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神宗五路伐夏最终为什么会失败?

宋神宗五路伐夏最终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4/1/21 14:13:05

在北宋的历史上,前期主要的对手是北方的辽国。但是在签订澶渊之盟以后,宋朝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了西北方。

随着西夏的崛起,宋朝与西夏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其中有一次战役非常著名,那就是宋神宗时期的五路伐夏行动。

为了这次行动,宋朝出动了30多万军队,以及超过20万民夫。但这次战役却功败垂成,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元昊去世以后,西夏基本上停止了大规模进攻宋朝,两国开始了长期的对峙局面。一转眼到了西夏国第三位皇帝李秉常登基,当时,李秉常只有10多岁,大权都握在梁太后的手里。这位小皇帝与梁太后的关系非常差,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宋神宗像

李秉常秘密请求宋朝出兵协助,表示愿意把河套地区割让给宋朝。宋神宗自然十分高兴,这位皇帝打算趁机灭掉西夏。在公元1081年,宋朝集结了30多万军队,外加20余万民夫,从5个方进攻西夏。

这次战役被称为五路伐夏,战役的规模很大,但结果却是功败垂成。此战,宋朝军队损失惨重,各路军队都伤亡不小。那么,本来胜券在握的战事为何打成了这样呢?

这里面原因很多,我们一一进行解读。

首先是情报失误,宋朝方面的情报是西夏国忙于内斗,根本没有精力迎战。但战争爆发以后,西夏军队的反应非常快。宋朝军队毕竟人多势众,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战术随后开始急转直下。

各路将领勾心斗角。请注意,宋朝兵分五路进攻西夏,这五路的将领相互都不服气,看到对方立功以后,自己的第一反应是扯后腿。宋朝没有合适的统帅指挥这些军队,五路将领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甚至在撤退的过程中,各路军队也没有相互掩护,最后导致了大溃败。

最后就是后勤供给的问题,攻入西夏境内以后,宋朝军队的补给线被切断。贫瘠的西北地区根本无力供养这么多军队,就地征粮的办法根本就行不通。

西夏为了击败宋朝军队,还使出了非常狠的一招,那就是以水代兵。西夏军队扒开了黄河,利用黄河猛灌宋军大营。

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宋朝军队最终惨败。五路伐夏是宋夏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这次战役证明想一次性消灭西夏的可能性不大。

到了宋朝的后期,宋朝改变了军事部署,采用了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办法。这回西夏方面急了,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不过在永乐城战役中,西夏方面的损失十分惨重。

顺便说一下,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普遍低下。也只有西北地区的军队,还算有战斗力,被称为西军。到了宋朝末期,西军基本上成了救火队。

平定农民起义,需要出动西军。反击交趾国的进攻,也需要调动西军。甚至在金国大举南下的时候,宋朝君臣仍用百万西军来援的说法,去忽悠金国将领。

直到南宋的前期,中坚力量仍是西军的剩余部分。当时,如果得到关西将军的称呼,是非常荣耀的事情。

标签: 宋神宗

更多文章

  • 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同治中兴

    说到“同治中兴”可能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了,但是其实仔细的辨认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个事件在当时虽然不出名吧,但是在慈禧掌权的这段时间内是很值得大家去肯定的一件事情,这是慈禧唯一一次有想振兴大清的事件了,那么同治中兴具体是指的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事情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同治中兴具体

  • 辛亥革命成功后为什么选择在南京定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辛亥革命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考虑,他曾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汉,四京即西京重庆、东京江宁、南京广州、北京顺天。可见,孙中山关于首都的第一选择,应是武昌。1902年,孙中山在与章太炎的一次谈话中强调说,“金陵犹不可宅。&rd

  • 重九起义在什么时候 重九起义是谁领导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重九起义

    重九起义是1911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滇军将领蔡锷、唐继尧在武昌起义胜利后,在昆明举行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讲武堂师生作内应的情况下,从北校场发起攻城。蔡锷等部从东南进攻,经过一夜战斗,于次日晨完全占领全城,活捉总督李经羲,推翻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起义成功后即成立云南都督府,宣布云南独

  • 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爆发二次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1912年2月,隆裕太后诏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同盟会在南北和谈之际,早

  • 晁错削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晁错

    中行说的到来使得匈奴人一改原来的“颓废”面貌后,稽粥对中行说越来越器重,最后发展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多次对汉朝边境进行了“打草谷”。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十一月,稽粥入侵狄道,对大汉进行了赤裸裸的“骚扰”

  • 新中国总共举行过多少次国庆大阅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阅兵

    阅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初以狩猎的方式进行,后逐步演变,阅兵的目的最终演变为体现国威。新中国从1949成立年到2015年,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15次大阅兵。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部自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城楼,此路线一直延续至今。受阅部队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由于新中国刚成立,军事工业尚未建

  • 汉朝与唐朝的相似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

    强汉盛唐在我国历史上都堪称我国第一王朝,影响巨大。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称自己为汉人、唐人。汉朝与唐朝的相似之处具体在以下几方面。这两个朝代上面说了皆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国家强盛,威名远播,除此之外,两朝都经营过中亚地区,但都不长久。还有,两朝都中断过,汉朝中间出了个新莽政权,唐朝中间则有一个武周,这两

  • 羌族的历史起源 羌族创建了哪些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羌族

    据中国近代史学家范文澜推测,炎、黄二帝都出自远古的羌族。炎帝首先从西戎游牧区进入中原,黄帝则随后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流域。直到如今,许多汉字仍带有羌人的游牧血统胎记。如汉字以羊为“美”,以羊为“善”,以羊为“祥”,以羊为&ldqu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进化演变史 古代有哪些少数民族消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古代

    大概有三四十个,根据历史发展顺序为你奉上: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夏至周时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春秋后逐渐成为华夏族的一部分。靺鞨源于秦以前的肃慎,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五代时称女真。女真源于唐代黑水靺鞨,10

  • 历史上匈奴人究竟属于什么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匈奴

    匈奴在早期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是第一个真正被历史记载下来的草原霸主,并同中原的汉帝国发生了长时间的各种冲突。但关于匈奴的真实风貌问题,其实留下的叙述并不详尽。那么,匈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民族?匈奴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或者说匈奴根本上就不是单一化的群体。如果一定要以近现代的民族概念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