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善后大借款合同主要内容和签订过程

善后大借款合同主要内容和签订过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25 更新时间:2024/1/19 5:53:55

为了解决北洋政府的财政问题,袁世凯只能帝国主义列强求助,五国银行团决定贷款给这个当时中国唯一的政府,这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坏处。于是双方签订了所谓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要更加客观的评价袁世凯其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必然要对这份合同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善后大借款合同的内容是怎样的?这份合同的签订过程又是怎样的?

《善后大借款合同》共21款,另有7个附件,2个附表。

内容

规定: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5厘,期限47年;债券9折出售,八四实收,扣除6%的佣金,净收入2100万英镑。借款指定用途,扣除偿还到期的庚子赔款各种外债、遣散各省军队、抵充政府行政费外,仅760万英镑,而到期归还本息竟达6789万英镑。借款以中国盐税、海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所指定的中央政府税项为担保。

附加

借款合同的主要附加条件:(1)善后大借款的借款期内,中国不得向五国银行团以外的银行团借款;中国以后兴办实业,如需再借款,只可聘洋技师,按照普通合同办理。

(2)借款支出领款凭单必须有一中国人和一外国银行团的稽核员签i甲方能有效。

(3)中国的盐务收入、支出和管理都必须有洋会办参加;盐、关两税收入必须存储在五国银行团之银行,统归五国银行团执掌;而北洋政府要动用两大税收偿付每期债款本息后余额,仍需征得五国银行团同意。从此,中国的盐税、关税主权落入洋人把持的海关税务司、盐务稽核所的洋会办手中了。

善后借款商议之初,因其条件有损国家主权,一开始就遭到国民党及各界人士的极力反对,借款合同签署的消息传出后,全国舆论大哗,一片反对和抗议之声,纷纷谴责袁氏的卖国行径,参议院也提出责问书。但袁世凯借口借款事宜曾于1912年底由临时参议院秘密通过,拒绝将此议案交由国会表决,债券照发行。与此同时,袁世凯得到债券发行的资金后加快了对国民党的打击、分化的步伐,镇压了“二次革命”后,竟然强令解散国民党。

签订

1913年4月26日晚,袁世凯指派国务总理赵秉钧、外交总长陆征祥、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人为全权代表,未经国会讨论通过,在北京东交民巷的英国汇丰银行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正式签订了“善后大借款合同”二十一款、附件六号。借款总额英金2500万镑,对外发行金镑债券,年息五厘,债券九折出售,八四实收(即按2500万镑的84%计算给北洋政府),债券发行后,被五国银行团扣除了到期各项赔款、借款、垫款后,实际得到的资金只有760万英镑。借款以盐税、关税和税源较多的直隶、山东等四省的中央税作担保,期限47年,偿清善后大借款本息共计6,789.36万英镑。

标签: 善后大借款

更多文章

  • 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的具体情况 火烧赵家楼鲜为人知的细节还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的时候,北京各校爱国学生群情激愤,他们不仅举行了游行示威,还在赵家楼放了一把火,从而拉开了五四运动的序幕。虽然火烧赵家楼事件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但一些细节问题依然充满争议。本文结合现今的一些资料和研究结果尽量为读者还原当时的情景。被堵在东交民巷西口的3000余名热

  • 善后大借款的由来 如何评价善后大借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善后大借款

    善后大借款是民国初年袁世凯为了对革命造成的诸多损失进行整顿、修复而向帝国主义的五国银行团借款的事件。当时刚刚建立的北洋政府财力衰竭,如果没有金钱的支持,政府就连正常运转都不可能,所以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其实是迫不得已的,我们应该对它进行更为客观的评价。善后大借款的由来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时期

  • 善后大借款是什么 善后大借款利息和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善后大借款

    袁世凯迫于无奈向帝国主义列强的五国银行团借了一笔巨款,这笔款项金额庞大,年利息为五厘。当时为了顺利借到这笔款项,袁世凯派了赵秉钧、陆征祥以及周学熙作为代表和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一份合同。那么,善后大借款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善后大借款是什么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

  • 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的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牛李党争发生在唐朝,是指唐代统治后期牛僧孺、李宗闵等人为领袖的牛党,和李德裕、郑覃等人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这场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宪宗时期才得以结束,这场斗争持续时间将近40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那么牛李党争是由什么考试而起的呢?牛李党争

  • 国子监是干什么的 唐代国子监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子监

    教育乃一国之本,只有好的教育才能让国家长足的发展下去,因为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现代主管教育的国家部门就是教育部,那么在古代是什么部门来主管教育呢?从唐代开始,国子监就是主管教育的部门,该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科举制被废除为止。国子监是干什么的国子监是唐朝政府主管的教育机关,驻长安城的务本坊。国子监制度并

  •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异同点比较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鞅变法,王莽改制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都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这两次事件都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阶级的力量而进行的改革,但是两者之间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那么商鞅变法与王莽改革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商鞅变法图片想要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同或者不同之处

  • 汉朝推恩令的意义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的意义推恩令有什么影响汉朝推恩令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台此制度来使得权势大臣的权利有所减弱,从而对自身的统治有所稳定。推恩令的

  • 顾炎武为何抨击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炎武

    顾炎武为何抨击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做出过非常多的贡献,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时期科举制都真正发挥了他的作用,在顾炎武在世的时期就是科举制度低迷的时期。顾炎武大力抨击科举制度,那么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呢?顾炎武图片首先顾炎武认为

  • 共进会的主要成员 共进会组织目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共进会

    共进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所以它的成员多数为日本留学生,社会背景都相当不错。共进会成立的时候,曾经发表过两种宣言,这两种宣言解释了这一组织的目标,是共进会革命活动的指导纲领。参与成员1907年8月18日,张伯祥、邓文翚、焦达峰、孙武、刘公等主要人物,在日本东京,开会讨论后正式成立了共进会。共进会的最初参

  • 共进会的性质 共进会和同盟会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共进会

    共进会是中国近代的一个革命团体,人们通常将其与中国同盟会联系在一起,而它确实也和中国同盟会有很大的联系。共进会和同盟究竟是什么关系、它的性质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这些意见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意见认为:共进会是中国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它联合了南方的大多数会党,促进了同盟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