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的原因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4/1/27 18:04:19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中国历史中,春秋末年的时候,韩家、赵家、魏家它们三家一同去瓜分晋国。晋国从献公的时候开始,就有了规定,规定不许设立公子或者公孙当贵族,所以当时晋国的公子公孙们只好都离开了晋国,然后去其他国家展开自己的仕途,然后就是有了后来大家所说的晋国是没有公族的。

三家分晋图

因为晋国的政治制度是排斥公族的,所以导致了异姓人和国姓人之中的卿大夫有了权势,而且国家的政权也渐渐地被他们这些人所掌握和控制。到了春秋中期的时候,当时的政治局面已经发展到10几个卿大夫的家族完全控制晋国的政治局面。在经过了不断地吞并和战争博弈,一直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全国只剩下了韩和魏,赵和范,智和中行这6家在当时最大的宗族,一起并称作六卿。这6个代表了新兴发展势力的宗族势力,一起和晋国的旧贵族斗争,斗争异的激烈,斗争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旧贵族慢慢地变得没落。

六卿它们分别采取进行新式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此增加自己的实力。在6卿之中韩家、赵家、魏家的改革就特别的彻底,而且有效。后来赵家又把范氏和中行氏给灭了,以此强迫他们从晋国逃出来。到了春秋末年的时候,智氏的势力是最强的,赵国想办法,它联合了韩家和魏家一同消灭了智氏。由此一来,晋国长时间被卿大夫长期兼并的战争可以说告了一段落了,三家得到了周威烈的册封,成为了诸侯。到了公元前376年的时候,韩家、赵家和魏家废除了晋国历史上最后的君王,也就是晋静公。以此,最终他们三家完成了分晋的历程。三家分晋其实是新旧势力的相互斗争的过程,同时也是春秋时代过渡到战国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家分晋的原因

历史有时候是惊人的相似,有时候也是有巧合的,所以正所谓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战火连天,天下动荡不安,时局不稳。在魏国蜀国和吴国三个国家分立经过几十年之后,最后统一均归于晋国。在公元前403年时候,也就是春秋时期,那个中原地区经称霸多年的晋国已然变得分裂,分成了韩国、赵国、魏国,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三家分晋”。

三国分晋图

“三家分晋”在历史上有非同一般的历史意义,它是春秋时期从此进入战国时期的标志。在春秋时期,很多弱小的诸侯国都被大的诸侯国兼并。有一些国家内部也发生了很多的变革,渐渐使这些大权落到了几个关键性的卿大夫的手里。

当时比较强大的晋国,一直到了春秋末期,国王的权力渐渐开始变得衰落,实权是由晋国六家的卿大夫分别把持着。在后来的争权夺势,明争暗斗下有两家卿大夫被其他四家给打败了,逃离了晋国,然后只剩下了智家和赵家,韩家和魏家,其中智家实力最强。分晋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晋侯早就被架空了,代替他作为晋国的权威的一部分势力也被消灭了。这使得赵家魏家韩家三家可以相互制衡,因为无论是哪家,他们都不愿去攻打其他一家,实力相当,而且都不愿意再当晋候的手下,再做他人的臣子。所以,三家分晋国得以实现。

三家分晋是怎么回事

在春秋末年的时候,韩家、赵家、魏家三家一同去分权于晋国。晋国从献公的时候,就有一些政治规定,法律规定不许设立公子和公孙当贵族,所以当时晋国的公子和公孙们只好都离开了晋国,去其他国家开展自己的仕途,谋取别的国家的官职。后来大家所说的晋国是没有公族的就是这个原因。

标签: 三家原因三家中国历史秋末年的时候韩家赵家

更多文章

  • 姜太公兵法讲述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太公,兵法,讲述,什么,内容,姜太公,兵法,就是,一部,古

    姜太公兵法姜太公兵法就是一部古代著名的兵书,相传汉代名将张良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子弟,一个神秘的老先生看他气度不凡,将来必成大业,用心助他成才,于是就是在一个深夜向他传授了这部奇书。张良回家后日夜苦读,终于领悟了其中的精髓,才能进步神速,眼界开阔,后来才能成为辅佐刘邦建立汉朝的良将。姜太公兵书也许没有

  • 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深厚友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纳兰,容若,顾贞观,贞观,深厚,友情,纳兰,容若,顾贞观,贞

    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纳兰容若虽是满人,在后人看来,纳兰容若的骨子里更像是汉人。他喜欢诗词歌赋,喜欢和才高八斗的汉人把酒言欢,谈天论地。在纳兰容若所交往的汉人朋友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顾贞观。纳兰容若与顾贞观的友情,至今被后人津津乐道。纳兰容若剧照常言道,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对纳兰性德而言,顾贞观就是他一

  • 曹魏皇帝曹芳年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魏,皇帝,曹芳,年号,是什么,曹芳,年号,中国,古代,历代

    曹芳年号?在中国古代,历代皇帝都有年号用来表示年份,只要是发生国家大事或者是天降祥瑞等大事,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在世的时候,年号少说有一个,多则十几个。年号的历史意义在于新皇帝登基的时候,为了跟上一任皇帝有所区别,新皇帝会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其实年号是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旧版三

  • 负荆请罪的起因 负荆请罪的道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负荆请罪,起因,道理,是什么,负荆请罪,起因,蔺相,因为,完

    负荆请罪的起因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以及渑池之会两件大功,深得赵王的器重,从一个小小家臣到位列上卿,地位甚至在战功赫赫的大将廉颇之上。因此,廉颇感到不满和羞辱,于是有了之后“负荆请罪”的故事。蔺相如雕像公元前283年,因为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国知道后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因为担心把玉璧给了秦国后对方

  • 皇甫绩守信求责的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甫绩,守信,求责,典故,皇甫绩,守信,求责,大家,熟悉,隋

    皇甫绩守信求责皇甫绩是大家熟悉的隋朝著名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关于他的一些典故,也一贯的被人们津津乐道。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皇甫绩守信求责,说的是皇甫绩小时候的故事。皇甫绩画像皇甫绩守信求责,说的是皇甫绩小的时候,父母双亡。但是当时皇甫爷爷还在,就把他接到了自己的身边,把小孩子抚养长大。也有人说,是皇甫绩

  • 陈庆之尔朱荣之间发生过何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庆之,尔朱,之间,发生,何事,陈庆之,尔朱,在历史上,其实

    陈庆之尔朱荣陈庆之在历史上其实也算是一个传奇一般的人物了,在他的前半生之中并没有任何的功绩,可以说连带兵打仗都是没有记录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后半生却慢慢的都是非常震慑人的战绩。许多人都知道在那个时期尔朱荣算是一个军事上的人才了,可是陈庆之却将尔朱荣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可见陈庆之本身的才能是多么出众

  • 魏国皇帝曹芳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皇帝,曹芳,怎么,死的,曹芳,怎么,死的,魏国,几任

    曹芳是怎么死的曹芳是魏国的几任傀儡皇帝中的其中一个,他的一生都是懵懵懂懂地在大臣的影响下做事。后来因为效忠他的大臣们想要对司马师出手而被司马师废掉。之后他就一直是一个诸侯王。那么曹芳是怎么死的呢?曹芳画像曹芳是上一任皇帝的养子,仅在八岁时就登基为帝。登基之后的曹芳,听从了曹叡的话,封曹爽和司马懿两人

  • 隋朝大臣皇甫绩传 皇甫绩字功明有何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朝,大臣,皇甫绩传,皇甫绩字,功明,有何,皇甫绩传,详细

    皇甫绩传皇甫绩传是详细记叙皇甫绩这个人物生平的一篇文章,其实皇甫绩传在两本书里面都有,一本书是隋书,一本书是北史。由此可见,皇甫绩在当时,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一提的名人。皇甫绩画像皇甫绩传的内容其实是大同小异的。都是从皇甫绩童年时代开始说起,皇甫绩这个人小时候就很了不起。因为没有父母的宠溺,所以过分的

  • 陶弘景的书法写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陶弘,书法,写得,如何,陶弘,书法,许多方面,都有,涉猎,研

    陶弘景书法陶弘景对许多方面都有涉猎和研究,医药、炼丹、天文、地理等等。他一生才学不凡,是当时有名的知识分子,而中国古代文人大多精通书法,陶弘景也不例外,他工于草书和隶书,还擅长行书。《瘗鹤铭》局部陶弘景一生都很喜欢写作,所以可以著作等身,这也练就了他的一手好书法。据史书记载,他年仅四五岁就开始喜欢写

  • 陶弘景所写的诗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陶弘,景所,写的,哪些,陶弘,道士,擅长,医学,养生,此外

    陶弘景的诗陶弘景是道士,擅长医学养生,但此外,他也是个文学家。因为他隐居山林,时常游山玩水,喜松涛,观山涧,得见美景自然要吟诗作赋,他的诗歌虽然大部分已经亡佚,但还有部分保留下来。《诏问山中何所有诗以答》陶弘景有一首《诏问山中何所有诗以答》,从诗名就可以知道,这是他用来回答皇帝关于山中有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