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

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22 更新时间:2024/1/22 22:43:02

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八世纪中后期,新罗贵族内部争权夺位,王位频繁更迭,国家十分动荡。再加上这一时期唐朝也已开始衰落,无力继续顾及新罗。

新罗王位争夺战与王权的衰落

八世纪以来,新罗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恶性膨胀,不仅激化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还引起中央与地方豪族之间的矛盾,这种局势到惠恭王时期(765~780)愈演愈烈。公元768年,一吉餐大恭与其弟阿餐大廉发动叛乱,从此以后,叛乱一直不断,775年一年中出现伊餐金隐居和伊餐廉相与侍中正门两次叛乱。

780年,惠恭王在叛乱中被杀害,宣德王即位。宣德王即位后,对叛乱势力实行姑息政策,因此叛乱并没有减少。

从宣德王金良相登上王位后,新罗进入到下代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新罗历时146年,共经历二十王,在贵族不断地争夺王位的过程中,中央政权更加衰微。尤其是九世纪以来,王位更迭频繁。

边太燮认为,“下代的王位争夺战,并非单纯的奈勿与武烈系之间的对立,而是随着政治混乱与骨品制崩溃,所带来的贵族之间的斗争,是新罗下代之间政治矛盾与社会矛盾的结果”。

公元821年,金宪昌时任熊川州都督,他是宣德王的继承者之一。但金宪昌在王位争夺中失败,并没有顺利继承王位。之后他被封为溟州郡王,拥有较为雄厚的实力。822年,金宪昌“以父周元不得为王,反叛”。他以熊川州为据点,定国号为长安,年号庆云,企图脱离新罗中央的控制,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

再有,公元836年,兴德王去世,“其堂弟均贞、堂弟之子悌隆皆欲为君”,王室贵族由此开始了长此以往的王位争夺。

据《三国史记》记载,当时侍中金明、阿湌利弘、裴萱伯等支持悌隆即位,而阿湌祐徵与姪禮徵及金阳支持其父均贞继承王位。经过相战后,金阳中箭,祐徵等人逃走,均贞遇害。

837年,悌隆继承新罗王位,即僖康王。僖康王三年春正月,侍中利弘等与兵作乱,自缢于宫中。还有,闵哀王金明弑君自立为王,两年之后去世。而神武王仅仅在位一年,便“寝疾,梦利弘射中背,旣寤,疮发背”而亡。“之后,金宪昌之子梵文也发起过叛乱。文圣王时期,张保皋也在清海镇发起过叛乱,均是以实力来左右王位”。

由上述可知,837年至839年,仅仅三年之内,经历了僖康王、闵哀王、神武王等,可见新罗王位的多次变更,中央政权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孙晋泰认为,新罗灭亡的原因是贵族豪奢的生活和他们对政权的角逐,导致民众的贫穷和国家的衰弱。

笔者同意该观点,且笔者认为统治者内部的王位争夺战,不论是哪一方取胜,都会带来中央政权的衰弱。同时战争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对人民造成伤害,使其陷入战争的漩涡,痛苦不堪,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加深社会危机。

失去唐朝的保护

笔者认为,通过唐朝对新罗王册封称号的变化,可以看出唐朝渐趋衰落。907年,唐朝的灭亡,使新罗不再拥有唐朝这个坚强后盾,国际地位下降。而且当后三国崛起,高丽建立以后,新罗面对后百济和高丽的进攻,唐朝无法对新罗予以援助,加快了新罗的灭亡。

新罗王封号的变化

新罗自惠恭王去世后,因王位继承问题而引发暴乱,从此走向衰落。第一,785年,唐德宗对新罗王的册封是正一品“检校太尉”。这时的唐朝已经衰落,地方势力日渐强大,节度使除了掌握兵权外,为了保证军队在边地屯驻的供给问题,“增给田宅,务加优恤”,节度使还掌管屯田之事。

据《旧唐书》记载,节度使除了掌握地方的军权和财权外,而且同时兼任很多职位,如转运使、安抚使、经略使、处置使、度支使等,节度使成为地方权力最大的长官。地方官员权力的膨胀,势必会对中央皇权造成影响,形成强枝弱本之势。

地方势力的强大,还会对人民的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比如节度使刘玄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生性豪放奢侈,喜欢“厚赏军士,故百姓益困”。

奉天之难后,唐德宗由之前抑制宦官势力,转变为更加相信身边的宦官,赋予宦官更大的权力。至此宦官权力不断地扩大,手中握有十多万禁军,为宦官手握军权来掌握皇帝的废立埋下了隐患。

由上可知,唐德宗时期,地方势力的强大和宦官势力的成长,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在这种情况下,册封新罗王为正一品“检校太尉”,用高位予以笼络新罗王,来确保藩属国新罗的稳定。

第二,唐代宗册封新罗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唐德宗册封新罗王为“检校太尉(正一品)鸡林州刺史(从三品)宁海军使”,唐顺宗册封新罗王为“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检校太尉(正一品)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从二品)鸡林州刺史(从三品)兼持节充宁海军使上柱国(正二品)”。

通过官品等级的比较,可知唐德宗对新罗王的册封高于唐代宗,唐顺宗对新罗王的册封又高于唐德宗。依次类推,可见唐朝越是衰落,册封新罗王的封号越高;反之封号越高,证明唐朝越衰落。正如高明士所讲,“从册封官爵的高下,似可看出中国势力的盛衰。”笔者也认同这种观点,从对新罗的册封上可以看出唐朝的衰落。

第三,通过对比《新唐书》、《旧唐书》和《三国史记》发现,唐武宗唐僖宗所册封新罗王的封号,只在《三国史记》中有记载,中国史料并没有记载。

由于中国史书中对此并无记载,有的学者认为这些封号极有可能是新罗史学家杜撰的,但笔者不同意此观点。笔者认为,这些封号没有在中国史书中记载,应该与唐朝当时的情况有关。

当时的唐朝,国内多地发生起义。懿宗继位后的第一年,浙东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爆发后,不久便占领了象山县,起义军大势如同熊熊烈火,所到之处无不开府库,分粮食,吸引附近农民纷纷加入起义的队伍,参加起义的农民竟多达数千人。

据史料记载,“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甲兵朽钝,见卒不满三百”,可见唐朝在浙东地区所置兵力并不多,属于兵力薄弱之地,与起义军形成鲜明对比。

公元868年,桂林庞勋起义爆发。起义爆发后,在人民的帮助下,一举攻下徐州。据《资治通鉴》记载,“至城下······无所侵扰,由是人争归之。”由此可以看出,徐州人民对起义的发生,持积极拥护态度,都“争赴之,至父遣其子,妻勉其夫···.··执以应募。”并且协助起义军打击唐朝政府,可见唐朝末期的腐朽统治遭到人民的不满,对唐朝统治阶级更是深恶痛绝。

攻下徐州后,起义军杀死崔彦曾、杜璋等官吏,攻下滁州、濠州。起义军克复范围,北到沂、下蔡、海和巢县等地,南至寿、庐,而且占据都梁城,使得唐朝的江淮运输线被农民起义军所控制,阻断了唐朝中央从江南地区运输财务的通道,这对唐朝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唐朝统治者看到庞勋起义军发展日盛,即刻任命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任命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广泛召集诸道军队,康承训还奏乞沙陀部族朱邪赤心、吐谷浑、达靼、契苾等酋长,各自率领其部众来帮助唐朝政府,镇压庞勋领导的农民起义。

综上可知,唐懿宗和僖宗在位期间,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爆发,唐王室一边要部署兵力镇压起义,一边还要安抚不满唐朝统治的人民,而且江南地区运输财务的通道也被起义军控制,失去了经济来源。因此,唐朝国内处于上述的情况下,对于新罗册封的封号,很有可能没有记录在史书中。

结语

总的来说,虽然唐朝在灭亡前夕继续册封新罗王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使持节大都督鸡林州诸军事”等,官衔虽高,但黄巢起义后的唐朝早已名存实亡,不再有能力去保护新罗,因此新罗王的封号仅仅是以虚职的形式存在,不再有威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关羽一死蜀国就走下坡路,武圣真的是圣人吗?这里能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因在家乡错手杀人不得不流亡他乡,贩枣为生。在流亡途中结识刘备,张飞,遂有了桃园三结义。后凭着一把青龙偃月刀,斩颜良、诛文丑、降于禁、杀庞德。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体现其武艺高超。而他最为人称道的义薄云天也是令无数人自惭形秽,一句汉寿亭侯就足以说明一切。可以说关羽在镇守荆州以前,

  • 刘贺--短暂的位置, 长久的清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刘贺父亲是海昏侯,他从小便啥都不愁,没有任何烦恼,每天都是和朋友一起踢球,一起逛街,一起去酒馆看戏喝酒,花天酒地,声色犬马,日子过得十分潇洒自由.但那时候有变故,因为他父亲在他五岁时便出事了,而他便子承父位了,他便是海昏侯.那时候的汉朝经济繁荣,综合实力很强,是个大国,只是刘贺时期,已经逐渐没落了,

  • 唐朝小墓被盗千年,考古队却笑着挖出2亿珍宝:还是差了点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即便是经验老到的盗墓贼和经过系统化学习的盗墓者,也并不是所向披靡。在墓主的一些巧妙布置下,他们也难免老马失蹄。就如接下来的这座唐朝古墓,被盗墓贼盯了千年。无数盗墓贼都曾到往,但除了找到少量的文物外,却再也难寻端倪。但姜还是老的辣,他们这次却栽在了考古专家手中。 上世纪90年代,西安因为一场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进步还是倒退?直到近代才彻底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从汉武帝时期的社会实况来分析:众所周知,汉朝初期国家在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在思想上盛行清静无为和黄老学说,当然,这也是皇家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建立汉朝,战火烧到了天下几乎所有的角落,千里荒芜,一片狼藉,百姓流离失所,天下再也经不起任何折腾。所以,当时的国策便是休养生息,也是清静

  • ?华佗帮关羽刮骨疗毒真实存在么?原来我们被骗这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相信朋友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故事都是虚构的,比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这些故事,正史上刘关张三人正在公孙瓒手下任职,而公孙瓒当时没有参加反董联军,而是在幽州抵御游牧民族,自然没有参加反董联军。还有华佗帮关羽刮骨疗毒这件事也是虚构的,足足骗了我们很多年!到底是什么情况?我们一看究竟。按

  • ?张飞死后,刘备轻声说了4字,诸葛亮彻底看清刘备的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被我们熟知,而且他们三兄弟的情谊也被后世无数人推崇并且效仿。三兄弟结义之后吃则同食睡则同寝,获得的战功也是三人平分,南征北战几十年终于建立蜀汉帝国,三人的声望也达到了巅峰,也成就了刘备仁义之君的名号。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张飞死后刘备只说了4个字,当时诸葛亮才彻底看清了刘备的真面

  • ?蜀汉后期并不强悍,为何诸葛亮坚持北伐?他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可以说三国时期对蜀汉贡献最大的人就是诸葛亮,他年轻的时候本不想出山,刘备在徐庶以及司马徽的推荐下,不辞劳苦多次跑到他的茅庐里面问候。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和治国理念所打动,为刘备制定了战略规划之后当即加入刘备阵营,用时仅仅十年时间就扶植刘备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自己也成为蜀汉的丞相。刘禅上位时蜀汉的

  • 诸葛亮说张郃有万夫不当之勇,是说给魏延听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将司马懿打的闭门不出,坚守不战,诸葛亮因为运送粮草艰难,陷入被动,诸葛亮准备退军,每退三十里扎下一营,做出缓退汉中的架势,这时,魏军追击诸葛亮,其中,张郃、戴陵引副将数十员、精兵三万,率先出发,司马懿留下一部分兵马守寨,也率领五千精兵,随后进发。诸葛亮得到魏军追击的消息,准备布置伏兵,打伏击战

  • 刘邦和武则天,为何强势父母的孩子,大多都会很懦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和刘邦啥关系,刘邦是装出来的懦弱吗,强势法师武则天

    这样性格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很强势的父母,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往往会受到父母很强的压制,这会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一种自卑、无能为力和很强的自我否定。纵观历史,刘邦和武则天虽然强势无比,但是他们子女却显得懦弱平庸很多。 懦弱是对强势的恐惧 《史记》上记载,刘邦对儿子刘盈十分不满意,他逢人就说:“刘盈一天到晚那

  • 诸葛亮救了1个醉汉,还让他当自己的接班人,他的表现却让人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件事在历史上倒也确实发生过,但主角不是庞统,而是另有其人。《三国演义》来了个移花接木,把别人的故事移植到庞统身上。正史《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后,刘备举兵西征,把刘璋的益州抢到自己手里,并且委任了一批地方官到各地。有一次,刘备闲来无事,和诸葛亮一起信马由缰,来到了广都县。谁知在广都县遇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