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文今译 《战国策-魏策一》秦败东周与魏于伊阙

古文今译 《战国策-魏策一》秦败东周与魏于伊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21 更新时间:2024/2/15 5:57:27

图片源自网络

秦败东周与魏于伊阙,杀犀武,乘胜而留于境。魏令公孙衍请卑辞割地以讲于秦。

为窦屡谓魏曰:“臣不知衍之所以听于秦之少多,然而臣能半衍之割,而令秦讲于王。”王曰:“奈?”对曰:“王不若与窦屡关内侯,而令之赵,王重其行而厚奉之,因扬言曰:‘闻周、魏令窦屡以割魏地于奉阳君而听秦矣。’夫周君、窦屡、奉阳君之与穰侯,贸首之仇也。今行者,窦屡也;制割者,奉阳君也。太后恐其不因穰侯也,而欲败之,必以少割请和于王,而和于东周与魏也。”

译文:

秦军在伊阙之战打败了东周和魏的联军,杀了魏将犀武,秦军乘胜留驻在伊阙。魏王派公孙衍到秦国,低声下气地答应割地,要求媾和。

有人为魏人窦屡对魏王说:“我不知道公孙衍答应给秦国割多少土地,但是我可以只给秦国割公孙衍所割土地的一半,就能让秦国与大王媾和。”魏王说:“您打算怎么办呢?”这人回答说:“大王不如封窦屡为关内侯,让他去赵国,使赵王看重这次赵国之行,给窦屡以优厚的待遇,同时宣扬说:‘听说东周和魏国已让窦屡割魏地给赵国奉阳君,而听命于秦国。’周君、窦屡、奉阳君与穰侯是不共天的仇人。现以进行议和的是窦屡;控制割地的是奉阳君。秦太后担心这些事不是由穰侯办成的,想从中破坏,定会同意少割地,要求秦王与东周和魏国媾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将士出征在外,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想到了一招被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勾践的儿子琪瑛结局,勾践简介,灵玉到马厩探望勾践

    [var1]和现在社会踊跃参加的情况不同,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士兵往往是想要想方设法的逃脱兵役,当然,其中原因有很多:一个是古代当兵福利待遇很不好,被上司殴打不说,还经常吃不饱穿不暖,明朝实行“卫所制”军人家庭一出生就是“军户”,可是由于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卫所制”下的士兵根本没法分配到相应的土地,

  • 《三国演义》中,魏国、蜀国、东吴各国的武将前十名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虎痴”许褚,理由就是:1、许褚单挑过的猛将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结果最好。许褚单挑典韦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单挑马超二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关羽五十多合不分胜负;单挑赵云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吕布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庞德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单挑张飞因为醉酒失败。许褚单挑的超一流高手是《三国演义》

  • 《山海经》上古4大圣龙:应龙垫底,烛龙只排第2,第1让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山海经神兽骊龙,山海经上古神兽前十名,山海经烛龙多强大

    上古时期的龙是一种圣兽,往往居住在人迹罕至的仙境,它拥有神力,威力无比,因此被上古部落用作图腾和战旗,古代的皇上都将自己誉为真龙天子,就连华夏人都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信仰。在《山海经》中,曾描述过上古四大圣龙,应龙垫底,烛龙只排第二,排第一的你想不到。[var1]第四:应龙上古时期飞

  • 陕西一西周墓地发现大量东方文化因素 考古判断来自陶寺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东沙河西路墓地(央广网发宝鸡市考古研究所供图)2018—2020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对东沙河西路建设项目所涉及区段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77座,其中西周墓葬45座,出土瓷、陶、青铜、金、玉、骨、玛瑙、绿松石等质地文物328件(组)。从墓葬形制、葬式、随葬陶器及文字判断,此地为一处西周时期的公共

  • 赵启民:说点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东进抗日的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从邢集到半塔集 ——新四军四支队八团东进抗日纪实赵启民(1910~1997)陕西省蓝田县人,1928年4月参加革命,历任陕西省泾阳县游击队队长、军事部长、团长、新四军4支队8团参谋长、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1946年1月至1946年6月任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后任海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

  • 历史开讲:商汤灭夏是周人杜撰?篡改历史以达到政治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看夏桀和商纣两人的故事,周人通过丑化纣王来表述自己灭商的正确性,然后又把纣王的故事移花接木到夏桀身上,夏桀伐有施氏得到妹喜,商纣伐有苏氏得到妲己,两位天子都能征惯战的勇士,但他们也都贪图享乐,造酒池肉林,建奢华的宫殿,用严刑酷法鱼肉百姓,炮烙大臣,让天下诸侯离心离德,还有两朝都有一位忠臣被杀,夏

  • 赵国的将领不比秦国逊色,却为什么阻挡不了秦国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赵国拥有这么多优秀的将领,却为何最终无法阻挡秦国的进攻呢?[var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国家光有优秀的将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是国力,我们不妨先对秦赵两国国力做一个对比:国力上,秦国全方面占优战国初期到战国中期是各国变法图强到时代,在这其中魏国率先变法在战国初年的

  • 微距下美丽的甲骨文残片,破译一个字奖励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最早的甲骨文发现于商朝,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汉字存在的最早的形式。甲骨文在古代一开始并不被重视,资料记载的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当时主要以龟甲骨和兽甲骨形式出现,被药店当做一味叫“龙骨”的药材,《铁云藏龟·自序》中清朝有人发现药店“龙骨”上奇异的符号,遂开始高价收购。后来

  • 马谡从山上往下冲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能挡住数十倍的魏国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平马谡,马谡的读音是什么意思,诸葛亮训马谡四川炸金花

    山上往下冲,是攻!在魏军强硬弩齐发、箭如暴雨下,肯定冲不破魏军防线,这是常识。更何况,山上蜀兵水源被断,人心惶惶,战斗力已减半,当然打不过魏兵了。而平地筑城,那是凭坚而守,当然能守住!此时,攻守易势,依托深沟坚垒,轮到蜀兵的强弓硬弩迭射,万箭齐发之威了。张巡以刚整合成军的数千民兵义勇,坚守大平原上的

  • 这位春秋霸主与母亲交恶,逼死亲弟弟后,见母亲竟要挖地底隧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四老被谁打死的,春秋霸主的优秀品质,哪个春秋霸主很孝顺

    春秋争霸,霸主交替频繁,春秋五霸大家都知道,但最早在这段混乱时期称霸的郑庄公却容易被人忽略,他的大名流传在外,是因为他争霸初期三小霸之首的身份很耀眼,而且他和其母亲的权力纷争也是曲折离奇,发人深思。郑庄公名寤生,意思是“不顺”,为什么会给孩子起这么个晦气的名字呢?原来,寤生的生母武姜在生他时,遇到了