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什么曾经下令,在秦国危亡时也绝不允许边疆秦军回防?

秦始皇为什么曾经下令,在秦国危亡时也绝不允许边疆秦军回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46 更新时间:2024/3/14 16:07:03

看完这个电影以后,禁不住去查证了一下,秦始皇在位的时候,果然有一个叫蒙毅的人,蒙毅是大将军蒙恬的弟弟,但他却只是一个文官,玉漱公主这个角色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整个神话的故事,原来都是虚构而成。

[var1]

蒙恬和蒙毅兄弟俩一文一武,深得秦始皇的信任,蒙恬所统领的“赳赳老秦”,就是大秦帝国主力。

秦统六国以后,除了北方有匈奴、东胡,南方还有岭南百越诸部族,江湖术士燕人卢氏告诉秦始皇,他发现了一本天书,天书上写着“亡秦者胡”,秦始皇信以为真,防患于未然,就在公元前215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前去攻击匈奴,蒙恬连败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和陕西北部一带),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并带着30万大军驻扎此处,防止匈奴南侵。

岭南则包括现在两广的大部分,和福建、湖南、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以及越南的北部,早在灭六国以前,秦始皇就已经把百越之地,作为统一的新目标。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统率50万大军进攻岭南,但因为五岭之路漫漫难行,粮饷转运困难,最终以失败告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派人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建了一条运河,起名灵渠。

[var1]

灵渠修成后,解决了后勤补给的问题,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任嚣赵佗再次出兵,迅速平定了岭南,在岭南设置南海郡、象郡、桂林郡三个郡,命任嚣为南海尉,统领南海郡,其所辖军队驻扎于此。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赵高伪诏赐死公子扶苏,秦二世胡亥继位,胡亥继位后,发生了大泽乡起义,起义军很快攻进关中,逼近咸阳,秦二世赶忙派大将章邯,把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集合起来,整编成一支军队,对起义军进行镇压,就这样一群乌合之众,竟然就将陈胜和吴广的军队打败了。

大泽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点燃了天下反秦的烈火,这烈火很快就在全国熊熊燃烧了起来,公元前207年,在各路起义军攻击下,大秦王朝灭亡。

看到这里,我们也接近主题了,肯定有人会问,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南北两支大秦的重兵,为什么不回防支援呢?

历史学家曾经考证,秦始皇在临时死前,分别给驻守在南岭和北方长城的秦军,发过两道密令,让他们固守疆土,不得回防。

[var1]

究竟秦始皇下没下过这个命令,历史上其实没有正面准确记载,这个结论是专家们根据赵佗归汉时写的一封信得出的。

那么,当大秦处于危难之时,这两支军队到底有没有回防呢?真实的情况是,公子扶苏死后,蒙恬也心灰意冷自杀身亡,北地秦军的指挥权,被转交给了王翦孙子王离

王离也曾统兵回来平叛,但在巨鹿一战中,被项羽率部破釜沉舟,一战击溃,此一战后,项羽趁机乘胜追击,迫使章邯带兵投降,到这个时候,大秦驻扎边境的军队只剩下岭南一支了。面对中原混乱、大秦帝国分崩离析的局面,任嚣选择了拥兵自重,拒不回救。

任嚣病死之后,赵佗接受了他的建议,派兵封锁了通往中原的通道,公元前204年,赵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正式建立南越国,国都定于番禺(今广州)。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以后,经过了楚汉相争的乱局,刘邦也失去了足够的实力,去征服岭南,就半推半就承认了南越王的独立事实。

公元前191年,赵佗表面上接受了汉朝册封,对汉称臣,南越国成为西汉下属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112年,南越国才被汉武帝灭掉。

更多文章

  • 司马师和司马昭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二人的能力结构还是有比较显著差别的。 老练的哥哥 作为兄长,司马师比弟弟老练得多。1、在司马家与曹爽明争暗斗之时,低调的司马懿只与司马师两人暗中商议,暗中布局,弟弟司马昭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情。要知道,司马师、司马昭二人年纪相差不过3岁,政变时,两人一个41,一个38,都已经

  • 媲美《楚国闲皇》的架空历史霸榜神作,快速入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媲美《楚国闲皇》的架空历史霸榜神作,快速入坑![var1]《寒门极品公子》 作者:周大番茄内容简介:穿越第一个月,被架去县府任女人挑选怎么办?一个素未蒙面的女人,竟然要当我老婆?还要给我生猴子,还要给我纳小妾?这么开明的老婆哪里找?朝代混乱,时局动荡,身在乡野指掌千里之外又怎样?外敌入侵,想抢我的钱

  • 说春秋,樊於期对嬴政有多恨,竟为荆轲刺杀秦王献出人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240年,吕不韦派蒙骜同张唐督兵五万讨伐赵国,又命令嬴政弟弟成蟜同樊於期率兵五万作为后援。结果出师不利,蒙骜派张唐督去督取成蟜的军队,成蟜年幼只好找樊於期商量。[var1]因为樊於期一直都很讨厌吕不韦淫乱后宫,就对成蟜说:"今王非先王骨肉,惟君乃嫡子。"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要成蟜

  • 说春秋,李斯和韩非同为师兄弟,为什么要对他痛下杀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他很希望六国中的最弱小韩国能够变法图强,可惜不被韩王重用,很是失望。只好静下心来著书立说,曾经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关于改革的书籍,系统的阐述的法家的思想,可以最后来到秦国,为师兄李斯所不容,被迫害致死。[var1]韩非写的文章很受嬴政喜欢,他

  • 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嘴里一定要含7粒米呢?今天可算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历史人物,所以在它的身上有很多传说,因为他是一个神机妙算、非常聪明的人,所以对于这样一位人物的死因,大家也是议论纷纷。在《三国演义》中,有描述诸葛亮死的时候的情节,从这些情节中,我们能够判断出诸葛亮的死因,据说诸葛亮在生前曾经多次吐血,所以根据这一点来判断,他很有可能是因为得了

  • 说春秋,初出茅庐的李斯没有任何功劳,为何嬴政还是委以重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一是李斯和秦王嬴政有共同的政治构想。吕不韦在秦国为相多年,是秦国真正的当权者,无论是谁来到秦国要首先求见吕不韦。就连秦王嬴政见到吕不韦都要称呼他为相父。这让日益羽翼丰满想要全面掌权的的嬴政很是不满。[var1]特别是吕不韦对于天下山东六国是慢慢蚕食的策略。而雄心大略的秦王嬴政认为现在的

  • 此人本是赵国男子,名字却总是被后世误解,当初差点儿害死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十大神秘名字,赵国历史简介,庞媛赵国名将

    提起中国的姓名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古时期,由于人数不多,所以一般都是没有名,一个部族往往只有氏或者姓,用以表示血缘上的亲近。随着逐渐繁衍生息,为加以区分,人们才逐渐有了名字。不过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文化潮流,人们对于名字的喜好风格也存在极大差别,因此很多古人的名字若是放到现在,就会觉得非常奇

  • 根据《史记》与《汉书》记载,分析孔子与商瞿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史记》与《汉书》记载,分析孔子与商瞿之间的学术传承关系——今人应该注意到,经过东汉以降一批可能是官方学者身份的儒生们所补编过的《史记》,比《汉书》都还更像是一部儒家著作!这,恐怕就是南宋以降伴随程朱理学地位的上升,《史记》也因此越来越被朝廷官方和儒生们所青睐的原因吧!司马迁的《史记》是绝对不应

  • 春秋战国时期舆论起源历史,其内容基本上可以体现为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舆论处置三同步机制,舆论先行,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史实

    原始社会中个人的智慧是极其有限的,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对抗自然和组织生产,多数人的意见受到部落首领的注意,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依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见来进行社会管理。春秋战国时期的舆论形态在夏商时就出现了类似于专业舆论者的官职,即遒人。据《尚书·胤征》记载:“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可见,遒人的职

  • 说春秋,李牧抗击匈奴,防御强秦,可惜死于奸臣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李牧赵国柏仁人,长期在赵国雁门郡驻守,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的卓著,具体体现在大破匈奴和防御强秦上。对付强悍的匈奴,他设置幕府,按需要自己设置官吏,把城中的税收全部收起来用于士兵的训练。采用坚壁清野的政策,把雁门郡外的植物水源完全破坏掉,又加固城池。让远道而来的匈奴攻不下城,又得不到补给只好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