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人起名有什么讲究?周朝人取名有五原则六禁忌

中国古人起名有什么讲究?周朝人取名有五原则六禁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72 更新时间:2024/1/28 12:20:36

周代的姓名文化在历史上别出心裁。取名的方式多元化,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又有自己的规则可寻。历史记载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周人取名崇尚质朴

中国的姓名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周代以前的历史记载不像后来那么多,人名有限,我们只能从帝王谱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时期的取名规则。周朝建立后,史籍渐多,名人辈出,有足够的资料供我们了解各种姓氏的来源和变化多端的取名方式。

就取名而言,通过阅读《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便会发现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取名方式既崇尚质朴,不拘一格,又追求吉祥,时有禁忌。取名崇尚质朴是三皇五帝以来的传统,从周人的祖先后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后稷的名字叫“弃”,这个名字是他的母亲姜原(又作“姜嫄”)给他取的。传说姜原有一次在野外踩了巨人的足迹,随后怀孕,足月后生下一个儿子,她认为不吉利,便把男孩丢弃在一条窄巷,却发现路过的牛马都避开不踩他,于是她想把男孩放在人烟稀少的山林,结果发现山林里也有很多人。无奈之下,她只好把他丢在结了冰的沟渠上,但还没离开,就有大鸟飞过来,用翅膀把孩子保护起来。姜原此时觉得这孩子很神奇,便抱回去把他养大。因当初想丢弃他,便给他取名“弃”。这种质朴的取名方式,也被周人继承下来,人们不认为像“弃”这样的名字很贱很难听。如周庄王时的周公名叫“黑肩”,鲁成公叫“黑肱”,晋成公的名字更难听,叫“黑臀”,但当时人们都觉得不足为奇,根据生下来的生理特征取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取名多蕴含父辈对子孙的期望

诸如此类的人名还有很多,如郑庄公出生时难产,因此名叫“寤生”,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即脑袋上面中间低四面高,故名“丘”,字“仲尼”。“仲尼”的“仲”字,代表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名字中有排行字,在周代十分流行。这种习俗在周代可追溯到周朝建立前的古公亶父时期。古公亶父是周文王的祖父,他给儿孙的取名方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太伯、虞仲、季历,“伯”代表老大,“仲”代表老二,“季”代表最小。在“季”之前,还有“叔”,“叔”可代表老三,也可代表老四、老五等。如周武王有九个同母兄弟,老大叫伯邑考,武王是老二,老三叫叔鲜,周公旦是老四,老五叫叔度,老六叫叔振铎,武王最小的弟弟叫季载。在先秦名人中,以伯、仲、叔、季入名字的数量最多,一般出现在字中。如伯服、伯阳、伯荒、蔡仲、管仲、敬仲、季札等。

周文王是季历的儿子,传说周文王出生时有“圣瑞”,古公亶父满怀希望,给他取名叫“昌”,并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把振兴周族的期望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这种取名方式其实也很自然,天下所有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很多时候会把这种期望寄托在儿女的名字上。按古代习俗,祖父辈和父辈都可以给孩子取名。

以梦兆和占卜取名在周代也很流行

周初,武王与叔虞母相会时,曾梦见天帝对他说:“余命女(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后来,叔虞母产下一子,手上有一个“虞”字,武王便给他取了这个名。周成王时,封叔虞于唐,叫唐叔虞,是晋国祖先。春秋时,卫襄公有一地位低下的妾氏,被襄公宠幸,怀了孕,梦见有人对她说:“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白话文意思是:我是康叔,让你的儿子一定享有卫国,给你儿子取名叫“元”。康叔是卫国的祖先,这件事襄公知道后,认为是天意,就给这位妾氏生下的儿子取名叫“元”,并立他为继承人,襄公死后,继位为卫灵公。

鲁国人季友将要出生时,其父鲁桓公找人占卜这个小孩是男还是女以及将来的命运。卜者说:“男也,其名曰‘友,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友亡,则鲁不昌。”这个卜者,可谓神乎其技,不仅算出男女,还算出名字。小孩出生后,手掌上竟有个“友”字,于是鲁桓公就以“友”结他命名。

周人总结出五原则六禁忌

但犯忌的怪名字时有出现

鲁桓公还有另一个儿子的名字也很奇特,这个儿子是其夫人所生,因出生日与鲁桓公生日相同,便命名为“同”,立为太子。当时,鲁国有个大夫叫申繻,他对起名很有研究。鲁桓公的太子出生后,问申繻如何取名。申繻说:“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这段话,总给了周人取名的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五个原则是信、义、类、假、象。所谓信,即以出生时与生俱来的特殊标记为名;所谓义,是根据出生时的祥瑞现象命名;所谓象,是以相似之物命名;所谓假,是可以假托万物之名;所谓类,是可以取与其父亲类似的名字。六条禁忌是:不能以国家名为名;不能以官职为名;不能以山川为名;不能以隐疾为名;不能以畜牲为名;不能以器币为命。否则会引起诸多不便。申繻举例说,晋国的僖侯名“司徒”,就废了司徒之官名,宋武公名“司空”,就废了司空这个官名,鲁国的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二山的山名。

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很有道理,事实上,周人起名基本上是遵循这些原则。不过,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出现了很多犯忌的怪名,如熊狂、不寿、圉、乞、丐等等,现代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另外,还有宜臼、杵臼、恶来、洩父等名,也让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商代流行以时取名,帝王均以天干字为名。到了周代,这种取名方式仍然流行,不仅取天干字,也取地支字,如以午、申、寅等字命名。另外,还用四季名称、月亮朔望、霜、雪等字命名,如楚王熊严有四子,其中老大和老二的名字是伯霜、仲雪。

标签: 周朝

更多文章

  • 周桓王征讨郑庄公的失败:标志着周天子权威一落千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桓王

    当年周王室东迁,主要依靠郑国和晋国的力量,一直以来周朝和郑国关系甚密。但随着郑国日益强盛,周平王担心朝政大权被郑庄公操纵,遂刻意削弱庄公的权力,后来周王室征讨郑庄公的失败,为此迎来了春秋时代。郑庄公被时人评人春秋小霸,郑庄公是很有政治智慧的人,就连一代伟人毛泽东都评价他是“很厉害"的人。

  • 西周王朝究竟是因何灭亡的?西周王朝灭亡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周

    周武王姬发为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西周朝后来衰落后,东周兴起。西周王朝究竟是因何灭亡的?这中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小编将为你揭秘西周王朝灭亡之因。在《史记》里,司马迁记载一个盒子:"昔夏后氏之衰,有二神龙止于夏庭而言曰:余,褒之二先君也。"龙是一神秘罕见的物种,许多历史记载里,都有关于龙的记载。

  •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把天下分为36郡,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李斯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他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有谁知道?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把天下分为36郡,对后世有何影响?对后世有

  • 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从成功到失败只经历了六个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原是阳城县一个普普通通的的农民,因为秦二世的暴政、官逼民反萌发了掀竿起义的念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暴动,话说回来,这一次起义从成功到失败只经历了六个月,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夭折了。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对天下人来说推波助澜的大事,这事首先得从一个最低层

  • 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导致陈胜起义失败的三个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陈胜

    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以下是小编总结的陈胜起义失败的三个理由,其一急于称王,其二是偏信、专断,其三是轻重不分、滥封诸侯,陈胜从“兴”到亡,一共才6个月,这段短暂的帝王梦是如何破碎的?我们的周总理周恩来曾对陈胜起义失败说出这样的一段话:“夫陈涉以迁徒之徒,无才无

  • 陈胜吴广起义口号是什么?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正式爆发了,这次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赵泽宁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陈胜吴广起义口号是什么?有谁知道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经过是什么?想知道更多继续往下看。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

  • 楚汉争霸中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众所周知,在这场历经4年的楚汉争霸中,最后的赢家是刘邦,虽然都知道刘邦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卑鄙小人,可是最后他还是胜利了,从客观的角度来评价这一场战争,我是这样理解的,刘邦善于发掘人才与项羽骄傲自满形成对比,其中韩信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家想一想韩信这样的大军事家放在项羽身边,项羽都不知道用,真是浪费人才,

  • 项羽为什么只甘愿做西楚霸王?项羽不称帝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

    自古英雄豪杰谁不想称帝,项羽也不例外,项羽在年幼时就曾有取秦始皇而代之的大志,又怎么会不想称帝呢?项羽不称帝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公元前206年,项羽赶在刘邦的屁股后头进了秦都咸阳。又在“鸿门宴”上搞定了刘邦,确立了自己在诸侯中的老大地位。至此,项羽的威望达到顶峰,有了皇

  • 汉朝皇帝宁与舅爷;共治天下也不信同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众建同姓王,企图与兄弟子侄“共天下”。殊不料祸根深种,到高祖孙景帝时。关东刘氏诸侯王便企图凭“大家都姓刘”的血统资本抢班夺权,发动“七王之乱”,一时天下震惶。眼看同姓兄弟靠不住,抓狂的汉景帝只好放宽一步。以姑

  • 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夏朝的建立者与昌意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夏朝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依据史书记载,夏朝也是第一个世袭的氏族奴隶制王朝。昌意,中国古代传说人,他与夏朝的建立有联系吗?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夏朝的建立者与昌意是什么关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现在的人教版课本中写的是“夏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在人民版的教材中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