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版图多少平方公里 清朝版图最大时图片 清朝版图变化

清朝版图多少平方公里 清朝版图最大时图片 清朝版图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3/12/8 7:29:26

清朝版图多少平方公里:清朝版图最大时图片,清朝版图变化

清朝国土面积:1316万平方公里(1820年)

清朝版图最大时图片

从清朝疆域版图变化,清朝如何从小到大统一中华,建立我国如今的版图基础!

说起清朝。很多人是愤恨不已,因为清朝统治者的闭关锁国,让中国落后了西方国家上百年,也给后来的中国带来了灾难。但是客观的讲,清朝前期还是非常强大的,并且为当今的中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从清朝前期的版图变化就能看的出来!

努尔哈赤的一生促进了建州女真的统一,以及统治女真各部,统一东北地区,结束了元明两朝三百多年间,女真族未能统一的历史。疆域上形成统一局面。建立后金政权。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重新制定满族文字,促进各部落的联姻,使得后金成为了以建州女真为核心,吸收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等组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皇太极一生文治武功。其中有两件事使他载入史册,影响千古历史。一件便是改组女真为满族。另一件便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他在登基之后,首先割除父亲的弊政,调剂满汉关系。完善体制和政权,最终实现君主集权。制造红衣大炮,建立满洲国自己的重军营。在军事方面,一生也是南征北战,四面开拓国土。曾经向东扩展,两张朝鲜。向北方扩展,征服索伦。向西用兵,三次西征蒙古。向南用兵,五次攻打中原。皇太极的一生发展生产,增强兵力,并不断的四面开拓疆土,为下个阶段的清王朝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的第三任皇帝便是爱新觉罗·福临,史称顺治皇帝。他受到多尔衮的扶持,六岁登基。他一生最主要的成就便是定鼎北京,攻占南京,统一中原。至此开了一个长达两百多年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封建时代。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年号康熙,选取的是天下安宁和平,经济繁盛之意。康熙帝一生革除旧制实行新政。励精图治,勤于国事,提倡文教,重整山河,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并为后续的“康乾盛世”作出了重大的开局。

他的一生中削平三藩,巩固皇权。统一台湾,并在台湾开府设县。抵御外侵,缔结合约。其下令停止圈地令,兴修水利,恢复农业发展。其间还主持编撰《康熙字典》,《全唐诗》等多部典籍。

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便是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其25岁,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政65年。这个数字的差异主要是自己作出了“禅让”皇位的决定,他说自己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自己不敢相比,如果自己能在位六十年,那就传位给太子。如果不是这个决定,他就是打破康熙在位时间最长记录的皇帝了。

清朝到此时基本奠定了版图基础,当然这个基础也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今的版图基础!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明朝疆域地图介绍 明朝疆域面积多少 明朝行政区划分 AD1368-AD1644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

    明朝时期全图(点击查看大图)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完整的明王朝包括:西吴时期(1364年-1368年)明朝时期(1368年-1644年)南明时期(1644年-1662年)明郑时期(1662年-1683年)明王朝的前身是1364年由朱元璋建立的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

  • 太平天国内讧死了多少人?太平天国内讧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内讧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革命形势更加高涨,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又经过三年的苦战,基本上稳定了长江中下游的局势。然而,在这欢庆胜利的鼓乐声中,太平军内部的一场厮杀也拉开了序幕。东王杨秀清被胜利冲昏头脑,自认为太平军的胜利全是自己的功劳,天王的宝座应该属于他。一天,东王府举行欢宴,杨秀清突然神情大变

  • 清代的“巡边制度”是什么制度 巡边制度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巡边制度

    清代中国的版图较为广大,而且在与外界的摩擦与交流中,现代的“疆域”意识逐渐清晰起来。清代的陆地领土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东北、西北、西南各方位的国境线曲折漫长,地理情况复杂。面对这种情况,清统治者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力地维护了统治疆域。下面我们就其中较有代表意义的&

  • 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增加了哪些领土? 清朝的领土面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

    首先放一张明朝全盛时期的地图,然后再与明末时期以及清朝初期的中国版图进行对比。可以看出,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是增加了西藏、新疆以及内蒙古与外蒙古和台湾。明朝前期对西藏方面还是设立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但是你看最底下那张图,明朝后期实际上西藏地区已经没有纳入明朝版图了,也就是说明

  • 清朝雍正帝改土归流原因 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雍正帝,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雍正、乾隆时期,针对西南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进行的改革,就是将原本少数民族土司管理制度改革为汉族的官员管理形式。改土归流原因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它是在土官与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这个矛盾,唐、宋以来就长期存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官制

  • 清朝改土归流涉及哪些民族 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有何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改土归流

    为解决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土司制度的弊端,雍正皇帝下令实施改土归流,地区涉及西南六省,涉及的少数民族也很多,尽管未改流的地方还很多,但改土归流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还是比较积极的。改土归流涉及哪些民族改土归流所涉及的民族很多,有壮族、彝族﹑苗族﹑哈尼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等。改土归流与苗疆再造改土归流与

  • 摊丁入亩的皇帝是谁 摊丁入亩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又称摊丁入地、地丁合一,出现于明代,后经康熙帝深入,雍正帝正式实行,到乾隆年间普遍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摊丁入亩的皇帝是谁公元1722年的冬天,清圣祖康熙帝去世,由皇四子胤祯继承了皇位,为雍正帝。雍正皇帝根据明朝的“一条鞭法”制度,以及康熙提出的

  • 摊丁入亩的内容有哪些 摊丁入亩与一条鞭法异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摊丁入亩,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将中国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废除,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底层农民;而一条鞭法是明嘉靖时期的赋税制度,简化了征收手续,但也带来了不利影响。摊丁入亩的内容有哪些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政府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

  • 清末为何要设立咨议局和资政院?咨议局和资政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咨议局,资政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宣布准备实施宪政。在此背景下,1909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成立了具有省议会性质的咨议局,1910年又在北京成立了具有国家议会性质的资政院。山东咨议局清朝的最后十余年,除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外,立宪成为朝野多数人的共识。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

  • 清末东北地区面临什么样的困局?是怎样建省改制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北

    以山海关为界的关外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饶,通常被称为“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在清朝的地位十分特殊。作为龙兴之地,清朝对东北地区给予了格外的重视,不仅长期实行封禁政策,以保护龙脉不被破坏,而且还推行了不同于内地的管理政策,即设立东北三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