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读史|燕昭王:燕国唯一的明君,人才强国的先驱,千金买马骨,筑黄金台皆为求贤

读史|燕昭王:燕国唯一的明君,人才强国的先驱,千金买马骨,筑黄金台皆为求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62 更新时间:2024/1/20 7:07:23

[var1]

千金买马骨,筑建黄金台,他是所有怀才不遇之人的男神。著名诗人陈子昂曾以他为名写诗:

燕昭王》 陈子昂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诗意:我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都不在了,我也只能骑马回去了。

[var1]

引言:有个不省心的爹,听信谗言把江山拱手让人,燕国被齐国和中山国践踏

公元前318年,苏秦的弟弟苏代代表齐国出使燕国,和当时的燕王进行了一段影响燕国生死存亡的对话。

燕王(燕昭王的爹)问苏代:“齐王这人怎么样?”

苏代回道:“肯定不能称霸。”

燕王又问:“为什么这么说?”

苏代说:“他不信任他的臣子”。

苏代这么说是有私心的,他和燕国的相国子之是亲家,这么说是希望燕王能信任重用子之。

[var1]

燕王听了苏代的话怕自己拖了国家称霸的后腿,于为了彰显自己对臣子的信任,他进行了荒唐的决策,让相国子之替他摄政主决国家大事。

更离谱的是,在大夫鹿毛寿提议他学舜的圣贤之道,他竟然就把国家禅让给国相子之。还下令让人把俸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吏的印信收起来,交给了子之。 让子之坐在王位上,行使王权,国家大小事都让子之定夺。

燕王自以为是的贤德将燕国推入的战乱,子之有相才却无治国之能。持政三年,国乱民怨,国家一片混乱。

趁你病,要你命。齐国和中山国本就就燕国虎视眈眈,燕国一乱,他们趁机发兵,趁火打劫。最终齐国占领燕国,中山国则瓜分了燕国的大片土地。

受任于国破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说的就是燕昭王。

[var1]

01 为雪前耻,高筑黄金台,广招贤才

燕昭王继位后,每每想到齐国趁火打劫就恨得牙痒痒,但齐国强大,不是刚遭受动乱的燕国可以撼动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燕昭王深知自己要想报仇,必须兴国,而要兴国,就得有人才。

他花重金求财,予以高官厚禄,却迟迟没有招揽到想要的治国之才。几年过去了,燕昭王又苦闷又着急,他向大臣郭隗询问原因。

郭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富人爱马,一掷千金只为求一匹好马,但3年过去了,好马的影子都没看到。直到有人找到他,说自己有办法帮他找到好马。富人将信将疑,并不当回事。3个月后,那人跑回来说自己找到好马了,而且只需要500两黄金。 富人很高兴,给了他500两黄金,然后在家等着自己的好马。可当他看到好马的时候,只有一颗马头,当场气得就要砍人。他怒喝到:我要一颗死马头有何用 ! 那人说到:500黄金买一颗死马头,只是噱头。意在告诉世人你是真心爱马,愿千金求之。果然不出一年,富人如愿以偿求得好马。

[var1]

郭槐讲完故事,对燕昭王说:“大王如果真想招贤纳才,不妨就从我身上做起,让天下人都看到,像我这样没啥才能的人都能得到您的尊重,何况那些德才大大超过我的人呢?这样国内外的贤才就会不远千里向我国聚集了。”

燕王曰:‘寡人愿学而无师。’郭隗曰:‘王诚欲兴道,隗请为天下之士开路。’于是燕王常置郭隗上坐南面。——《说苑·君道》

燕昭王听后对郭槐行拜师礼,并为他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建成,隆重地举行乔迁仪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请到新宫殿里去住,燕昭王还每天前去探望郭槐,尽学生的本分。

燕昭王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以招徕天下贤士。台上放置了几千两黄金,作为赠送给贤士的进见礼。这座高台便是著名的“黄金台”。

注:黄金台在现在河北省兴县高里乡北章村。

[var1]

02 英豪齐聚黄金台,礼贤下士赢乐毅

战国时期,有才的人换老板是家常便饭。有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怀才不遇之人自然是择贤主明君来施展自己的抱负,邹衍和乐毅都是如此。

乐毅出身将门,祖上是灭了中山国的乐羊将军,彼时的他是魏国的大夫,但得不到重用,一身抱负无法施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代表魏国出使燕国。燕昭王知道他带兵很厉害,对他非常尊敬,并赏赐了他很多珍宝。

离别之际,燕昭王向乐毅承诺:“只要你留在燕国,我就封你为亚卿。”乐毅被他感动,答应留在燕国做官。

士为知己者死,燕昭王的重视是乐毅在魏国不曾感受到的,这也是他从赵归燕的原因。历史也告诉我们,乐毅的选择没有错,燕昭王在位时,乐毅不止一次被人诬陷,燕昭王从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他,为他打太子,杀大臣,是以他可以安心在战场上拼杀,成就功绩。

[var1]

03 稷下学宫大咖邹衍来了,燕昭王如虎添翼

邹衍是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齐国人,是稷下学宫有名的先生,精通阴阳五行之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了不得的人物。齐宣王在他的帮助下把齐国治理得更为强盛。

注: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齐桓公田午时期创建,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天山东国省淄博市临淄区。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就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

[var1]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派魏冉去齐国,说服齐闵王称帝,齐闵王本就有称霸的野心,就同意了,于是两人互相称帝,秦昭襄王为西帝,齐闵王为东帝。当时未经周天子分封的诸侯都是名不正言顺,不被世人所承认的。邹衍设计了一套明堂制度,以五行相生说在为齐闵王为“东帝”进而当天子而进行论证,让一切变得名正言顺。

公元前286年,齐国举兵吞并灭了宋国。齐闵王洋洋自得,越发狂妄,他听不进稷下学宫先生的谏言,独断专行还滥杀无辜。邹衍看着逐渐走向昏庸的齐闵王,长叹一声:这不是能实现我抱负的君王!

彼时燕昭王设黄金台,广招名士,纵横家苏秦,军事家乐毅已经投奔燕国。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邹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燕国。

燕昭王听说邹衍来了,特别高兴。亲自拿着扫帚,在前面为邹衍打扫开路,并以弟子的身份就座听他讲课,又特地为他修筑碣石宫,亲自以师礼对待他。

[var1]

越是有才学的人越是看不得别人轻视自己,邹衍有才学又久负盛名,战国时期出使他国,各国国君均以礼相待,燕昭王知道想要留住他,就不只是尊重那么简单,他亲自扫路引路,就是给邹衍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邹衍留在燕国,帮助他发展生产,国富兵强,开始了燕国崛起的时代。

[var1]

04 群雄朝燕,兴兵强国,一雪前耻的时候到了

公元前285年,齐闵王的狂妄自大迎来了恶果,民怨国乱,秦国趁机发难,和楚国相约进攻齐国。此时的燕国经过几年的休整,加上有才的人出谋划策,国家终于再次富强起来。

居三年,苏子闻之,从周归燕;邹衍闻之,从齐归燕;乐毅闻之,从赵归燕,屈景闻之,从楚归燕,四子毕至,果以弱燕并强齐。”——《说苑·君道》

[var1]

看着内乱的齐国,燕昭王犹如看到曾经动乱的燕国,他知道,自己苦等了30多年的机会来了。他命令乐毅出兵伐齐,乐毅分析形势,对燕昭王说:燕国虽然恢复了繁荣,但还不是齐国的对手。希望王同意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这样就有把握拿下齐国。

燕昭王听后觉得乐毅分析的有道理,于是派人去赵国,秦国商谈讨伐齐国的事情。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84年,乐毅挂着燕赵两国的帅印,带领燕、赵、秦、韩、魏五国的军队征讨齐国,最终拿下了齐国七十多个城池。

[var1]

05 得偿所愿打败齐国, 燕国跻身强国,进入黄金时代

燕昭王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君王,报复齐国只是出了一口恶气,他更想要的是齐国富强不再任人欺凌。

伐齐战争大获全胜,燕昭王派大将秦开袭突袭东胡,迫使东胡退兵千里,燕国领土向东北扩展到辽东一带。之后他有派兵向南进攻,攻领了中山国的许多地方。

在燕昭王的带领下,燕国跻身于列强之列,步入黄金时代。

公元前279年,昭王因病去世。

燕昭王走了,但是他留下了强盛的燕国,引无数有才之士前来的黄金台,他的故事被人称颂,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辉煌的篇章。

[var1]

结声

燕昭王是个优秀的管理者。他能将破败的燕国带向繁荣,是他把握了复兴燕国要牢牢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因素。而对待人才,他能礼贤下士,做到用人不疑,放到现在依然是有效。

政令无效,他谦虚向臣子郭槐请教,询问原因;在郭槐提出建议后,他虚心纳谏,以国君之尊拜郭槐为师,行拜师礼;他用人不疑,领会了郭槐千金买马骨故事的精髓,花重金建筑黄金台用于招揽贤才;对于人才,他是真的做到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乐毅出使,他给与尊重和金银财宝,许诺高官;邹衍来投奔,他拿着扫帚开道,不觉得丢脸。

这些看着平常,但身居高位的人能做到这般从古至今也没有几个人。

[var1]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孔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最好的上下级相处方式是怎样的。

领导的人给下属尊重和信任;作为员工,做好本职工作,创造自己的价值,大家互相体谅,职场生活也是可以很舒心的。

为君难,为臣不易。明白这句话并践行,管理也不会做的太差。

参考材料:

《史记·燕召公世家》

《资治通鉴》

《说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争霸中,如果刘备一统三国,会成为另一个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刘备与曹操实力对比,刘备老婆被曹操抓走,刘备和曹操汉中大战

    [var1]虽然说历史无法重演,但是回顾这段历史,后人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于大多数人受罗贯中的影响,对于奸雄曹操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都很喜欢宽厚仁德的刘备。不过刘备也并非没有私心,当年曹丕称帝后,刘备在连刘协生死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称帝了,可见他早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他也顾虑提前称帝会引起众人的

  • 李白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上下五千年没有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最难背的一首诗,李白将进酒全文,夕阳李白

    第一句“百战沙场铁碎兵”就给了我们无限的瞎想,一位将军穿着破旧的铁甲,已经打了很多场仗了,打仗打到自己身上防护用的铁甲都快要散掉了。这位将军的一生都献给了战场和国家,他明白自己的身后是自己的家人和国家,自己一步都不可以后退。这第一句直接把小编的心给调起来了,感觉刀枪无眼,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可能丢了性命

  • 秦晋麻隧之战:楚国为何不出兵帮秦国?秦军主力被晋军全歼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背景 自秦、晋殽之战之后,晋长期受到楚、晋、狄三方夹击而陷入被动的局面。晋灵公、晋成公期间,晋国在邲之战被楚国击败,丢失霸主地位。晋景公即位后,在鞌之战击败齐国,破坏了楚齐联盟,使齐国转而跟自己联盟。晋景公并没有因一时的成功而贪图享乐,继续发奋图强,立志要恢复祖上的荣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加强军

  • 荆轲刺秦,为何秦王三次拔剑都没有成功呢?《史记》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三次拔剑,刺秦之荆轲刺秦王片段,荆轲刺秦王失败的真正原因

    荆轲以此千古名句得名,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千百年来,荆轲刺秦王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了,有人被荆轲的英勇壮举折服,也有人为他的失败扼腕。但荆轲在行刺秦王的过程中,荆轲有三次机会,为何没

  • 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官兵誓言不灭倭寇不生还,将军热血写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写给新一代人看的抗战史,打倭寇的诗句,倭寇图片

    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大量的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上海震旦大学礼堂临时军医院里的受伤官兵)[var1]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都极大的牵制和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38年3月在山东藤县

  • 五胡乱华时代,没有粮草,他们吃什么?真的有吃人吗?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人们通过农耕来生产粮食。然而,由于战乱频繁,许多农田被毁坏,而且农民也被战争所影响,很难保持正常的农业生产。因此,粮食的供应往往十分不足,许多人不得不采取其他方式来获取食物。其次,人们通过狩猎和捕鱼来获取食物。在五胡乱华时代,许多地区的山林和水域资源尚未被破坏,因此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捕猎和捕鱼

  • 敲响“礼崩乐坏”的协奏:春秋时期,晋国诸侯为何频繁被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种局面在周幽王时期发生了变革,周幽王在位时期发生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小故事,就是“烽火戏诸侯”最终的结果直接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继位的周平王则不得已迁都他地,周王朝的实力被不断减弱。随后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各个诸侯国的实力差距逐渐增大,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到了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各自称王,原有

  • 为什么韩国人口约一半都姓金、李、朴渊源还的从汉朝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我国的姓氏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先有姓,后来产生了氏。到汉朝时,姓与氏已经合二为一。而临近的朝鲜半岛上还没有姓氏这个概念。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出兵剿灭了盘踞在今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氏政权(战国时期燕国人卫满所建),设立了汉朝四郡。也就在这个时候,汉王朝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开始直接接壤(三韩后来

  • #微博公开课##历史云讲堂# 公元626年,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后,气势汹汹的冲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玳姬在《大唐情史》中是李建成的宠妃,高阳公主生母。有一天晚上,李世民受哥哥李建成的邀约赴宴。在宴会上李建成让自己宠妾给李世民倒酒,宠妾玳姬端着一个酒杯来到李世民面前轻声细语道:“妾身敬二公子一杯,希望二公子不要嫌弃。”李世民这时眼都看直了,这可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听到柔声似水的声音心

  • 武则天将太子之位还给李家,为什么他们不满足仍旧选择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大唐重新崛起。唐高祖时期,李氏世家统治了整个世界,李世民在李氏皇室内部,杀了好几个关键的旁系。确实,经过这次事件,他手中的权利虽然没有了,可是对于李氏一族后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李氏皇室这个底蕴深厚的分支逐渐减少,而当整个江山都落入武则天手中,李氏皇室就是因为实力不够,根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