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四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

五四时期的抵制日货运动:中国民族主义的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00 更新时间:2024/4/25 3:26:25

今天的中日关系依然处在阴影之中,虽然出现过很多不理智的现象,但抵制日货一直是中国人对日本的一种非重要的抗议形式。实际上这种形式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早在民国初期就发生过类似的活动,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时期,当时的爱国人士曾经有着一种方式支持中国外交。

被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的抵制日货,在1919年重新掀起了浪潮。这年,战胜国在法国缔结了凡尔赛约,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被迫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浪潮,史称“五四运动”。

这一轮抵制日货,由拒用日本银行票据,从日本银行撤走资金开始。随后,蔓延到所有日本商品。

西方媒体和研究人员都注意到,中国的学生团体第一次在这样的运动中扮演了推动和领导角色。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恩施(PaulS。Reinsch)在接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采访时说,中国正在觉醒,学生们成为“运动中的警察”,监督商店和小贩、破坏日本广告牌等。学生们的公告栏上,堆满了草帽、雨伞、热水瓶以及从行人那里收缴的其它日本商品,西方媒体将此形象地称为“草帽战”。这些还算“温尔雅”的抗议活动随即被学生们放弃,更火爆的集中烧毁日货行动,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运动迅速扩展到商人、商会、手工业者、劳工等各阶层。

五四运动与此前的抵制日货不同,带有了更激进的暴力色彩。学生们在北京痛殴亲日官员,甚至放火焚烧其住宅。而在海外,如新加坡等地,当地经营日货和为日方服务的华侨纷纷收到匿名恐吓信,警告他们与日本断绝关系,一些日本商人的店铺也被捣毁,激进的华侨青年甚至与当地警方发生流血冲突,造成4人死亡8伤。日货在新加坡的销售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七八成。暹罗(泰国)华侨号召动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手段抵制日货,因此与暹罗政府多次发生冲突。暹罗的日货进口额锐减为上一年度同期的一半。

五四运动在7月份达到高潮,日本对华出口几乎断绝。但令人容易混淆的是,1919年全年的日本对华出口额却比1918年增长了3%,这一“怪现象”是由于中国总体进口额急剧增长,从日本以外的其它国家进口额增长了26.6%,是日本增长率的7.6倍。

抵制日货在随后两年的成效更为明显。1920年,日本对华进口额比1919年下降7.2%,损失高达2915万美元,而其它国家的对华出口却增长33.3%。

1921年,由美国建议,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的代表团参加了华盛顿会议,以解决列强之间在《凡尔赛和约》中未能解决的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世界和平体系。中国问题是会议中心议题。会议期间,中日经过谈判,于次年2月4日签订《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附约》,日本交还从德国手中继承的胶州租借地,但仍保留许多特权。2月6日,与会各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

这期间,抵制日货的运动继续开展,1921年日本对华出口同比下降8696万美元,相当于1920年日本出口总额的9%。同期,中国从其它国家的进口则增长30%以上。美国经济学家认为,这说明从1919年开始的抵制日货运动,无论中国付出了什么代价,都已成功地造成了日本在贸易、航运和工业方面的重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抵制日货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意识,给了中国代表团在华盛顿会议中强大的民意支持,促成了山东的回归。

在华的西方媒体,普遍将中国的抵制日货看作是有效的经济武器。在“九·一八事变”前的各次抵制运动中,日本的出口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尤其在1921-1927年期间,对华出口(包括香港)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28%,中国抵制日货会迅速伤及日本经济的筋骨。而反过来看,中国相对落后的经济减少对外贸的依赖,更不依赖日本,因此,抵制日货或其它洋货,对中国经济自身的伤害较小。

当然,抵制运动是有成本的,尽管中国的出口额并不大,但对日出口也在抵制运动中减少;其次是运动初期收缴的多是中国商人手中的日货,受损的其实是中国商人;当然还有日资工厂里的工人,在罢工或停工期间,他们失去了生活来源。当年的美国研究者有一个观点值得重视,他们认为,抵制运动还有可能成为对市场行为的一种勒索,将经济活动作为政治武器,经常进行抵制运动,可能令中国人难以建立对市场规则的尊重,甚至会习惯性地利用政治干预市场运作。

日本法律专家则不时在欧美报刊上撰文,认为中国的抵制日货行动表明中国政府违反了各项条约,没有能保护好日本的合法财产。也正是基于此点考虑,中国政府多次下令取缔抵制日货运动,但也仅限于此,对运动本身基本是睁只眼闭只眼。对于当时的中国政府而言,的确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遵守国际法和相关条约,即使是不平等条约,在没有废止之前就是有约束力的,这本身也涉及到国家信用和国家尊严;另一方面,民间的抵制日货行为,不少与政府的外交追求是合拍的,也是相互呼应的。这种两难,导致了政府经常被卡在民众和日本之间,或被指责对外软弱甚至被骂为“汉奸卖国贼”,或被指责不遵守生效条约。

美国密西根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迈(C.F.Remer)等在1933年也系统研究了中国的抵制洋货运动,他们指出,必须注意到中国抵制运动的参与者的成分。从1905年抵制美货开始的商人,到1919-1921年期间的学生为主流,再到1925-1926之后的执政党和工人力量的参与,抵制的途径也从行会抵制发展到社会化的强制抵制,最后甚至发展到以暴力流血为保障手段的强制抵制。“九·一八事变”后的抵制日货,在不少城市都发生了拘禁、游街、甚至处死违规商人的行为。为抵制运动筹集资金也成为日益普遍的做法,一是将没收的日货以“令人吃惊的荒谬的低价”出售,二是要求违规商人缴纳罚金,这些经费被用于雇佣纠察、救济罢工工人,当然,因缺乏监督,也有相当部分去不明。

密西根大学的研究认为,中国历届政府对待抵制洋货,只要活动本身不出格,不针对政府、不出现暴力,一般是持观望放任态度。但从1925年开始,国民党发现中国正在兴起的民族主义是个好东西,他们就开始主动引导和鼓励抵制运动。“九·一八事变”后的抵制日货,就主要是由国民党中央机构主持领导的。抵制活动逐渐由民间自发发展到官民结合。

哥伦比亚大学和密西根大学的两组研究人员都认为,抵制日货代表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正在崛起,它放大了中国微弱的声音,抵制运动的成效彰显了民族主义的胜利。

密西根大学的研究报告认为,抵制日货是与日本在华侵略伴生的现象,是中国手头并不多的有效武器之一,是日本的大陆政策与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对抗。而中国的抵制日货,就如同罢工一样,本身是弱小的,抵抗是艰难的,而面对的敌人是十分强大的,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非战手段”了。要求中国取消抵制洋货运动,正如要求欧洲减少军备一样,在缺乏安全感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做到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总结说,无论如,“中国使用'抵制'这一经济武器,是现代经济史最有示的篇章。”

标签: 抵制日货运动

更多文章

  • 善后大借款合同主要内容和签订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善后大借款

    为了解决北洋政府的财政问题,袁世凯只能向帝国主义列强求助,五国银行团决定贷款给这个当时中国唯一的政府,这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坏处。于是双方签订了所谓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要更加客观的评价袁世凯其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必然要对这份合同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善后大借款合同的内容是怎样的?这份合同的签订过程又是怎

  • 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具体情况 火烧赵家楼鲜为人知的细节还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北京各校爱国学生群情激愤,他们不仅举行了游行示威,还在赵家楼放了一把火,从而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虽然火烧赵家楼事件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但一些细节问题依然充满争议。本文结合现今的一些资料和研究结果尽量为读者还原当时的情景。被堵在东交民巷西口的3000余名热

  • 善后大借款的由来 如何评价善后大借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善后大借款

    善后大借款是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对革命造成的诸多损失进行整顿、修复而向帝国主义的五国银行团借款的事件。当时刚刚建立的北洋政府财力衰竭,如果没有金钱的支持,政府就连正常运转都不可能,所以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其实是迫不得已的,我们应该对它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善后大借款的由来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时期

  • 善后大借款是什么 善后大借款利息和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迫于无奈向帝国主义列强的五国银行团借了一笔巨款,这笔款项金额庞大,年利息为五厘。当时为了顺利借到这笔款项,袁世凯派了赵秉钧、陆征祥以及周学熙作为代表和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一份合同。那么,善后大借款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善后大借款是什么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

  • 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的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牛李党争发生在唐朝,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牛僧孺、李宗闵等人为领袖的牛党,和李德裕、郑覃等人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这场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宪宗时期才得以结束,这场斗争持续时间将近40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那么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的呢?牛李党争

  • 国子监是干什么的 唐代国子监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子监

    教育乃一国之本,只有好的教育才能让国家长足的发展下去,因为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现代主管教育的国家部门就是教育部,那么在古代是什么部门来主管教育呢?从唐代开始,国子监就是主管教育的部门,该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科举制被废除为止。国子监是干什么的国子监是唐朝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国子监制度并

  •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异同点比较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鞅变法,王莽改制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都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这两次事件都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阶级的力量而进行的改革,但是两者之间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那么商鞅变法与王莽改革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商鞅变法图片想要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同或者不同之处

  • 汉朝推恩令的意义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的意义推恩令有什么影响汉朝推恩令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台此制度来使得权势大臣的权利有所减弱,从而对自身的统治有所稳定。推恩令的

  • 顾炎武为何抨击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炎武

    顾炎武为何抨击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做出过非常多的贡献,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时期科举制都真正发挥了他的作用,在顾炎武在世的时期就是科举制度低迷的时期。顾炎武大力抨击科举制度,那么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呢?顾炎武图片首先顾炎武认为

  • 共进会的主要成员 共进会组织目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共进会

    共进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所以它的成员多数为日本留学生,社会背景都相当不错。共进会成立的时候,曾经发表过两种宣言,这两种宣言解释了这一组织的目标,是共进会革命活动的指导纲领。参与成员1907年8月18日,张伯祥、邓文翚、焦达峰、孙武、刘公等主要人物,在日本东京,开会讨论后正式成立了共进会。共进会的最初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