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82 更新时间:2023/12/24 21:39:1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的会议是中共在1935年底在陕北县瓦窑堡召开的瓦窑堡会议,而这时里这条展现的正式建立还有1年多的时间,足见共产党的爱国情怀深谋远虑。那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究竟有历史意义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会议

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意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陕北的红军力和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分别于同年8月和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在8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实行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反共高潮。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等十二万五千次对敌作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代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它分子(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文章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其正式建立的标志则是1937年工农红军的改编。众所周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原因根本在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共两党出于大局考量才有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这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

  • 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四大原则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是曲折艰难的,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显然是没有办法维持这一条战线的,当然国共也意识到需要更多的细则,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四大原则的确立,这四大原则的确立对中国人民的抗战有着非常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关键,在于形成并基本坚持了以国共合作为主要内容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级成分包括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三股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出于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需要,当时中国的不同阶级因为这一共同的目标联合在了一起。我们可以粗略的将这条战线上的势力分为三股,分别是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而每一股势力都有着很复杂的阶级成分。进步势力进步势力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的主要依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对于顽固势力的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背后是各种势力的交错,基本包括进步势力、中间势力以及顽固势力,中国共产党在面对这三股势力的时候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总方针。针对比较麻烦的顽固势力,他们也有一套完整的策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之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也随之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在1937年正式形成之前,国共两党已经为这条战线的正式形成做出了很多的准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于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也决定了它的特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

  • 沙丘政变指的是什么 沙丘政变名词解释 沙丘政变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沙丘政变

    沙丘宫变是发生于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的一次政变,主角:赵武灵王、公子章、赵惠文王,结果赵武灵王被闭饿而死。下面历史网分别为大家介绍沙丘政变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和结果。沙丘政变的背景赵武灵王的第一位夫人生下太子赵章后不幸去世,他后来娶了一个应梦美女名吴娃,后吴娃生下一子,名何。数年后吴娃病逝,对此赵武

  • 庐山谈话会的性质 庐山谈话会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庐山谈话会

    庐山谈话会是七七事变之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一次重要讲话,这次谈话会虽然大张旗鼓,但并没有那么正式,它是松散的。庐山谈话会的起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促进推动、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和蒋介石个人的民族主义思想。庐山谈话会的性质1937年5月23日,蒋介石由钱大钧、

  • 庐山谈话会的影响 如何评价庐山谈话会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庐山谈话会

    庐山谈话会中最重要的一个成果就是蒋介石发布的《抗战宣言》。除此之外,庐山谈话会对国民党内部以及抗日战争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然这里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庐山谈话会呢?积极方面。庐山谈话会清算了亲日派和妥协派,给予投降派以沉重地打击,在国民党内、在全国范围内

  • 民国军阀张勋为何要复辟?张勋复辟歇后语 张勋复辟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勋

    张勋复辟张勋于1917年7月将黎元洪撵走,拥立废帝溥仪复辟。然而刚刚结束两千多年统治的封建王朝,人民怎么会答应复辟之事,溥仪登基后召致全国反对,段祺瑞于是率兵入京,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仅12天破产。张勋复辟歇后语张勋复辟痴心妄想比喻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痴心妄想

  • 夺门之变有何影响 如何评价夺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夺门之变

    朱祁镇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得以复位,于谦、王文等大臣及其家属被诛杀,明代宗朱祁钰在不久后驾崩,年仅30岁,以亲王礼葬于西山,妃嫔们也被赐死殉葬,所以他没有被葬在明十三陵中。夺门之变有何影响朱祁镇复辟後,于谦以谋逆的罪名被处死,而所有曾助朱祁镇夺回帝位的功臣,如石亨、徐元玉、许彬、杨善、张軏与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