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演义设定兵器,关羽若与赵云单挑起来,就是青龙偃月刀对长枪,我会毫不犹豫的认为是赵云胜!
原因如下:
其一,从兵器长度上讲,“一寸长、一寸强。”武艺相近者,兵器更长的胜出。
演义里,关羽与赵云武艺相近的。
既然没有给二人的武艺设定高低。那么,肯定是要以兵器分优劣了。
古代兵器,矛长一丈八为马槊,而长枪稍短,长度为一丈二尺,应该就是四米。
而赵云用的就是近四米的长枪。
关公青龙偃月大刀究竟有多长?
根据规律,最多二米长,最长也不会超三米。否则,这大刀就使不动了。
这样,白马银枪赵子龙的枪,长度超出关公大刀至少一米。
兵器长一寸,都要强出一寸。长出了一米,那还了得?
例如技术水平相近的拳击手对决,臂展长出一拳头距离,就可以把对方完全压制,并打得对方无所适从。以此推论,长出一米的兵器,也能把本来水平相同的对方,打得找不着北。
所以从兵器上讲,赵云的长枪必定是占优势的!
其二,从格斗规律上讲,长枪刺击的速度更快,远胜于大刀劈砍。
有句武林行话,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长枪抬手即刺,直接而快速。
大刀劈砍,必须先举起蓄力,然后发力扫劈,速度就慢了一拍。
在拳术上,这就是刺拳、直拳,与勾摆的区别。
直接了当的,永远是速度最快的。而格斗中的速度,就是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由此,演义中的赵云,与关羽单挑,赵云占了兵器长、速度快的两大优势,以此为据,胜利必定属于赵云。
其三,长枪轻,作战持久力强。大刀沉重,挥舞时间一长,难免两臂酸软乏力。
古人云,快马轻刀,上阵利器。
假设赵云关羽武艺相近,那么按演义,二人至少得大战二三百回合之后,才能分高低。
那么使着只有几斤重长枪的赵云,仍然运矛如飞。
而关公虽有盖世之雄,八十二斤的偃月刀挥舞了二百回合之后,难免力有不逮。
而这时候,赵云的胜利机会就来了。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关羽,武艺应是在赵云之上的。
一:
《三国志》记载,能阵斩敌将的猛人,非常多,然而能杀敌军上将,并斩首而还的,三国史上唯有关羽一人。
所以,这是盖世之勇,也是武艺强悍绝伦的最好体现。
二:
关公或者也是用长枪或长矛、马槊的。
(1)东汉时代,还没有偃月刀形制的双手长柄大刀。
(2)关公刀这样的长柄大刀,也不适合骑在驰马劈砍。
这样,关公用长矛,兵器与赵子龙一样长短了,那么,打起来谁胜谁负,也就不可预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