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桥兵变的影响是什么 吴桥兵变的背景与过程

吴桥兵变的影响是什么 吴桥兵变的背景与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81 更新时间:2023/12/19 15:01:05

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重用,升为了蓟辽督师和兵部尚书,节制关外的军队。和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不同,皮岛的军事势力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因此毛文龙除了向朝廷索饷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向朝廷汇报。鉴于毛文龙的骄横跋扈,袁崇焕设计诛杀了毛文龙。

毛文龙死后,皮岛的将士们不干了,开始发生哗变。为了有效地节制皮岛的兵力,朝廷又派遣孙元化去领皮岛总兵之职位。孙元化是原来跟随孙承宗镇守山海关的将领,后来孙承宗被调任之后,孙元化成为了山东按察副使和登、莱二州巡抚。他接收了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等人。后袁崇焕因为被崇祯皇帝杀害,后金的骑兵趁此机会,开始向孙承宗和袁崇焕构筑的关宁防线进攻。时关宁军的将领祖大寿正在大凌河城内修筑城池,被后金军队围困在城内。孙元化下令让孔有德率领八百铁骑前往大凌河救援,当孔有德行至吴桥的时候,发动了兵变。

在一些文史中提到,袁崇焕诛杀毛文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崇祯诛杀袁崇焕,其中一条罪名也是擅自诛杀大将。但是从吴桥兵变的背景中可以发现,毛文龙遗留下来的将领,在毛文龙死后都不受节制,可见皮岛兵忠于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某个个人。

吴桥兵变过程

吴桥兵变过程是从崇祯皇帝诛杀袁崇焕开始的。在后金的反间计下,崇祯诛杀了其大将袁崇焕,而后金趁此机会,开始向明朝的关宁防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关宁军的将领祖大寿被后金军围困在大凌河城内,朝不保夕。

东江皮岛总兵孙元化得到朝廷的号令后,派遣孔有德率领八百骑兵去大凌河城增援祖大寿。当孔有德所部行军到吴桥时,恰好降下了一场大雪,军队行进不便,只好暂时停留下来。吴桥属于山东境内,登州的士兵和山东的士兵向来有矛盾的。这时又发生了一名士兵抢夺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一只鸡的事情。他们把这名士兵抓起来游营,于是东江兵就杀死了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的儿子不肯就此干休,要求查明真相。

恰好此时,李九成把孙元化给他买马的钱用光了,他怕孙元化怪罪,因此就鼓动孔有德哗变。孔有德因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事情,心中对朝廷多有不满,因此在吴桥发动了兵变,连续攻克了山东几座县城,并且把那里的总兵黄龙抓了起来,割掉了他的耳朵和鼻子。

吴桥兵变的发生,让朝中的许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孙元化,说他放纵孔有德。这时孔有德又率军杀了回来,直逼登州。孙元化急忙令张焘前去登州防守。但是张焘和孔有德是旧相识,因此也加入到孔有德哗变的阵营里,他们一起攻克了登州,俘虏了孙元化。

后祖大寿从大凌河成脱困,率军南下和孔有德所部交战。孔有德岂是管宁铁骑的对手,很快就被祖大寿击败。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只好向投奔后金,吴桥兵变以明军胜利告终。

吴桥兵变影响

吴桥兵变虽然最终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对于明朝和后金来说,吴桥兵变影响却是很大的,这造成明朝方面的人才和火器的大量流失。

吴桥兵变的时候,明朝和后金已经先后交战了好几年,袁崇焕依靠红衣大炮将后金的军队抵挡在山海关之外。叛将孔有德率领着其一帮叛军,一路连下山东的好几座城池,令明朝方面不能坐视不理,因此派出关宁军前去镇压。在祖大寿和张韬等人的镇压下,孔有德于崇祯五年八月在沙河战败,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只好投降后金。在孔有德和耿仲明给皇太极的降书中称,其有“甲兵数万,轻舟百馀,大炮、火器俱全”。也就是说,叛军将大量的明朝火器带到了后金,使后金军队的装备也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得明朝在火器方面失去了优势。而在后金入关后,一路南下,依靠的就是孔有德的这批火器。

在战略方面,吴桥兵变影响着后金和明朝之间的局势。原本明朝依靠东江牵制后金的后方,但吴桥兵变后,山东腹地遭到了叛军的蹂躏,登州的局势彻底崩盘,因此从实质上来讲,东江的牵制作用已经失去,明朝在关外的军事力量只剩下唯一的一支队伍关宁铁骑。

在清军入关后,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成为了清军的马前卒,一路攻下南明的多座城池。在平定江南,扫清西南的多次战役中,孔有德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直到顺治五年,孔有德在和南明的军队交战时,被南明的名将李定国击败,在桂州城内引火自焚才宣告结束。

标签: 吴桥兵变

更多文章

  • 清中期禁教的原因是什么 清中期禁教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禁教

    我们知道,基督教最迟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传入到了中国。据说在7世纪的时候,就由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传入中国,但是在后期遭到了挫折,但是在明代后期的时候,基督教又获得了大空间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发生了四次的灭佛运动,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佛教镇压活动,对于清朝的禁教运动来说,却不是这样的,那么清中期禁教的

  • 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 推恩令的巧妙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推恩令

    在汉高祖开国最初的时候,他的统治方式就是实施分封同姓王,可是结果却导致王国势力日益增加,并且严重的威胁了中央集权,从而爆发了“七国之乱”。战乱爆发以后,他们立即采取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到了武帝初年,还是有许多地

  • 匈奴是怎么灭族的 匈奴跑到欧洲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匈奴

    自先秦至两汉,匈奴一直都是中原政权的重要敌人。他们曾经强盛一时,给中原人民制造过无数的“麻烦”。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彪悍的匈奴人并未因其武功而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那么,匈奴什么时候被灭的呢?匈奴人群像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匈奴并没有停止南侵的步伐,秦始皇派蒙恬将兵三十万,夺回

  • 吴广生平简介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人物简介吴广(?-公元前208年),字叔,生于秦末阳夏(今河南太康),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爵位假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

  • 汉朝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西域都护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域都护府

    汉朝西域都护府是历史上出现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都护也就是汉朝时期在当地最高的一个官职,因为西域地区历来都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所以才会设立一个这样的机构,其实实际上这个机构和郡县级别的区域是一样的。汉朝西域都护府图片汉朝西域都护府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主要的任务就是守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和稳定,并且可以将西

  • 西域强国高昌国的历史介绍 高昌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高昌国

    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640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

  • 永嘉之乱为什么是亡国的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对西晋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在永嘉之乱之后,北方就被胡人所统治,西晋也几乎土崩瓦解。一曲哀歌声起:从今别却中原路,化作杜鹃泣血归。来看看“永嘉之乱”的来龙去脉。永嘉之乱开端两个诸侯王先后死去306年10月,司马颖主演的连续剧到了最后一集,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长安,司

  • 南宋大将郦琼“淮西兵变”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淮西兵变

    想当初,宋朝的大将文天祥面对元兵的关押宁死不降,最后身献国家,他的不屈挠、不畏生死、爱国忠义的精神为人们敬仰。相反的,那举兵叛国、投降的行为却被人们所不耻。然而有一位大将不得已投降于敌国,领朝野震惊,却不禁让人称赞他清晰的判断力与政治头脑。他就是南宋大将--郦琼。那关于历史上的“郦琼兵变

  • 西魏专制长达20年的宇文泰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其死后代据关中。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

  • 历史上的诸葛亮北伐究竟该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

    司马懿和诸葛亮可以说是死敌了,但是在北伐这件事上,司马懿曾经给诸葛亮以警告。他警告诸葛亮最好退回去,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这样还可以保全。虽然有几分猖狂,但是这些话其实都是很正确的,对于蜀国而言,也是有利的。但是诸葛亮全然听不进去。我们该如何评价诸葛亮的北伐之战呢?诸葛亮北伐在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