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匈奴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高大威猛的游牧民族,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匈奴无论是在武器还是战略上面,都是十分卓越的。
前苏联考古学家吉列谢夫,在《南西伯利亚古代史》一书中,介绍了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亚洲经出现了十分强大的骑兵,吉列谢夫通过南西伯利亚的作坊遗址发现,认为此时的东方草原已经有铠马,即重装备骑兵,而匈奴就是当时东方强大的骑兵力量。
另外,吉列谢夫还发现此时的匈奴人,已经有了稳定的行业分工,他们的手工业,弓箭制作、铁器冶炼制造都已有独立分工。也就是说,匈奴的军事力量有了质的飞跃,并不是一个可以被人轻易击退的游牧民族。
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其父头曼单于,自立为单于,并且东击东胡,西攻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统一了匈奴各部,逐渐强盛起来。秦末战乱,由于无暇北顾,冒顿单于利用兵强马壮的优势,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朝那、肤施等郡县,直接威胁到中国北部的统治。
而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大封诸侯,其中异姓诸侯王有七位,其中韩王信获封国于颍川一带,定都阳翟。
阳翟地处中原腹地,刘邦认为韩王信的封地,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担心韩王信日后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匈奴为名,将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为都。
刘邦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攻下太原郡。
由于一开始汉军的节节胜利,刘邦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思想。刘邦率轻骑先到达平城,此时汉朝大军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
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
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
后来,好在陈平收买了当时匈奴单于的夫人阏氏,冒顿单于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当天正值天气出现大雾,汉军拉满弓安上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地走出,才得以脱险。
“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屡次违背汉朝与匈奴所订立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刘邦尽斩先前进言匈奴可击的十几名使臣,并赦免刘敬,封其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号为建信侯。刘邦的全力一击竟落得如此惨败,可见当时的匈奴有多么地棘手。
参考资料:《史记》《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