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党锢之祸的评价如何 东汉出现的党锢之祸的本质是什么

对党锢之祸的评价如何 东汉出现的党锢之祸的本质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26 更新时间:2023/12/16 12:02:45

历史之上对党锢之祸的评价如何

党锢之祸发生在东汉末年,由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斗争引起,最终很多士大夫被迫害致死,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受到了牵连,整个东汉的政治从此动荡不堪,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对于党锢之祸评价,历史上都是一边倒的批判宦官,为士大夫的遭遇抱不平。

汉灵帝剧照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他将宦官称为小人,对士大夫的遭遇深表同情,认为士大夫无法在朝廷中担任要职,所以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当时的政治情况,但由于他们反抗宦官,勇于向权贵提出挑战,受到宦官的报复,最终自己获罪,也让亲朋蒙受不白之冤,国家随之而亡,这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

《后汉书》中也对党锢之祸进行了评价,跟司马迁不一样的是,《后汉书》作者范晔在书中更多的对士大夫进行了赞美,赞扬了他们清廉的品格和面对邪恶刚正不阿的态度,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情况进行了批判,认为正是由于当时朝廷内部的种种荒唐行为导致大批士大夫死于非命。

后人也进行了一些党锢之祸评价,吕思勉对党锢之祸发生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进行大量的分析后,认为年幼皇帝无法掌权给了宦官极大的机会去禁锢士大夫,而年长后的皇帝只听信宦官一面之词,整天只想聚敛奢侈,让那些真正关心国家命运和百姓生活的有识之士和他们的亲朋好友成为无辜的受害者,使得朝中再无忠良之人,这也就为将来汉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东汉出现的党锢之祸的本质是什么

党锢之祸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宦官为了镇压反抗自己的士大夫而进行的禁锢活动,在党锢之祸中,很多有识之士被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很多人还因此丧命,使得朝中再无可以独当一面的良臣。深究党锢之祸的本质,就是宦官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而对士大夫进行的欺压。

汉灵帝剧照

公元166年的时候,宦官执政,皇帝形同虚设,宦官和他们党羽的势力侵入到了民间百姓之中,大肆掠夺民间财产,引起了百姓和地方官员的极大不满。当时朝廷内有陈蕃李膺等有识之士,他们不惧宦官的蛮横残暴,猛烈抨击宦官的行为,这使宦官极为愤怒,不断在皇帝面前诽谤士大夫,将士大夫称为“党人”,对党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东汉一共有两次党锢之祸,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第一次的结果远没有第二次那么严重。第一次党锢之祸因为有外戚的帮助士大夫没有被赶尽杀绝,并在之后的日子里又重新得到重用。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灵帝听从宦官的一面之词,不仅下令杀了陈蕃,更是让大将军窦武无奈自杀,很多士大夫也被发配到很远的地方,甚至被追杀,而那些曾经帮助过士大夫的人也难逃一劫,与他们交好的人也受到了牵连,整个朝廷岌岌可危。

虽然两次党锢之祸的本质一样,都是宦官对士大夫的欺压,但他们造成的结果有所不同。第二次党锢之祸为东汉埋下了祸患,加速了汉王朝的灭亡。

东汉后期出现的党锢之乱是什么

东汉末年,皇帝大权旁落,此时的朝堂由外戚和宦官把握,他们无视皇帝的威严,朝堂内外肆意妄为。为了使权力更加庞大,外戚与宦官不但掌控朝廷官员的选拔,任人唯亲,这样将一大批有志之士阻挡在朝堂之外。另一方面,大肆在朝堂内外搜刮民脂民膏。当时的朝廷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

汉灵帝剧照

尽管朝堂黑暗,可是仍然有有志之士希望改变当时的局面,在皇帝没有作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诉,批判外戚专政,宦官专权。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外戚与宦官的不满,他们为了消除这些不赞同之声,引发了后来的党锢之祸。

什么是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分为两次,第一次以成瑨为首的官员惩处了当时的宦官一党,却被宦官诬陷,受到皇帝的处罚。朝堂内的有志之士纷纷劝阻皇帝,这引起了皇帝的不悦,在宦官的游说之下,皇帝严惩了当时的党人,但是遇到皇帝大赦获得了释放,释放后遭到了终身罢黜。

之后,党人看到朝堂的局面,决定要将宦官一党除掉,但是宦官事先听到了风声,胁迫幼年的皇帝,假传诏书,以此来追杀党人。当时将军并不知道皇帝被胁迫,听信了假的诏书,追杀党人,许多人在这次事件中被灭族。尽管有人侥幸逃离了都城,但是由于宦官权势过大,无人肯收留这些官员,逃离的这些人下场也很凄惨,所以最后党锢之祸以宦官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次党锢之祸出现的事情经过

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在汉灵帝时期,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被迫害的大臣陈蕃由于与窦太后的父亲窦武交好被再次任命为太尉,当时灵帝年幼无法主持朝廷,窦武便与陈蕃、司徒胡广一起执政,一些名士也再次受到重任,这让百姓十分欢喜,却让宦官十分懊恼。

汉灵帝剧照

无法在朝廷上滥用职权的他们多次在窦太后面前诽谤忠臣并时常阿谀奉承窦太后,窦太后也在他们的怂恿之下胡乱干涉朝政,这为第二次党锢之祸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陈蕃等有识之士认为宦官这样干预朝政是不对的,在多次劝说窦太后无果后联合起来准备除掉曹节等几个大宦官,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被宦官看到,宦官不仅挟持了窦太后,更是假传指令追捕陈蕃等人。第二次党锢之祸一触即发。

在这次党锢之祸中,陈蕃在尚书门遇害,窦武被诬陷成叛乱,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无奈自杀,与窦武交好的冯述等人惨遭灭族,刘淑等人被迫自杀,李膺等士大夫被再次免去官职,后来又被宦官诬陷,被灵帝处死、追杀,几乎所有与宦官对抗的有识之士都没能逃过灭族的灾祸,甚至他们的朋友、曾经收留过他们的人也被连累,与“党人”有关的人被终身禁锢。第二次党锢之祸影响巨大,牵连到很多无辜的人,也使得政治昏暗无比,政局动荡不堪,民不聊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王允杀死董卓才算结束,对陈蕃、窦武等人的平反,也在时隔22年后终于完成。

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事件经过

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对整个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汉桓帝期间。桓帝在位时举行过一次天下大赦,赵津等宦官趁着这个时候为非作歹,做了很多触犯法律的事情,认为即将获得大赦的自己可以逃脱惩罚,然而成瑨等官员并不吃这一套,虽然那个时候皇帝形同虚设,朝廷真正的掌权人是宦官和外戚,他们仍然不畏权贵依法惩治了赵津等人的党羽。气急败坏的宦官立马向桓帝报告并诬陷那些官员,桓帝相信了他们的话并处置了成瑨等人,这是引发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

汉桓帝剧照

在宦官的挑拨下,不少敢于直谏的官员深受桓帝的冷落,但却得到了民间的支持,认为宦官乱政要严加处理,然而此时的桓帝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在宦官当权的年代这些敢于直接说出宦官罪责的人都没能逃过党锢之祸,不少在狱中被杀。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于大赦之后,宦官因为士大夫处死了自己党羽内的杀人犯,就被宦官污蔑为“诽谤朝廷”,桓帝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直接逮捕并处置那些被宦官定为“党人”的士大夫,有的宦官甚至直接无视法律对士大夫进行欺压,不少士大夫要么丢了官职,要么直接被害死。

公元167年,窦皇后的父亲出面替士大夫求情,桓帝终于取消了对士大夫的制裁,同时宦官们也担心自己做的坏事被狱中的士大夫们抖落出来,纷纷提醒皇帝大赦的时候已到,于是那些被迫害已久的士大夫们终于被放了出来,但也无法再次做官了,至此,第一次党锢之祸结束。

东汉党锢之祸与名士孔融有什么关系

在党锢之祸中,不少无辜的人都受到了牵连,他们或是与“党人”交好的名士,或是在“党人”逃难过程中收留他们的义士,这些人有的被终身夺去了做官的资格,有的被杀害,甚至是灭族。在党锢之祸孔融一家正是因为党锢之祸而受到牵连,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孔融画像

标签: 党锢之祸

更多文章

  • 清军入关是必然的吗 吴三桂为什么要引清兵入关 清军入关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军入关

    历史上清军入关是必然的吗在明朝末期,由于统治者荒淫无道,所以全国各地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民族起义,其中由李自成带领的农民军直破山海关,攻入京城,至此,明朝灭亡。而清军当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震惊,因此清军开始征战山海关,继而,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清军入关事件。那么,清军入关是必然的吗?清军入关中的皇太极根据历

  • 王莽改制时间 西汉外王莽改制简介 王莽改制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莽改制

    新朝王莽改制时间的时间王莽改制在历史又被称为王莽新政,是古代常见的改革中典型的托古改制。在西汉末年那段时期,人们为了土地出现了很多争端,为了能够尽快解决日渐尖锐的土地方面的问题,缓和社会矛盾,所以才进行了一系列涉及土地,币制,商业等方面的大改革。那么王莽改制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候呢?王莽图片王莽改制时间

  • 八一南昌起义经过介绍 南昌起义背景介绍 南昌起义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经过介绍八一南昌起义,其中的八一说的是八月一日,因为南昌起义是在八月一日那一天发生的,因此人们在称呼南昌起义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带上“八一”二字。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南昌起义”其实就是在江西的著名城市南昌发生的。南昌起义纪念馆内景图八一南昌起

  • 八七会议纪念馆在哪里 八七会议背景是什么 八七会议著名论断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纪念馆在哪里1978年,将“八七会议”会址辟为了“八七会议”纪念馆。1982年,“八七会议”纪念馆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七会议会址”的门匾“八七会议”纪念馆

  • 唐隆政变是谁发动的 唐隆政变背景是什么 唐隆政变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到底是谁发动的唐隆政变指的是发生在唐朝唐隆元年的一场军事政变,在这场军事政变中权倾一时的韦后集团被彻底的清扫干净,唐隆政变之后相王李旦登基做了皇帝,并且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立为太子。唐隆政变是谁发动的?唐隆政变是由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共同发动的,唐隆政变的这一天是公元710

  • 神龙革命经过 神龙政变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 神龙政变狄仁杰有何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神龙革命

    神龙革命经过是怎样的神龙革命就是神龙政变,产生于历史上著名的女皇统治武周时期。神龙政变的结果是使得一个朝代结束因此也被称为神龙革命。在唐朝中后期,武则天推翻了李唐皇帝自己当时了女帝。但是几年后武则天年老面临着继承人选的问题,而就在此时李唐势力选择了发动政变。神龙政变经过具体如下。神龙革命配图武则天继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一九三七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等多项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呢?第二次国共合作油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有过一次国共之间的合作

  • 皖南事变责任归因于什么 皖南事变影响是什么 皖南事变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责任归因于什么皖南事变可以说是由中国国民党处心积虑发动的,这是一场专门针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行动,因而可以说皖南事变的主要责任当属国民党。而从中国共产党一方而言,如果谈及责任,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项英,但是项英也只应该是主要责任,却不是皖南事变的全部责任。皖南事变历史图片而对于皖南事变的责任问

  • 陕甘回乱石彦虎攻下黄帝陵了吗 历史上陕甘回乱怎么回事 左宗棠如何平定陕甘回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石彦虎,陕甘回乱

    历史上陕甘回乱石彦虎攻下黄帝陵了吗陕甘回乱是发生在陕甘两地的一次重大暴乱事件,当时回民们在伊斯兰教首领的带领下试图趁着清朝动荡的时候建立自己的政权,而回民和汉人之间又一直相互屠杀,所以这次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在后来左宗棠镇压动乱的时候,曾经和回族的首领白彦虎发生了战争,并且阻止白彦虎进攻黄帝陵,

  • 稷下学宫始建于哪个国家 揭秘国稷下学宫灭亡的根本原因 稷下学宫时间存在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百家争鸣和稷下学宫有关系,更别说知道稷下学宫是个什么地方了。所以就来看看稷下学宫是哪里的吧。看看稷下学宫始建于哪个国家。稷下学宫遗址照片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拥有这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