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江起义结果如何 龙州起义的主要特点

龙江起义结果如何 龙州起义的主要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987 更新时间:2024/1/6 9:11:18

龙州起义的结果如何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这场起义有其成功的地方,但起义中建立的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最终还是失败了。尽管如此,龙州起义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从这场起义的特点中就可以看出来。

龙江起义结果如何

左江地区的革命政权遭到桂系军阀的围攻,只存在多天就失败了。在保卫左江政权的斗争中,面对着强大敌人,红八军广大指战员进行了英勇的战斗,但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而被迫撤出龙州城后来红八军除了少部分队伍转战到右江地区天峨县境与红七军汇合,编入红七军建制外,大部分在撤退的沿途战斗中英勇牺牲或失散了。红八军创建的时间虽短,但它同其他红军一样,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迄今,红八军在左江流域各族人民中还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龙州起义的主要特点

龙州起义不仅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和桂系地方军阀的反动统治,同时也震动了法帝国主义在龙州的反动势力。这次起义既坚持了党的六大的正确方面,同时在实践中又纠正了六大的某些错误,为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主要特点是:

一、从兵运发展到武装起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革命暂时处于低潮但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斗争,继续领导了全国各地的武装起义,每次武装起义都有不同的特点年月日著名的南昌起义,是由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万余人参加的武装起义。同年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主要是以湖南浏阳、平江农民自卫军和安源煤矿工人武装赤卫队为主体,加上在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参加的武装起义。月间,由张太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是以在党影响下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和广州工人赤卫队为骨干发动的。方志敏、邵式平等在江西弋阳、横峰发动的起义,邓子恢、张鼎示在闽西发动的起义,主要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起义。年月广西的龙州起义,主要是经过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对广西国民党地方军、政府上层领导人物及其部队做了大量统战工作,在旧军队中开展士兵运动的基础上发动的。龙州起义开始时没有工人和农民的革命武装参加,纯粹是国民党地方部队历史证明,通过做国民党军政领导人及其部队的统战工作来发动起义,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可以取得胜利。它为党后来开展对国民党中央及地方上层人物,开展对国民党中央嫡系部队及地方部队的统战和策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二、坚持了正确的理论,纠正了“左”倾的错误。年月党的“八七”会议,在革命紧要关头提出了以武装起义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以及实行土地革命的正确方针。它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继续革命的方向。这次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结束了他对党中央的统治,“反对了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大进了一步”。但是,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掩盖着的另一种“左”的倾向到年至月问,党的六大正确地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指出革命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的论断但它对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估计,作出了“民族资产阶级是阻碍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国民党各派“都是反革命的派别”等错误分析。邓小平同志在领导龙州起义的实际斗争中,坚持了党的“八七”会议和六大关于用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苏维埃政权,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等方面的正确主张。在实际斗争中纠正了自“八七”愁议至六大时对中间阶级所作的“左,倾错误的分析和结论,提出以工农群众为基础,团结社会各阶级、阶层人民,组成广泛统一战线的思想对国民党的看法,邓小平同志认为它们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中央与地方之间是有矛盾的,我们可以对他们分化瓦解,利用地方实力派同蒋介石的矛盾,对他们实行联合和争取的政策。这就纠正了存在党内的“左”倾错误,在广西成功地实现了与俞、李政权合作,并争得了一些地方部队的领导权,为使这些部队参加起义和把它们改编成工农红军创造了条件。

三、把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政治纲领。中法战争后,法帝国主义以越南为基地,不断深入龙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渗透到左江流域各县。当时法国在龙州设有领事馆、海关、银行法国的夭主教堂、教会、神甫和传教士遍布左江各地。在城乡商品流通领域内,也以“法光”法国货币作为主要媒介。“法帝国主义在那里有雄大的政治经济势力。”左江地区广大劳动人民深受法帝国主义和封建土司残酷剥削和压迫。龙州起义后,法国多次发出照会,诬蔑龙州已“全陷股匪掌握之中”,把龙州的革命活动指责为“过激行动”,“出轨行为”等等,扬言要“越南总督拨派武装卫队十五名及机关炮车一辆”进驻龙州保护领事馆“安全”,明目张胆地对中国革命横加干涉。龙州城里的买办商人、土豪劣绅则把大批武器、弹药、金银财物转移到法国领事馆、天主教堂。他们一方面想以法国驻龙州的机构作为庇护所,以逃避革命政府对他们的打击另一方面妄图等待时机,把革命势力打下去。针对这种情况,红八军政治部发表了《为法帝国主义驻龙州领事馆无理照会告全国民众书》,提出了严正声明“中国人民在中国境内谋解放运动不受任何帝国主义干涉。……坚决地执行革命的外交,……收回海关,收回领事馆,驱逐领事官出境,没收法在龙私人企业。……反对法越南政府勾结或收买中国反动政府压迫工农群众解放运动”。声明的发表,振奋了龙州广大军民的革命精神,挫败了法帝国主义和地方反动势力互相勾结破坏革命的阴谋,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这样,龙州起义后便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实践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四、为党积累了民族工作的经验。在祖国南疆边睡龙州地区,聚居着壮、汉、瑶等两百多万少数民族,其中壮族占了绝大多数。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历代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残酷地迫害少数民族,并在各民族之间制造种种矛盾,导致民族之间的互不信任和不团结。加上龙州地区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受到封建土司和封建宗法思想的严重影响。因此,要把各族群众发动起来进行革命斗争是有不少困难的。但是,由于邓小平等同志认真执行党的六大所确定的“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决权”的方针,在龙州起义前,注意宣传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平等的原则,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其利益,龙州起义后,红八军坚决执行了依靠各族人民群众进行建军、建政和革命斗争的方针,因而为党在多民族地区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间题的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标签: 龙江起义

更多文章

  • 龙州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 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为何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龙州起义

    无论如何,龙江起义还是失败了。这种失败主要体现在红八军在战斗中的失利以及左江革命政权的丧失。龙州起义失败的原因包括主客观两种,客观上还是因为敌强我弱,而主观上则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根据地中心的建立要选择好适当的地方,左江革命政权的中心地不宜设在龙州。左江起义中心点选择在龙州这个地方,从客观上看条件是

  • 龙州起义的历史背景:中共为何选择龙州作为起义的地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龙州起义

    蒋桂军阀战争结束后,广西执政权落在了俞作柏、李明瑞等人的手上,广西革命力量发展的机会有了,而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共绝不可能放弃这一机会。考虑到龙州的重要战略地位,这里成为中共发动起义的一个重要地点。龙州是我国南部的一个边防重镇,位于广西左江上游,南面与越南接壤,东北通南宁,地势衢要,水陆交通便利,

  • 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纪念碑在哪里 龙州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龙州起义

    龙州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一笔。为了纪念这场为中国革命作出极大贡献的起义,龙州起义纪念碑和纪念馆相继在起义旧址落成。这场起义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龙州起义纪念馆和纪念碑龙州起义纪念馆,原名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成立于1985年2月1日。2001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

  • 天启大爆炸的影响 天启大爆炸为何死伤者都赤身裸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发生于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的北京城,爆炸原因至今众说纷纭,有地震说、陨石说、龙卷风说、火药焚爆说等,是一场相当离奇的爆炸事件。此次爆炸事件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而爆炸时死伤者都赤身裸体是为什么呢?天启大爆炸的影响灾变后,明朝举国上下一片慌乱,人心惶惶,朝野震动,怨声沸腾。有

  • 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 天启大爆炸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又称作王恭厂大爆炸,这次爆炸面积达到2.23平方公里,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当时不满周岁的皇太子朱慈炅也因此丧命。天启大爆炸被称作是一次离奇的爆炸事件,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前所未有。天启大爆炸死亡官员这场巨灾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仅中心灾区,粉身碎骨的,就“人

  • 天启大爆炸的原因 天启大爆炸前的预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启大爆炸

    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发生于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巳时(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北京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是一起至今原因成迷的大爆炸,被称作世界三大自然之谜之一。那么,天启大爆炸的原因有几种说法呢?天启大爆炸的原因地震灾难说据史料记载,京畿仅明代就大小震百余起。官方未明确此灾为地震所致,灾变前

  • 燕国是怎么灭亡的_燕国被谁灭亡的_燕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燕国

    攻破邯郸后,秦军兵临易水,直接威胁着燕国。燕国统治集团一阵鸡飞狗跳,惊惶不已。朝臣中有的主张求和,也有的主张与逃往代地的公子嘉联合,并与齐、楚结盟,交好匈奴以共抗暴秦。而刚刚从秦国逃回来的太子丹则力排众议,他认为秦国虎狼之心昭然若揭,求和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与其他诸侯合纵联合也犹如镜中花水中月,不过是

  • 楚国是怎么灭亡的_楚国被谁灭亡的_楚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

    秦国在攻打魏国之前,和楚国打了一次接触战,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这也让秦国得出了楚国外强中干的结论。于是,在灭亡魏国后,秦国将视线转向了这位将入暮年、身体虚弱的“大叔”。至于采取什么样的军事策略,秦王找来了老将王翦和军事新秀李信,询问了一番。王翦老成持重,他认为,楚国虽然虚弱,

  • 魏国是怎么灭亡的_魏国被谁灭亡的_魏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国

    秦与魏之间的恩怨也是由来已久了,为了能够消灭魏国,秦国处心积虑,勤勤恳恳,采用逐步蚕食的手段,慢慢地将魏国吃进肚子里。早在公元前331年秦惠文王时期,一场雕阴之战,秦军就干掉了魏军八万人。魏国无奈求和,割让河西之地给了秦国。公元前328年,一代铁嘴张仪任秦国相国,凭着如簧巧舌,他硬是成功游说魏王,使

  • 赵国是怎么灭亡的_赵国被谁灭亡的_赵国灭亡的历史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国

    秦国与赵国是老对手了,一直打,打个没完,互有胜负。赵国因为连年征战,战斗力也练出来了,算是六国中实力仅次于秦国的强国。公元前236年,秦国乘赵与燕大战,国内空虚之际,分兵两路偷袭赵国,分别由王翦和桓齮担任将领。这一次偷袭作战大获成功,连下赵国河间九城。不过赵国主力却未损,况且有太行山天险可以凭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