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 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 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51 更新时间:2024/1/7 11:50:02

中国礼仪之争,指是的17世纪到18世纪这段时间期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传统礼仪是否违背天主教义而展开的争议。据说直到1939年,罗马教廷才撤消了关于禁止中国教徒祭祖的禁令。从历史上的角度来说,中国礼仪之争可以说是中国天主教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传教士利玛窦

早在1582年的时候,在意大利的一位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以及利玛窦一同来到了肇庆,从而为近代天主教步入中国拉开了序幕。

于1644年的时候,当时正直清兵入关,那个时候的天主教已经不如中国有62年的时间,并且期间,传教士汤若望在他人的协助下编制一套历法,获得了清朝朝廷的信任,在此之后天主教开始一迅猛的脚步在中国发展。同年的时期,就耶稣会住院就有38所,其中耶稣会士来华的人数也累计到了82人,关于全国的教堂也已经将近156座,教徒约达245000人之多。

一年之后,杨光先发表了一《辟缪论》,并在文中大力批评传教士汤若望的历法不准。再加上朝廷大臣鳌拜不满汉人以及外邦人参议朝政,于是支持杨光先,将汤若望收押狱中,天主教在华发展直挫,史称“历狱”。

康熙执政后,将大臣鳌拜打败,重新开始重用外邦人。对于这一时期来说,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的蜜月期。在1692年的时候,康熙还曾下过一道容教令,这一密旨则标志着传教士的势力攀上高峰。

中国礼仪之争原因

对于历史上的“中国礼仪之争”,它具体是指在1718世纪的时候,基督教传教士就对于中国传教方略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争论和文化碰撞,中西双方当时未能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从而导致了文化交流中断。那么“中国礼仪之争”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根据历史的相关记载说,“中国礼仪之争”之所以会出现,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初耶稣会传教士在进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一定的看法,也正是这个原因,“中国礼仪之争”这一事件登上历史舞台。

当初作为“中国传教活动的真正奠基人、以及中国传教史上最重要人物”利玛窦就曾以他的渊博知识和对中国儒家经典的了解,加上他充分的耐心与适应性,获得了中国士大夫的信任与赞赏,从而取得了根本成功。但是,后来的一些传教士对待耶稣会并不是善意的。即便是教皇使节曾多次的出使来到中国,处理礼仪之争的矛盾,但全部都以失败结束。直到在1939年的时候,礼仪之争的矛盾愈演愈烈。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毕竟当时传教士传播到中国的一些“科学技术”在根本上并不能满足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需要。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外来文化与我国文化再一次受到了冲击,礼仪之争的矛盾也就相对的来说更加激烈,日益凸显。

中国礼仪之争影响

对于发生在18世纪初的“中国礼仪之争”来说,虽然在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接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当时中国对于礼仪方面的记录与历来的研究可以说是处于模糊...那么中国礼仪之争的影响又是什么呢?

在这场礼仪之争中,可以被看作是一场参杂着文化讨论,修会斗争,教俗争锋,中西较量的一场大混战。另一方面,对于礼仪之争的本质来说,它本身就是围绕中国经典文献为展开的一次大讨论,因此对于华耶稣会士对中国的典籍介绍与评价,就注定成为了欧洲人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一个参照。

关于礼仪之争,它真正影响的并不是中国,而对欧洲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大一些。首先,通过礼仪之争的表现来看,它是塑造了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耶稣会士的中国观。而且这些耶稣会士在礼仪之争中还体现着向欧洲传播中国观念的一个作用,并且还成为了外来欧洲国家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礼仪之争对于中国自己来说,在思想文化史上,中国礼仪之争的欧洲的影响确实要大于他在中国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对于当时中国关于礼仪之争的一些往来信件来看,其中就很少提及到关于礼仪之争的一个记录,甚至没有被中国人进行广泛的评论。

此外通过这场礼仪之争,我们可以看见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不同传统的“人文思想”相交汇,并且给中国的统治阶层一个新鲜的认识。

标签: 中国礼仪之争

更多文章

  • 吴桥兵变的影响是什么 吴桥兵变的背景与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桥兵变

    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重用,

  • 清中期禁教的原因是什么 清中期禁教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禁教

    我们知道,基督教最迟在唐代的时候就已经传入到了中国。据说在7世纪的时候,就由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传入中国,但是在后期遭到了挫折,但是在明代后期的时候,基督教又获得了大空间的发展。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发生了四次的灭佛运动,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佛教镇压活动,对于清朝的禁教运动来说,却不是这样的,那么清中期禁教的

  • 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 推恩令的巧妙体现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推恩令

    在汉高祖开国最初的时候,他的统治方式就是实施分封同姓王,可是结果却导致王国势力日益增加,并且严重的威胁了中央集权,从而爆发了“七国之乱”。战乱爆发以后,他们立即采取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到了武帝初年,还是有许多地

  • 匈奴是怎么灭族的 匈奴跑到欧洲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匈奴

    自先秦至两汉,匈奴一直都是中原政权的重要敌人。他们曾经强盛一时,给中原人民制造过无数的“麻烦”。不过,正所谓物极必反,彪悍的匈奴人并未因其武功而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那么,匈奴什么时候被灭的呢?匈奴人群像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匈奴并没有停止南侵的步伐,秦始皇派蒙恬将兵三十万,夺回

  • 吴广生平简介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人物简介吴广(?-公元前208年),字叔,生于秦末阳夏(今河南太康),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爵位假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

  • 汉朝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西域都护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西域都护府

    汉朝西域都护府是历史上出现的一个非常特殊的机构,都护也就是汉朝时期在当地最高的一个官职,因为西域地区历来都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所以才会设立一个这样的机构,其实实际上这个机构和郡县级别的区域是一样的。汉朝西域都护府图片汉朝西域都护府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主要的任务就是守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和稳定,并且可以将西

  • 西域强国高昌国的历史介绍 高昌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高昌国

    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路名城。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将李广利率领部队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公元327年设高昌郡。公元450年,北凉残余势力灭了车师前国后,高昌城一跃而为吐鲁番盆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0年成为高昌国都城。640年唐朝统一高昌,在此设立西州,辖高昌、交河、柳州、天山、蒲昌五县。9世纪

  • 永嘉之乱为什么是亡国的代名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对西晋影响最大的一次叛乱,在永嘉之乱之后,北方就被胡人所统治,西晋也几乎土崩瓦解。一曲哀歌声起:从今别却中原路,化作杜鹃泣血归。来看看“永嘉之乱”的来龙去脉。永嘉之乱开端两个诸侯王先后死去306年10月,司马颖主演的连续剧到了最后一集,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长安,司

  • 南宋大将郦琼“淮西兵变”的原因具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淮西兵变

    想当初,宋朝的大将文天祥面对元兵的关押宁死不降,最后身献国家,他的不屈挠、不畏生死、爱国忠义的精神为人们敬仰。相反的,那举兵叛国、投降的行为却被人们所不耻。然而有一位大将不得已投降于敌国,领朝野震惊,却不禁让人称赞他清晰的判断力与政治头脑。他就是南宋大将--郦琼。那关于历史上的“郦琼兵变

  • 西魏专制长达20年的宇文泰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曾参加六镇起义军,后从贺拔岳入定关陇,其死后代据关中。534年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被授为大丞相。同年十二月宇文泰杀孝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