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的原因 奉系将领郭松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少帅郭松龄结局怎么样

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的原因 奉系将领郭松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少帅郭松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28 更新时间:2024/1/4 21:08:11

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的原因

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其实也是张作霖对整个奉系军阀的放弃。郭松龄反奉所引发的一连串的战役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在东北地区波及面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而这次事件的结果最后是以郭松龄的死告终的,但是至于这件事情的经过还需要仔细的说一说。

郭松龄夫妇迁墓沈阳

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起因说法不一,但是大致上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是当时郭松龄在军阀中收到杨宇霆的排挤,而且没有受到张作霖的重用,后来张作霖在日本购买武器要攻打南方的国军,此举让郭松林最终决定要和他分道扬镳。

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军阀之中内战就已经非常严重,而张作霖在分给杨宇霆和郭松林之间在接管省份之间有了争议。郭松林认为自己劳苦功高但是却被杨宇霆给抢了功劳去,所以就和张作霖有了分歧,最后导致了反奉战争的发生。

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还把姜登选给杀了,并且发表了反奉宣言。之后郭松龄亲率七万大军,把山海关给攻占了,还把绥中、兴城都共打了下来,占领了锦州,致使奉军全都退守到了辽东河岸。但是在郭军攻打新民县的时候却遭到了日本关东军的攻打,还切断了后援吴俊升的军队,所以郭军一败涂地。兵败之后郭松龄就和妻子乔装逃跑,躲到了一个农家菜窖里,被奉军逮捕,之后被枪杀。张作霖还下令对郭松龄曝尸三天,才给他收尸。

郭子仪的后裔郭松龄简介

郭松龄书1988年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普通的小村子里,根据族谱,郭家还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大致是郭松龄的祖上在明朝的时候在东北这边来守卫边关,所以郭家人才出现在辽宁一代的。

郭松龄

郭松龄十九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在省城找到了一份工作,所以并不富裕的一家人的生活才能得以维持。辍学多年的郭松龄也回到了书院继续学习。但是两年之后因为日俄战争的爆发,所以郭松龄再次辍学。因为战争给家乡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以郭松龄有了从军报国的想法。

之后郭松龄就走上了军旅之路,1906年的时候在奉天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接触到了许多新的帝乡。毕业之后深受朱庆澜的赏识,长期追随朱庆澜。后来经过方胜涛、叶荃的介绍成为了新军同盟会的一员。后来四川地方军队发生病变,武昌起义后,朱庆澜被迫离开四川,郭松龄也受到了牵连,辞职回到了奉天。

后来郭松龄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毕业之后投奔是孙中山。孙中山护法运动失败之后又回到了奉天。后在陆军讲武大学堂认识了张学良,经过张学良的推荐成为了张作霖参谋长。早前郭松龄还在军中立下了许多功劳,升任为副司令。但是后来张作霖要和南方的国军开战,于是就联络冯玉祥一同反奉,但是却被冯玉祥出卖,所以发表了反奉宣言在滦州起兵。后来中途遭到日本人的攻打,郭军一败涂地,郭松龄和妻子韩淑秀在逃亡的时候被枪杀。

揭秘少帅郭松龄剧照

少帅郭松龄剧照上的模样是个成熟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军阀高级将领制服,昂首挺胸,神色间流露的是沉稳与睿智,一言一行间也能看出饱经风霜和戎马岁月的印子。少帅郭松龄剧照流传出来后,网友一致认为这和大家印象中的郭松龄十分相似,所以也盛赞扮演郭松龄的黄品沅对角色形象妙到毫巅的把握。

少帅郭松龄剧照

少帅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老师,也是张学良最为信任的一个人。在张作霖的有意“撮合”下,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关系越来越近,感情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好,甚至都快超过对自己的父亲感情了,毕竟张作霖日理万机,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只能把教育张学良的事情放在一边,全部交给郭松龄来做。

那么郭松龄乐意做这件差事么?当然乐意了,除了张作霖的命令以外,郭松龄确实也很喜欢这个聪慧机灵的“小六子”少帅张学良,他确实也是从识文认字到人生道理,从诗词歌赋到带兵打仗,只要自己知道的,全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教给了张学良。郭松龄对张学良的教育影响了张学良的一生,他之后的戎马岁月受了郭松龄很大的益处,可以这么说,没有郭松龄,就没有日后东北三省的指挥官少帅张学良。

虽然郭松龄、张作霖、张学良对这件事都很满意,但是不满意的人也多。那些跟随张作霖南征北战的将领就不满意,凭什么我们拼着性命跟随大帅打来打去,你这么个半吊子的教书先生要在日后取走我们的成果?凭什么日后的天下都是你的?交给张学良也就罢了,交给你郭松龄谁都不服气。而张作霖呢觉得郭松龄是个自己人,所以每次论功行赏都把自己人的这份奖励给免去了。

郭松龄那个愤怒,感觉自己处处受到排挤,一气之下就背叛了张作霖,并且最后在张作霖手下殒命。

少帅郭松龄结局怎么样

少帅郭松龄结局是悲惨的,他错误估计了形势,单单以自身的情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也预示着他的悲剧结局的到来。

少帅郭松龄剧照

郭松龄一开始是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下最为信任的大将之一,但是少帅郭松龄结局却是被奉系军队枪杀,这还不够,张作霖还下了命令,将郭松龄和他的妻子韩淑秀的尸体暴晒三天才准入殓收葬。那么原先的得力干将是怎么一步步落得这种地步的呢?因为嫉妒啊。

郭松龄是张作霖的得力干将,同时也是张作霖唯一的长子张学良的良师益友,是张学良最为信任的人,张学良对郭松龄的迷信一点都不比张作霖对杨宇霆的差,甚至还差点因为郭松龄的只言片语和他一起反了张作霖,少代父位。要说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关系那真的是穿同一条裤子还嫌裤子松,张作霖也知道他们俩关系密切,他一点都不在意,因为他早已认定张学良和郭松龄这两个人肯定得接自己的班,所以他不但不反对,反而很鼓励。

在张作霖眼里,需要笼络的人才需要大奖赏,而郭松龄这样的自己人就不需要自己再花力气了。于是在战斗胜利论功行赏的时候单单把一个郭松龄排除在外了,张作霖当然是故意这样的,但是他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郭松龄看来却是不可理喻的。一气之下郭松龄就反了奉系军阀,而一向睿智明事理的郭松龄妻子韩淑秀看自己的丈夫已经做出了错误的选择,那自己也只能跟随上去了,即使是枪口,也要一起顶上去,最坏的结局也不过一个“死”字而已,黄泉路上有个伴才不觉得孤单。少帅郭松龄结局是被枪杀,并且死后还被暴尸三天。

奉系将领郭松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郭松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后人如何评说这些都是不标准的,所以应当找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人,来看看他眼中的郭松龄是个怎样的人,这个人选最好就应该是张学良了。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儿子,与郭松龄也是亦师亦友的至交好友。

《少帅》中黄品沅饰演郭松龄

郭松龄当初在奉天讲武学堂任教,而张学良正好也在这里学习。虽然郭松龄是张学良的教官,但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莫逆之交。在张学良眼中,郭松龄是一个远离声色犬马、保持自身廉洁,而且还是个治军严谨、对部下赏罚分明的人,从郭松龄的身上,张学良看到的是一身正气。张学良对郭松龄脱俗的人品,还有颇高的涵养非常钦佩,所以张学良才向张作霖推荐了郭松龄。

而且郭松龄也是真的有能力,在两次直奉战争的过程中就能看出来。之后张学良把郭松龄留在自己的军中,张学良升官,郭松龄也一定会跟着升官。可以说没有张学良,郭松龄的人生可能不会成功的那么快,而没有郭松良,也没有日后我们看到的那个有担当,有正义感,有抱负的张学良,所以二人是相辅相成,影响了终身。

张学良的为人我们都知道,试想一下他会和一个大奸大恶之人成为莫逆之交吗?所以对于郭松龄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只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和张学良看的那样,还有就是郭松龄在张学良手下蛰伏多年,隐藏自己只是为了最后的反噬,可见心机之重,谋划之深。但是至于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还需要各位自己去判断。

张学良之教官郭松龄是好是坏

对于郭松龄反奉这件事情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可以说是各执一词,所以有人争议郭松龄到底是好是坏。但其实郭松龄是好是坏判断的标准还是要在每个人心中。

标签: 郭松龄张作霖

更多文章

  • 天京事变到底谁是罪魁祸首 历史上天京事变是内讧吗 天京事变标志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到底谁是罪魁祸首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的一次领导人之间的内讧给,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么天京事变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是谁导致了这场事变发生的呢?现在就来一起看看吧。天京事变图在1856年,天平天国正当全盛的时候,却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 秋收起义主要领导人有谁 毛泽东秋收起义多少岁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二者之间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主要领导人有谁1927年,正值农民秋收时节,湖南和江西地区发生了一场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起义是的主要参加是农民,由于这场起义是在农民秋收的时候发动的,因此这场起义也称为秋收起义。那么,为什么会发生秋收起义呢,秋收起义领导人又是谁呢?毛泽东照片秋收起义之前,毛泽东受共产党的任

  • 孙峻为什么杀孙鲁育 三国孙峻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峻

    孙峻为什么杀孙鲁育孙峻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也是当时吴国的皇室中人,更是当时的大权臣,还曾经做过大将军等职务,在他年轻的时候十分的精明英勇,在孙权因病而去世之后开始和诸葛恪一起掌管着朝廷的政事,而孙亮登上王位之后,他成为都乡侯,后来还设计杀死了诸葛恪,之后便由他一人掌控着吴国的政权,在此之后行事变得更

  • 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什么 陈胜吴广起义图片展示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什么陈胜和吴广发起的大泽乡起义虽没有成功,但它引发的反秦浪潮却席卷全国。尽管是一次偶然事件引发的农民起义,但有着鸿鹄之志的陈胜却并没有草率地反秦,而是采取了相应的策略。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怎么样的呢?陈胜吴广起义据《史记》记载,陈胜和吴广原是被征发的兵卒,在前往服役地点的途

  • 辛酉政变的影响是什么 辛酉政变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辛酉政变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的影响是什么晚清发生的辛酉政变的影响首先需要从辛酉政变为何会发生这个角度来探讨。辛酉政变是慈禧太后一手操纵的夺权政变。慈禧对于权利的渴望激发了她不顾一切争夺最高权力的心机。慈禧剧照由于咸丰帝的皇后没有子嗣,还是懿贵妃的慈禧从生出皇子的那一刻便埋下了登上权力中心的欲望,她笼络人心,讨好皇帝,终

  • 陈胜起义的三个步骤是什么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是怎么死的 陈胜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胜起义

    陈胜起义的三个步骤是什么陈胜在决定谋划起义后,就找了征兵队伍中与他刚结识不久的好朋友吴广合作,两人共同策划了那次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两人的农民起义总共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是分析形势,制定策略;第二个是为起义做了舆论准备;第三个则是杀死监督并护送征兵队伍的官吏,正式开始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在

  •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比 马关条约赔款有多少 马关条约签订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比《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两个条约就像两个卵生姐妹一样的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相同的地位。辛丑条约签订图片第一次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为清政府与大日本帝国政府间战争,中方惯称“甲午战争”,日方称“日清战争”。第一次中日

  • 历代度量衡简介换算_秦始皇统一度量衡_度量衡分别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度量衡

    度量衡换算中国古代所应用的度量衡单位之间的换算极为复杂,且不说度量衡单位各式各样,种类繁杂,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也并非简洁明了的十进制,而是各有各的的进位方法,在运算的过程中无疑增大了工作量。度量衡器具在度量衡的单位中,以度的换算规则最为简便,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简介_胡服骑射的故事出处_ 胡服骑射是谁发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队最初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为盔甲装备。赵国的“胡服”,衣短袖窄,与游牧民族的服装相似,这也同时减弱了华夏民族对胡人的敌视心理同时有利于促进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顺。赵武灵王像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于日益衰败的形势中,常年打

  • 郡县制的起源和发展_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_郡县制的影响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郡县制

    秦始皇郡县制郡县制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时期,在出现郡县制之前都是实行分封制,在古代中央给皇亲贵族,功臣子弟或者前朝移民分封领土和统治权,相当于是各自为王的封建制度。这种分封制到最后就出现了一个弊端,那就是间接壮大诸侯称霸的机会。秦始皇上台后,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什么是郡县制呢?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