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州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 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为何失利

龙州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 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为何失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17 更新时间:2024/1/19 6:26:53

无论如,龙江起义还是失败了。这种失败主要体现在红八军在战斗中的失利以及左江革命政权的丧失。龙州起义失败的原因包括主客观两种,客观上还是因为敌强我弱,而主观上则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根据地中心的建立要选择好适当的地方,左江革命政权的中心地不宜设在龙州。左江起义中心点选择在龙州这个地方,从客观上看条件是具备的泽东曾经说过“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但是“还需要具备下列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当时龙州是左江地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焦点大革命时期受过马克思主义宣传影响,有一定群众基础经济上有云贵两省出口的鸦片烟过境税、进出法国殖民地越南的货物税以及其他工商业税大宗收入,基本上能够保证军事上的经济供给。而且龙州地处山区,又与右江根据地相邻,便于加强联系,互相支援。因此,左江地区的起义地点选择龙州是比较有利的。但起义之后,政权的中心地不宜设在龙州,应把左江根据地建设的重心西边的农村转移。因为龙州是中越边界的交通要道,离桂系军阀统治的中心南宁较近对此,年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时敌我力量对比的形势,预料到桂系军阀一定要对龙州进行反革命军事围攻所以,他曾经指示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的领导,要及早向右江红七军靠拢,并把左江政权从龙州迁往西边山区。对邓小平同志这个指示,红八军的某些领导者执行得不够坚决和及时,以至延误了转移的时间。“各地许多小块红色区域的失败,不是客观上条件不具备,就是主观上策略有错误。”龙州被敌占领,左江革命政权的丢失不是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是没有注意离开敌人统治力量较远的地方去建立中心区域,是主观上策略的错误

第二,红军作战,宜集中不宜分散,宜打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不宜打阵地战。毛泽东说“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队以分散为原则。当此反动政权暂时稳定时期,敌人能集中大量军力来打红军,红军分散是不利的。我们的经验,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则往往胜利”红八军建立后,为了发动群众,建立左江地区各级人民政权,把部队分散到各县去是必要的但把部队分得太散太远,没有考虑到山区交通不便,联系不易的特点,致使敌人来进攻时,红八军有的部队通知不到,短时期无法集中,造成城防空虚,出现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当强敌围攻龙州时,主力部队在各县尚未回来集中在敌强我弱,敌处优势,我处劣势的情况下,红八军守城部队又没有主动撤出龙州,而是同敌人打硬仗,拼消耗打阵地战,最后龙州被敌所占,红军损失严重。此外,红八军在分散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时只注意地方政权的建设,忽视了武装力量的建设。红八军每到一处,各地的革命政权是建立起来了,但是军队的人数及各县的工农武装赤卫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要知道革命武装是革命政权的支柱,“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当时,红八军在左江地区建立了十几个县级地方人民政权,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坚强的地方革命武装,红军一走,地主豪绅、反动民团就复辟了。这说明,建立革命政权的同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地方武装是很重要的

第三,革命队伍内部党的领导力量比较薄弱。红八军原是由国民党桂系军阀一支地方部队改编而成。他们转变为红军后还没有来得及自下而上的建立起党的各级组织,党在红军中的力量比较薄弱,军队内部的政治制度尚未健全。对此,中共上级党委曾经提醒红八军有关领导,“多量的吸收农民成份与失业工人加入红军红军”。但是,红八军部队党委没有及时地在基层连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对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吸收一些人员充实红八军,改这支部队原来的阶级结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也没有从地方基层组织选拔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工农骨干力量到红八军连队担任领导职务。红八军的各级军官基本上还是由原来的旧军官充任。如当时除了红八军第一纵队有几个共产党员任军官之外,其他纵队的军官都是由旧职人员充任。由于红八军队伍成份复杂,又缺乏党的领导力量,所以在龙州起义前后,连续发生了蒙志仁、郑超、刘定西等部叛变事件,但这些都没有引起红八军领导者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最后当红八军处于斗争严重困难关头的时候,这支队伍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敌人打散而自行瓦解了。

第四,对收编土匪部队的改造工作没有做好。龙州起义后,为了扩大队伍和避免受到土匪的袭击,曾经活动了龙州附近的几股地方土匪接受红八军的改编。这几股土匪名义上接受改编,但实际上是受编不受调。红军没有及时派出党员或政工人员到这些土匪部队任职和进行改造教育工作。更为失策的是不应委派土匪头子黄飞虎任龙州县县长,以致敌军围攻龙州时,连续发生了收编的土匪部队叛变,与敌军内外勾结,里应外合夹攻红军的情况。

第五,发动群众不够广泛深入。龙州起义后,红八军开展了一些宣传、发动群众的工作,有的县还成立了工会和农会组织但总的说来,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群众还远未发动起来。例如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只是停留在宣传阶段,还没有付诸实现。红军所到之处,虽然也镇压了少数几个地主恶霸和反动官僚,没收他们的浮财分给贫苦人民。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还没有受到打击,农民最根本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当左江地区的革命和反革命斗争处在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候,除少数县能够发动农民支援外,许多地方的农民发动和组织不起来,显示不出红八军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是左江革命根据地丧失和红八军战斗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左江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留下的经验是极其丰富和宝贵的,它是一次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尝试,是广西南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和研究它。

标签: 龙州起义

更多文章

  • 龙州起义的历史背景:中共为何选择龙州作为起义的地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龙州起义

    蒋桂军阀战争结束后,广西执政权落在了俞作柏、李明瑞等人的手上,广西革命力量发展的机会有了,而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共绝不可能放弃这一机会。考虑到龙州的重要战略地位,这里成为中共发动起义的一个重要地点。龙州是我国南部的一个边防重镇,位于广西左江上游,南面与越南接壤,东北通南宁,地势衢要,水陆交通便利,

  • 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纪念碑在哪里 龙州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龙州起义

    龙州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一笔。为了纪念这场为中国革命作出极大贡献的起义,龙州起义纪念碑和纪念馆相继在起义旧址落成。这场起义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纪念碑龙州起义纪念馆,原名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5年2月1日。2001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

  • 天启大爆炸的影响 天启大爆炸为何死伤者都赤身裸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发生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的北京城,爆炸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地震说、陨石说、龙卷风说、火药焚爆说等,是一场相当离奇的爆炸事件。此次爆炸事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而爆炸时死伤者都赤身裸体是为什么呢?天启大爆炸的影响灾变后,明朝举国上下一片慌乱,人心惶惶,朝野震动,怨声沸腾。有

  • 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 天启大爆炸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又称作王恭厂大爆炸,这次爆炸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当时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也因此丧命。天启大爆炸被称作是一次离奇的爆炸事件,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前所未有。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这场巨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仅中心灾区,粉身碎骨的,就“人

  • 天启大爆炸的原因 天启大爆炸前的预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发生于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是一起至今原因成迷的大爆炸,被称作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那么,天启大爆炸的原因有几种说法呢?天启大爆炸的原因地震灾难说据史料记载,京畿仅明代就大小震百余起。官方未明确此灾为地震所致,灾变前

  • 燕国是怎么灭亡的_燕国被谁灭亡的_燕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燕国

    攻破邯郸后,秦军兵临易水,直接威胁着燕国。燕国统治集团一阵鸡飞狗跳,惊惶不已。朝臣中有的主张求和,也有的主张与逃往代地的公子嘉联合,并与齐、楚结盟,交好匈奴以共抗暴秦。而刚刚从秦国逃回来的太子丹则力排众议,他认为秦国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求和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与其他诸侯合纵联合也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

  • 楚国是怎么灭亡的_楚国被谁灭亡的_楚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

    秦国在攻打魏国之前,和楚国打了一次接触战,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也让秦国得出了楚国外强中干的结论。于是,在灭亡魏国后,秦国将视线转向了这位将入暮年、身体虚弱的“大叔”。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军事策略,秦王找来了老将王翦和军事新秀李信,询问了一番。王翦老成持重,他认为,楚国虽然虚弱,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_魏国被谁灭亡的_魏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国

    秦与魏之间的恩怨也是由来已久了,为了能够消灭魏国,秦国处心积虑,勤勤恳恳,采用逐步蚕食的手段,慢慢地将魏国吃进肚子里。早在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时期,一场雕阴之战,秦军就干掉了魏军八万人。魏国无奈求和,割让河西之地给了秦国。公元前328年,一代铁嘴张仪任秦国相国,凭着如簧巧舌,他硬是成功游说魏王,使

  • 赵国是怎么灭亡的_赵国被谁灭亡的_赵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国

    秦国与赵国是老对手了,一直打,打个没完,互有胜负。赵国因为连年征战,战斗力也练出来了,算是六国中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与燕大战,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偷袭赵国,分别由王翦和桓齮担任将领。这一次偷袭作战大获成功,连下赵国河间九城。不过赵国主力却未损,况且有太行山天险可以凭借,赵

  • 韩国是怎么灭亡的_韩国被谁灭亡的_韩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国

    公元前231年至前230年,秦开始了攻灭韩国的作战,彻底拉开了灭亡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历史帷幕。如果说之后的秦赵之战打的是惊天动地的话,那这秦韩之战可就属于大餐之前的开胃小菜了,虽然并不是不声不响,却也只能算是微风细雨,只激起了一点不起眼的小涟漪。不过在消灭韩国之前,秦国还和赵国打了一架,原因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