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每三年都会在京城举行会试。此间各地赶来的举子们,为了广交朋友,大都在自己的住处门外挂上号灯,上面写明自己的家乡、姓名,以待朋友来访。洛阳举子与新乡举子所住的旅店正好是对门。
一天晚上,洛阳举子将写有“洛阳才子”的号灯挂在店门外。殷元福听书童报告这一消息后,觉得洛阳举子也太自视才高了,立即让书童将写着“新乡才子”四个大字的号灯挂在店门外。洛阳举子知道后十分气愤,普天之下,谁不知道洛阳乃九朝古都圣地,只有洛阳出才子,新乡是什么地方?出过什么人物呢?敢称才子?
于是又将自己号灯上,改写成“天下才子数洛阳”七个大字。殷元福得之后,认为洛阳举子目空一切,狂妄至极,应当教训,立即将自己号灯写上“推倒洛阳数新乡”七个朗朗大字挂在店门外。这一来可把洛阳举子气坏了,于是决定要当面较量。
第二天,一位洛阳举子来拜访殷元福,双方通了姓名,寒暄之后,这位洛阳举子便直奔主题,对殷元福发起了挑战。由于两人对四书五经早已精通,所以,洛阳举子决定以背诵皇历来分胜负,而殷元福本来不会背皇历,但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只有硬着头皮应战。洛阳举子见殷元福同意比背诵皇历,心中暗喜,就非常熟练地将60年皇历从头至尾背诵地一遍。而殷元福,则在一边默默地听着。当洛阳举子背完后,殷元福也已熟记在心,立刻也非常流利地背诵了一遍,同样是一句不隔,一字不差。洛阳举子见殷元福也背完了一遍,于是就拿出了自己的绝招,又将60年的皇历从尾到头倒背了一遍,殷元福同样不甘示弱。也将皇历倒背了一遍,双方打了个平局。
殷元福说:“既然你我棋逢对手,不分上下,兄台号灯上写的‘天下才子数洛阳’未免有些不妥吧。”
洛阳举子也针锋相对地说:“既然棋逢对手,不相上下。仁兄号灯上写的‘推倒洛阳数新乡’也未免太过分了吧。”
殷元福见这个洛阳举子傲气十足,于是决定教训一下这位目空一切的洛阳举子,就继续用皇历来和他比个高低,好好杀杀他的锐气。
于是,殷元福把60年的皇历横着背,斜着背,竟然都是一字不差,这回洛阳举子被难住了,惊叹之余,对殷元福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赶快让随从摘下了“天下才子数洛阳”的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