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_西夏为什么推行汉族文化

西夏推行汉族文化的原因_西夏为什么推行汉族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95 更新时间:2024/3/16 19:59:36

李谅祚是个崇尚汉礼的人,他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核心内容是改蕃礼为汉礼。李元昊在建国时,大力提倡党项羌族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的是体现出民族独立性,与中原朝抗衡。实际上,在西夏境内存在着大量的汉民族,在西夏的国家各机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汉族官员。

西夏统治区域内的凉州、甘州、兴州、灵州一带原本就是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汉文化底蕴。随着西夏社会的发展,西夏的统治阶级也明显地意识到,要使西夏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须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必须在西夏国内大力弘扬中原先进的汉文化。

毅宗李谅祚非常喜欢汉文化,因此,他决定在国内大兴汉礼。夏奲都五年(1061年),李谅祚向宋朝表达了他们仰慕中原文化礼仪,并请求从第二年起改用汉礼迎接宋朝使者,得到了宋朝的赞同。李谅祚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穿汉族衣冠,改用中原王朝礼仪制度。国人停止使用蕃礼,改用汉礼,改穿汉族人服装;用中原王朝的汉文化礼仪来迎接宋朝使臣,并向宋乞要工匠、伶人(乐人、乐官),以进一步方便学习汉仪;为了表示其在西夏推行汉礼的决心,李谅祚恢复了唐朝曾赐给党项贵族的“李”姓。

第二,向宋朝求赐经、史书籍。夏奲都六年(1062年),李谅祚又上表宋朝,希望宋朝能给西夏九经(九经名目相传不一。宋朝时的九经是指儒家的九种经典:《诗》《书》《易》《礼记》《周礼》《仪礼》《论语》《孟子》《左传》《唐史》《册府元龟》)等书,如此大规模的从中原王朝求得儒家经典,这在西夏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足以表明李谅祚对汉文化的崇尚与向往。

第三,李谅祚在李元昊所设官制的基础上,又仿宋朝官制进行了一些补充,完善了西夏的官制。他增设了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中书学士等官职,在蕃职中增加了“昂聂”“昂星”“谟固”“阿泥”等称号,这一时期西夏的官制比李元昊时更加完备。李谅祚还重用汉族官吏,对有才华的汉人委以重任。

汉人景询、苏立两个人都曾是宋朝的儒士,李谅祚都授予他们高官。《西夏书事》记载:“谅祚每得汉人归附,辄共起居……掠秦凤时,俘汉人苏立,授以官,颇用事。询,延安人,小有才,得罪应死,亡命西奔。立荐之,谅祚爱其才,授学士。”学士一职一般都是由皇帝所亲信的有文才的人才能担任,李谅祚让汉人景询任此职,足见其对汉族人才的重视程度。

第四,加强西夏的军事力量。李谅祚在西夏原有的监军司的基础上改西寿监军司为保泰军,改韦州监军司为静塞军,改石州监军司为祥祐军,改左厢监军司为神勇军,还在西平府设立了翔庆军司。更换军名、改变驻军地点和增设新军的措施,消除了西夏国内过去各监军司军政合一、权力太大的弊端,使地方文武官员各有职权范围,可以互相牵制,从而加强了西夏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巩固了西夏政权。

李谅祚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面推行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涉及礼乐制度、服饰习俗、官制设置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同时,与周边的辽、吐蕃、宋朝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保持了安境息民的友好关系。这种举措,对西夏社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周边各政权和民族的生存及发展。当然,李谅祚这样做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西夏党项羌贵族的统治。

标签: 西夏

更多文章

  • 西夏的农业怎么样_历史西夏的农业发展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夏

    西夏在立国之前,党项羌族居住于夏、银、绥、宥等地区,这一带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再加上频繁的战争,使田地荒芜。因此,党项羌族基本上依靠饲养家禽和游牧采集、狩猎为生。虽有部分党项人学会了农耕,但农业发展缓慢。到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祖孙三代时,西夏拥有了南望祁连山,北临大漠的河西走廊和土

  • 西夏是怎么灭亡的_西夏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西夏

    说到西夏的灭亡,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战马嘶鸣、杀声连天的古战场。蒙古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成吉思汗就制定了一套长远计划,开始对周边邻国进行军事进攻,以军事手段攻灭蒙古周围的金、西夏和西辽。要攻金,必先灭西夏以安后方。因而攻打西夏揭开了蒙古军队旷日持久的扩张战争的序幕。成吉思汗对西夏的军事进攻先后有6次,其

  • 西夏的税收和徭役政策怎么样_西夏的税收和徭役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夏

    税收是供给皇室和官吏支出、维持政府运转、保障军队平时和战争费用的经济命脉,是西夏政府十分重视的大事。西夏的赋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唐宋中原王朝对归附的蕃人所采取的轻赋政策,并且在国内推广。赋税分为农业税、畜税、工商税三大类。农业税又分为耕地税,租、庸、草税,人口税三部分。耕地税缴纳的是实物租税,也

  • 知青返城的简单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知青

    城镇劳动力严重过剩,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数量少、生产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加之错误的人口扩张政策,使得城镇劳动力严重过剩。六十年代初就不得不实行城镇人口的下放。到文化大革命,企业基本趋于停产的情况下,不得不把达到就业年龄的初高中毕业生以“知识青年&rdqu

  • 龙江起义结果如何 龙州起义的主要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龙江起义

    龙州起义的结果如何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这场起义有其成功的地方,但起义中建立的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最终还是失败了。尽管如此,龙州起义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从这场起义的特点中就可以看出来。龙江起义结果如何左江地区的革命政权遭到桂系军阀的围攻,只存在多天就失败了。在保卫左江政权的斗争中,面对着强

  • 龙州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 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为何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龙州起义

    无论如何,龙江起义还是失败了。这种失败主要体现在红八军在战斗中的失利以及左江革命政权的丧失。龙州起义失败的原因包括主客观两种,客观上还是因为敌强我弱,而主观上则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根据地中心的建立要选择好适当的地方,左江革命政权的中心地不宜设在龙州。左江起义中心点选择在龙州这个地方,从客观上看条件是

  • 龙州起义的历史背景:中共为何选择龙州作为起义的地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龙州起义

    蒋桂军阀战争结束后,广西执政权落在了俞作柏、李明瑞等人的手上,广西革命力量发展的机会有了,而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共绝不可能放弃这一机会。考虑到龙州的重要战略地位,这里成为中共发动起义的一个重要地点。龙州是我国南部的一个边防重镇,位于广西左江上游,南面与越南接壤,东北通南宁,地势衢要,水陆交通便利,

  • 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纪念碑在哪里 龙州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龙州起义

    龙州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一笔。为了纪念这场为中国革命作出极大贡献的起义,龙州起义纪念碑和纪念馆相继在起义旧址落成。这场起义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纪念碑龙州起义纪念馆,原名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5年2月1日。2001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

  • 天启大爆炸的影响 天启大爆炸为何死伤者都赤身裸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发生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的北京城,爆炸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地震说、陨石说、龙卷风说、火药焚爆说等,是一场相当离奇的爆炸事件。此次爆炸事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而爆炸时死伤者都赤身裸体是为什么呢?天启大爆炸的影响灾变后,明朝举国上下一片慌乱,人心惶惶,朝野震动,怨声沸腾。有

  • 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 天启大爆炸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又称作王恭厂大爆炸,这次爆炸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当时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也因此丧命。天启大爆炸被称作是一次离奇的爆炸事件,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前所未有。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这场巨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仅中心灾区,粉身碎骨的,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