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

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508 更新时间:2024/1/20 18:35:49

李谅祚是个崇尚汉礼的人,他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核心内容是改蕃礼为汉礼。李元昊在建国时,大力提倡党项羌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的是体现出民族独立性,与中原朝抗衡。实际上,在西夏境内存在着大量的汉民族,在西夏的国家各机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汉族官员。

西夏统治区域内的凉州、甘州、兴州、灵州一带原本就是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汉文化底蕴。随着西夏社会的发展,西夏的统治阶级也明显地意识到,要使西夏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须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必须在西夏国内大力弘扬中原先进的汉文化。

毅宗李谅祚非常喜欢汉文化,因此,他决定在国内大兴汉礼。夏奲都五年(1061年),李谅祚向宋朝表达了他们仰慕中原文化礼仪,并请求从第二年起改用汉礼迎接宋朝使者,得到了宋朝的赞同。李谅祚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穿汉族衣冠,改用中原王朝礼仪制度。国人停止使用蕃礼,改用汉礼,改穿汉族人服装;用中原王朝的汉文化礼仪来迎接宋朝使臣,并向宋乞要工匠、伶人(乐人、乐官),以进一步方便学习汉仪;为了表示其在西夏推行汉礼的决心,李谅祚恢复了唐朝曾赐给党项贵族的“李”姓。

第二,向宋朝求赐经、史书籍。夏奲都六年(1062年),李谅祚又上表宋朝,希望宋朝能给西夏九经(九经名目相传不一。宋朝时的九经是指儒家的九种经典:《诗》《书》《易》《礼记》《周礼》《仪礼》《论语》《孟子》《左传》《唐史》《册府元龟》)等书,如此大规模的从中原王朝求得儒家经典,这在西夏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足以表明李谅祚对汉文化的崇尚与向往。

第三,李谅祚在李元昊所设官制的基础上,又仿宋朝官制进行了一些补充,完善了西夏的官制。他增设了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中书学士等官职,在蕃职中增加了“昂聂”“昂星”“谟固”“阿泥”等称号,这一时期西夏的官制比李元昊时更加完备。李谅祚还重用汉族官吏,对有才华的汉人委以重任。

汉人景询、苏立两个人都曾是宋朝的儒士,李谅祚都授予他们高官。《西夏书事》记载:“谅祚每得汉人归附,辄共起居……掠秦凤时,俘汉人苏立,授以官,颇用事。询,延安人,小有才,得罪应死,亡命西奔。立荐之,谅祚爱其才,授学士。”学士一职一般都是由皇帝所亲信的有文才的人才能担任,李谅祚让汉人景询任此职,足见其对汉族人才的重视程度。

第四,加强西夏的军事力量。李谅祚在西夏原有的监军司的基础上改西寿监军司为保泰军,改韦州监军司为静塞军,改石州监军司为祥祐军,改左厢监军司为神勇军,还在西平府设立了翔庆军司。更换军名、改变驻军地点和增设新军的措施,消除了西夏国内过去各监军司军政合一、权力太大的弊端,使地方文武官员各有职权范围,可以互相牵制,从而加强了西夏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巩固了西夏政权。

李谅祚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面推行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涉及礼乐制度、服饰习俗、官制设置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同时,与周边的辽、吐蕃、宋朝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保持了安境息民的友好关系。这种举措,对西夏社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周边各政权和民族的生存及发展。当然,李谅祚这样做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西夏党项羌贵族的统治。

标签: 西夏

更多文章

  • 党项羌族大迁徙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党项

    在唐朝,党项羌族有过两次大的迁徙,这两次大规模的内迁是唐同吐蕃争夺西域控制权失败的直接产物。唐朝初年,吐蕃族崛起于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并不断向外扩张,与唐朝展开了争夺青海及西域的斗争,使这一地区的民族关系复杂化。唐政府想利用这一地区的党项羌和吐谷浑来遏制吐蕃的北上,而吐蕃也借唐政府的策略

  • 中国历史上变革运动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变革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改革和变法运动,一起来看看。盘庚迁都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商朝中期以来,王室内部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前后经历了五代九王,史称&ldqu

  • 后周世宗柴荣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世宗

    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因此也叫郭荣,二人都是贫下中农出身,所以深知民间疾苦,一旦掌权,知道怎样做事才能让老百姓拥护。特别是柴荣,成为皇帝后,获得的评价很不错。司马光在拿他和五代时期另一个能力较强的帝王后唐庄宗相比时,说:“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hell

  • 马殷建立的楚国:五代十国当中最富饶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马殷

    五代十国时期,各大君主不断争抢地盘扩大自己的领土,马殷是南楚的开国君主,他早年家中困苦,以木匠为业。马殷靠打仗赢得了潭州刺史的职位,后因楚国由马殷建立,为了区分史前楚国,因此又称为“马楚”。由于马殷善于经营国家,没出几年,马楚就成为十国中有名的富国。唐朝末期,藩镇不再听从朝廷

  • 西南云贵地区古代八大古国盘点 滇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滇国

    在中国的正史记载中,云南似乎总是处于边缘的化外之地、蛮夷之邦;在云南,因为,“天龙八部”的段氏,因为“吴三桂”的盘踞,外界只知道一个“大理国”;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片生活着20多个民族的神奇土地上曾经也曾崛起过很多古老而辉煌的文明

  • 五代十国时期的宫廷政变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宫廷政变

    1、后梁(1)912年,六月,梁太祖朱晃被其子朱友珪杀死于洛阳宫中。朱友珪即位。(2)913年,均王朱友贞在汴起兵反朱友珪,禁兵先在洛阳起事,杀朱友珪,大掠都市。均王在汴即位,是为梁末帝。史料《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资治通鉴》2、后唐(1)926年,二月,唐庄宗派李嗣源讨乱军。三月,李嗣源至邺

  • 巫蛊之祸造成了什么影响 如何评价巫蛊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巫蛊之祸

    汉武帝巫蛊之祸是汉武帝晚年一大失误,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甚至动摇国本,尽管他最终醒悟,但太子和卫子夫相继自杀都无法挽回了。最终,随着刘病已的继承大统,西汉帝位又回到了太子刘据一脉的手中。巫蛊之祸造成了什么影响大量政治上层人物被杀,国本动摇,有学者认为巫蛊之祸实为西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巫蛊之乱发生与国

  • 巫蛊之祸后续事件 巫蛊之祸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巫蛊之祸是发生于汉武帝时宫廷的政治事件,此事件导致卫后、戾太子自杀,公孙贺父子下狱死,阳石公主、卫青之子卫伉等人皆坐诛,大臣百姓等数万人一次死亡,受牵连者更是达到几十万人,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巫蛊之祸后续事件事情水落石出后,汉武帝追悔莫及,便转手报复当初参与谋害刘据的人,丞相刘屈氂等相关人物

  • 巫蛊之祸哪位皇帝 巫蛊之祸爆发的背景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巫蛊之祸发生于西汉征和二年(91),也就是汉武帝执政后期。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但晚年却疑神疑鬼,年老患病就怀疑是他人巫蛊所致,加上宠臣江充滥用职权,借调查巫蛊事件而栽赃陷害他人,导致数十万人受牵连。巫蛊之祸哪位皇帝巫蛊之祸发生于汉武帝在位后期。巫蛊之祸爆发的背景原因巫蛊为一种巫术。当时人认为

  • 南北朝时期北魏因迁都亡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魏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因迁都洛阳,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被看作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迁都这一举措也被看作体现了孝文帝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然而事实上,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自道武帝拓跋圭天兴元年(三九八)以来,一直定都于平城(山西大同),历六帝七世凡九十七年;而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王朝,连孝文帝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