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本是金榜题名日,但是身为新状元的陈䢿却成了朱元璋安抚北方的一枚棋子!

本是金榜题名日,但是身为新状元的陈䢿却成了朱元璋安抚北方的一枚棋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60 更新时间:2024/3/14 3:39:01

公元1397年,大明刑场上,五辆马车拉着五根绳索,新科状元被拉着头和四肢。他绝望地闭着眼睛。他才当了状元不到20天,他自己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为何会遭此境遇呢?

洪武三十年二月时,明朝隆重地举行了第六次科举考试。 全国各地的考生如约而至。当时,85岁高龄的翰林学士刘三吾朱元璋任命为主考官。

经过了九天三场四科的考试后,刘三吾等考官立马阅卷,经过了层层筛选后,一共录取了五十一名学子,其中陈䢿拔得头筹。

到了黄榜公布的那一天,许多学子都聚集在门外看自己是否被选中和自己的名次。

正当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时,一个学子突然大叫到:“这次黄榜为何如此奇怪,上榜的五十一个人怎么都是南方人,这是巧合吗?难道北方就没有一个人上榜吗?”

他的话一下子就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他们仔细核对之后发现,身为状元的陈䢿是福建人,榜眼尹昌隆是江西人,探花刘仕谔是浙江人,其他考中的学子也全是来自于南方。

而最主要的是主考官刘三吾是湖南人,也是南方人。

于是,许多未考中的北方学子都认为是刘三吾偏袒南方学子。

科举落榜,北方学子心中有气,他们有的穿街走巷沿路喊冤,有的干脆用泥巴砸黄榜。

并且,他们大闹礼部,要求朝廷给出合理的解释。他们甚至朝廷联名上书状告刘三吾和其他的考官。

瞬间,街头小巷各种消息满天飞,局势几乎失控,没过多久便惊动了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当面质问身为主考官的刘三吾:“为什么考取成功的只有南方学子?”

刘三吾说“由于北方长期处于元虏统治下,化根基受到破坏,短时间内他们的文化水平确实是比不上南方的学子。”

朱元璋心知肚明,但还是大发雷霆。并且要求彻查此事,于是下令让曾为状元的张信等12人进行深入调查。

第一步,张信就从卷子开始查。

张信等人进行了糊名制后重新阅卷,但是,审来审去,他们得出的结果和刘三吾是一样的。

无论是哪个方面北方学子的答卷显然比不上南方的学子。

于是,他们立马把调查结果上报给了朱元璋。

并且,为了证实他们没有偏向南方学子。

他们还特地随机抽取了部分北方学子的卷子,让朱元璋来评定。

最后,最终结果是刘三吾没有偏袒南方学子。之前的黄榜也是真实有效的。

但是,饱谙世故的朱元璋早就明白了这件事的实质。

于是立马让张信等人找出几张相对而言比较好的北方学子的卷子,并且偷偷进行拾遗补缺,然后再增加北方学子的录取名额。

但是,刘三吾却倔强的说“江南本多俊才”。他和张信等人都坚持原榜不变。

之后,事情还未商讨成功,突然有人又来举报刘三吾和张信。

他们说张信也是南方人,便肆意揣测是张信和刘三吾官官相护,而张信呈给朱元璋的卷子都是北方学子最差的卷子。

这个消息一传出,民间的许多百姓纷纷肆意讨论。

没过多久,事情越来越严重,最终朱元璋又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他瞬间大怒,判定民间传言是真的。

在当年的五月份,朱元璋突然下诏,认定主考官刘三吾是“反贼”。

而因其年龄大了,并且年轻时为百姓做了实事,朱元璋就下令将刘三吾发配边疆,充军戍边。

而副考官白蹈信车裂处死。而调查的张信也被凌迟处死。

不仅如此,其他的相关人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

不久后,朱元璋下令废除上次考取成功的51位南方学子的功名。

状元陈䢿也被去除了功名,车裂处死。

刑场上的陈䢿被五辆马车拉着头和四肢,他心如死灰,他想“我才当了20天的新科状元啊,我有犯过什么罪吗……”

同年六月,朱元璋为了安抚北方学子,在杀死一批南方学子后又重新举报了会试,朱元璋担任阅卷官。

黄榜又一次放出,这次上榜的六十一个学子均为北方学子。

同年六月,朱元璋又亲自主持殿试,特意录取了韩克思为状元,恕为榜眼等等,以此来笼络北方学子。

之后,朱元璋为了减少南北矛盾,稳定北方局势,把全国统一性的科举考试卷改成了南北中三卷,并且还得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录取,以此来避免“南北榜”事件。

建国初期,局势不稳定,所以南北方平衡才是朱元璋想要的,他懂得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

为了防止加深南北割据,为了“大一统”,他最终选择了牺牲一些人。

本是金榜题名日,但是身为新状元的陈䢿却成了朱元璋安抚北方的一枚棋子,在深深的无奈和痛苦中死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年过76虽退位却依然掌权,儿子送他100宫女,2年就衰竭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年轻时期的唐玄宗还是非常英明的,只是年纪大了难免糊涂了一些。才有了后来的荒唐行为。安史之乱当中,唐玄宗带着太子和杨玉环向蜀地逃去。最后杨玉环被逼自尽,而太子李亨却只能硬着头皮去带兵平乱。可是这一次平乱也意味着他的机会来了,上到王宫大臣,下到平凡士卒全部对唐玄宗感到失望的。于是借此机会推举李亨直接

  • 宋朝时期的公吏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宋朝的科举制度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在县级考点进行的考试,主要考查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点进行的考试,考查文化素养和知识面的广度。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是在皇宫进行的考试,考查文化水平和才能,同时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其次,宋朝

  • 十二年没有升迁的武则天,上班,也上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惊艳短片,武则天秘史剧情片,武则天去了趟寺庙成了皇后

    武则天从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入宫为才人,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一共十二年。这十二年,武则天一直是:武才人、武才人、武才人、武才人、武才人……。十二年没有升迁。武则天是什么感受呢?要说武则天不努力,那可叫冤枉。武则天的职位是才人。这个职位需要负责掌管宴饮、皇帝食宿、妃

  •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李清照为何能有非凡的文学成就? ?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此处的“才”,当然也是指写作才华,但在古代,在这种道德规范之下,即便是官宦门第的大家闺秀,也不过只是诵读一些诸如《女诫》、《闺范》和《烈女传》之类的道德教育书籍,教育她们尊敬长辈、恪守妇道而已,并不希望她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更遑论成名成家了。因为这个社会氛围和传统习惯,古代成名女作家或女诗人、女词人

  • 唐朝有位诗人李白是他的粉丝,闻一多却说他的诗“淡到看不到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25年(唐开元十三年)春,25岁的李白只身离开四川,开始了四处干谒的仕游生活。他沿长江一路东下,一路豪游,一路狂写,干谒显贵,广交朋友。次年夏秋之间,在淮扬一带滞游的李白,遇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偶像。钟情田园孟夫子公元689年(唐永昌元年),孟浩然出生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城中一个重视儒风的书香

  • 赵匡义为什么要改名为“赵光义”,名字有那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匡义为什么被侮辱,赵光义妻子符蓉,宋太宗赵光义简介

    因为避讳,皇帝作为全天下最尊贵的人,所有人都要避其讳,赵匡胤两个弟弟改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赵匡胤没登基前三兄弟都是平民百姓,不需要避讳,但赵匡胤登基后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有一个「匡」字,皇帝用了你们就不能用了,包括弟弟也不例外。赵弘殷三子(早死二子除外):匡胤、匡义、匡美。匡胤称帝为宋太祖,为避尊者讳

  • 八万战胜八十万的秘密,淝水之战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场战役交战双方是前秦和东晋,双方的兵力对比是十比一,前秦以八十多万大军号称百万进攻东晋,东晋以八万精兵迎敌。最终,在淝水东晋击溃前秦,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历史上的淝水之战究竟是什么样貌,东晋为什么能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击败前秦呢?公元380年,氐族符

  • 周泽堂汝官窑双鱼耳水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经典之作,仿制宋代哥窑双鱼耳炉,存世的器物藏于故宫博物院, 2.双耳水洗可作为桌前水盂,插花花器,亦可作为传统香炉,当香炉, 有古器之韵味,案几供赏,典雅大气,一物多用。 3.鱼耳采用流行于南宋的贴塑装饰技法,精致可爱。 4.龙鱼互变,有鱼跃龙门,飞黄腾达的寓意,双鱼呈对称式装饰,有 成双成对、

  • 站在唐太宗背后的女人,贤后之典范,追思千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长孙皇后又称“文德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辅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被后人盛赞为“千古贤后”。张居正在《帝鉴图说》也赞叹到:“尝考自古创业守成之令主,虽圣挺,然亦有内助焉。观长孙皇后之于唐太宗,虽夏之涂山,周之太姒,无以过之矣。太宗外有忠臣。内有贤后,天下安得不太平。”刘昫在《旧唐书》赞曰

  • 波澜不惊,沉默无闻,鲜为人知的元朝十大风云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朝最有名的三个人,老梁说元朝的恐怖,元朝女人图片大全

    一、耶律楚材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字晋卿,生于北京。天资英迈,博览群书,兼天文地理、律历术数、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一挥而就。建功立业,历事二朝,任大持重,忠勤自将,立纲陈纪,为国成宪。为一代名相。及乃马真后称制,遭排挤,抑郁而卒,享年五十五,追赠广宁王,谥号“文正”。二、木华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