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最终导致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 李自成有哪些谋士

李自成最终导致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 李自成有哪些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97 更新时间:2024/1/27 8:59:04

解析李自成最终导致失败的原因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鼎盛时期的李自成大概有一百万人的军队,管辖地区也有数千里,还攻克了明朝的皇宫,但是在面对只有十余万的清吴联军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李自成失败的原因。

《江山风雨情》李自成剧照

李自成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原因就是缺乏过硬的军事实力,通俗点讲的话,就是没有一支精兵。李自成虽然拥有一百万人的军队,但是我们都知道,行军打仗,兵贵在精而不在多。李自成的军队中,能称得上精锐的应该不超过十万人。在山海关大战时,清军先让吴三桂的军队消耗了李自成的大部分兵力,再将清军的核心军队也就是就是六万的满洲八旗军投入战场,如此做法,李自成必然大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自成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对手到底是谁。李自成的军队只满足于打败了明朝的残余军官,夺得了京城就结束了,却不知道其实四处都有想要夺取天下的人。当时那个时候,李自成的对手应该还有许多,比如明朝残余势力、地主武装、张献忠的大西军、清朝政权和蒙古各部等。

在有这么多对手的情况下,李自成把明朝作为主要对手,而对政治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清朝毫无关心。况且努尔哈赤的后金军早在李自成起义之前,就曾消灭了明朝的部分兵力,这一点,李自成竟然没有重视,于是就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李自成为什么最终失败

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李自成全身像

第一个是阶级原因,李自成所代表的是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有着一种特有的局限性。虽然李自成手下有着百万雄兵,但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来支持这百万大军的供给调度,大军所有粮草都靠沿途抢劫,这样的军队和土匪有什么不同。另外,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以后,也没有将长安城当成自己的根据地来建设,反而在长安城内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对于李自成的军队,很多民众都以流寇称之。

第二个是李自成的个人原因,作为一个领导人,他没有一个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与之地位相匹配的智慧,没有与时俱进的政治觉悟。李自成进京之后,做的最蠢的事情就是登基称帝,一旦他这样做,就表明自己是一个乱臣贼子,那么明王朝那些个藩王就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来攻伐他了。其实,当时李自成最聪明的做法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辅佐一个傀儡上台,稳定社会局势,大明王朝稳定之后,区区一个满族那是不足为惧的,要知道袁崇焕仅仅凭借一个宁远城都可以阻止满清十几载。

第三个原因是李自成用人不当,李自成用人不重品行,只重战力,所以手下的大将大都是土匪出身,大军所过之地犹如蝗虫过境,弄的民怨沸腾。不只是大将,还有一些谋士的用,李自成也做的不好。李自成前期任用李岩为谋士,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做法,但是后期的李自成由于自己对李岩的猜忌,从而重用品行不端的牛金星。

最后,阴险狡诈的牛金星向李自成进谗言,毒死了名士李岩,使得军心不稳,最终兵败如山倒。

揭秘人物李自成宝藏之谜

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之后,大肆搜刮金银财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李自成在退出北京城的时候又将大明的国库洗劫一空,有传言说李自成走时带了满满十几艘大船的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最后的归属地是哪呢?现在有两种说法:

李自成的藏宝洞

第一种说法是李自成派手下李过带着财宝逃到张家界的天门山附近,李过看到天门山山高林密,于是就把财宝分成很多部分,命令手下藏在不同的地方。等到手下藏好财宝之后,他又将手下聚集在一起,借着庆祝的名义毒杀了所有的士兵。由此,世上知道李自成财富的就只有李过一人。李过为了守护李自成的宝藏,就在天门寺出家为僧,法号野拂。另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曾有科考队在天门山发现了很多的元明时期的文物,这为李自成藏宝天门山的说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第二种说法是李自成曾藏宝于湖南莽山。今湖南莽山附近有一个村庄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闯王“九驴十八担金银财宝”的说法,传言说,李自成将自己的宝藏就埋在茫茫的莽山之内,该村的村名也曾多次组织挖宝行动,但都没有多大的收获,反而有好几个村名因为挖宝而离奇死亡。正当村名失望准备放弃的时候,有一个村民在莽山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洞穴,这个洞穴有着大量的人工挖掘痕迹,考古队也通过对其年代鉴定,发现这个洞穴建造于明末清初,和李自成藏宝的时间大致,可惜的是洞穴早已空空如也。

李自成有哪些谋士

明末风头最盛的闯王李自成麾下可谓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现今为人们广为流传的谋士就只有李岩和牛金星这二人。

李岩画像

李岩,出身与官宦之家,父亲李精白曾官至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但因为“魏忠贤逆案”的牵连,被削职为民。李岩少时中举,文武全才,爱好打抱不平,时常接济穷人,在家乡的名声极好。

李岩是在李自成率领起义军途径自己家乡的时候才加入起义军中的,他和李自成一相见就谈的很投机,两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中之后,李自成采纳了李岩的“安抚民心”的政策,使得起义军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大大改善。起义军得以由原来的流寇变成了义军,至此,李自成才能建国大顺。但是在李自成进军北京城之后,由于李自成信心的膨胀,再加上旁边同僚对于李岩的嫉妒,使得李岩的很多重要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导致起义军很快失败。在李自成退出北京城的途中,由于听信了另一个谋士牛金星的谗言,杀害了李岩,致使军心涣散。

牛金星是明天启七年的举人,此人通晓兵法,善计谋,崇祯十三年,由李岩引荐至李自成麾下。

牛金星加入李自成麾下后提出了“少刑杀,赈饥民,收人心”九字建议,并被李自成采纳,他是李自成称帝的坚实拥护者,正是由于牛金星的推动,李自成才会顺利称帝。但是,牛金星此人心胸狭窄,嫉妒心极强,同时又贪念权势。他在李自成退出北京城的途中,向李自成进谗,导致李岩被杀,致使大顺军心不稳,很多大将出走。李自成兵败过后,牛金星带领其子投奔满清,当时地满清政府由于牛金星在官员中的名声极坏,所以一直没有安排其职务。最后,牛金星老死于官署之中。

历史人物李自成是哪个朝代的

李自成可以说是明朝人,也可以说是清朝人,还可以说是大顺王朝的人。

李自成连环画

李自成生于1606年,那时是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所以说李自成是明朝人的说法是正确的。李自成从明万历三十四年开始直到明崇祯十七年,一直都生活在大明的统治之下。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亲手结束了大明的统治,这一年李自成率领大军破入北京城内,明崇祯帝于柏树下上吊死亡,这就代表着大明三百多年的统治结束,中国历史改朝换代的时代到来。

同为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如今的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自立为帝,当时身为顺帝的李自成也可以算是大顺王朝的人。李自成在攻破明帝都的时候,又在原明帝都称帝,确立正统地位,虽然这个正统地位只持续了几十天,但总算也算是一个朝代了,所以李自成是大顺王朝之人,也没有错误。

清顺治二年,李自成与清军在九宫山战斗之时失踪。有人说其自缢而亡,有的说他隐居他地,做了一个平平常常的田舍翁,还有的说他出家为僧,并且还成了一个得道高僧。满清进入北京城之后,非常迅速的建立自己的王朝,立国号为清,至此,统治后世几百年的清王朝建立起来了。清王朝建立之后,首要任务就是肃清境内的叛军,李自成余部得到了重点的照顾。李自成在清朝建立之初还是活着的,他在顺治元年还和清军进行战斗,尽管清朝刚刚建立起来,但说他是清朝人也不足为怪。

总得来说,李自成生活的朝代可以用“明末清初”来进行概括。

标签: 李自成

更多文章

  • 唐太宗的“渭水之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渭水之盟

    导读:唐太宗被许多人奉为千古明君,实质上却很少有人知道此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篡改历史的皇帝。因为可以篡改历史,因为心狠手辣,所以实际上“暴君”可以变成“明君”,金正日在朝鲜人民的心中,远比什么华盛顿,林肯这些人伟大的多。从朝鲜的“愚民政-唐

  • 明朝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成就了万历中兴 为何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居正

    导读:中国明史协会的吴晗先生曾说:“读懂万历一朝的历史,就读懂了整个明朝的历史。读懂了张居正,就读懂了万历皇帝。”后人提到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除了对其荒芜国事数十年不上朝感到昏庸堕落以外,也免不了对他童年乃至青年时的处境发出一声悲叹。作-中国明史协会的吴晗先生曾说:&ldqu

  •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组成的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是什么战国七雄并不是全部一起灭亡的,而是由秦国兼并统一了其他的六个国家,然后秦国最终建立了秦朝,但是好景不长,秦朝在统一了中国后,经过了15年就灭亡了。秦统一六国之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统治,在公元前206年的时候灭亡了。秦灭六国形势图在公元前230年的时候,秦国派遣了内史腾去率领大军

  • 天京事变有哪些重要影响 天京事变标志着什么 天京事变究竟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有哪些重要影响天京事变是1856年,天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的一次公开性的分裂。在定都天京之后,天平天国的主要领导人之间产生了间隙,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各自结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进行争权夺利的斗争。天京事变使天平军元气大伤,同时丧失了乘胜歼灭了敌人的有利时机,也是天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朱元璋北伐檄文介绍 谁写的朱元璋北伐檄文 朱元璋北伐为何可以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北伐檄文介绍朱元璋北伐檄文全文为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元朝末年,朱元璋号称吴王,于今江苏南京应天府出兵北伐,命宋濂起草北伐檄文。朱元璋北伐剧照在朱元璋北伐檄文中,提及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言简意干、气宇轩昂的十六字口号成为了朱元璋北伐的

  • 北宋时期方腊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宋徽宗宣和年间方腊起义后剩下的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方腊

    北宋时期方腊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北宋末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比较有名的就是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和宋江起义一样,方腊起义的原因也与北宋黑暗统治有着密切联系。方腊是安徽歙县人,后到浙江一个地主家做佣工。方腊起义图片当时,北宋徽宗崇尚道教,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建延福宫和万岁山。为了让宫殿中布满奇花异

  • 关于大泽乡起义的成语 大泽乡起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大泽乡起义

    关于大泽乡起义的成语鸿鹄之志:陈胜年轻时给人当雇工时,对田间一起农作的人说“苟富贵,勿相忘”,在不被人看好时,又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公元前209年,秦朝廷强征了一批平民到渔阳戍边看守。时逢七月,天降大雨,道路不通,延误了规定到

  • 秦始皇东巡琅琊台有什么意义 秦始皇东巡影响有哪些? 秦始皇东巡时间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东巡琅琊台有什么意义秦始皇在一统中国后,在处理日常政务的同时,为了更好的了解民间,曾经先后五次出征东巡,并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病逝。在这五次的东巡之中,秦始皇诸多东巡之地中,琅琊台则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那么秦始皇是何时东巡琅琊台的?秦始皇东巡琅琊台留下了什么?秦始皇东巡琅琊台代表了什么意义?这些

  • 元朝科举制简介 科举制的实质是什么 武则天对科举制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科举制

    元朝科举制简介元朝开始于1271年,但是元朝科举制度却开始于蒙古帝国统治时期,也就是1238年,元朝科举制因为某些原因,有段时间被废除了,后来在1315年才重新开始实施。元朝科举制度的实施是一波三折的,这对科举制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元朝科举制图片元朝科举制度基本上是没什么创新的,形式上与宋朝的科举

  • 南京条约附件内容 南京条约的时代背景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附件内容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随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图而在《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在1843年10月8日英国又与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附件》,即《虎口条约》(或虎门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