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的意义

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的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96 更新时间:2023/12/18 3:08:11

清涧起义的失败可以简单归结为4个原因,这场起义没能成功固然遗憾,但并不代表它没有任意义,恰恰相反,它有非重大的历史意义,包括开创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先河”、唤醒陕北人民奋起抗争的意识、培养和锻造一批革命的骨干以及奠定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石。

清涧起义为何失败

清涧起义为何失败,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起义部队政治上没有形成一个坚强正确的领导核心。特别是主要领导人象九在关键时刻政治上动摇,不能正确地执行党的决定,不采纳谢子长、唐澍等同志的正确意见。

二、是军事上指挥失当。部队在起义后没有乘敌军尚未集中之机,主动出击;各个歼灭分散孤立之敌,而是按兵不动,坐失良机。待敌人集结兵力使我军处于被动挨打地位时,又惊慌失措,盲目突围,使部队受到很大的损失。

三、是参加起义的部队成份复杂。这次起义基本上是在旧军队的基础上搞起来的。虽然作为骨干力量的李、谢两个连大部分由共产党员组成,但那时还未能在连队中建立起强有力的党的基层组织,对部队特别是党员缺乏坚强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一遇困难挫折,不少人就悲观失望,动摇,逃跑,以至叛变投敌。

四、是这次暴动没有和工农革命群众结合起来。当时没有提出,也没有着手解决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土地问题。因此没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和支持,基本上是孤军作战。结果,起义部队终因寡不敌众,被强我数十倍的敌人打散了。

清涧起义的意义

一、开创了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先河”

清涧起义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首义精神。陕北地处西北一隅,长期以来地广人稀,经济化落后,优秀的外来文明很难引入。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的榆林籍学生李子洲等回到陕北,打开了陕北了解世界的一扇窗,从此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陕北渐渐落地生根,传播远扬。1924年11月,在李大钊同志的直接领导下,陕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绥德小组在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创建,从此,遍布榆林各地的党团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迅速燃起陕北革命的烈焰烽火。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陕北人民建立起来的基层组织和发展壮大的党团队伍,在国民党“清党”反共的残酷镇压下被迫转入地下,大批党员被捕入狱或逃亡求生,中共绥德县委、中共佳县县委和中共榆林地委也相继解体,革命运动全面陷入低潮,社会时局动荡不安。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闪电划破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霾,清涧起义爆发了!起义打破了国民党在陕北统治的牢笼,打响了西北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点燃了陕北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也宣告了党在西北地区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二、唤醒了陕北人民奋起抗争的意识

清涧起义吹响了陕北人民觉醒和奋起的号角,汇聚起党领导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强大力量。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西北军阀冯玉祥实施“清党”暴行,陕北军阀井岳秀自1914年驻军榆林以来,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号称陕北“土皇帝”,借此时机,紧随冯玉祥在陕北到处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1927年8月,陕北党组织的中心绥德四师被查封,党员师生被驱逐,进步书籍遭焚烧,校长常汉三被软禁。随后中共绥德县委书记蔡南轩、宣传部长关中哲等被捕入狱,中共榆林地委负责人马云程、郭洪涛、周家干被通缉,中共佳县县委负责人杜嗣、高锡爵、高光祖被迫外逃,陕北党团组织和共产党人遭到严重迫害。正当人们恐惧和无望之际,清涧起义爆发了,犹如黑暗中的曙光,再次燃起陕北人民革命的希望。起义队伍臂缠红绸,规整划一南挺进,一路高歌猛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人们看到共产党依然在身边,共产党人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武装斗争旗帜高高飘扬,再次照亮革命前进的道路,激发起人民奋起抗争的信心和勇气,鼓舞着更多仁人志士投身革命斗争的历史洪流。

三、培养和锻造了一批革命的骨干

参加清涧起义的革命先辈是最早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优秀陕北儿女,他们果敢坚毅、热血豪情,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甚至献出宝贵生命。李象九、阎揆要、阎红彦等党的领导干部,在经历了清涧起义的失败后,更加坚定了继续革命的信念,逐渐成长为西北革命斗争的先锋和精英,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和高级将领。清涧起义之后,李象九同志长期从事党的革命工作,1949年代表陕西民建出席了开国大典;阎揆要同志在党内长期从事军队领导工作,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阎红彦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功显赫,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贡献突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当然,历史更不会忘记唐澍、谢子长、白乐亭、白雪山等革命先烈,是他们英勇无畏、捐躯救国的伟大牺牲精神,点亮了清涧起义和陕北革命史的熠熠光辉。今天,清涧革命纪念馆的英烈纪念碑上,庄严记录着在清涧起义中牺牲的每位烈士的名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将永远镌刻于历史的丰碑。无论是牺牲在清涧起义中的先烈,还是清涧起义后成长起来的革命先辈,他们都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功臣,是陕北人的骄傲,他们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

四、奠定了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石

清涧起义开辟的武装革命道路,为党在西北地区建党建军工作、开展工农运动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涧起义爆发后,部队南下北撤西退,在沉重打击国民党反动军阀的同时,也在陕北、渭北、陇东等大片区域播撒下了武装斗争的火种,将武装革命的思想深耕于人民的心中。起义失败后,参加起义的领导人分赴各地继续开展革命斗争,谢子长、唐澍、阎揆要等同志组织领导的渭华起义,将西北武装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高潮;白乐亭同志回到绥德、米脂、府谷等地,为恢复和发展地方党团组织作出了重大贡献;阎红彦、白锡龄等同志在山西开辟的根据地,创建的晋西工农红军游击队,后改编为“红二十六军”,成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武装力量。在清涧起义的引导和鼓舞下,陕北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1928年4月陕北特委成立,不断开辟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为中央红军长征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落脚点”,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标签: 清涧起义

更多文章

  • 清涧起义结果如何 清涧起义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涧起义

    清涧起义的结果并不理想,起义军在被击溃之后,不得不分散到民间。清涧起义发生于陕北地区,对山岗宁革命根据地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鼓舞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共产党人士、锻炼共产党干部以及打击国民党三个方面。清涧起义结果如何在起义开始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陕西省共产党员李象九、谢子长等人就开始在第十一

  • 清涧起义的历史背景 清涧起义爆发的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涧起义

    清涧起义发生于土地革命早期,当时中共八七会议刚刚结束,共产党在这场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取政权的思想,这就是清涧起义的历史背景。当然这场起义的爆发除了背景在起作用,还需要一些必要的条件,比如党的力量。1、阶级矛盾尖锐,革命斗争兴起清涧地处陕西北部,是陕西省经济极度落后地区。山大沟深,地瘠民贫,交通

  • 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 明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简介明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古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农民战争。涌现出了如闯王李自成等一批历史著名人物。那么,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为什么爆发,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下文便是明末农民起义简介。明末农民起义配图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接连而至,统治阶级与百姓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明朝

  • 三一八惨案简介 三一八惨案背景经过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一八惨案

    就在冯玉祥和奉系军阀打得如火如荼之际,日军趁火打劫,策划和实施了大沽口事件。在炮轰大沽口事件后,日本方面联合英美八国强制要求中国拆除大沽口的国防设施,这当然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就发生了“三一八惨案”。究竟“三一八惨案”是怎么一回事呢?背景19

  •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三一八惨案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是1926年3月18日,中国群众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在北京天安门发动的集会抗议。抗议群众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当时要求撤销大沽口国防设施的八国通牒。“三一八惨案”伤亡人数达到了250人左右,惨案发生之后,段祺瑞政府遭到了知识分子、群众以及媒体的痛斥

  • 苏四十三起义过程是怎样的 苏四十三起义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苏四十三起义

    苏四十三起义简介乾隆时期甘肃发生了教派之争,由于清朝主张保老教除新教,并派出兵马前去镇压,逼迫苏四十三率领当地回族和撒拉族人起来反抗,最后被清政府镇压,苏四十三也牺牲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苏四十三起义。苏四十三起义简介记载他的老师是曾经在麦加留学十六年之久的马明心,他曾让马明心传教,专门传授苏非派学

  • 整理党务案的历史背景 整理党务案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整理党务案

    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开始排挤国民党领导机构中的共产党员,《整理党务决议案》的通过让他的计划最终成功了,国民党党权彻底落入他的手中。究竟《整理党务决议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这份议案中又有哪些内容呢?整理党务案的历史背景中山舰事件后,蒋介石即策划从中国国民党的领导机构中排挤共产党、全面控制中国国民党

  • 整理党务案是什么 整理党务案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整理党务案

    《整理党务决议案》是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一份排斥共产党的议案,其颁布的时间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后期,当时国民党内部已经出现了分裂,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排斥共产党,而何香凝等左派并不同意。《整理党务决议案》的通过让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势力在国民党内取得了领导优势。整理党务案是什么1926年5月,中国国民

  • 唐赛儿起义的背景 唐赛儿起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赛儿起义

    唐赛儿起义背景历史上发生过一次女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叫唐赛儿起义,这次活动是由唐赛儿领导的,所以这个女人的名字也就成为了这次行动的称号。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唐赛儿起义背景也有着重要关联,那么唐赛儿起义背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唐赛儿起义图片唐赛儿起义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唐赛儿不像别的古代女子尊

  • 扬州叛乱背景是怎样的 扬州叛乱的经过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扬州叛乱

    扬州叛乱是怎么回事扬州叛乱是怎么回事呢?扬州叛乱,是指发生在公元684年9月时期的一场叛乱,当时正值武则天年迈时期,也是将改朝换代的时期,后来由于魏元忠在与造反大军的交战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最终平定了叛乱。武则天当时对于唐高宗的去世,以及唐中宗李哲的被废的事件,成为了武则天在其政治生涯的一个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