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术过早称帝是他加速失败失去天下的原因吗?

袁术过早称帝是他加速失败失去天下的原因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4/1/2 22:26:04

其实袁术的实力在东汉末期,三国初期真的算得上高配了,想必于蜀汉一个简直天上一个简直地下了,所以袁术也算是拿了一副好牌,但是最后袁术却没有打成功,而且也算是过早的死亡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袁术为什么会这么早的就失去了天下呢?有的人分析说他过早的称帝了,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原因?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加速袁术失败的原因是过早的称帝,正是这个决定,让袁术在不久之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自董卓乱汉开始,再到三国鼎立,期间经历了多次洗牌。大浪淘沙,许多风云人物相继落幕,其中袁氏二兄弟是第二轮争霸中的佼佼者。如果把握机会,很有可能问鼎天下,只可惜二人后期因为种种原因相继陨落,其中袁术的失败的必然原因是气量狭小,直接原因是过早的称帝。我们从头道来:

1、诸侯割据雏形

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刘辩,把持朝政,霍乱超纲。不过在此期间,为了维护政治稳定,董卓也开始拉拢氏族,分派了很多有名望和能力的人去各地做太守,其中包括袁绍、韩馥、刘岱、鲍信和孔伷等,此时袁术不在其列。当然这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后来一统北方的曹操此时也不在此列。不过两人还是比较聪明的,眼见形式不好便逃跑了。

而那些分封出去的一方太守,便是诸侯割据的最初雏形。一封讨伐董卓的檄文,更是吹响了天下纷争的号角。在这第一轮的争霸中,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于是一些庸才殒命,天才主见开始脱颖而出。

2、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认为二袁一个优柔寡断,一个寡情多疑,皆不足以成大事。然而二人在天下大乱之后,能够从无到有,由弱及强,最终形成东西对峙的格局,绝非泛泛之辈。

袁术起家最初在南阳,后占据了豫州,乃是天下腹地,黄河流域,人口和粮食都很充足。从190年讨伐董卓,到192年两三年间,最初分封的各路太守,像韩馥、孔伷、刘岱、鲍信等全都挂了,最终留下来的仅有张邈、袁绍、刘表等寥寥几位,其他势力包括袁术、张鲁公孙瓒陶谦张绣、张扬等,这是第一轮大浪淘沙剩下的势力,而此时的所谓三国之主曹操、刘备、孙坚,还都分别在袁绍、袁术帐下(刘备更惨啦,实力还很弱,四处给人打工)。而在这些大势力中,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二袁、刘表、公孙赞、陶谦等,袁绍与刘表结盟,袁术和公孙赞、陶谦结盟,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此时已经形成东西之争,而为首的正是袁绍袁术。

3、风卷残云胜者为王

此时的政治格局其实已经十几分明晰,双方角逐,胜者王侯败者寇。正是二人大展拳脚之时,然而此后二人却同时暴露出致命的弱点。

袁绍优柔寡断贻误战机,在击败公孙瓒之后没有选择一鼓作气,消灭后方不稳定的曹操,而是按兵不动半年有余,坐等曹操收复张绣平定乌丸,最后在对战中败给曹操。

袁术则是骄奢淫逸,猜忌多疑,属下逐渐与之离心离德,其实如此发展下去,袁术凭借地理优势至少还可以安于一隅,但是人要是自己作死,老天爷都救不了,袁术竟然在建安二年(197年)选择了称帝,自此成为众矢之的,两年之后便被曹操给灭了。

乱世争霸不同于其他的权利斗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袁术的悲哀就在于,他做出的这一决定失信于天下,成为天下公敌,虽然那就是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敢于第一捅破的人,不一定会获得好的下场。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要定国号为“明”?“明”在当时有什么寓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

    在倚天屠龙记当中,朱元璋成了明教的人,后来张无忌把位置让给了朱元璋,才让他当上了皇帝,所以朱元璋也是起国号叫“明”。但在正史当中,朱元璋究竟为什么要起国号为“明”呢?今天就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实际上这个“明”和佛教的明王有关,

  • 宋朝的极端政治:前朝功臣司马光差点儿被"掘墓劈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光

    宋哲宗赵煦(1076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宋第七位皇帝(1086年1100年在位)《同舟共进》授权发布,请未获得授权的媒体直接与同舟共进杂志社联系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

  • 明朝为何成为最大太监帝国 明朝太监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

    明朝是宦官当政的朝代,朱元璋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这个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之为“最大的太监帝国”。明代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各朝各代,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

  • 明朝对衣着打扮的严格要求 朱元璋颁布法令良莠不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

    朱元璋时明朝的开国皇帝,登基以后,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当时朝廷对各色人等的穿着打扮有明确规定,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颁布的一些法令良莠不齐,常呈现出小农经济狭隘的思想。比如那些有关巾帽的禁令。禁令规定,所有文武官员,除了本等纱帽外,遇到雨天,可以戴雨帽。公差外出,允许戴帽子,入城则不许。将军、力

  • 五胡十六国历史年代列表 十六国皇帝列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历史年代列表及其皇帝列表:成汉:年代:304347年;民族:巴氐族;皇帝:李雄前赵:年代304329年;民族:匈奴;皇帝:刘渊、刘曜后赵:年代319351年;民族:羯;皇帝:石勒前凉:年代(320376年;民族:汉族;皇帝:张茂前燕:年代337370年;民族:鲜卑;皇帝:慕容皝前秦:年代3

  • 锦衣卫的前身是什么?汉武帝绣衣使者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锦衣卫

    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支秘密部队,这些人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四处巡视督察,只要发现了不法问题,就可代天子行事。对于这只部队,汉武帝称他们为“绣衣使者”,又称作“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rdquo

  • 为什么南迁的宋朝还能牢牢掌握巴蜀这一块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

    说到金国把宋朝灭亡之后的事情,其实金国也不算是完全的灭亡了宋朝了,因为宋朝这个时候选择了南迁了,话说南迁的宋国其实当时是远距离的掌握了一块富庶的地方了,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熟悉的巴蜀了,而且是牢牢掌握的,那么有的网友问了这个宋国为什么有这个能耐,下面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在南宋大溃败的背景下

  • 中国历史上的告老还乡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告老还乡

    中新网北京8月20日电最新出版的《中国人大》杂志刊登靳友成的署名文章,介绍我国历史上的告老还乡制度。全文如下:“告老还乡”,又称“告老还家”,“告”是请求,“老还乡”是年老回到家乡,“告老还乡

  • 古代后宫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宫

    古代后宫制度中国古代帝王的内职机构和组织形式,主要由后妃、女官、内侍、宫省等制度构成。它作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部分在中国存在了4000年,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奠基密切相关。它集中体现了君主的特权,在政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具有极大的腐朽性和残酷性。后妃中国古代帝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广繁后嗣,使王位有

  • 隋唐军事贵族集团的起源西魏八大柱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魏

    古代中国的魏晋时期有过许多政治贵族,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到了南北朝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晋门阀世族们,随着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兴起而逐渐衰败,王谢庾桓这些响当当的贵姓也已经不复当年,眼看中国贵族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这时,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