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唐朝破坏如此严重 唐朝为何还能延续一百四十多年

安史之乱唐朝破坏如此严重 唐朝为何还能延续一百四十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53 更新时间:2024/2/8 9:45:21

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延续一百四十多年,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中原出现的又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这个王朝一共出现了21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后来在众多皇帝的共同努力下,唐朝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唐高宗李渊像

据悉唐朝在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它作为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可谓是声誉远播。

也正是因为唐朝的存在,海外在唐朝之后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如今我们在国外看到的“唐人街”,就是因为这些街道中生活的大多数是中国人而得名。

既然提到了唐朝,那就不得不提及“安史之乱”。此次大暴乱对整个唐朝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不过在它结束之后,唐朝依旧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才彻底覆灭。

这就使得人们好奇不已,该王朝究竟是为什么,能在暴乱之后延续一百四十年多年之久呢?

安史之乱——因

很多人在谈及历史的时候,都会想到“前事之因,后事之果”这句话。因此我们在讨论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延续之前,势必得先搞清楚安史之乱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唐朝的前期发展过程来看,很多人应该会发现这样一点:从唐太宗时期开始,唐朝历任的皇帝们数次开疆拓土。

他们指挥大军先后平定了辽东、东、西突厥以及吐谷浑等地,虽然这使得唐朝迅速成为了一个疆域极其辽阔的国家,可同时也导致中央对边疆的控制被弱化。

为了尽可能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李隆基干脆于开元十年的时候,在边地设立了十个兵镇,它们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唐朝节度使分布图

后来随着节度使们手下的军力日渐强大,中央渐渐出现了难以掌控这些兵镇的情况。彼时安禄山一人便兼有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之职,麾下共拥兵20万。

相比之下,中央的兵力却只有8万不到,在这样的实力差距之下,野心勃勃的安禄山自然会选择起兵造反。

当然了,起初因为唐玄宗分外关注国家建设,因此安禄山也不好磨刀霍霍向中央,可随着唐玄宗的岁数不断增加,再加上杨玉环的出现。

这些均导致唐玄宗逐渐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受杨玉环、杨国忠以及李林甫等人的干扰,唐玄宗开始杜绝言路,排斥忠良,而这也给了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机会。

安史之乱——果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

由于当时各地已经安定很久,因此在看到安禄山大军的时候,很多州县长官都选择了投敌或弃逃。此时虽然有人向唐玄宗禀报安禄山造反一事,但唐玄宗并不相信。

唐玄宗李隆基像

等安禄山都快要打到长安城的时候,唐玄宗才终于相信安禄山造反了,于是他召来杨国忠等人共商大事,并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只不过因为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轻松攻入洛阳,并在公元756年攻破长安,唐玄宗不得不带领着杨玉环等人从延秋门出逃。

后来到马嵬坡附近的时候,陈玄礼看将士们浮躁不堪,为了安抚将士们,陈玄礼请唐玄宗处死杨国忠以及杨玉环等杨家人。

继而在高力士的劝说下,唐玄宗忍痛命令高力士在佛堂缢死杨贵妃。随后大军离开马嵬坡,护送皇帝继续向川蜀地区逃去。

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太子李亨在朔方诸将的推举下自行登基为帝,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之后他命郭子仪李光弼二人为主将,前往讨伐叛军。

经过一段时间的驰击之后,唐肃宗李亨成功收复了河北一带。继而雎阳之战爆发、安禄山被严庄与安庆绪、李猪儿等人谋害致死,安史之乱进入中后阶段。

唐肃宗李亨像

公元757年,邺城之战爆发,因为史思明的存在,唐军的作战节奏被打乱,再加上唐肃宗没有把握好作战时机,唐军部队的后勤供给工作也没有做好。

这就导致唐军在此次战斗中直接溃败。后来到公元762年,唐代宗荣登大宝,在他与后来涌现出来的一众名将的努力下,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彻底宣告结束。

暴乱后——延续

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安史之乱的爆发似乎与唐玄宗和杨玉环等杨家人有着不容忽视的关联,可是从大的方面来讲:

这场暴乱的爆发也是因为唐朝当时制定的藩镇管理政策不够完善。倘若唐朝中央不要将那么大的权力下放给各节度使,估计也不会发生尾大不掉、起兵谋反的事情。

而唐朝后续能够延续下去,且延续时间还长达一百四十多年,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导致的:

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便开始对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进行削弱,并削减了藩镇的数量。

在有关于唐朝的众多史料中我们也能够轻松得知,唐肃宗时期,唐朝的藩镇多达40个,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便痛定思痛,开始“以藩制藩”。

所谓“以藩制藩”,其实就是将内地“藩镇化”,然后用他们的力量去对抗边疆藩镇。其中唐代宗时期的藩镇增加数量并不明显,可见当时代宗对藩镇的态度主要是“姑息”。

后来等到公元807年,唐宪宗李纯在位期间,唐朝的藩镇则仅仅只剩下5个。没有了藩镇割据的威胁,唐朝自然能够延续下去,并且还足足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

安禄山剧照

安史之乱中长安虽然沦陷,但由于唐朝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这导致唐朝遭受的损失虽然严重,但并不致命。

从经济角度来看,国家的首都大多是经济重心,并且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古代王朝都不会选择迁都。

而这也是如今为什么一些城市被称为“多朝古都”的原因。如果原来的首都不再适合国家的未来发展,或者是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这时候统治者才会选择迁都。

当然了,影响迁都的原因还有很多,这得结合当时发生的具体时间来分析。虽说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都依旧在长安,但彼时唐朝的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南移。

并没有受到安史之乱的江南地区完全可以给唐朝提供源源不断的赋税和粮食,这就使得唐朝有一定的资本延续发展下去。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仍旧有很出色的圣明君主出现,他们极大程度上延续了唐朝国祚。

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与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王朝建立后出现的历任皇帝:

开国皇帝对王朝兴衰的影响其实很多,这是因为古代王朝绝大多数重视“祖制”。可以说开国皇帝对待国家以及百姓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来皇帝的态度。

唐朝能够在安史之乱之后延续一百四十多年之久,与唐朝后来出现的那些堪比先祖的圣明君主也有很大关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此人在位期间,对内遏制皇亲和宦官权力,对外收复河湟、抗击外族。

在他的引导下,唐朝相对安定繁荣,后来一直到唐朝灭亡,百姓仍对李忱以及他所统治的那个时期思咏不已。

后人们则将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大中之治”,将他本人称为“小太宗”。且除了唐宣宗以外,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以及唐武宗李炎等均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小结

总而言之,唐朝之所以能够在“安史之乱”以后延续一百四十多年,一来是因为唐朝在后来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削弱藩镇势力;二来是因为唐朝后来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三来则是因为唐朝后期还出现了不少圣明君主,他们或许不像祖宗那样有名,但对唐朝延续做出的贡献绝对不容小觑。

安禄山剧照

补充

最后我们再来补充一点关于安史之乱的内容。在安史之乱中,除了安禄山以及杨国忠以外,最主要的角色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了。

这二人的爱情故事其实感动了很多人,毕竟在那个三妻四妾非常普遍的年代,李隆基能够为杨玉环一人而放弃后宫佳丽三千,这本身就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杨玉环剧照

只不过他们在纵情享受的同时,也忘了自己身上所背负的那些责任。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将他们的故事称为“爱情悲剧”吧。

标签: 破坏安史之乱延续

更多文章

  • 在李建成与李世民这对兄弟间周旋多年,封德彝究竟有何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旋,兄弟,究竟

    封德彝(568年~627年),本名封伦,字德彝,他是唐朝宰相,北齐太保封隆之之孙,隋朝通州刺史封子绣之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电视剧《琅琊榜》的朋友,应该记得这样一个情节。主角梅长苏到了京城之后,先是到好友家借宿了一段时间。好友的父亲,名叫谢玉,是朝堂上地位最高的

  • 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初民,流传,流言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那么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世民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期间虽然也遇到过一些波折,但这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事。可到了年近五旬时,糟心事却一桩接着一桩到来,其中最令他痛苦

  • 能养出古今第一女皇帝武则天的父母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父母,性格

    俗话说得好,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那么能养出古今第一女皇帝武则天的父母是什么样性格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他早年是一位木材商人,趁着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的机会,武士彟巴结上了工程负责人之一、纳言(宰相)杨达,从而

  • 洛阳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洛阳,结局

    李世民是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620年七月,随着唐朝先后击溃了薛举、李轨、刘武周等诸多割据势力,整个西北,都已经被唐朝纳入了掌控当中。而在当时的北方,有能力和李唐政权抗衡的,便只剩下了王世充和窦建德这两家了。此时的王世充,占领

  • 吴国鄱阳太守周鲂是如何设计让曹休大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守,设计,鄱阳

    吴国鄱阳太守周鲂是如何设计让曹休大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春,沉寂了五年左右的蜀汉北伐魏国,这次出兵形势大好,但最终由于马谡丢失战略要地街亭而失利。这一年的五月,吴国也在精心策划一场诱歼魏军的行动。实施诱歼计划的是吴国鄱阳太守周鲂。他带着七封书信前

  • 历史上的曹操和演义中有哪些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演义

    历史上的曹操和演义中有哪些不同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作者的笔下,曹操就是一个狡诈多疑的人。但是我们又知道,曹操还是一个难得一见的领导者,他任人唯贤,又十分的惜才。甚至有人评价曹操说,这天下的英雄再也没有能够超过曹操的了。曹操年轻的时候好读兵书,

  • 曹操的两个儿子为什么会那么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曹操,儿子,两个

    曹操的两个儿子为什么会那么强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植作为曹操的儿子可以说一出生就笼罩了王者的光环,而且偏偏曹操的几个儿子都很有本事,比如称象的曹冲,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俊。聪明肯定是好事,但是如果你生在帝王之家,又恰好有几个哥哥,那可就难受了,所以曹冲早早的就死了,死因大家

  • 曹操手握大权,为何还对汉献帝那么恭敬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大权,恭敬

    曹操手握大权,为何还对汉献帝那么恭敬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曹操迎天子入许都的时候,都城洛阳以毁。汉献帝更是经历了李傕,郭汜的火并,认人宰割随时都有丧生的危险,汉朝廷早已名存实亡。曹操迎汉献帝是救天子,稳朝局是对大汉朝的续命。而且全国早已是军阀割据,当然没有人反对曹操接下汉献

  • 司马懿是怎么与生性多疑的曹操共处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生性,曹操,共处

    司马懿怎么与生性多疑的曹操共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司马懿家族是拥汉派,他们看曹操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再者,曹操自身的原因是,他是宦官出身,父亲是太监曹腾的养子。东汉时宦官名声相当臭。宦官专权,控制皇帝,屠杀忠良,所以“士子羞与为伍”。但是,曹操对司马懿是非常重视。司马懿

  • 曹操为何不杀关羽?只是因为欣赏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欣赏

    曹操为何不杀关羽?只是因为欣赏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当年,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之时,华雄大展神威,连连砍死了俞涉、上将潘凤,诸侯们手足无措,战战兢兢,无人敢应战。这时,关羽自告奋勇站了出来,袁绍轻蔑道:“你是谁?”关羽回答:“我是我大哥的弓马手,我叫关羽!”“你大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