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门销烟的时间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的时间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39 更新时间:2024/1/9 19:59:31

林则徐作为近代民族英雄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虎门销烟的事迹,在鸦片泛滥的背景下,林则徐以强硬态度主持禁烟、销烟运动。虎门硝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却也是英国发起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虎门销烟的时间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的故事

禁烟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题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零售商;过去禁烟弊端;禁绝之法。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禁烟期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的照会,质问女王明知鸦片有害,在国土上包括伦敦、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不产鸦片,严禁国民吸食(注:实际上英国严禁鸦片吸食要到1912年的鸦片公约通过才实行)。但却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生产鸦片,批准国民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鸦片,并通知女王中国已经通过《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全面禁烟,使英国国民放弃鸦片贸易。

外国烟商认为交少量鸦片给林则徐交差便了事,于是采取施延手法,称对命令要详加考虑,成立委员会作报告,七日内回复。林则徐非常气愤,限令烟商依时交出鸦片,否则翌日十时亲到十三行审判外国烟商。美国烟商表示愿随林则徐指示,遭兰士禄·颠地阻止。结果三日之后,烟商决定象征性交出一千零三十七箱鸦片。于是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兰士禄·颠地意图逃走,被邓廷桢活捉。

其时商务总监为查理·义律,他一听到十三行被围困,立即从澳门赶到广州。义律只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十三行内有350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缴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不过义律留有后著,他不让外国烟商直接交鸦片给林则徐,而是先交给他,再以“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缴出鸦片,连利息、运费一共20238箱鸦片。令商业冲突变相成中英两大帝国的冲突。

封锁十三行事件后被写入《南京条约》,并以此为借口索取赔款600万银元。条约写道:“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便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茶叶五斤。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销烟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徙,以避其毒也。”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著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当中有带同家眷之不贩鸦片的美商C·W·金、传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十人,不信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于是前来实地考证。林则徐干脆给他们进入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详看销烟方法,沿途讲解。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皆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事后,传教士裨治文在任职的《中国丛报》中记述:

“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我不能想象再有任何事情会比执行这项任务更加忠实的了。”

此外,《澳门月报》、《季度评论》、《新加坡自由新闻》、《广州纪时报》等外国人报纸皆大编幅连续报道虎门销烟,而且得到与鸦片贸易无关的外国人支持及肯定。英国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价增涨,尤其是大米、丝绸和银。

澳葡政府亦对查禁鸦片一事相当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诺不贩鸦片,并欢迎林则徐亲临查办。林则徐于是发表声明,不但葡萄牙商人可以正常贸易,往中国贸易时更会得到保护,绝不被人欺凌。

从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当中,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鸦片,其中少数鸦片运送京师作样本,然后销毁。

标签: 虎门销烟

更多文章

  • 闭关锁国的原因 闭关锁国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是一种隔绝本国人民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此外也有保护本土经济文化的考量。然而,闭关锁国的清王朝最终被西方列强用鸦片、大炮打开了国门,开启了中国人民百年噩梦。闭关锁国的原因1.中国封建王朝重农抑商的延续.闭关锁国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

  •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 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是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为改变明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矛盾而进行的变革,称之为“张居正改革”。然而,张居正改革最终没能从根本上挽救明王朝。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政治上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

  • 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 贞观之治具体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被史学家称为千古明君,而贞观之治则是唐太宗统治下的盛世。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发展经济文化、加强民族外交关系等,最终实现取得天下大治的局面。贞观之治是哪个皇帝开创的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治世,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ldqu

  • 开皇之治是谁创造的 开皇之治如何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开皇之治

    隋文帝杨坚二十多年的统治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措施稳定民生、政治社会安定、经济文化得以发展,促成了著名的开皇之治,隋朝整体实力得以上升。开皇之治是谁创造的?开皇之治是隋文帝杨坚统治下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的时代。开皇之治如何形成政治方面隋文帝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上进行了大量改革,其中影响最深远的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文帝改革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北魏孝文帝

    孝文帝改革实际上是孝文帝的一场汉化运动,通过汉族政治、经济、军事等措施推行汉化。孝文帝的改革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拓跋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拓跋部不断南迁,在西晋时,部落首领拓跋猗卢因为帮助当时朝廷抗

  • 党锢之祸发生在什么时代 党锢之祸事件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党锢之祸

    宦官专权是东汉末年一大隐患,士大夫们对此不满,因而发生党锢之祸。虽然宦官专权结束了,然而汉朝伤及根本,最终走向灭亡。党锢之祸发生在什么时代党锢之祸发生在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以豪族诛杀宦官几尽,结束长期宦官专权结束。党锢之祸事件经过第一次党锢公元166年(延熹九年),宦

  • 为什么叫“光武中兴” 光武中兴具体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而他的统治时期也被称为“光武中兴”。刘秀在位期间实行一系列措施,让东汉称为“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为什么叫“光武中兴”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奉行的是

  • 汉朝抵御匈奴的前方基地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匈奴

    自从武帝亲自巡视北方边境以后,汉朝对匈奴的战略,一直到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的五十年中,主要是采取正面防御,削弱其侵略势力的方针。公元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死了,他的儿子儿单于继位,因惧怕汉兵的袭击,便把他的人畜往西北方向迁徙。从此,他的部属与汉朝对应的边郡也改变了,左部直对云中,右部直对酒泉、

  • 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 文景之治具体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是君主社会第一个盛世,是由汉文帝与汉景帝两父子开创的。汉初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无为而治的政策有效的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文景之治出现在哪个朝代文景之治出现在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的汉朝初期,是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文景之治体现在哪些方面政治方面无为而治汉帝国建

  • 少康中兴简介 少康中兴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少康中兴

    少康中兴少康是我国夏朝的第六位天子,他经过多年缜密计划、各种手段达到中兴夏朝的目的,我们把他统治的辉煌时期叫做“少康中兴”。同时,少康中兴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以“中兴”命名的时代。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