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中山为什么发动二次革命呢? 二次革命带来了不良影响?

孙中山为什么发动二次革命呢? 二次革命带来了不良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38 更新时间:2024/5/5 8:28:47

二次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虽然如昙花一现般很快就失败了,孙中山为什么要发动二次革命呢,二次革命又带来哪些危害呢?

孙中山为什么要发动“二次革命”呢?

1913年3月20日夜晚,上海沪宁火车站。接到袁世凯邀请,准备程北上参加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的宋教仁,在黄兴、廖仲恺于右任等人陪同下,走到检票处。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检票处传出三声清脆的枪响,宋教仁应声倒在血泊中。

顿时车站上乱成一团。凶手趁乱挤进人群,消失在迷蒙的夜雨中……

在被人急送往附近的铁路医院抢救后,宋教仁于两天后含恨去世,年仅31岁。这就是著名的“宋教仁被刺案”。

宋教仁是什么人?宋教仁是民主革命先行者,民国初期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他主张“政党政治”、“议会政治”、“责任内阁”,打算通过国会选举来组织责任内阁,箝制袁世凯的权力,把他置于虽有总统尊荣而无实际权力的地位。为了实现这一套主张,宋教仁于1912年8月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改组后的国民党,吸引了大批官僚政客加入,如愿以偿地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并在1913年的国会大选获得胜利。宋教仁此次到北京,就是打算参照欧洲“内阁制”,以党魁身份组阁。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宋教仁之死,成为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和平梦破

有朋友也许要问,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是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为什么现在变成了袁世凯?这几年孙中山又去了哪里?

原来,武昌起义之后,清廷授权袁世凯总理政务,并统兵镇压革命。袁世凯一面进行军事压迫,一面与革命党接触,要求以逼迫清朝皇帝退位为条件,换取共和国总统职位。

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为了降低革命成本,达到“以和平收革命之功”的目的,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同意了。在袁世凯通电全国,声明赞成共和之后,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到临时参议院辞去了临时大总统一职,让位于袁世凯。

之后,孙中山一直在全国各地考察,到处宣传“民生主义”、“社会主义”、“平均地权”。他想以在野之身,从事实业建设。1913年2月,他又以“全国铁路督办”的身份赴日本访问考察。在日本,他受到了“国宾”规格的隆重欢迎和接待。他在日本考察学校、工厂、铁路,与日本政治家和企业家恳谈,希望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用于中国发展。

2月23日,当孙中山正准备启程回国的时候,听到了宋教仁遇刺的消息。3声枪响,不但让孙中山悲愤不已,更让他打破了和平建设的梦想。原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昙花一现的“二次革命”

孙中山迅速返回中国,在上海与陈其美、居正、戴季陶等会集黄兴寓所,讨论宋教仁案件的解决方法。但国民党内意见不一,部分领导人如黄兴倾向使用和平手法,在不破坏临时约法之下以法律方法抗争。他认为“南方武力不足恃,苟或发难,必致大局糜烂”,主张暗杀袁世凯。

孙中山既不赞成暗杀,对法律解决也不以为然。他主张以武力讨伐袁世凯,说,“袁氏手握大权,发号施令,遣兵调将,行动极称自由。在我惟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迅雷不及掩耳,先发始足制人。”

由于分歧太大,此事暂时搁置。

这一年的4月26日,解决政府的国库空虚问题,袁世凯北洋政府向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约。国民党人认为此举未经现任国会批准属非法。属于国民党的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通电反对贷款。6月,袁世凯宣布免除这三人的都督职务,并派北洋军第六师李纯部进入江西。

7月12日,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在江西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在李烈钧的带动下,江苏黄兴、安徽柏文蔚、上海陈其美、湖南谭延闿、福建许崇智和孙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独立。“二次革命”就此爆发。

但“二次革命”不但在军事上根本就无法与袁世凯抗衡,在政治上也没有得到更多人的拥护。很多地方的官员和商会都反对“二次革命”,甚至不少人指责“二次革命”是国民党与袁世凯争权夺利。就连后来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最力的云南都督蔡锷,当时也保持了中立。这注定了“二次革命”夭折的命运。

7月起事,9月1日,袁世凯的北洋军就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宣告失败。袁世凯随即把黄兴、陈其美等五人列为一等战犯,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等人。孙中山等人不得不再一次开始了他们的流亡之路。

“二次革命”开启政治厮杀的恶性互动

唐德刚认为,“在民国史上,第二次革命实际上是第一次内战。坏事怕开头,打了第一次内战,以后就有第二次了。如果说第一次是个偶然,第二次就是必然了。”

其实,与后来频繁发生的内战一样,民国“第一次内战”的爆发亦非偶然。袁世凯的专制集权及民初政治的乱像固有以成之,但国民党人也责任悠关:在“毕其功于一役”的“革命”未能立奏膚功的情形下,在“革命军起,革命党消”主张备受批判的思想政治语境中,国民党以“革命”手段来解决与袁世凯为代表的政治势力的矛盾,是符合其自身政治思想逻辑的。而这种思想和行为倾向,又不可避免会激起本来就有“反革命”冲动的敌对一方先发制人的考虑。

所以,当孙中山等人谋划发动“二次革命”时,袁世凯很快找到了发兵镇压的理由:“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我受四万万人民付托之重,不能以四万万人之财产生命,听人捣乱。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若彼等能力能代我,我亦未尝不愿,然今日诚未敢多让。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伐之!”

于是,民初政治形成这样的恶性互动:“革命”一方以极端的思想行为向“反革命”一方不断提供以同样极端的手段加以对付的“合理性”证明,而“反革命”一方的“倒行逆施”又反过来不断证明着“革命”的“合理性”。双方互激互励,民初政象也就益形险恶。

标签: 孙中山二次革命

更多文章

  • 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经过如何? 二次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看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力主武装讨袁,然而因为支持的力量不足和自身实力的欠缺导致革命失败,反而使袁世凯获得了民众的支持。二次革命的经过开端1913年7月12日,在袁世凯的步步进逼下,被免职的李烈钧在孙中山指示下,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

  • 秦国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变法

    秦国变法就是传说中的商鞅变法,多亏了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有了良好的经济作为后盾,秦国的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最后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国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那么,是谁采纳并应用了秦国变法商鞅变法呢?此人就是秦孝公,秦渠梁。秦始皇的天祖父。PS秦孝公简介战国时秦国国君

  • 唐代女子如何化妆:鱼鳞贴额头 酒窝处胭脂点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化妆

    双眉间贴着梅花形状的花饰,两颊点上两颗红点……去年,范冰冰、张丰毅、李治廷等领衔主演的年度古装巨制《武媚娘传奇》在湖南卫视迎来大结局。该剧的热播,使剧中武媚娘的妆容成为观众关注的一大热点,网络上还出现了专门的武媚娘妆容软件,网友们争相将自己扮成武媚娘的样子。那么,唐代女子

  • 三藩之乱八旗军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八旗军战斗力到底怎么样三藩之乱八旗军战斗力,已经没有像清军入关时那样强悍了。三藩之乱,清军的主要兵员,以汉人为主。三藩之乱中的清军三藩之乱发生在1673年,而清军入关在1644年,清军结束明朝战争大概花了2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等到三藩之乱爆发之时,八旗军已经近十年没有战斗力。这一点不是最致命

  •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精神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精神是什么五月四日是我们中国的青年节,国家之所以将这一天定为青年节,是因为在1919年的五月四日,众多的年轻人发动了一场救国运动,这一场运动被称作为五四运动,它是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一次运动。五四运动的精神影响了众多的年轻人,那么它的精神是主要哪些呢?五四运动发起人李大钊图片五四运动是一

  • 武周皇帝武则天称帝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原因有哪些?公元69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正式登基为皇。中国向来都是男尊女卑,那么,武则天称帝原因是什么呢?武则天图片首先,贞观末年的时候,充斥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当初,李渊借助的便是农民起义的力量推翻了隋朝,继而建立了唐朝。在唐初的时候,为了巩固封建政权

  •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方略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统一方略到底是什么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文功武治都堪称一流的皇帝,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经济政治和文化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积极的对外用兵很快消灭了很多的割据势力,使得国土的面积大大的提高,在进行对外用兵的时候赵匡胤统一方略到底是什么?赵匡胤的统一方略是&l

  • 吐蕃国历史介绍 吐蕃国历史简介 吐蕃历代可汗世袭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吐蕃

    一、噶氏家族的专权与衰落松赞干布去世后,其孙芒松芒赞(《新唐书》作乞黎拔布)继位,国事由大相噶·东赞代行,是为噶氏家族专权之始。噶·东赞当政期间,抚服边地,规定赋税,区分“桂”(武士),“庸”(奴隶)等级,清查户籍,促进了吐

  • 蒙古族是怎么发展来的?蒙古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蒙古族

    欲要了解元朝的历史,那就必须首先从建立元朝的蒙古族起源说起。蒙古族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前身是什么民族?他有多少年的历史?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的说清楚。在我国数千年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很多的复杂的民族,他们都经过多年的演变,是现在中华民族的祖先。这些民族中,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原地区王朝造成巨大

  • 回纥历史介绍 回纥历史简介 回纥历代可汗世袭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回纥

    一、回纥的名称与起源回纥一词为维吾尔这一名称的古译。在传世的古突厥文碑铭,如回纥《磨延啜碑》(《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碑》)中,作Uyghur(音),一般认为其意为“联合”。汉文译名最早见于《魏书·太祖本纪》登国五年(390)春三月的记载,作“袁纥&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