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特点

宋朝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4/2/5 0:47:49

宋代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也是相当繁荣的,不仅有代表成果“宋词”以及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还有培养人才的书院、以及配套的中央、地方教育制度、教育机构。

宋代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

宋在国子监下设置教授经学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及辟雍存在时间短暂),传授各种专门知识和技艺的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辽在国子监下曾置上京、中京、东京、西京、南京五国子学。金国和元代仿宋在国子监辖下除设立国子学外,还建置以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如女真国子学,蒙古国子学等,亦分别称国子监。其目的在于保存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保持本民族的性格特征与传统。

地方官学仍照唐制按地方行政区域建学。宋地方行政分路、州(府、军、监)及县三级,州以下设置教授儒经的学校。辽、金仿宋建有府学、州学及县学。元地方行政分路、府、州、县四级。各级均设置教授四书五经的儒学,内附设小学。

中央官学的特点

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①思想统治愈益强化。“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育思想,到南宋末年以后,更获得正宗地位。元代开始,朱熹注的《四书集注》被御定为基本教材。

②等级限制逐步消失。宋代国子学与太学的等级限制已趋宽松。元、清是中国境内少数民族所建立的统一政权,统治以汉人为主体的国家,故学校的民族界限极森严。少数民族生员在学的待遇与出仕,均优于汉族国子监生。但就同一民族的学生而言,等级限制逐步趋向消失。

③太学教学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宋皇祐、嘉祐年间,太学中推行胡瑗的“分斋教学”(又称“苏湖教学法”)。其特点是经义与实学并重,因材施教与学友互相切磋相结合。宋熙宁、元丰期间,推行安石创立的“三舍法”,即在太学中分置外舍、内舍与上舍,建立了一套品德与学业兼顾、平时考查与升舍考试并重的升舍及诠选制度,试图将国家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统一于学校。元延佑期间,继“三舍法”建太学六斋,分上、中、下三等,每等各二斋,东西相向。三等之间,始有确切的程度区分。汉人升入上两斋,蒙古及色目人进入中两斋,实行积分制。明、清因之。明国子监首创监生“历事”制度,即监生实习制度,时间1~年不等。

地方官学的特点

宋的地方教育比汉、唐发达,其特点如下:如

①设立专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宋熙宁四年(1071)始设诸路学官。宋崇宁二年?11,诸路设提举学事司。

②国家颁置学田作为地方学校的固定经费。宋天圣元年(1023)第一次赐兖州学田。宋熙宁四年田。宋诏诸州“给田十顷赡士”。凡地方官学均有相应的定额学田,田租收支由学校经理。

③注意发展地方科技教育和武学教育。两宋继唐在地方设立医学。

⑤形成了较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宋以后分别建立了府、州、县、社各类学校的建制与廪养制度(规定教官名称、职责以及学生人数和待遇),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向中央国子监输送监生的贡士制度等,颇为详备(见中国古代地方官学)。

总之,中国封建后期官学,就建制而言,从中央到地方,堪称完备。但其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则视各个朝代各个皇帝的政治统治力量强弱而转移。而地方官学的兴衰,则更与州、县守令对待教育的态度直接相关。宋熙宁、元丰时期,明洪武、永乐时期,太学、国子监颇具特色。北宋胡瑗受聘苏州、湖州府教授,所创造的“苏湖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尤为著名。一般说,历代多数帝王热衷于科举取士,而忽视培养人才的学校,尤其在每一朝代后期,学校徒有形式,仅为生员取得应科举考试的一种资格而已。宋以后,怎样处理科举取才与学校育才的关系,一直是封建政论家和教育家所争论的重要课题。

标签: 官学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国家?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七雄

    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战国七雄都有哪些国家?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是什么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吧。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到处都是战乱争夺,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诸侯国,这七个诸侯国也被称为战国七雄,秦国在当时实力还不是最强大的诸侯国,下面由51区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战国七雄。战国七雄:齐国齐国是六国中

  • 五四运动的爆发与世界历史潮流 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绝对离不开世界历史背景,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当时的世界潮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为这场运动在之后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并不都是积极正面的。五四运动(包括思想运动和政治运动,自陈独秀《青年杂志》创刊始而终于科玄之争)是发生在中国历史转

  • 五四运动和北洋军阀的关系:派系斗争如何成为五四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四运动

    普遍的观点认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当然这一说法并非没有任何道理,只是这场运动的爆发恐怕和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有着更大的联系。所谓的外交失败不过是一种外交辞令,而真正引发这场运动的恐怕还是hi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斗争。五四作为政治抗议运动,其发生和发展也有许多未解之谜团

  • 商鞅变法的作用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秦国为了改革而推行的变法,它的开始让秦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秦国不仅经济迅速的发展并且也成了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除此之外商鞅变法还有很多的作用,这些作用具体是什么呢?商鞅变法成功了,它成功的原因是啥呢?商鞅变法的作用秦孝公登基之后决心改革,于是他重用贤人,商鞅因为发展策略新颖和详细,受到

  •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宋朝的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涉及的范围很广,但王安石变法推行的过程却造成了损害百姓的事情,那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的内容是什么?王安石变法为何持续了16年后,以宋神宗的去世而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主要内容王安石变法发生在1069年到1079年,王安石变法也称为熙宁变法或熙丰变法

  • 平定准噶尔叛乱背景介绍 平定准噶尔结局与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准噶尔叛乱

    平定准噶尔叛乱发生在1690年1757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期间发生多次战争,统称为“平定准噶尔”,最终弭叛息乱,取得了完全胜利。平定准噶尔背景介绍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是漠南蒙古,在原外蒙古一带的是漠北喀尔喀蒙古,游牧于天山以北一带的

  • 方腊起义的简介 方腊起义导火索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方腊

    北宋历史上农民起义很多,但是我们能说出来的大致上会有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这主要受水浒传的影响。其实历史上方腊起义的影响远比宋江起义深远得多,那么历史上方腊起义的起始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呢?还有方腊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他为何起义?方腊起义的简介方腊起义是发生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公元1120年,宋徽宗与蔡

  • 八七会议的参加人员有哪些 八七会议的具体议程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虽然是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但由于这场会议召开之时特殊的国情,当时能够参加会议的人员只有二十几个人,而会议召开的时间也只有1天。尽管如此,八七会议依然进行的有条不紊,那么,这场会议的具体议程是怎样的呢?八七会议的参加人员有哪些参加八七会议的中央委员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

  • 八七会议方针 八七会议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召开的目的就是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经过激烈的讨论,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最终被确定了下来。八七会议发生在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遭遇到严重的挫折,正处于革命事业的迷惘时期,八七会议的召开就是为了为中国革命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而它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八七会议方针八七会议批判

  • 八七会议的目的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召开的背景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党和革命事业今后应该何去何从是八七会议要回答的问题,也是八七会议召开的目的。八七会议的目标虽然是明确的,但实现过程却是曲折而艰难的,究竟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呢?八七会议的目的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