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兵强马壮,为何依旧不敌匈奴?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真相

刘邦兵强马壮,为何依旧不敌匈奴?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48 更新时间:2024/1/23 23:25:33

我们对于匈奴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高大威猛的游牧民族,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匈奴无论是在武器还是战略上面,都是十分卓越的。

前苏联考古学家吉列谢夫,在《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一书中,介绍了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亚洲经出现了十分强大的骑兵,吉列谢夫通过南西伯利亚的作坊遗址发现,认为此时的东方草原已经有铠马,即重装备骑兵,而匈奴就是当时东方强大的骑兵力量。

另外,吉列谢夫还发现此时的匈奴人,已经有了稳定的行业分工,他们的手工业,弓箭制作、铁器冶炼制造都已有独立分工。也就是说,匈奴的军事力量有了质的飞跃,并不是一个可以被人轻易击退的游牧民族。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并且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逐渐强盛起来。秦末战乱,由于无暇北顾,冒顿单于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肤施等郡县,直接威胁到中国北部的统治。

而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大封诸侯,其中异姓诸侯王有七位,其中韩王信获封国于颍川一带,定都阳翟。

阳翟地处中原腹地,刘邦认为韩王信的封地,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担心韩王信日后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匈奴为名,将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为都。

刘邦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攻下太原郡

由于一开始汉军的节节胜利,刘邦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

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

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后来,好在陈平收买了当时匈奴单于的夫人阏氏,冒顿单于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

“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屡次违背汉朝与匈奴所订立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刘邦尽斩先前进言匈奴可击的十几名使臣,并赦免刘敬,封其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号为建信侯。刘邦的全力一击竟落得如此惨败,可见当时的匈奴有多么地棘手。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赵高,一手覆灭大秦王朝,却被后世误会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赵高简介,历史上赵高到底有多坏,历史上的赵高是怎么样的人

    在中国2000多年前曾经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王朝,那就是秦朝,秦朝开国国君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大秦建立之后,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将中国扩地千里,还命令蒙恬修建万里长城,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为中国立下了很多功劳,在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而制造这些罪魁祸首的就是秦朝的中车府令赵高。[var1]

  • 长平之战: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背景:战国中期,各诸候国相继变法改革,最早的变法改革始于魏国的魏文候起,魏文候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他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为将,使魏国最先强盛起来称雄于诸候的国家。 之后列国相继推行变法,楚、韩、

  • 长平之战:秦军伤亡过半、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不弱为何会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完全截断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之间的联系,韩桓惠王得到消息,惊出了一身冷汗,慌忙通知上党郡守冯亭:火速将上党献给秦国!他唯恐“献地”晚了,秦军的矛头会率先指向都城新郑........可冯亭非但没有听从韩桓惠王的命令,反而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献给了赵国,冯亭这一决定,也被后世形容为“驱虎吞狼”之计,也就是

  • 长平之战,拥有中原第一支强大骑兵的赵国,为何打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赵浩棋武陵因“虎符旗射”的军事重组,开创了中原铁骑的先河。他抨击了一度无与伦比的吴伟棋子,横扫胡林和娄烦,震惊了世界。他还向国家发出指示,并命令秦国从燕国夺回燕国为太子,后来又夺回秦王赵翔。这种英雄主义令人敬畏。 据信,第一代英雄赵武灵曾立过两个国王,都是为其接班人的正统人生经历而战。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坑杀,他们为何不拼死反抗,秦军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长平之战的过程。刚开始,赵军名将廉颇坚持防守,秦军和赵军僵持了整整三年。双方的军粮和兵力都消耗的很严重。如果赵军能按照廉颇的战法继续坚持下去,赵军获胜不是没有可能。然而,赵军高层却在战役的关键时刻犯上了临阵换将的错误:廉颇离开了指挥岗位,赵军将纸上谈兵的赵括

  • 嬴政最贤长子扶苏被赵高坑杀,导致秦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公元前212年,儒生侯生和卢生讥讽秦始皇暴戾无道,又潜逃出走。惹怒秦始皇,要坑杀儒生四百多人。扶苏反对嬴政的滥杀无辜。出面直谏,惹怒秦始皇,让他去协助大将蒙恬修长城抵御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到沙丘,病重身亡。在死前让赵高立遗诏让扶苏继位。可赵高和丞相李斯阴谋扶植嬴政小儿子胡亥继位。矫诏让

  •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三国,毛主席评价的很到位:他身上有3个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天,他受到了刘备主公的招揽,被委以重任,要帮助刘备匡复汉室,重振国家的荣光。诸葛亮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开始了他的漫漫征程。他设计了“空城计”,以少胜多,战胜了敌军;他用“连环计”,离间了敌人,大获全胜;他巧妙运用“借刀杀人”,成功地解决了一位死对头。但是,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志向——匡复汉室。他

  • 武圣关羽,在三国正史记载中是否名副其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之中,关羽自桃园结义,追随刘备,辗转奔波。温酒斩华雄;袭徐州、斩车冑;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出师北进,大破曹仁,围困樊城,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后来大意失荆州、走麦城,终于兵败身死。而在陈寿《三国志》,关羽形象,功业与演义相差无几。在历朝历代正

  • 诸葛亮早就算到有人挖他坟墓 于是写了两行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他们两个人是根本无法比较的,毕竟两个人所处的历史朝代是不一样的,如果大家真的要把他们两个人分个高低的话,实际上还是诸葛亮更胜一筹,估计有些看好刘伯温的就有点不服气了,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两人的传记中记载过这么一个典故,也可以说是,这是人鬼之间的一场博弈。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

  • 盘点三国20家将门之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周鲂 周处 周玘周鲂周鲂为吴国鄱阳太守,谲略多奇,髡剔发肤,诈降曹休,以谲诈成功,君子不以为美。其子周处征讨关中氐羌,有仇无援,以身殉难。周处之子周玘三定江南,为晋元帝猜忌,心怀怨望,密谋发难,事泄忧愤而死。二、牵招 牵弘 牵秀牵招为雁门大守,秉义壮烈,治边守土威绩显著。其次子牵弘,猛毅有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