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西域都护府兵力如何 西域都护府职能是什么

西汉西域都护府兵力如何 西域都护府职能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32 更新时间:2024/1/14 7:38:20

西域都护府兵力如何

西域都护府是当时西域地区最高的一个权利机构。西域是在现如今的新疆的管辖范畴内,它还有个别名也叫龟兹。而都护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官职,这一职务也是在汉朝这个地区最高级别的官职。西域都护府的成立还具有诸多的意义,那么西域都护府兵力究竟如何呢?

西域都护府遗址

其实对于西域都护府兵力,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有在一些记载历史的书中有提到一些,如根据《汉书》中的记载,在西域诸国中有48个国家属于西域都护的统辖范畴。还设立了总共376人的重要官职。也就是说这就是西域都护府的兵力情况了。从地位看来西域都护的官位相当于是内地的郡都尉,这是属于太守下面一级的主管军事。西域因为地地理位置的特殊,才开始有了都护这个位置,但其实说起来和郡县是差不多的。

从职责上看来,西域都护府有许多职责,其中主要的是守护边境保护国土,防止外来势力侵袭,维护西域各地方的社会秩序,以及要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但这些职责大都没有完成。所以民间有猜测,西域都护府的兵力在几千人到万数人左右。

若真如民间的猜测,几千人到万数人的兵力对于管辖西域这片土地的西域都护府来说并不强大,这或许就是他们大多数职责未完成的原因。因为历史上没有很多可靠的关于西域都护府兵力的记载,所以关于西域都护府的兵力究竟有多少,还有待去发掘出更多的史料来证实。

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设立时间

汉朝时张骞前后前往西域两次,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汉王朝招募一起打击匈奴统治的邦国。虽然按照当时的情况看来,西行目的并未达到期望的程度,但是张骞的西域之行对于汉王朝了解西域以及扩大汉王朝在西域都护府的成立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西域都护府设立时间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呢?

张骞图片

关于西域都护府设立时间可追溯到前138年,那个时候的张骞将中原文化、经济、军事制度等引入西域,进而打破西域地区“无机构统一”的格局,慢慢的将西域各族诸国纳入自身的管辖范围之内。在经济上提供帮助,在行政上进行管理,这些措施的实行为最终的稳定统一西域的目的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也帮助了张骞主导下的“丝绸之路”的开通。

前68年的时候,汉宣帝又派驻郑吉前往西域“屯田”,并且管理天山附近区域。这些事件都为汉王朝与西域互相联系及了解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因此两个地区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借由匈奴“内乱”为契机,到了前60年汉王朝一举打败了匈奴,并与当年正式筹建出西域都护府。

也就是说西域都护府正式设立的时间为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代表了西汉终于获得了在西域地区行使政治管理等权力,这样一来不仅在地域上将西域划入西汉王朝的版图,也在行政上将西域划入西汉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自此西域第一次成为西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上的西域都护府谁设立的

西域都护府是在汉朝的时候逐渐形成的一个权力机构,这也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和保护西域地区而设置的,在当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让西域地区的秩序更加稳定,而且也保证了商路的顺畅通行。对于这个机构可能有些人了解一些,但是对于西域都护府谁设立的这个问题却有很多人并不清楚,那么西域都护府谁设立的呢?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者汉宣帝图片

想要知道西域都护府是谁设立的这个问题,首先还要从这个机构出现的时候开始说起,在前60年的时候,西域地区出现了都护府这个机构,而且还开始在西域正式的设立官职,派兵驻守,并且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而这个时候正式西汉王朝统治时期。都护府作为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能够设立它的人肯定是西汉时期最高的统治者,说到这里西域都护府是谁建立的这个问题也就很简单了,也就是说西域都护府是由当时的统治者汉宣帝设立的。

作为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者汉宣帝是一位十分出众的皇帝,自从十八岁掌握朝政以来他就一直致力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他在位的生活处理朝政是非常认真的,而且还任用贤能的臣子,并且帮助人们设立了许多有力的政策,同时他也是一个重视吏治的皇帝,在他看来只有王道才可以更好的统治国家。汉宣帝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贤能君主,在他的治理之下国家一度出现最强盛的景象。

西域都护府的意义是什么

西域都护府的意义在当时非常重大。首先,西域都护府的意义在于汉朝结束了匈奴的统治,西域当时由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控制,属于奴隶制国家。因此西域各族诸国备受压迫与奴役。西域都护府的存在标志着各族摆脱了匈奴的近乎苛刻的剥削。因此当时西域各族纷纷“慕汉”,翘首企盼西域都护府能在自己所属地的建立。

西域都护府旧址

其次,西域都护府的意义还在于西汉不仅不把西域作为征服地进行剥削,而且先进的汉朝生产技术及经济管理措施等引入西域,比如“灌溉技术”、“冶金技术”等扶持西域的发展,进而加强西域与中原地区各方面的交流与联系。这种扶持支持了中国多民族文明共存,共荣的盛世景象。因此不仅是对当时社会汉王朝发展的裨益,更在沉淀着中华民族包容性的基调。

除此以外,为了支持西域各族诸国的发展,西汉王朝减轻税赋,精简西域都护府人员配置,仅派驻必要的官员及戍卒,并且不需各族诸国供养,其给养来自自给自足的耕田及朝廷的俸禄。使西域各族诸国专注于发展,将西域打造成为繁荣富强,成为适于居住的安稳之地。最后,西域都护府将“丝绸之路”重,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通道,为全世界的货物运输及交易提供了很大便利,不仅将西域特色的各种农作物引入中原,并且将中原的丝绸、铁器、陶瓷等精工品传入西域。以上这些都是西域都护府的意义。

西域都护府和罗马的关系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为了更方便管理西域而成立的政府机构,而汉朝时依据后汉书中的记载可以发现,当时的罗马被称为大秦,也有一种说法把罗马称作为骊靬,但是史料记载当时的西域都护府确实和罗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西域都护府和罗马之间在千年之前有过怎样的关系呢?

古罗马遗址

前不久成龙的新片《天降雄狮》引发了人们关于西域都护府和罗马之间的联系,一个消失的罗马兵团辗转到西汉中国境内,其中西域都护府在中西方交会的历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西域都护府的最高统领历任都护都是罗马兵团和西域都护府的联系中很重要的一环,而成龙在天降雄狮中扮演的就是一个西域都护府的首领。不少学者对于中国境内的骊軒村村名相貌有些疑惑,其中以教授德效骞提出的论文为首,很可能在千年前曾经有数千名罗马士兵投降在西域都护府下。当然关于罗马军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有很多争议,一切的起源都是因为西汉时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曾经去到过大秦也就是古代的罗马,自此罗马和西域都护府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历史的轨迹里看西域都护府和罗马也有诸多相似之处,罗马最开始对不列颠的控制也是基于武力征服,后来也是保有一部分当地力量,又加以中央管理作约束。和西域都护府相似,罗马早期也是采取军事屯田制作为居住点。这些相似点都可以证明西域都护府和罗马之间的密切联系。

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的关系

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但是很多人都会把两者混淆。那么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在建造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唐朝归安西都护府管辖之内

西域都护府是在西汉时期建立的,准确时间是公元前一世纪,相当于当时郡级的长官,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地名,而是一个机构的名称,在这里最高长官被称为都护,汉王朝从中央派遣都护到地方管理西域,大多由骑都尉兼任,到东汉时期才变成单任官职。它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成为汉朝领土的一部分,为后代管理西域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西域和中原文化融合进一步深入。

而安西都护府是唐贞观时期设立,用来控制西突厥。最开始设在西州,后来又迁到龟兹。囊括了现在新疆,吉尔吉斯坦等国的相当一部分土地,面积大约达到了三百万平方千米,历时约一百七十年左右。相比西域都护府而言它更加命途多舛一点,在670年曾经被吐蕃攻陷,直到武则天长寿二年才收复,它的名称也经过多次改变,也有一段时间被称为安西大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的成功建立既是巩固统治,同时也保护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所以西域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虽然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下建设在边境管理西域各地的管理机构,但是一个成立于汉朝,一个诞生于唐朝,不能等同而论。他们都是一定时期出现的必然产物,是维护国家稳定,边境安宁的重要机构。

标签: 西域都护府

更多文章

  • 汉朝分封制介绍 汉朝分封制的目的及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分封制

    汉朝分封制介绍分封制是古代一种非常常见的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影响之下古代君王的权力反而可以集中加强,而且还将统治阶级的一些矛盾进行缓解,这样一来便更有利于君王对各个分封地实行统治和管理。在周朝达到了顶峰时期,但是后来随着王朝的衰败,分封制开始土崩瓦解,秦朝时期就开始了由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而在汉朝时

  • 秦朝历史简介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

  • 东汉的几次宫廷政变盘点:外戚宦官互相残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宫廷政变

    汉灵帝时期专权的十常侍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为了巩固皇权,对中央行政机构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使之直接听命于皇帝。这样,丞相之职形同虚设,皇帝的专制权力更加集中了。但是,这种制度的实行,必须以皇帝亲政、直接掌握尚书台为前提。一旦皇帝早死,便会带来政治上的危机。太子年幼即位,年轻的太后临朝称制

  •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介绍:中国最古老的军衔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爵位制度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搞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分裂的局面。秦灭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秦孝公,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政治,经济,体制,军事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国力大增。特别是秦国强大的军

  • 周朝灭亡的原因 周朝为何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朝

    周幽王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是中国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前后延续近八百年,那么周朝是如何灭亡的呢?公元前781年,幽王继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三年(前779年),伐六济之戎失败;同时,天灾频繁,周朝统治内外交困。引致西周灭亡的导火线是幽王废掉正后申侯

  • 什么是分封制 周朝分封制的作用与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分封制

    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

  • 什么是国野制度 周朝的国野制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国野制度

    什么是国野制度周灭商后,在大分封的过程中,对地方实行军事统治。为了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周王朝对不同身份的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和剥削方法。"国野制"就是这种统治方法的具体体现。"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是周王室在分

  • 周朝礼乐制度: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朝,礼乐制度

    周朝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主要用来维护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礼之三本”,天地代表神权,先祖代表族权,君师代表君权。后来统治者以天、地、君、亲、师作为礼拜的主要对象,就是根据这个理论。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

  • 晋国为什么灭亡 晋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晋国

    三家分晋晋国是周王朝姬姓诸侯国,也是曾经的中原霸主、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是这样一个综合实力强国最终“三家分晋”,走上灭亡之路,这是为什么呢?晋幽公元年(前433年),幽公立,此时晋公室独有绛、曲沃两邑为奉祀,馀皆入韩、赵、魏三家之手,幽公

  • 晋国国号从何而来 晋国疆域面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国

    晋国地图晋国是春秋时期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曾涌现出许多名君名臣名将,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晋国国君甚至独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晋国国号叔虞因受封于故唐地,其国故初名为唐,其亦号唐叔虞。至其子燮父继位徙治晋水,乃更国号为晋。一说因善射改名。关于晋国的立国有两个传说,互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