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南北朝历史概述 南北朝皇帝列表简介

中国古代南北朝历史概述 南北朝皇帝列表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40 更新时间:2024/1/15 22:43:00

南北朝是在中国历史中分裂最大的一个时期,而且也是因为长期起来每个朝代都是维持着一种对持的形式,所以也是称之为南北朝,那么南北朝历史,南北朝皇帝列表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南北朝历史,南北朝皇帝列表

南北朝中国历史朝代的什么时候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势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步伐

南北灭亡

杨坚为北周开国元勋杨忠之子,他的女儿为太子妃。578年周武帝去世后,由太子宇文赟继立,即周宣帝。他荒淫昏庸,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并夺人妻子。他杀宗室功臣宇文宪并大撤诸王就国。杨坚开始集结周廷文武诸臣,形成一股庞大的集团。周宣帝去世后,其子宇文阐继位,即周静帝,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入朝辅政。由外戚杨坚专政。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不满杨坚专权,起兵反杨。杨坚得李德林策划,以韦孝宽等人平定。581年杨坚代周为帝,即隋文帝,改国号大隋,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废西梁后主萧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发动灭陈之战,以杨广为主将,同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发兵攻陈。隔年隋军攻陷建康,南朝陈亡,中国再度统一。自永嘉风暴以来,中国分裂近三百年之久,至此“南北朝时代”结束,进入“隋朝时代”。历经民族混成后的新汉族,不久即开创隋唐盛世,在世界史留下不朽的伟业

南北朝(南)皇帝列表及简介

南朝-宋(420-479)

武帝刘裕(363-422)420年称帝在位3年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家贫。后因战功逐渐成为东晋的权臣,420年,他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在位3年死,时年60岁。

少帝(406-424)422年即位在位3年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即位3年,被杀,时年19岁。

文帝(407-453)424年即位在位30年文帝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453年,他被太子所杀,时年47岁。

孝武帝(430-464)453年即位在位12年孝武帝刘骏,文帝第三子,残暴昏君。死于464年,时年35岁。

前废帝(449-465)464年即位在位6个月前废帝刘子业,孝武帝长子,暴君一个,嗜杀乱伦,在位6个月被杀,时年17岁。

明帝(439-472)465年即位在位8年明帝刘彧,文帝第十一子,残暴昏庸之君,在位8年,死时34岁。

后废帝(463-477)472年即位在位5年后废帝刘昱,明帝长子,淫暴无比,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被萧道成杀死,死时15岁。历代王朝中,没有像南北朝时宋朝的前废帝,明帝,后废帝这三个皇帝这样,闺门无礼,乱伦淫秽,手足相残,几近禽兽。

顺帝(469-480)477年即位在位3年顺帝刘准,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480年被杀,时年12岁。

南朝-齐(479-502)

高帝(427-482)479年称帝在位4年高帝萧道成。南朝*宋的宰相,后废顺帝自立,建立南朝*齐,在位4年,时年56岁。

武帝(440-493)482年即位在位11年武帝萧赜,高帝长子,死于493年,时年54岁。

郁林王(473-494)493年即位在位1年郁林王萧昭业,武帝长孙。在位1年被杀。时年22岁。

海陵王(480-494)494年即位在4个月海陵王萧昭文,郁林王弟,在位4个月被杀,时年15岁。

明帝(452-498)494年即位在5年明帝萧鸾,高帝侄,即位后大杀手足,南齐国衰,死于498年,时年47岁。

东昏侯(483-501)498年即位在3年东昏侯萧宝卷,明帝第二子,他残忍凶暴,嗜杀成性,挥金如土,被萧衍杀死,时年19岁。和帝(488-502)501年即位在1年和帝萧宝融,明帝第八子,在位1年,被萧衍所杀,南齐亡。

南朝-梁(502-557)

武帝(464-549)502年称帝在位48年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549年死于侯景叛乱,时年86岁。

简文帝(503-551)549年即位在位2年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508-554)552年即位在位3年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543-557)555年即位在位2年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南朝-陈(557-589)

武帝(503-559)557年称帝在位3年武帝陈霸先,557年废南朝*梁的皇帝自立,国号陈,他为人十分简朴,在位3年死,时年57岁。文帝(522-566)559年即位在位7年文帝,武帝侄,在位7年死,时年45岁。

废帝(552-570)566年即位在位2年废帝陈伯宗,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废,570年死,时年19岁。

宣帝(528-582)568年即位在位14年宣帝,文帝弟,死于582年,时年55岁。

后主(553-604)582年即位在位7年后主陈叔宝,宣帝长子。他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就知道游宴玩乐,制作艳词,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亡。后主被俘,死于604年,时年52岁。

南北朝(北)皇帝列表及简介

北朝-魏(386-556)

道武帝(371-409)386年即位在位23年道武帝拓拔珪,鲜卑族人。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死于409年,时年39岁。

明元帝(392-423)409年即位在位15年明元帝拓拔嗣,道武帝长子,死于423年,时年32岁。

太武帝(408-452)423年即位在位28年太武帝拓拔焘,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灭大夏,北燕,北凉,大大增强北魏国力,统一了北方。但在与南朝*宋的战争中大败,452年,太武帝死,时年45岁。

南安王452年即位在位8个月南安王拓拔余,太武帝子,在位8个月被杀。

文成帝(440-465)452年即位在位14年文成帝拓拔浚,太武帝嫡孙,他在位时北魏国力开始下降。死于465年,时年26岁。

献文帝(454-476)465年即位在位7年献文帝拓拔弘,文成帝长子,即位时14岁。18岁时就让位给4岁的太子,476年死,时年23岁。

孝文帝(476-499)471年即位在位29年孝文帝拓拔宏,献文帝子,孝文帝一朝,进行改革,494年,迁都洛阳,推广汉化,并带头将姓改为“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死于499年,时年33岁。

宣武帝(483-515)499年即位在位16年宣武帝元恪,孝文帝二子,即位后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起义不断,他死于515年,时年33岁。

孝明帝(510-528)515年即位在位12年孝明帝元诩,宣武帝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死于528年,时年19岁。

孝庄帝(507-530)528年即位在位2年孝庄帝元子攸,528年被拥为帝,在位2年被杀,时年24岁。

长广王(-531)530年即位在位1年长广王元晔,咸阳王元禧子,在位半年被杀。

节闵帝(498-533)531年即位在位1年节闵帝元恭,广陵王子,在位1年被废,533年死。

后废帝(513-532)531年即位在位半年后废帝元朗,章武王子,在位半年,被高欢(北齐文宣王之父)所杀。

出帝(510-534)532年即位在位3年出帝元修,广平王子,被高欢用力为帝,534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被宇文泰所杀,时年25岁。

魏在出帝后分为东魏,西魏。

北朝-东魏

孝静皇帝(524-550)534年即位,在位17年孝静帝元善见,出帝逃后,高欢拥立他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北朝-西魏

文皇帝(507-551)535年即位,在位17年文皇帝元宝炬,535年被宇文泰拥立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废帝551年即位,在位2年废帝元钦,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杀。

恭帝554年即位,在位3年恭帝拓拔廓,文帝第四子,在位3年被杀,西魏亡。

北朝-齐(550-577)

文宣帝(529-559)550年称帝在位10年文宣帝高洋,其父高欢为北魏的渤海王,534年北魏分为东西魏,550年,高洋废东魏皇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在对突厥,契丹的战争中,他屡次获胜。但他晚年荒淫无度,死于559年,时年31岁。

废帝(545-560)559年即位在位1年废帝高殷,文宣帝长子,在位1年被高演所杀,时年17岁。

孝昭帝(535-561)560年即位在位1年孝昭帝高演,高欢第六子,文宣帝之弟,在位1年死,时年27岁。

武成帝(537-568)561年即位在位4年武成帝高湛,高欢第九子,高演弟,他是一个暴君565年,禅位与其子,后死于568年,时年32岁。

后主(557-577)565年即位在位12年后主高纬,武成帝长子,576年周武帝大军攻北齐,他禅位给儿子高恒,被俘被杀,时年20岁。

幼主(570-577)577年即位在位25天幼主高恒,后主长子,在位25天被俘,北齐亡,高恒被杀,时年8岁。

北朝-周(556-581)

孝闵帝(542-557)557年即位,在位8个月孝闵帝宇文觉,鲜卑族宇文泰第三子,557年即位,国号“周”,在位8个月被杀。

明帝(534-560)557年即位在位4年明帝宇文毓,宇文泰长子,在位4年被杀,时年27岁。

武帝(543-578)560年即位在位18年武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他统治时,北周日益强大,开始统一北方,消灭北齐,并攻击南陈,取得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他死于578年,时年36岁。

宣帝(559-579)578年即位在位1年宣帝宇文赟,武帝长子,荒淫无度,嗜酒如命,在位1年就禅位于太子。死于580年,时年22岁。

静帝(573-581)579年即位在位1年静帝宇文衍,宣帝长子,即位时才7岁,由杨坚辅政,581年,杨坚迫静帝禅位于他,建立隋朝,北周亡

标签: 南北朝

更多文章

  • 刘备伐吴的真正原因有哪些?为关羽报仇还是夺地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刘备伐吴,兵败夷陵。后人常以胜负论之,认为是战略错误,应该奉行诸葛亮的“联吴抗曹”的方针。我认为应予纠正。刘备讨伐吴的理由:刘备伐吴图片1、云长为蜀汉不可替代的重臣,刘备的结拜兄弟。故刘备说:朕虽有万里江山,又有何益?反之,不为他报仇,这个团队就会散。一般人会想,自己的兄弟都

  • 宋金海上之盟结果 宋金海上之盟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是指北宋末年,宋徽宗为灭辽国,主动与金国签订的联金灭辽军事盟约。海上之盟结果固然导致了辽国的覆灭,然而也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实为北宋决策者的一项重大的对外政策失误。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徽宗眼见辽国日渐衰落,遂兴起了趁火打劫的念头,想要借由金国的兵力一举将宿敌辽国永远从地图上抹去。于是,自重

  • 大定之治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发生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定之治

    大定之治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大定之治是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时期的事。金世宗完颜雍登基以后,励精图治,革除弊端,开创了大定之治。金国在完颜雍时期达到了顶峰。金世宗完颜雍像金世宗完颜雍在位时期开创的金国强盛局面被称为大定之治。金世宗完颜雍从多方面对金国进行改革,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方面。金世宗是推翻海陵王

  • 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 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关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说,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传教士利玛窦早在

  • 吴桥兵变的影响是什么 吴桥兵变的背景与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桥兵变

    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重用,

  • 清中期禁教的原因是什么 清中期禁教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禁教

    我们知道,基督教最迟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传入到了中国。据说在7世纪的时候,就由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传入中国,但是在后期遭到了挫折,但是在明代后期的时候,基督教又获得了大空间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发生了四次的灭佛运动,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佛教镇压活动,对于清朝的禁教运动来说,却不是这样的,那么清中期禁教的

  • 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 推恩令的巧妙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推恩令

    在汉高祖开国最初的时候,他的统治方式就是实施分封同姓王,可是结果却导致王国势力日益增加,并且严重的威胁了中央集权,从而爆发了“七国之乱”。战乱爆发以后,他们立即采取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到了武帝初年,还是有许多地

  • 匈奴是怎么灭族的 匈奴跑到欧洲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匈奴

    自先秦至两汉,匈奴一直都是中原政权的重要敌人。他们曾经强盛一时,给中原人民制造过无数的“麻烦”。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彪悍的匈奴人并未因其武功而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那么,匈奴什么时候被灭的呢?匈奴人群像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匈奴并没有停止南侵的步伐,秦始皇派蒙恬将兵三十万,夺回

  • 吴广生平简介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人物简介吴广(?-公元前208年),字叔,生于秦末阳夏(今河南太康),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爵位假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

  • 汉朝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西域都护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域都护府

    汉朝西域都护府是历史上出现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都护也就是汉朝时期在当地最高的一个官职,因为西域地区历来都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所以才会设立一个这样的机构,其实实际上这个机构和郡县级别的区域是一样的。汉朝西域都护府图片汉朝西域都护府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主要的任务就是守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和稳定,并且可以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