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79 更新时间:2024/1/19 17:17:25

温体仁周延儒

对于温体仁和周廷儒这二人,《明史》中把这两人归纳到了奸臣传中,认为就是崇祯帝重用他们两个奸臣,才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一致认为温体仁的奸远胜于周廷儒。

刘季卿版温体仁

两个人都只是朝中大臣,都还没有资历入阁,在朝中推阁臣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被推荐,于是乎,两个人心中极为不满,就准备相互勾结。先是由温体仁发难,之后周廷儒从中推波助澜,把魏忠贤一案重新翻出来,借题发挥,就是为了推倒钱益谦等人,为了让崇祯帝感觉到参与此次推选,朝中大臣们有都结党营私之嫌疑,想要否定所有的推选名单,并且罢免了钱益谦。

就是通过这次事件,周廷儒再一次的取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破格升为礼部尚书,参与国家决策。野心勃勃的周廷儒并不满足这些,再次勾结温体仁等人,设计杀害了大将袁崇焕,他的真实目的就想要把在他之上的几人都给除掉,最终的目的就是当上内阁首辅。

可怜的周廷儒当上首辅没多久,就遭到了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温体仁背后倒戈,温体仁不顾昔日的友情。他觉得自己已经羽翼丰满,采取措施,想要取而代之。于是,他抓住了周廷儒的三件事情,开始背叛周廷儒,暗中唆使百官对其的弹劾。崇祯帝看了这些奏折大怒,将要怪罪到周廷儒身上,而可怜的周廷儒还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温体仁身上,但是他不知道温体仁是为人,将其拖下首辅之位,罢官还乡。

温体仁在位之时,导致朝政很乱,还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但是温体仁一死,朝局大乱。周廷儒才出山,继续官复原职。

我们可以从两人担任首辅的时间判断,在明末时期,温体仁连着当了8年的首幅,而周廷儒只是当了2年就已经抵挡不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温体仁的奸诈是远超于周廷儒。

历史人物温体仁的评价

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后在京城一直为官,从低级的位置一步步地上升,最后坐到了明朝大臣最高的位置——首辅大臣一职。但是温体仁坐上这个位置并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而是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残害忠良坐上来的。

温体仁画像

温体仁的处事圆滑之厉害,从他历经数朝还能安稳度日就可看得出来。魏忠贤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过的有模有样,魏忠贤垮台的时候,他也能独善其身。但是前期的温体仁毕竟没有多少名声,在朝中没人把他放在眼里。这样他也只能在底层干一辈子,这他是万万不做的。

当崇祯帝开始遴选首辅大臣的时候,温体仁借机翻出钱谦益的陈年老账,弹劾他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当年的浙江会试就是证明。于是多疑的崇祯信了,钱谦益倒霉了。但是朝中还是有明眼的大臣,他们不信。于是一个个上书为钱谦益辩护,并指着温体仁。温体仁有借机胡诌了一番,说这些人都是钱谦益的旧党,都是一群蛊惑皇帝的奸吝小人。崇祯帝又信了,于是这帮人倒霉了。然后温体仁坐上了首辅大臣,明朝在最后的十几年更加地乌烟瘴气。

温体仁本身没有丝毫才干,在任职期间就是爱耍结党和排除异己,被他折腾过的人有数十人。本就处在风雨飘摇之际的大明朝,急需能查善变处事机敏的掌舵者来带它度过危机,但是有了温体仁,那是误国误民。不仅蒙蔽了崇祯帝的双眼,还使得朝中原本精炼的大臣一个个被罢黜,留下来的都是一帮自私自利的小人。所以后人对温体仁的评价就是,彻头彻尾的误国奸臣。

标签: 奸臣温体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温体周延

更多文章

  • 嘉靖与严嵩的君臣关系如何 严嵩为何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嘉靖,严嵩,君臣,关系,如何,为何,抄家,嘉靖,严嵩,嘉靖与

    嘉靖与严嵩《嘉靖与严嵩》是一本历史图书,作者名叫苦乡,2011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平装版共354页,定价38元。由名字就可以知道,该书讲的是嘉靖皇帝与他的宠臣严嵩之间的故事,而它的全名还包括“是非君臣”,可以说整部书是在为这两人平反。《嘉靖与严嵩》苦乡是湖北人,原来是一个农民,后来发表了许多作品

  •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神农尝百草出自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神农,百草,故事,出自,哪儿,神农,百草,故事,上古,时期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上古时期在烈山里有一位与众不同的人,他在烈山里的一个石洞中出生,牛头人身。由于他的外貌不同于常人,再加上他非常勤劳,又比一般人勇敢,长大后大伙儿便推选他当了部队的首领。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鸟儿衔种中得到了启发,便发明了农业。这个发明对人类的贡献非常大,于是大家给他起了神农这个名字。

  • 曹操年龄是多大 曹操武力值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年龄,多大,武力,值高,曹操,年龄,孟德,小字,阿满

    曹操年龄曹操,字孟德,小字阿满。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享年65岁。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曹操像父亲曹嵩在朝中官位颇高,所以曹操一开始的仕途就颇为顺利。只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朝岌岌可危,曹操在刺杀董卓不成之后逃出,之后在陈留起兵,打的是匡扶汉

  • 曹操屯田高明之处在哪 曹操割发故事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屯田,高明,之处,在哪,割发,故事,解析,曹操,屯田

    曹操屯田曹操是就是在乱世之中出的枭雄,东汉末年的连年战乱,身为这场混乱的参与者和煽动者,曹操连年征战沙场。战争的基础是什么呢?人力?武器?战力?都对也都不对。《三国演义》剧照在战争中,粮食就是物质基础。所以粮食是不能断的,可是要怎么保证粮草的充足呢?曹操相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使用屯田制。曹操为了确保

  • 明朝奸臣温体仁玩弄权术 温体仁排挤过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奸臣,温体,玩弄,权术,仁排,挤过,温体,玩弄,权术

    温体仁玩弄权术从崇祯元年(1628年)到崇祯十年(1638)的这十年间,有多位原来的朝廷大臣被温体仁排挤,内阁官员的人事调动更是多达五十多人,但是温体仁还是稳稳坐住了自己的位置。温体仁之所以能做到这种地步,不在于他有多少出众的能力,而是他懂得玩弄权术,左右逢迎,欺下媚上。崇祯帝在刚刚进入崇祯皇帝的视

  • 三国曹操百员部下到底是谁替曹操说降了徐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曹操,百员,部下,到底,谁替,徐晃,曹操,部下,良多

    曹操部下曹操部下良多,因为曹操礼贤下士,虽生性多疑,却善于采纳旁人的意见,所以无论是文臣或者武将对曹操可谓是忠心不已。曹操部下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谋士和将领。曹操像其下的谋士有惊才绝艳的郭嘉,可惜英年早逝,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后,还曾感叹如果郭嘉未死,他不会如此大败。之后还有荀彧、戏志才、荀攸等出色

  • 严嵩和张居正有何关系 对他们的评价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严嵩,张居正,有何,关系,他们的,评价,一样,严嵩,张居正

    严嵩张居正严嵩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时期的内阁首辅,而张居正是之后万历皇帝时期的内阁首辅。两人都是一时的权臣,而且都有贪污受贿之类的情况,不过严嵩败坏朝政、祸害国家,张居正因为改革朝政而对社稷有功,所以后世对两人的评价十分两极。张居正铜像严嵩和张居正,除了地位和品德方面有些相似之处,两人之间本身也存在不少

  • 曹操定都在许昌了吗 曹操定都许昌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都在,许昌,定都,真正,原因,曹操,定都,自立,魏国

    曹操定都曹操在自立魏国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他会定都洛阳,毕竟无论是地势还是政治因素,洛阳都是首选,但是最后曹操却在许昌定都,改许昌为许都。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在许昌定都呢?曹操抚琴图一说是,洛阳当时在董卓的的破坏下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都城,所以谋士们都劝曹操定都许昌。二说是,曹操当时觉得许昌有粮,可以维持一个

  • 揭秘曹操为什么诳父 曹操诳父经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揭秘,曹操,为什么,诳父,经过,如何,曹操,诳父,一个,放荡

    曹操诳父曹操呢,是一个放荡狂傲的人,这似乎是他的本性,因为在曹操的小时候就是这样的个性。由于少年的曹操一直过的很随性,这让他的叔父很不满,就和曹操的父亲——也就是曹嵩告状,疏略曹操的种种不是。曹操与曹嵩在古时,很看重辈分,即使曹操天不怕地不怕还是怕自己的父亲。所以在曹操知道了自己被告状之后很担心。但

  • 揭秘严嵩是怎么倒台的 严嵩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揭秘,严嵩,怎么,倒台,死的,严嵩,倒台,专权,二十年,最后

    严嵩倒台严嵩专权了二十年,最后还是倒台了,不仅被削官还乡,儿子不久也被定罪杀头。而严嵩自己后来无家可归,在外流浪两年后,因病而死,死后还无处安葬,无人吊唁,可以说悲剧十分凄惨。戏剧里的严嵩严嵩的地位和权力,说到底全部来自嘉靖皇帝对他的宠爱,因此严嵩最后倒台也必然跟皇帝有关。明世宗嘉靖皇帝是一个十分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