作过战,并凭借着战功成为了南明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他所部的军队,有八十万之众,号称百万。并以清君侧之名,试图打击以马士英、阮大铖为首的阉党势力。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如何呢?

击败左梦庚的黄得功

应该说,左良玉在明末,也算是一位忠臣,但是他拥兵自重,骄横跋扈,不受节制,凭着他手中的军队,为所欲为。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害怕左良玉帮助东林党打击他们,因此对他处处设防。左良玉发动大军,假借太子的手谕和“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进军。

当左良玉路过九江时,想邀请他的好友袁继咸加入他,但被袁继咸拒绝。他部下的士兵不听他的号令,趁夜杀入九江放火。左良玉闻之急怒攻心,吐血而死。

左良玉一死,他的部下推选了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左梦庚设计将袁继咸骗入军中,将他软禁起来,又按照他父亲的计划,率军东下,准备攻打南京。但是还没等他到达南京城下,南京已经被清军攻破。

左梦庚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刻,依然只顾着搞内讧。他率军攻克安庆,驱兵到铜陵。在铜陵,他遭到了南明四镇之一的黄得功的阻击,并被黄得功击败。左梦庚只好带军退保九江。

正值此事,清军英亲王阿济格追赶李自成的残兵败将来到九江,左梦庚便投降了清军,并把一直被他扣押的袁继咸献给了英亲王。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被清军编入汉军正黄旗,同时调转矛头,对付起他们原来的宗主南明王朝来。而左梦庚这个汉奸竟然最后还得以善终,还帮助清军击败了在大同反正的明朝将领姜瓖

左良玉一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明末,左良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是当时的一代枭雄。左良玉原来隶属于辽东军,在和后金的作战中,功劳卓越,因此被他的上司侯恂赏识,提拔他为副官。

戏剧《桃花扇》中的左良玉

崇祯五年,他被调往河南,镇压流窜在那里的农民起义军。但是他刚刚到任不久,还没怎么打仗,农民军又进入了山西,于是朝廷又命令他去山西镇压。到了山西,左良玉驻军泽州,和曹文诏一起击败了农民军。

在随后的战争中,农民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兵力已经遍及了整个黄河流域,甚至逼近了京城。一直在各地作战的曹文诏、左良玉、陈奇瑜等人,虽奋力杀敌,但由于官军的势单力薄,无法取得全胜。冬天,明朝各路将军终于将农民起义军逼进了绝路,他们假装投降,又趁着黄河结冰,渡过黄河,进入四川一代,活动于湖北,并时常骚扰河南,令明朝不胜困扰。

随着左良玉的战功日益突出,他的骄横也逐渐显露出来。并且经常不受上司和朝廷的节制。随后,由于曹文诏在战斗中牺牲,左良玉便成为了明军对农民军作战的主力,他几次和张献忠、李自成的军队交战,并获得了许多功绩。

在左良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战斗中,让他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他奉崇祯皇帝之命,世代镇守武昌。但是命令刚下,李自成的大军就已经攻破了北京,崇祯帝上吊自缢。随即,明朝的皇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王朝,继续和农民军和清军作战。

左良玉与马士英不和,借着清君侧的名义,出兵讨伐逆党,但在途中病逝。

柳敬亭和左良玉之间的关系

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评话艺人。说通俗一点,也就是个比较有成就的说书艺人。左良玉是明末的一位军事家。两人本应风马牛不相及,但却在因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好友。

柳敬亭说书的雕像

柳敬亭与左良玉投缘的原因有三。其一,两人在政治上的意见一致。提拔左良玉的侯恂是东林党人士,因此左良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成为东林党。而柳敬亭也在政治上对阉党的势力深恶痛绝,因此让两人一拍即合。其二,柳敬亭虽然是个从事说书工作的艺人,但他小时候也能算作是乡里的一个混混,经常好勇斗狠,因此他和其他的说书人相比,有一定的胆识。而左良玉自不必说,出身行伍,打过的仗比柳敬亭说过的书还要多。在左良玉初见柳敬亭的时候,就让士兵分列两旁吓唬他。谁知柳敬亭不仅没有被吓到,反而谈笑自若。左良玉一度视其为奇人。其三,成为左良玉的幕僚之后,柳敬亭马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常常说书给左良玉听。左良玉虽然是明末的一个高级军事统帅,但是他大字不认识几个。而柳敬亭的说书,一来可以给他解闷,二来也能让他从书中领悟行军打仗的道理。柳敬亭与左良玉常常在一起谈论隋唐的故事。

柳敬亭不仅是左良玉的幕僚,也常常在左良玉的军中给士兵们讲书听。其后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处处堤防着左良玉,关系越来越差。柳敬亭曾替左良玉出使南京,和马士英等人疏通关系。由于左良玉的关系,因此南明朝里的群臣都十分尊敬他。宰相以下的官职,都拥他上座,人们称其为“柳将军”。

后来,左良玉和马士英的关系崩盘,左良玉出兵清君侧,不料死于途中九江。左良玉死后,柳敬亭失去了靠山,被马士英等人追捕,柳敬亭只好逃回苏州,重新干起了说书的行业。柳敬亭的下半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成的大军就已经攻破了北京,崇祯帝上吊自缢。随即,明朝的皇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王朝,继续和农民军和清军作战。左良玉与马士英不和,借着清君侧的名义,出兵讨伐逆党,但在途中病逝。

左良玉是如何死的原因和经过

在南明的历史上,左良玉是一位评价两极的人,他是当时南明王朝初期军队实力最大的一位将领,但同时也差点勾起了内讧。那么左良玉是如何死的呢?

左良玉的画像

在南明的初期,左良玉已经拥有八十万大军。他将这八十万人分成前五营和后五营,分别是他的嫡系军队和投降过来的军队。当时在大明王朝刚刚覆灭的时候,有人就劝说左良玉,让他带兵东下,占据南京,这样可以学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左良玉没有同意,因为这个时候的左良玉,早已身染重病,而且年事已高,他早已失去了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

南明初立,以四镇拱卫南京,以左良玉控扼长江防线,以防备农民起义军和满清八旗的军队南下。当时南明朝政由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把控,由于他们是依靠阉党的势力崛起的,因此处处排挤东林党人。而曾经提拔左良玉的侯恂,却是东林党人,因此马士英等人害怕东林党依靠左良玉的军队为难他们,因此对左良玉处处设防。

左良玉部下有个建军御史名叫黄澍,他在一次去朝廷的时候,顶撞了马士英和阮大铖。黄澍回来之后,马士英就派锦衣卫去捉拿黄澍。左良玉护着黄澍,不肯交人,因此和朝廷杠上了。恰巧此事南明四大案的“南渡太子案”发生,左良玉便以此为契机,借着“清君侧”的名义讨伐朝政。

当左良玉带着大军走到一半的时候,在九江遇到了他的好友,也是九江总督袁继咸。左良玉假借太子的名义,想让袁继咸加入他的队伍,但是遭到了袁继咸的拒绝。当天晚上,有人不听号令,擅自进入九江,在城内放起大火。左良玉闻讯,怒火攻心,大叫“我对不起袁公啊”,便连吐了几口鲜血。当天晚上,左良玉在军中去世。

因此,左良玉是如何死的,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年迈多病,其二,是他气急攻心。

左良玉清君侧的目的和经过

左良玉清君侧的事,发生在南明的弘光朝建立不久。当时,北京已经被大顺的农民军攻陷,清军入关后又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在中国的北方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而南方相对于北方来说,暂时比较安定。

左良玉“清君侧”的主要对象马士英和阮大铖

标签: 左良玉

更多文章

  • 汉明帝尊师的启示是什么 汉明帝刘庄的简介 汉明帝夜梦金人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明帝

    汉明帝尊师的启示是什么汉明帝尊师,他是如何尊师的,是真心尊敬还是故作表面功夫,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汉明帝尊师汉明帝还是在太子的时候,光武帝便让当时的侍郎桓荣为太子师,教习刘庄学习为帝者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刘庄的品性很好,学习上一直不怎么让老师操心,天资聪颖,常能习得一便能自我拓宽时

  • 唐隆政变背景是什么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 唐隆政变到底是谁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背景是什么唐隆政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710年,也就是唐隆年间,是由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而发起的政变。那么唐隆政变的背景是什么呢?李隆基剧照时年,中宗李显当朝,但他昏庸无能,皇后韦氏独霸政权。此前李显被流放时,跟妻子韦氏受了很多苦,后来经过神龙革命复辟,李显感念妻子在落魄时的不离不弃

  • 明朝科举看颜值:人长得丑最终榜位就下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

    “来岁锦标先夺得,天街听喝状元声。”高高站在科举功名的金字塔尖,状元身份尊贵、备受荣宠。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考生的最高荣誉。从童试到殿试,状元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独占鳌头。状元就是万里挑一,笑到最后的那一个,所以,中状元难如

  • 护国运动指得是什么事件 护法运动护国运动比较 梁启超护国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护国运动

    护国运动指得是什么事件护国运动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一场内战,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什么是护国运动呢?护国运动的首领蔡锷旧照护国运动又被后人称为“云南起义”,发生在1915年和1916年之间,由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复辟帝制,引起了以蔡锷、唐继尧等人为首的反对,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一九三七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等多项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呢?第二次国共合作油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有过一次国共之间的合作

  • 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比 太平军北伐路线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军

    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比太平军北伐和国民革命军北伐都是由定都南京的政府下令开始的北伐,太平军北伐是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的目的在与推翻清政府的北伐,而国民革命军北伐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旨在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一次北伐,太平军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而国民革命军北伐最终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下面详细的对比

  •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是什么 南京大屠杀时间是哪一天 南京大屠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的影响是什么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在南京做出来的一场灭绝人性的屠杀事件,事情发生在1937年,正是抗战全面爆发的那一年,残酷的日本兵在南京进行了一场纵火、掠夺、奸杀等反人类的罪行,当时整整持续了六个星期,在这六个星期之中大街上随处可见被虐杀的尸体,人人纷纷惶恐不安,敌人的刺刀随时都可能挥舞起来,

  • 契丹建国为什么使用“辽”字?与辽宁有何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契丹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大小王朝七十余个,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国号,像契丹族建立的“大辽”这般神秘。迄今为止,关于“辽”的解释仍无定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辽”为“镔铁”;陈述先生认为“辽&rdqu

  • 分析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 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武王伐纣是什么历史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王伐纣

    分析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周武王是周朝部落周文王之子,周文王生前最大的愿望是灭掉商朝,周武王继位之后,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大力发展周氏部落,以等待最好的时机来灭掉商朝。武王伐纣图片武王伐纣的基础是什么呢?首先周武王伐纣的基础就是国家的稳定和强大,让周氏部落发展迅速,周武王也采取了措施,在政治上他重用太公

  • 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 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科举制

    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出现过非常多的值得人们尊敬的过程,其中最值得人们纪念的就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那就是科举制,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社会在刚刚出现的时候是非常让人们感到震惊的。科举制图片但是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科举制的实质实际上就是非常单纯的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只是在最后人们研究历史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