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什么没有灭掉卫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什么没有灭掉卫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3/12/9 20:23:30

可能有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实际上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却并没有被灭掉,那就是卫国。有一种最不靠谱的说法,为什么没有灭掉卫国,原因就是卫国太小,以至于秦始皇根本就把它给忘记了。这当然是很不可信的,就算再小也是一个国家。那么,为什么秦始皇没有灭卫国?这其中有什么更深层的图谋吗?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清楚,秦始皇在兼并六国后,其实并未将郡县制推广到所有的地方,而是在疆域内保留了一个小小的、半独立的卫国。关于秦始皇不灭卫国的原因,千百年来无外乎有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种观点也是最为流行的说法是,秦国因为感激商鞅吕不韦(都是卫国人)的功绩,才破例保留住他们的祖国。商鞅是战国最著名的变法家,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政策改革,将一个落后、衰落的秦国,塑造成头号军事强国;吕不韦则有扶立庄襄王、辅佐秦始皇的大功劳,坊间更是盛传吕不韦实乃嬴政生父。因感念二人的功绩而保存卫国,似乎顺理成章。

然而这种推断却有两处“致命伤”:一是忽视了秦国忘恩负义的本性,而这种本性又是一以贯之的(“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二是商鞅、吕不韦虽然有功于秦国,但最终却都因罪被杀或自杀,属于“国家敌人”,根本不值得秦国感恩,至于对卫国更不用提。所以“报恩说”属于明显的主观臆断,大错特错。

第二种观点认为,卫国多君子之士、世风纯正,让秦始皇不忍心将其吞灭。的确,卫国不绝如缕的存在了八百多年,期间经历过数次亡国的危险,之所以能奇迹般的挺过来,跟国中的贤士积极奔走不无关系,而这也是“卫多君子,其国无故”(见《史记·卫康叔世家》)这一论断的由来。

不过考虑到秦国和秦始皇的一贯作风,这种观点同样显得牵强。卫国尽管可以因“多君子”的缘故挺过之前的历次亡国风险,但并不代表这现象就能在秦国继续。更何况,卫国公室在史上以荒乱不堪著称,做出过恁多令人不齿的丑事,这样的国家即使拥有再多的君子,也没有理由不被灭亡。

第三种观点认为,卫国面积太小,以至于被秦始皇忽略,忘记将它灭国。其实这种观点更是荒谬至极,根本不值一驳。因为卫国面积即使再小,它在版图上也是现实存在的,也必定会有人向秦始皇随时汇报相关情况,是否加以吞并全在前者的掌控中,所以忘记一说根本不可能。

既然以上三种论断都不符实际,那么卫国之所以能幸免,其中的原因,个人不揣冒昧的认为,很可能有以下两点:

一、卫国早已是秦国的附庸,在事实上已经亡国。战国后期各大国争霸,处在夹缝中的卫国日渐衰弱,到了最后只剩下了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等到公元前254年时,魏国凭借武力杀死卫怀君、扶立元君时,卫国已经失去独立国家的地位,彻底沦为附庸。

13年后,秦国攻取濮阳城,再度把卫元君迁到野王城,并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至此,卫国由魏国的附庸,转变成为秦国的附庸,在事实上已经亡国。既然如此,就不存在再度吞并的行动,如果秦国不想保留卫国,只需一纸诏书废黜卫国国君的职位即可,这也是卫国正式灭亡时,史书用“废”字而不是用“灭”字的缘故。

二、保留卫国作为“样板”,以形式上宣示对百越地区的统治权。秦始皇要征服的目标绝不仅限于山东六国,还有百越地区。“百越”是对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所有少数民族的总称,其分布的地理范围从江苏南部开始,向东向南一直到越南北部。这个地区基本特点是多部族、地域广、开化晚,即使派兵征服,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统治。

所以秦始皇在征服上述地区后,为了进行有效的控制,便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将各部族首领都封为“君”,让他们以附庸的形式,在保持半独立地位的情况下效忠于秦国,并逐渐向郡县制过渡(“闽越王无诸及越王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邹氏。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见《史记·东越列传》)。

而为了证明各“君”治下的地区也是帝国疆域,皇帝对“君”有绝对的宗主权,那么有必要在中原树立起一个“样板”,这个中选的对象,恰好就是卫国。所以从这种考量出发,秦国之所以保留卫国,是有其深意的。

就这样,被秦国当做的“样板”的附庸国卫,成功地熬过了秦始皇时期,在六国灭亡的大背景下又存续了12年时间,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其国君才被废为庶人。至此,立国超过八百年的卫国正式灭亡。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武周王朝简介:怎样评价武周王朝?AD690-AD705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周

    武周(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王朝。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获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二十一年。武则天是该朝代唯一的皇帝。武周仍然袭用唐制,武则天既是唐朝的皇后,又是两个唐朝皇帝的生母,且死前恢复唐朝,死后以唐朝皇后身份葬于乾陵,故此历史上一般把武周不会视作独立的朝代,但惯例上把武周计

  • 武则天称帝后为什么要定国号为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代传奇女皇,从小小一个宫女成为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经历之难题也是前人未曾经历的,在她留给后人的众多谜团中,其中之一便是,她为什么要将国号定为周?历代王朝建立后,为了维持自身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往往要寻一个有名之先辈作为自己的祖先,比如李唐王朝因李姓而尊老子为祖,信仰道教,朱元璋也曾

  • 邓艾为什么敢偷渡阴平?邓艾为什么能成功偷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邓艾

    邓艾偷渡阴平,算是兵行险招了,当时邓艾手里人手并不多,但是却敢带着他们直逼刘禅的大本营,这的确算得上是“奇谋”。三国时期另一个奇谋就是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只是很可惜诸葛亮一直不答应,魏延自己也身死,没有机会去实施,也就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想象。而邓艾的计策,为什么他敢这样做?重要的

  • 西魏北周隋唐时期国家统治基石“关陇集团”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陇集团

    唐高祖李渊取代隋朝建立唐朝,虽然是改朝换代了,实际上也只是关陇集团内部的转移而已,即国家的政权由隋朝的杨氏家族所控制而改由唐朝的李氏家族来统治。因为这两个家族都属于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是就地域而言的,并非是严格的派系。所谓“关”指的就是关中,“陇”,通常

  • AD1946双十协定被撕毁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国共两党就中国今后的发展对达成的相关协议,在该协议中,中国共产党同意其国民党的合法地位,并且答应在新中国实行以三民主义为根本的宪政等。但是双十协定还是没有维持多久的时间,就被破坏了。那么破坏双十协定的是蒋介石吗?蒋介石为什么要破坏双十协定呢?关于双十协定谁破坏的这

  • 隋朝是怎样建立 隋朝是怎样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

    一、隋朝建立背景1.北周灭北齐后国力兴盛,但是北周宣帝宇文赟奢侈浮华,沉湎酒色,政治腐败,朝政逐渐由杨坚掌握。2.北周宣帝病死,杨坚平定叛乱。3.南北朝末年,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后,人民普遍渴望统一。二、隋朝的建立杨坚出身北周贵族,周宣帝时拜上柱国、大司马。后来周静帝年幼即位,坚为大丞相,总揽军

  • 蒙古帝国的版图到底有多大 是如何扩展版图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蒙古帝国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历来为中外史学家所公认。成吉思汗一生英勇善战,打败了很多国家。那么,大蒙古帝国当时的版图究竟有多大?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征服者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以总数才30多万人的军队,在50多年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中,先后灭了40

  • 长安在唐朝后为什么不再做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长安

    由连奕名执导,董哲编剧,张涵予、秦俊杰、李雪健、韩栋、舒畅、姚星彤等主演的大型历史电视剧《天下长安》,以其精良的制作、恢弘的叙事手法,讲述了隋末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到定都长安,并创造贞观盛世的宏大故事,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唐朝都城长安,是中国古代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

  • 宋神宗五路伐夏最终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神宗

    在北宋的历史上,前期主要的对手是北方的辽国。但是在签订澶渊之盟以后,宋朝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西北方。随着西夏的崛起,宋朝与西夏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其中有一次战役非常著名,那就是宋神宗时期的五路伐夏行动。为了这次行动,宋朝出动了30多万军队,以及超过20万民夫。但这次战役却功败垂成,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

  • 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同治中兴

    说到“同治中兴”可能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了,但是其实仔细的辨认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个事件在当时虽然不出名吧,但是在慈禧掌权的这段时间内是很值得大家去肯定的一件事情,这是慈禧唯一一次有想振兴大清的事件了,那么同治中兴具体是指的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事情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同治中兴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