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异同点比较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异同点比较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92 更新时间:2023/12/9 1:00:14

商鞅变法与莽改制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

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都是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事件,这两次事件都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矛盾,巩固统治阶级的力量而进行的改革,但是两者之间也具有很多不同之处,那么商鞅变法与王莽改革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商鞅变法图片

想要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同或者不同之处,首先还要了解这两次变革的大致内容。首先在商鞅变法中只有拥有军功的贵族子弟才有更多的权利,而没有建立军功的贵族,虽然家中富有也不可以铺张浪费,以此来禁止私斗。废掉了之前的世袭制度,希望贵族子弟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获取官位。这次变法还指出居民如有一家有罪,需九家一同告发,否则十家连坐。还有推行县制,同时还奖励耕织。主张要重视农业忽略商业,如果一个人因为游手好闲而贫困,那么该人的全家都会被罚为官奴,以及统一度量衡。

而王莽改制实行王田私属制,开始实行五均,赊贷和六管等政策,另外还改革了货币的相关政策,实行宝货制。但是反复改变币制,造成了社会经济的不稳定,而地名的频繁变更也带来了许多的隐患。

这样一来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十分明显了。二者相似的地方在于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主要还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而不同之处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实力空前强大,为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固的基础。而王莽改制由于王莽本人刚愎自用,在再加上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因此没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矛盾最终以失败告终。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王莽图片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中首先就是因为过度追求复古,这一点十分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王莽本人在改制时,一味的想要复古,他坚持认为复古是在改革中最为重要的,所以他的一切政令和设施都效仿古代,到处都是古色古香。为了解决土地兼并这一问题,他下诏实行王田制,希望以此可以制止土地兼并现象。但是,土地私有制在那时的我国已经出现六、七百年,想要立即废除,实属空想,根本不切实际。因此这一制度受到了众多地主们的极力反对,导致最终被废除。

另外王莽为人一味的追求虚名,虚荣心较强,对改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估计严重不足,因为导致许多改制中的措施都半途而废或是仅存于诏令中根本就没有实施。初次之外他也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王莽除了爱逞强之外,还过度自信,盲目追求儒家经典,固执己见,非的自以为是。而且他过度亲小人,远贤臣,致使满朝净是一些阿谀奉承,颠倒黑白之人,因此,改制失败肯定是必然的结果。

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还在于王莽改制期间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灾害史书有记载。此次灾害累及的地区是非常多的,而且持续进行的时间也有些长,面对如此重大的灾害,就算是在一个国库充足,社会稳定的国家也会给其造成重创,更况灾难是发生在一个社会不稳定,正处于改革时期的国家。

王莽改制的影响

王莽改制最后是失败了,落得个身死国亡的下场,但对于这次改革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王莽改制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那么王莽改制的影响究竟有哪些呢?

王莽图片

首先王莽改制的影响的积极的方面表现在,建立了新朝,通过托古改制,兴周礼之治,挽救西汉的统治,王莽在经济上面实行王井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井田制度,这其中体现了儒家的理想社会,也为后来的中国土地制度的完善尽了一份力。另外奴隶制度的废除也促进社会大幅度进步。在改革币制方面王莽提出虚值钱币,类似与现代的债券,借此从民间集资。其中最突出的是“五均六菀”,也就是说在几个大型城镇设置五均官,将盐,铁,酒等收回国有,延续了中国封建时代重农抑商的色彩,收取商税,虽然体现了粗浅的价值体系的规律,但却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宏观调控的科学性。

但是王莽改制的影响主要还是负面的,他曾一度被各个阶级的人士捧的高高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所抱得期望太过高,那么也就会出现更加失望的感觉。当后期王莽不再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的时候,水就覆舟了。王莽改制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而且也导致边境不稳,各少数民族冲突不断,民族关系恶化,多次出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王莽改制的影响显然是弊大于利,其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必然。改革最终还是失败了,直接导致了王莽本人的不得善终,同时也使新朝覆灭,间接导致了后来汉王朝在东汉末年积弊渐多,最后不但改朝,还换了代。

标签: 商鞅变法王莽改制

更多文章

  • 汉朝推恩令的意义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 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推恩令

    推恩令的意义推恩令有什么影响汉朝推恩令汉朝推恩令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的一项制度,推恩令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确立起来的,之所以要颁布推恩令,是因为在当时一些权势大臣的势力过于大,已经影响到了皇帝的统治,皇帝为了改善自身被动的局面,便出台此制度来使得权势大臣的权利有所减弱,从而对自身的统治有所稳定。推恩令的

  • 顾炎武为何抨击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顾炎武

    顾炎武为何抨击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做出过非常多的贡献,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在中国的任何一个时期科举制都真正发挥了他的作用,在顾炎武在世的时期就是科举制度低迷的时期。顾炎武大力抨击科举制度,那么顾炎武为什么要抨击科举制度呢?顾炎武图片首先顾炎武认为

  • 共进会的主要成员 共进会组织目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共进会

    共进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所以它的成员多数为日本留学生,社会背景都相当不错。共进会成立的时候,曾经发表过两种宣言,这两种宣言解释了这一组织的目标,是共进会革命活动的指导纲领。参与成员1907年8月18日,张伯祥、邓文翚、焦达峰、孙武、刘公等主要人物,在日本东京,开会讨论后正式成立了共进会。共进会的最初参

  • 共进会的性质 共进会和同盟会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共进会

    共进会是中国近代的一个革命团体,人们通常将其与中国同盟会联系在一起,而它确实也和中国同盟会有很大的联系。共进会和同盟究竟是什么关系、它的性质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这些意见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意见认为:共进会是中国同盟会的外围组织,它联合了南方的大多数会党,促进了同盟会革命

  • 光复会的历史功绩 如何评价光复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光复会

    光复会作为中国近代的革命团体,曾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诸多原因,光复会后来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以至于后人对这一组织的了解非常少。那么,光复会究竟为中国革命有哪些功绩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光复会呢?光复会的历史功绩在现存的辛亥革命史著作和研究中,人们较多地强调湖北日知会、共进社,科学

  • 保路运动的影响和意义:保路运动如何导致清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人心中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受到冲击,极大鼓舞了民主革命党人的士气,除此之外,它牵制了清廷的大量兵力,对当时中国的局势也有很大的影响。正是这样的影响让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非凡。保路运动的影响1、保路运动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经历了清政府长达200多年的封建统

  • 金宣宗南迁最终下场是什么 金宣宗年号 金朝使用货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宣宗

    金宣宗南迁最终下场是什么金宣宗南迁金宣宗是金国的第八任皇帝,他在位期间让国家一再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主张极其强硬,丝毫不顾及大臣的意见,尤其是金宣宗南迁事件,将金国推向了灭亡。金宣宗照片金宣宗南迁在历史上又称为“贞佑南迁”,这件事情发生的背景是:成吉思汗统治的蒙古部落逐渐的强大

  • 商朝晚期的都城是殷墟还是朝歌:两地都曾是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朝

    关于商朝晚期的都城究竟是殷墟还是朝歌一直存在争议,虽然随着大量甲骨文的出土,殷墟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商朝晚期的都城。但是《封神演义》的记载也并非空穴来风,根据郭沫若等人的研究及相关史料记载的推断,恐怕殷墟和朝歌都是商朝晚期的都城也未可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因甲骨文的大量出土而被认定为商代晚期的都城。对

  • 孟津观兵究竟去了多少诸侯 八百诸侯会孟津可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孟津观兵

    中国有一个典故叫“八百诸侯会孟津”其实就是“孟津观兵”。从字面上看,所谓孟津观兵似乎声势浩大,八百诸侯再加上诸侯各自的军队,规模惊人。那么,历史上孟津观兵究竟去了多少诸侯呢?真的有八百个?有句话叫“天下兴亡看洛阳,九朝古都半孟津。&rdqu

  • 安史之乱全过程是怎样的 安史之乱的过程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叛乱之战(中国,755~763年)安史叛乱之战,起于唐天宝14年(公元755年)11月,迄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正月,前后历时7年零2个月。唐代自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对内励精图治,革除前朝积敝,对外破降契丹、突厥,击败吐蕃,使唐太宗所开创的贞观局面得以复振,出现了所谓开元盛世。但到开元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