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袁术称帝为何只有短短两年时间?

三国袁术称帝为何只有短短两年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298 更新时间:2024/1/19 16:53:27

三国袁术

三国时期,袁术因为讨伐董卓出名,之后袁术与袁绍对立,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大败,之后袁术在建安二年的时候获得玉玺称帝,但是袁术无治国之方,让当时的江淮地区民不聊生,众叛亲离的袁术最终被吕布曹操所击迫,吐血身亡。

三国演义袁术剧照

袁术是名门子弟,是东汉世家的后人,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该子必有天命在身。汉灵帝驾崩以后,何进拉拢袁绍袁术二人,但是十常侍杀害何进后,二人胁迫十常侍,才从皇宫中逃出。

董卓进入洛阳以后,想要拉拢袁术,袁术不肯同意,长沙太守孙坚杀了南阳太守扩张自己的实力,袁术联合孙坚,在孙坚派兵在前线作战的时候,位于战线后方的袁术却有了另外的想法,有人告诉袁术,孙坚此战必定功成名就,收获尊重,如果放任其发展,倒是可能会威胁自己。袁术就决定不给孙坚供给粮食。

孙坚连夜赶回,严厉的斥责袁术,袁术很惭愧,同意恢复粮食供给。孙坚在前线取得战功,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正当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地位确定伤脑筋的时候,袁术已经开始谋划他的称帝梦了。

在淮南地区的霸权,袁术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手头拥有三十万大军的袁术,在用兵马和孙策换来玉玺之后,袁术觉得自己离称帝梦就差一步之遥,当保护汉献帝的文武百官被打败后,袁术觉得时机成熟,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

但是好景不长,袁术称帝后,他在生活上奢糜,挥霍无度,后宫妻妾有数百,但是他军中的士兵却饥寒交迫,在他的腐败统治下,江淮一带从富足变成惨绝人烟。而袁术自己也在众叛亲离后吐血身亡。

袁术称帝

公园197年,袁术根据始皇帝的玉玺,牢牢占据当时的江淮大地,坐拥三十万大军的袁术开始膨胀,他在寿春称帝。

袁术称帝剧照

袁术定寿春为都城,国号为仲家,看着拥有土地和军队的袁术的确有实力建立帝国,但是他错在误判了当时的局势,在东汉末年那个动乱的年代,最忌讳就是稳定,这种称帝的方式近乎就是自取灭亡,成为大家进攻的对象,本来就是因为汉王朝腐败的不行才出现的局面,你现在要恢复帝制,这可是在和世界作对啊。

袁术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负责押送粮草,但是因为妒忌,他没给孙坚部队充足的不及,导致孙坚部队被华雄击败,好在孙坚及时调整大军,才击败华雄。

之后袁术又让孙坚进攻刘表,孙坚听从了,但最终被射死在襄阳城前,袁术收养孙坚的养子孙策,看似出于好心,是对下属的爱,其实是为了玉玺,要是袁术知道后来孙策能在江东取得大成就,他怎么也不会想要这个玉玺。

孙策用玉玺还来兵马,平定了江东的叛乱。结果袁术称帝后,曹操、刘备、孙策立刻联合大军把袁术杀了个片甲不留,袁术逃到汝南,只能投靠兄长袁绍,但是半路的时候被刘备抓了个正着,于是又逃到原来的都城,在宫中袁术向人要蜂蜜吃,但是到处都找不到,袁术大叫,这真是天要亡我,我袁术落到如此下场真是悲惨,然后吐了一口血死了。

袁术称帝短短两年,最后落得性命不保,充分说明袁术的眼光短浅,不适合做一位合格的帝王。

袁术之死

袁术的死应该是历史的趋势,应为他逆起道而行,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袁术执意称帝,之后不治理国家,贪图享乐,最终被联军讨伐,自己也落的吐血身亡。

袁术之死剧照

说是孙坚在讨伐董卓的战斗中获胜,在洛阳的废墟里捡到个宝贝,是秦汉时期皇帝的玉玺,孙坚并没有把玉玺上交给袁术,自己死后,由儿子孙策保管。

孙策一直在袁术手下做事,但袁术不给孙策发展的机会,那孙策就说,不如你给我兵力,让我自身自灭,然后我把玉玺给你,反正我拿着也没什么用。

当时的局势是南边袁术势力最大,北边曹操稍逊一筹,吕布更弱。在手下杨弘的建议后,袁术联合吕布,对曹操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曹操就借自己有汉献帝的全力给吕布加官加爵,想要挑拨吕布和袁术之间的关系,吕布非常高兴。

袁术派人来和亲的时候,吕布不但没有同意,还把前来说请的使者绑去曹操那里,曹操暗自高兴,想吕布这边应该是稳了。

袁吕联盟破裂,袁术大怒,他随即便称帝,自称皇帝,并且派而是王大军进攻徐州,为的就是消灭吕布,曹操担心吕布,派刘备关羽大败袁术军队。

袁术战败之后找孙策借兵,谁知道孙策也翻脸不认人,他说袁术是反贼,背叛汉室,与袁术断绝关系,一时间,袁术从拥有大军的恐怖存在,到各诸侯国联合反对,都想要在他身上分一杯羹。

最后与袁术在宫中病死,看袁术的一生似乎都被曹操牵着鼻子走,他始终没有明白自己真正的敌人就是曹操。

标签: 袁术

更多文章

  • 董卓之乱是怎么回事 董卓如何祸乱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董卓

    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董卓奉何进之命进京铲除宦官势力,却因此引狼入室,使破败的东汉王朝落入董卓手中,成为俎上鱼肉,任其宰割,董卓入朝后执行暴政,最后导致群雄激愤,结盟讨伐。董卓之乱东汉末年,经历了黄巾之乱,汉室地位迅速下滑,各地州郡的势力大为上涨,朝堂上当将军何进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也日益激烈。所有的矛

  • 北魏有“子贵母死”的祖训 这个祖训是因为什么确立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

    身为后宫中的女人,最大的胜利就是生下可以继承皇位的儿子,看着其君临天下,自己成为后宫真正的主人。但是若是你处在北魏的后宫中,恐怕你就不会这样想了。北魏有“子贵母死”的祖训。你的儿子被封为太子的那一刻,你就会成为一条亡魂了。北魏这条血腥的祖训是从哪里来的?这条祖训是北魏的开国君

  • 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路线的文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在三国时期,有许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这个伟大的人物是小说中的主角,是正史中重要人物,他的一生中,最出名的就是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这个事件使得这个人的军事能力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并因此成为了

  • 宋朝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官学

    宋代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也是相当繁荣的,不仅有代表成果“宋词”以及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还有培养人才的书院、以及配套的中央、地方教育制度、教育机构。宋代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宋在国子监下设置教授经学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及辟雍存在时间短暂),传授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艺的武学、律学、

  • 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国家?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七雄

    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国家?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到处都是战乱争夺,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也被称为战国七雄,秦国在当时实力还不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下面由51区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战国七雄。战国七雄:齐国齐国是六国中

  •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世界历史潮流 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绝对离不开世界历史背景,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当时的世界潮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为这场运动在之后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正面的。五四运动(包括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自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始而终于科玄之争)是发生在中国历史转

  • 五四运动和北洋军阀的关系:派系斗争如何成为五四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四运动

    普遍的观点认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当然这一说法并非没有任何道理,只是这场运动的爆发恐怕和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有着更大的联系。所谓的外交失败不过是一种外交辞令,而真正引发这场运动的恐怕还是hi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斗争。五四作为政治抗议运动,其发生和发展也有许多未解之谜团

  • 商鞅变法的作用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秦国为了改革而推行的变法,它的开始让秦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秦国不仅经济迅速的发展并且也成了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除此之外商鞅变法还有很多的作用,这些作用具体是什么呢?商鞅变法成功了,它成功的原因是啥呢?商鞅变法的作用秦孝公登基之后决心改革,于是他重用贤人,商鞅因为发展策略新颖和详细,受到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宋朝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涉及的范围很广,但王安石变法推行的过程却造成了损害百姓的事情,那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的内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为何持续了16年后,以宋神宗的去世而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王安石变法发生在1069年到1079年,王安石变法也称为熙宁变法或熙丰变法

  • 平定准噶尔叛乱背景介绍 平定准噶尔结局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准噶尔叛乱

    平定准噶尔叛乱发生在1690年1757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期间发生多次战争,统称为“平定准噶尔”,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平定准噶尔背景介绍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是漠南蒙古,在原外蒙古一带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天山以北一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