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18年的辛苦付出,抵不过康熙的一句话

历史上的“甄嬛”有多悲惨?18年的辛苦付出,抵不过康熙的一句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4/1/31 12:35:23

一分付出终不会白费,无论是自己的另一半还是自己的子女,都是看在眼里。曾经的沧海必然报之心之所,辛勤的哺育也必然报得三春晖芒。

甄嬛的“原型”

很多朋友肯定还记得,前两年有一部电视剧非常火,叫《甄嬛传》,在这部剧里面,甄嬛原本是个秀女,虽然地位低下,但她秀外慧中,能在残酷斗争的后宫生存了下来,最终还稳扎稳打的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了太后。

“甄嬛”是一个虚构的角色,而她的原型就是乾隆的生母。根据史料中记载,乾隆的生母就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甄嬛”钮祜禄氏本身就是一个谜之人物。

因为传说乾隆的母亲是一位汉家宫女,而钮祜禄氏又是一个满人的姓氏,所以更加让这个角色显得扑朔迷离。

话说当年雍正还不是皇帝,只是众爷之一雍亲王胤禛,在内务府为雍亲王府选秀女的时候,一个13岁的少女被送到府内当格格。

这里说的“格格”其实是亲王贝勒的侍妾,这种格格的地位很低下,也就是粗使丫头。她平日里不仅要侍奉亲王,还要服侍亲王正宫,而这个13岁的小姑娘正是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

不过对于钮钴禄氏,雍正一直没有什么兴趣,为什么呢?因为最基本的男人的审美,男人都喜欢漂亮的,而钮钴禄氏生的是五大三粗,但这个不招雍正喜欢的女人,为什么又能生下乾隆呢?他在雍正的身边过得怎么样呢?

进入雍亲王府多年,当时的钮祜禄氏并不怎么受待见,就是一个丫鬟,不过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她的命运。

翻身的机会

那一年京城闹瘟疫,是一种传染病,身为亲王的胤禛也被感染,对于医学不发达的清朝,御医也无能为力,胤禛只能卧病在床,听天由命。

王府里的人都怕被传染,所以都敬而远之,只有一个人冒死的陪伴在胤禛身边,为他熬汤煎药,日夜照顾,这个人就是平时不受待见的钮祜禄氏。

这奋不顾身的举动让胤禛深受感动,而就在这时他对于这个五大三粗的女人印象有了改观。

病好以后胤禛就“宠幸”她一次,而巧的是,就那么一回,“甄嬛”钮祜禄氏就怀上了,她为胤禛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爱新觉罗弘历,所以汉家宫女生乾隆这件事是真的。

而生弘历的时候,她多大年纪呢?才刚刚20岁,而她从此却独守空房,和守活寡没什么区别,所以在这之后,她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对雍正就没有了什么感情。

既然他们之间没有了夫妻感情,那她在雍正身边又生活得怎么样?

据史料记载,雍正对她后来再也没有宠幸过,可以说从康熙43年到康熙61年整整18年里,“甄嬛”钮钴禄氏虽然一直为雍正默默的付出,却始终没有得到雍正的宠爱。

但在名分上雍正还是很对得起这个女人的,雍正坐上皇位之后就封她为妃,几年之后晋封为贵妃,所以直到雍正去世以前,她都只是贵妃的身份。在皇后去世之后,钮祜禄氏就成为了后宫的主管,可谓是为雍正操碎了心。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一次偶然的机遇,胤禛把弘历引荐给了老皇帝康熙,不料康熙对弘历大为赞赏,认为这个孩子举止不凡,综合这些因素,老皇帝决定要见一见弘历的生母,他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女人生下了和培养出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

所以,有一天康熙就来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中胤禛的私人花园狮子园,他要见一见弘历的生母了。

而当这个儿媳妇被领到老皇帝面前的时候,康熙皇帝笑了,他看到这个身体壮硕的女人时,展现出了高超的情商,他立马称赞他这位儿媳为“有福之人”,而且连说了三遍,这句话彻底改变了钮钴禄氏后来在胤禛心中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发展,还真的让康熙皇帝说中了,后来的弘历继承了皇位,而自己的这位母亲呢,也从44岁开始,人生发生了极大的逆转。

她一路走过来身体极好,也熬死了雍正皇帝最爱的女人,成为了后宫的主人,特别是自己的儿子,当上了皇帝以后,母亲的身份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皇太后。

儿子也知道母亲在后宫的生活是极其苦闷和无聊的,因此经常带着她去出游,所以这位老太先后南巡了三次、东巡了三次、去了中州一次,还去过山西的五台山三次,每年的时候还要去承德避暑山庄,前前后后她一共去了承德29次。

不光是经常出门旅行,每年过生日的时候,老太后一年比一年花费巨大。在她60岁生日的时候,乾隆还为她在如今的北京海淀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颐和园,所以说康熙的那句“有福之人”是毋庸置疑的了。

小结:

“甄嬛”的出身平凡无奇,历史上的她可能也不像影视剧描写的那样充满智慧,但她却有着最强大的竞争力,那就是她忠心的付出。

在雍正皇帝最无助的时候,她挺身而出,贴身照料,所以让她这样一个出身卑贱的宫女有了翻身的契机,她在失宠的时候,默默付出,培养着未来的皇帝弘历,让她有了与出身高贵后宫佳丽竞争的资本。

虽然她的前半生显得艰难而孤苦,但就像老皇帝康熙说的:“她是一个有福之人”。她的福是后福,是前半生积攒而来的。

最后自己的儿子成为了一国之君,她也迎来了人生辉煌之时,她晚年的幸福与高贵的地位,也正是她的仁义造化而来!

更多文章

  • “备胎皇帝”朱祁钰,登上皇位是悲剧的开始,死后不被允许葬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朱瞻基的次子,朱瞻基御驾亲征生擒朱高煦时,将汉王府的女眷都充为奴隶,朱祁钰的生母吴氏就是其中一人,而朱瞻基见吴氏容颜俊俏,对她产生心仪之情,想将她带回宫中,可是吴氏是一名罪人,就把她安排在皇宫院内不远的一处住宅里,朱瞻基经常去看望她,吴氏便有了身孕,生下了朱祁钰,在朱瞻基病重后,将他们母子二人召

  • 明、清两场窥探国力的战役,一场让番邦称臣,一场让乾隆丢尽颜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最著名的三大战役,北元称臣,乾隆时期东西方军事实力

    答:要回到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可以从晚明盛清两场具有国际性战争的历史史料中窥探一二,之所以将这两场战争摆出来作为明朝和清朝中晚期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是因为这两个朝代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对手-----缅甸!历史上将这两场战役称之为“明缅战役”和“清缅战役”,那么让我们透过这两场大国征讨番邦蛮夷的表现来比较下

  • 左良玉拥有八十万精兵,为何却不管崇祯的死活?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左良玉个人简历,明朝的左良玉简介,左良玉墓

    要知道当时北京城被围困时,崇祯帝在最后时刻,也曾下过勤王圣旨,命令各地人马速来勤王,然而他至死,也没有等到一个人前来,尤其是当时左良玉手中,还握有八十万精兵,即便是就这样的条件,他也不来,以至于最终崇祯无可奈何,落得个缢死煤山的下场。不过正因如此,长久以来,崇祯也是博尽了后世的同情,尤其是他临终前所

  • 宋朝第一次大规模起义是茶商干的,规模比梁山大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四川的青城一带盛产茶叶,当地的老百姓不种粮食只种茶叶,自己种自己卖,收益非常好。宋朝统治者却见不得百姓富裕,所以实施了收购茶叶官方卖的方法,这样一来茶商没有利润了,当地百姓无法维持生计了,但统治者只管挣钱不管百姓死活。茶农和统治者矛盾激化后,就开始反抗宋朝统治,不过这些都是小打小闹,直到993年,出

  • 康熙扳倒鳌拜,为何不找大内高手?却偏偏找了几个小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皇权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力代表,皇室、亲贵、朋党、权臣、太监这些因素在古代无不时刻觊觎着皇权。而每一位在位的皇帝,无不为防止这些因素的出现做着应对,确保自己的位置能够坐稳、坐长。而康熙这个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开始了大清永世长存的第一步行动----铲除权臣。 当时分走康熙帝权力的是谁呢?正是鳌拜。鳌拜

  • 为战争而生的成吉思汗,去世后一军队为其守陵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简介,成吉思汗死前三个遗言,成吉思汗的历史故事

    作为族长之子,铁木真的日子也很好,但快乐和悲伤永远伴随着他。因为不满金人对待蒙古的做法,他的爷爷率领部属发动了一场为自己争取权利的战争。可惜,每一个王朝都会有一些卑鄙的家伙,因为叛徒的消息被揭穿,他的爷爷被金人用木头做成了一头驴子,他的父亲在求饶的时候被敌人杀死。一夜,铁木真彻底的没有了靠山,整个部

  • 康熙传位雍正,多亏了雍正手中的这张王牌,和乾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在位期间,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很是激烈。但当时的雍正却如闲云野鹤般,对朝堂之事并不关心。不过雍正也不是等闲之辈,对于父皇交给他的任务,他都完成得妥帖并合理。雍正当时住在圆明园中,据史书上记载,康熙帝曾前后驾临这里11次,可见,他对雍正当时的做法很满意。 有一年,雍正邀请皇帝到其园中游玩,康熙帝

  • 朱元璋有“圣人理想”,当皇帝期间,用“屠夫手段”杀15万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之所以得到这样的一个评价,其实是与他严厉的惩治贪官污吏有关。据统计,在朱元璋当政的31年时间里,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达15万人之多,被流放以及抓入大牢的人数更多。而且,在对付贪官污吏之时,朱元璋可以说是使用了各种严刑酷法, 望甚至是开创和发明了很多刑罚,以此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 宋高宗不是单纯针对岳飞,而是想把整个南宋军队,来一个大洗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只要岳飞还活着,还掌握着军队,这个危险就始终存在,它就像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剑。而他现在已经是皇帝了,这份至高无上的享受他已经拥有了,无论岳飞是不是能够收复北方失地,直捣黄龙府,都丝毫不影响他的这份帝王享受,他何必非要一定去争取呢?岳飞被杀之时,正是岳飞在军事上做大做强的过程中。的确,由于岳飞的进攻,宋

  • 太平天国从不纳粮,却丝毫没担忧过军费,拿啥对抗大清14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天国为啥不全军扑北京,太平天国不内讧能成功吗,太平天国三条建议

    而与之前的农民起义不同,等到了太平天国时,它更加强大。起义的星星之火瞬间烧遍大清,数量庞大的太平军已经明显具备了推翻清朝的实力。不过,清朝也并未坐以待毙,除正规军外,它先将希望寄托于地主武装势力,随后更是直接请求洋人帮忙,方才将其彻底击败。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之所以溃败,实际上和他们领袖间的互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