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学家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集笺校是什么

文学家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集笺校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75 更新时间:2023/12/24 3:52:32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湖北省公安县人,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曾担任过知县、稽勋郎中、博士等职位。他家有三兄弟,不过人们都认为他是他们三兄弟中成就最高的人。

袁宏道像

他是明朝反对复古学的主要人物,他在文学上反对文章模仿秦汉,诗文模仿唐代的做法,他认为写文要真实,要与时俱进,不能总是停留在前人的基础上,不要总拘束于一个套路上。

袁宏道自小就非聪明,善于写文章,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是诸生了。即使他当任过如此之多的职位,但他还是不太喜欢当官。在他中了进士后并没有做官而是去外地拜师学艺、游历山水。他在县衙只当了二年的县令就辞去工作去苏杭那一带游玩,并且写下了很多令人称赞的游记。

他十分喜爱大自然的风光,甚至还冒着生命危险登上高峰,他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此怜惜自己的身体,那还怎么游山玩水?”“与其在床上死掉还不如死后当作一块石头”这两句话不难看出,他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已经深入骨髓了。同时,在他的登山游水的过程中,他的天性得到了解放,个性更加地明显,写作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在后来,袁宏道收到了他哥哥的信让他去京城任职,他只能放弃游山玩水的乐趣去了北京,在北京当老师。没过几年,他便因为病重而死在了故里,享年四十三岁。他去世之后,买棺材的钱都是其他人帮忙赞助卖掉自己的作品凑的。

袁宏道集笺校

袁宏道明代著名文学家,湖北公安人,他在明代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他的另外两个兄弟袁宗道袁中道开创了文学流派“公安派”。

袁宏道集笺校

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承袭,主要变通,提倡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抒发个人的真实情感。他一生为官,但又钟情于山水间,便毫无犹豫地辞去了官位,游历于苏杭一带,写下了多篇游记,如《西湖初游记》、《天目山》等等。在游玩的过程中收到了在京城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做官,这才让他收敛了他游玩的兴致。在京做官的期间,他也会在休息的时候跟三两个朋友去北京的郊外游玩,同时写下了《满井游记》这篇游记作品,这个作品已被编入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中。

《袁宏道集笺校》是袁宏道所写的诗文的总汇,由钱伯城先生整理、汇编,此书共有分为三册,书中有写风景的,有些人物的,也有记事的。他的散文作品非常有特色,清新明快,让人读了以后觉得豁然开朗。篇幅长的作品总字数达到一千多字,但篇幅小的作品却只有寥寥二、三十字。文章题材丰富,非常吸引人,其中《斗蛛》、《畜促织》等是描写当地风俗民情的散文。游记文文笔优美、刻画十分细腻、真实,如《天目山》、《西湖初游记》等等都是他的佳作。人物描写的作品数量也很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逼真、性格突出,生动形象,如《醉叟传》、《文长传》等。

西湖袁宏道

袁宏道,明朝著名的文学家,酷爱游山玩水,并把自己所看所想都记在了游记上,他在辞去县令后便来到了苏杭这带,也写下了不少的散文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其中有一篇《西湖》游记正是他游玩西湖时写好的文章。

更多文章

  • 长平公主怎么死的 长平公主的下场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公主,怎么,死的,下场,揭秘,长平,公主,怎么,死的

    长平公主怎么死的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之上,明朝宣告灭亡。但是得胜后的李自成立刻显现出小农那种低眼界的弱点,入京后只知道享乐纵欲,待到与彪悍的清军交战时已然是军机涣散,败是迟早的事。入关后的清廷开始以各种方式清剿明朝的残余势力,其中就包括利用长平公主这样的皇室女眷,来引诱剩下

  • 王钦若为何受奚落 王钦若登泰山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钦若,为何,奚落,泰山,之事,王钦若,奚落,王钦,若是,宋

    王钦若受奚落王钦若是宋代人,为北宋的宰相。后人评价王钦若时,认为王钦若一生有过也有功。他为了讨得宋神宗的欢心,不惜伪造天书、挑拨离间、嫁祸他人;但是王钦若编修了《册府元龟》一书,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王钦若爱惜人才,在位期间,王钦若提拔了很多有志之士,为北宋朝廷输入了一批人才。电视剧《大宋

  • 刘伯温玄机诗内容解密 刘伯温玄机诗的影响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伯温,伯温,玄机,内容,解密,影响力,刘伯温,伯温,玄机

    刘伯温玄机诗众所周知,明代著名大臣刘伯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对于奇门遁甲也有所研究。因此,刘伯温在奇门遁甲方面也留有作品,也就是《玄机诗》。刘伯温画照《玄机诗》立足于奇门遁甲之道,将生活当中的一些常见的事物,赋予一些象征色彩,从而告诉人们应该去做什么,不应该去做什么。在《玄机诗》刚刚问世的时

  • 丁谓巧送书信的故事 丁谓修建皇宫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丁谓巧,书信,故事,丁谓,修建,皇宫,之事,丁谓巧,书信,原

    丁谓巧送书信丁谓巧送书信的原文是:丁谓在朱崖,家于洛阳,为书叙致真宗恩遇,厚自刻责,且励家人不可兴怨。遂寄洛守托达于家。洛守不敢私开,遽奏之。上览而感动,遂有雷州之命。丁谓画像原文的内容是,丁谓遭到了宋真宗的贬官,被贬至崖州,而丁谓的家在洛阳。丁谓给家人写了一封信,信中写的内容都是感激宋真宗的知遇之

  • 揭秘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差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揭秘,王安石,司马光之,间的,差异,王安石,司马光,说起,两

    王安石与司马光说起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人都是北宋时期的明星人物,王安石发动了王安石变法,司马光编纂了《资治通鉴》,在成就上两人在各个领域各有春秋,有说法认为两人曾是好友,且很多方面都有共通点,可谓是知己范畴的。两人的学识,性格等多有相似之处。但在治国领域的见解及理念却截然相反。司马光砸缸插画王安石江

  • 三国中贾诩怎么死的 贾诩墓现在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国中,贾诩,怎么,死的,贾诩墓,现在,在哪里,三国,贾诩,生

    三国贾诩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像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强。在三国中主要有这几点谋略:效力凉州、献计张绣、劝绣归曹、离间马韩、支持曹丕,这

  • 贾诩乱武事件经过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贾诩乱,武事件,事件,经过,贾诩,为什么,叫毒,贾诩乱,乱武

    贾诩乱武文和乱武,指的是东汉末年李傕、郭汜等为权力争夺大汉天子汉献帝的事件。因为这件事的谋事者是贾诩,贾诩字文和,所以又叫文和乱武。贾诩像贾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观察入微,还拥有令人折服的交流能力,虽然他有许多过人之处,但从客观历史来看,汉朝的灭亡,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因为在他投奔曹操之前,为李

  • 刘邦的夫人只有吕雉一个吗 刘邦的妃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夫人,只有,吕雉,一个,妃子,介绍,刘邦,夫人,吕雉

    刘邦的夫人吕雉,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早在刘邦担任小小的亭长之时,吕雉就被父亲嫁给了刘邦,要说刘邦的夫人,吕雉是唯一的一个。布衣吕雉(剧照)吕雉的父亲,人称吕公,家境殷实,后来因为躲避仇家,被迫搬到沛县,吕公和沛县的县令关系非常的好。一到沛县,县令就为吕公举行宴会,那时的沛县大小官员为了巴结县令,纷纷送

  • 三国贾诩是谁的手下 揭秘贾诩一生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贾诩,谁的,手下,揭秘,一生,传奇,三国,贾诩,生于

    三国贾诩贾诩,生于147年,死于223年,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谋士。曾是李傕、董卓、张绣等的部下,随张绣依附曹操后,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贾诩像贾诩在沟通交流方面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说辞对方绝不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强。在三国中主要有这几点谋略:效力凉州、献计张绣、劝绣归曹、离间马韩、支持曹丕,这

  • 大文豪王安石与苏轼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豪,王安石,苏轼,间的,关系,如何,王安石,苏轼,北宋,时

    王安石与苏轼王安石和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人物,两人均是大文豪,很有才气,在文学上造诣颇高。王安石与苏轼可以从两块内容介绍。第一块就是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第二块指的是一本连环画。王安石与苏轼封面一: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王安石推行新法,深得宋神宗的器重与信任,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而苏轼呢则任开封府主考官,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