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睿是怎么死的?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司马睿是怎么死的?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67 更新时间:2024/1/21 1:52:31

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司马睿是怎么死的?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1月3日),东晋的第一代皇帝。字景文,为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母为琅邪王妃夏侯光姬。

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之下前往建康,并且极力结交江东大族。311年晋怀帝被俘遇害后,晋愍帝即位,晋愍帝封司马睿为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晋愍帝被俘后,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即帝位,为晋元帝。

但是晋元帝本身为一个被扶持者,本身并无权力,大权掌握在王导与王敦之手[1]。晋元帝听从刁协与刘隗的言论并有意削弱琅邪王氏权力,导致王敦于322年反叛,攻入建康,并且杀害重臣戴渊周顗等人。但是王敦无力消灭东晋,最后采取与晋元帝和睦的策略。晋元帝便在王敦之乱中因忧郁过度而过世。

司马睿建立东晋的政治基础是什么

司马睿得以建立东晋政权的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出身于西晋的皇室,流的是皇家的血液;另一方面是他有友人相助,所以他才能顺利地建立东晋政权。

跪拜司马睿图

司马睿是西晋皇室的血脉,身体里流淌的是皇族的血液,加之在那个时候人们仍然重视血脉的延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名正言顺称帝的机会。同时,司马睿称帝是司马政权的延续,按理来说他应该拥有很高的声望。但是,就现实而言,司马氏在当时政治上的声望并不是很高,所以只能说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就友人这个方面来说,主要就是得益于王导对他的帮助。王导在早年就与司马睿交好,而且在当时王家的势力较强。在王导建议司马睿南渡定京的时候,王家就已经在南方扩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同时,王导是个有原则的人,一直尽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他在王、马两家中间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因为有了他,才使得东晋在一定时期内能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局面。

后来,司马睿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王导的功劳莫不可少。因为是王导利用自己的计谋让南方的士族拥护司马睿的政权,让北迁的士族支持他的领导,所以说王导是东晋政权得以建立的功臣之一。

有时候,成功不仅要依靠自己的实力,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神一样的队友。就像司马睿在王导的帮助下,创建了东晋政权。

司马睿王敦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而王敦是帮助他建立东晋的有功之臣。既然有功就必有势力,有势力就必定与皇帝有瓜葛,有斗争。

王敦像

根据历史的记载,司马睿并非是皇族的司马氏,而是王室的司马氏,他的家族是王室之族,他的父亲是琅邪王,因为是不激进的王室,所以,就军事和其他方面来说,司马睿都是没有什么势力的。他之所以能够建立东晋,是因为他依靠了王导和王敦的势力。

在东晋建立时,司马睿因为王氏的功劳,重用了王导和王敦。当时,司马睿刚刚上任,自然会有各种不同意的声音,也会有各种战乱,例如,当时的江州刺史就不想听从司马睿的命令,于是,司马睿就派王敦去帮他讨伐江州刺史,另外,还有其他的大小战乱,也都是派王敦帮他平复的。但是,王敦与王导不同,他是属于有野心的人。所以,随着王敦平复的地方变多,他就开始在每个地方开始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自己任命官员等。最后,他几乎是统治了长江中游一带地区。

对于君王来说,大臣权利特别大,就是个威胁。所以,当司马睿发现王敦权势已经如此大的时候,他就开始害怕了,怕他谋反,于是,他开始重用其他姓氏的人,以便压制一下王氏的权力。后来他还以打北方的名义去防王敦,这样反而激怒了王敦,所以,王敦开始发起了谋反之战。最终,是以司马睿求和结束了这场叛乱。

司马睿王导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王导是帮其建立政权的功臣之一。王导是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人,他早年便与司马睿交好。

在司马睿初为东晋皇帝时,个人的势力单薄,声望不够高。所以在当时,他重用王导,而王导运用自己的计谋使得南方的士族拥护司马睿,北迁的士族也决议支持他,这样就稳固了司马睿的政权。所以,司马睿对王导怀着一份感恩之情,加之王导能力出众,他便封王导为当朝宰相,帮他打理朝政。当时的“王与马,公天下”说的就是他们两个。

后来,王家的权利达到了一个高峰期,王家有王导在朝任宰相,有王敦控制着长江中游地区,在任的官员有四分之三都是与王家相关的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引起了皇帝司马睿的不满,毕竟自古以来,权利是引起争端的源泉。后来司马睿任用戴渊等人来牵制王家的势力。

可后来,王敦以王导诉冤为由,起兵攻打建康。王敦取得胜利后,将司马睿囚禁在宫中,独自掌握了大权,司马睿的皇帝之位变得形同虚设。在后来王敦还想进一步夺权的时候,王导作为一个恪尽职守、忠诚的人,他极力反对并出来维护皇室的尊严。

司马睿见大势已去且自己终日被囚于宫中,长久以来便忧郁而死。后来,太子司马绍继承皇位,王导尽心尽力地辅佐他。就是在后期王敦意图谋权的时候,王导也坚决地予以反击,调和了两家的矛盾,形成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局面。

司马睿晚年如囚徒

中国古代大多数皇帝到了晚年,会因为老了而变得昏庸,于是开始贪图享受,沉迷于美色、酒色之中,虽然留下骂名,但晚年也是蛮不错的。可是,司马睿的晚年确是不幸的,过得像囚徒一般。

司马睿像

我们知道司马睿的父亲是琅邪王,他是出生在王室之家,本来手中就没有什么权力可言。后来成为了东晋的开国皇帝,主要还是因为有王导和王敦在各方面的支持,其实,这正是他晚年过得像囚徒的铺垫。

刚刚建立东晋时,那些不服司马睿成为皇帝的人,司马睿都是派王敦去征服的,司马睿本来就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一边奉司马睿的旨,平复那些叛乱,一边发展自己的势力,自己任命官员,而且官员都是他的亲信。这就使司马睿在外面的势力大大缩减,甚至是没有。

尤其是在司马睿的晚年时期,王敦将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都换成他自己的同姓族人,例如,将荆州、江州、徐州等地的刺史都换成了姓王的人。本来司马睿就因为自己的王位是王敦和王导扶持上来的,而将王导和王敦的官位提得很高,王导官位是尚书,是宫中行政方面的重要人物,再被王敦这么一安排,整个天下几乎都被王家给占据了。而作为真正的君主的司马睿,却是被像囚犯一样地被囚禁在了宫中,外面的重要消息他都是王姓一族转述给他的,而关于决策,大多数大臣也会听王导一说,所以,他的晚年就是被囚禁在位的囚犯。

晋元帝周伯仁

曾经有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有很高的声誉,与他在一起的朋友只要他到来都起身相迎。这个人就是周伯仁,因为他品德高尚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晋元帝图

当时的晋元帝和周伯仁是君臣关系,晋元帝封周伯仁为太子的老师,周伯仁说:“我在家里反复考虑之后,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什么能力教育太子,很多人的才能都超过了我,没想到得到皇上您如此的信任。由于我能力有限,对内评定官员已经是做得不好,没有更多能力承担对外训导太子的重任,万一做不好真的会让您失望的。”元帝回答:“太子需要一个好的大臣教育才可以成才,你完全可以教育年幼的太子成才,请不要再推辞这件事情。”周伯仁只好接受了这个教育太子的任务。

一次王导犯了错触怒了晋元帝,周伯仁对晋元帝说:“王导是一个对君王很忠心的人,不可以杀害这个无辜的人”元帝听了这个建议并且采纳。周伯仁回家后坐在椅子上还在想这个事情,为了王导他特意给朝廷上书,一再坚持王导善良守法,真的没有任何的错误。

后来晋元帝和周伯仁还有司马睿一起喝酒,因为伯仁说话冲撞了司马睿,结果就被关进了监狱。他在进监狱时平静的坐在茅草上,他知道自己不过是说了想说的话而已,元帝一定会放了他,果真不久以后他就被放出,依旧做原先的官。周伯仁心地正直在当官的时候不断给晋元帝提出好的建议,为百姓和朝廷做了很多贡献。

司马睿怎么死的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他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迹来让人们歌颂他,可是他的死却让人记忆深刻的,因为现有资料表明,司马睿是被气死的。

司马睿像

司马睿作为君主,其实没有什么实在的权力,他能当上皇帝主要是靠王导和王敦的支持。其实,没有实权也不至于能把他气死,他最终是死于疾病,但是,疾病的来源是因为他的心病,也就是说,疾病主要是他每天的忧愁、不开心所导致的。

据现在的医学来说,当人太难过时,人体会分泌较多的激素,可是分泌过多就会得病。晚年的司马睿处于被囚禁的状态。当时,他的处境是,全国重要的官位都被王敦换成了与自己同一个姓氏的人,或者是自己的亲信,而在朝廷中,王敦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同伙,总之,王敦的势力可以说已经触及到了天下各处,这就让司马睿感觉到了极度的恐惧、愤怒,这就让他每天都会有各种烦心事儿。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甚至不敢发火,不敢说重话,所以,这些愤怒、不开心就没办法得到很好的排解,因此,那些激素堆积得越来越多,在他体内慢慢变成了毒素,再加上他已经是晚年,身体抵抗力等已经下降,所以,最后就得了重病。

在当时那种医疗技术不够发达的时代,没办法把司马睿彻底医治,所以,再被刺激一下,司马懿就死了。

标签: 司马睿

更多文章

  • 李重俊发动政变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李重俊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重俊

    太子李重俊太子李重俊本来并不是太子,只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三个儿子,而且还是庶出,所以当初只是封了义兴郡王、卫王这些头衔。《唐宫燕》电视剧李重俊剧照要不是因为他的大哥李重润不识时务,竟敢非议武则天和面首的宫闱之事,被武则天下令杖击而死,二哥李重福又遭到陷害被流放到了外地,他当上太子的可能性实在是比较小的

  • 神龙革命经过 神龙革命武则天还有权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神龙革命

    神龙革命经过神龙革命就是神龙政变,产生于历史上著名的女皇统治武周时期。神龙政变的结果是使得一个朝代结束因此也被称为神龙革命。在唐朝中后期,武则天推翻了李唐皇帝自己当时了女帝。但是几年后武则天年老面临着继承人选的问题,而就在此时李唐势力选择了发动政变。神龙政变经过具体如下。神龙革命配图武则天继承人选由

  • 神龙政变真正目的是什么 神龙革命究竟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神龙政变

    揭秘神龙政变真正目的是什么武则天当上皇帝后,李唐和武氏家族就一直成为了对立的政治集团。武周神龙元年,李显和五位大臣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李显因而复位称为唐中宗。这次政变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发生的,神龙政变真正目的是什么恐怕还要仔细分析下。神龙政变配图表面上看神龙政变是一场夺皇位的政变,但是唐

  • 唐朝徐敬业叛乱为什么那么快兵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敬业

    徐敬业叛乱徐敬业,唐朝开国将领李绩的孙子,李震的儿子,因为父亲早亡,而直接承袭了祖父的爵位英国公,从小机智过人,善骑射,历任唐朝的太仆少卿,眉州司马,在公元683年,因为坐事获罪,而被贬为柳州司马,于是心生不满,对武则天把持的政权深感不平,于当年,在扬州,伙同一帮同道中人,起兵反叛,史称扬州徐敬业叛

  • 女皇帝武则天称帝全过程 武则天称帝多久 武则天称帝原因 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立为皇,开创周武王朝。那么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武则天图片有人说“唐有胡气”。隋唐的皇族基本都是北周的重臣或是北周重臣的后代,李渊的祖先李虎便来自于北周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以狩猎畜牧为生,最早的时候居住在漠北。他们的生活习性便造

  • 班超出使西域是如何经营西域的 班超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班超

    班超出使西域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于是在公元七三年时,汉明帝就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压安抚西域各国,直至公元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班超出使西域在当时,西域各国与东汉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因此,西域各国被北匈奴所控

  • 五四时期的社团组织:从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到新民学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华民国

    五四运动催生了不少学生社团组织,从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北京工读互助团、全国学联成立到武昌学生团、武汉学生联合会、觉悟社以及新潮社、新民学会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这些社团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都有着或大或小的作用和贡献,非常值得后人深入了解和研究。“五四”爱国运动的先声《中华

  • 西原借款为何条件优厚:日方借款的的目的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原借款

    西原借款尽管一直被后世指摘为卖国,但实际上,和民国时期历届“革命”抑或“反动”政府所借外债相比,这笔借款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条件最优厚的外债。那么,日方为何会提出如此优厚的借款呢?实际上,日方是为了确保自己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利益。1、日方借款,其经济目的,在

  • 西原借款是什么 促成西原借款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原借款

    西原借款发生于1917年至1918年期间,当时的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一系列借款就被称为西原借款,其名称来自于日本人西原龟三,他也是这笔借款的经手人。段祺瑞政府之所以会向日本人借贷这笔巨款是有一定历史条件的,当时中日双方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一排结合,于是达成了这一借款。西原借款是什么1917年至1918

  • 越王勾践称霸后都做了哪些事,越国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勾践

    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关于越王勾践称霸后都做了哪些事,越国的结局怎么样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越王勾践一直被史书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虽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可,但是第一,人家实力在当时确实很强,不仅灭掉了刚坐上盟主宝座的吴国,连传统的强国楚国和晋国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第二,人家还有周天子的任命书,起码有上级的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